日期:2022-05-0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老師教育隨筆《淺談幼兒禮儀教育》,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每天清晨,我們都會收到大多數孩子清脆真摯的問候聲,但仔細觀察后發現,有些孩子不太喜歡主動和老師打招呼,都要等到老師主動和其問候之后,才弱弱地說聲:“老師早。”在有的人看來,孩子不愿意主動打招呼沒什么大不了,但是我卻認為文明禮儀對幼兒的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在幼兒期開展文明禮儀教育顯得尤為重要,要想給幼兒從小種下文明的種子,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讓孩子置身于禮儀環境。 環境對孩子的發展具有特殊價值,充分創設和優化教育環境,使孩子在其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教育學家杜威說過:要想改變一個人,必須先改變環境,環境改變了,人也就改變了。因此,在環境創設上,應緊緊圍繞有利于培養幼兒良好禮儀這一主題,精心設計、大膽嘗試,從色彩上、造型上、內容上,努力為幼兒營造一個輕松自然的教育氛圍,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熏陶,養成習慣。孩子大多都有好模仿的年齡特點,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為他們模仿的對象。因此在孩子禮儀工作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響,注意以身作則。主動與孩子、同事以及家長打招呼,言談文明有禮;時時提醒自己不說粗俗的話語,與人交往中做到“禮”字在先。努力以自己的文明禮貌言行去感染孩子。二、在一日生活中滲透禮儀知識 由于幼兒年齡小,對于許多生活習慣的正確與否沒有準確的概念。因此老師不能簡單地指責,阻止,而應正確地講解、示范,使孩子形成正確概念,有一個可效仿的榜樣。同時教師應盡最大的努力創造條件,為孩子提供練習的機會,無論是在態度上還是在方式上方法上,都要有足夠的耐心,千萬不能抱有“教你做,等你做太麻煩,太慢了,不如自己做來得快”的想法,自覺地剝奪了孩子們學習的機會。如,幼兒在入園初,多數幼兒在玩玩具時或收拾玩具時,不懂得輕拿輕放,而且會經常把玩具互相碰撞。為此,老師運用童話般的語言告訴孩子如何愛護玩具,并學習收拾它們。有許多禮儀習慣是在日常工作中生活中隨時隨地習得的。因此,老師應注視日常生活中的隨機教育。如:盥洗室里小便、洗手后有孩子沒有及時關好水龍頭,對此就和孩子們討論水的用處,并示范如何洗手、關好水龍頭等正確的方法。三、在游戲中輕松運用禮儀知識 有言道,孩子聽過了,就忘記了,看過了,就記住了,做過了,就理解了,在游戲中引導孩子運用一些禮貌用語效果非常好。在區角游戲中,諸如“小醫院”、“娃娃家”、“小超市”這樣的生活化情景再現的游戲,他們很融入角色中,很自覺地就會需要使用一些禮貌用語,“有人嗎?”——“請進、歡迎”、“請坐、清喝,請吃”——“不客氣”、“再見”——“走好,下次再來玩”等等,娃娃家中主人與客人一來一去的對話,老師要善于捕捉這些有價值的教育契機,在講評時,進行集體分享,在久而久之的熏陶下,幼兒還會利用自己已有的經驗進行游戲,比如敲門要輕輕的,到主人家里要脫鞋子、不亂動主人的東西等等。這些做客之道,就這樣通過游戲,潛移默化的深入到孩子的內心。孩子就像一棵棵幼苗,要培養他們、教育他們,就要有潤物細無聲的工作態度,潛移默化地去影響他們、帶動他們。看著這群淘氣又可愛的小精靈,一天天在長大,一天天在進步,學會了尊重他人、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真是倍感欣慰!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30篇》: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第1篇 大班教育筆記(一): 感受孩子們的變化 這天是星期一,孩子們早上來園時都能興高采烈地,主動地向教師、阿姨問好,不象小班時需要大人提醒,幾個新來
《大班教育隨筆下學期20篇》:大班教育隨筆下學期第1篇 【篇一】 我班幼兒尹中玉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她心里都明白,但是幾乎從來不主動舉手發言,即使老師請她,她也不愿意把自己知道
《大班隨筆20篇簡短》:大班隨筆20篇簡短第1篇大班教育隨筆【1】特殊孩子特殊照顧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還有的跳繩……象一只只愉悅的小鳥活躍在院子里。可偉偉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