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隨筆:一個豆沙包,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幼兒園教育隨筆:一個豆沙包
一天晚上,幼兒園的晚餐有孩子們非常喜愛的雙色豆沙包,大家吃的很開心。在我收拾衛生時,有人跑來告狀:"老師,豆豆把豆沙包放在兜里了!“
豆豆委屈的拿著豆沙包過來了,我以為他怕吃不了藏在兜里了呢,剛想批評他,可是看到他那委屈的眼神,我忍住了,或許事出有因呢,應該先了解一下情況。我蹲下來溫柔地看著豆豆的眼睛,輕聲問:”豆豆,為什么要把豆沙包放在兜里呀?“他的回答讓我很感動:老師,豆沙包很好吃,我想帶回家給媽媽嘗嘗!”
多么懂事、有愛的孩子啊!幸虧我沒有批評他,差點打擊了孩子的一片好心。我溫柔地對他說:“好孩子,知道疼媽媽了,可是你應該告訴老師一聲呀,再說,豆沙包放在兜里很不衛生,吃了會生病的。要不咱們下次再吃豆沙包的時候請媽媽來嘗嘗,好嗎?”豆豆開心地點了點頭,笑了。
遇到問題,千萬不要著急下結論,要先了解情況,再慢慢引導!
教育隨筆: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
最近我們班的小佳小朋友總是跟我說肚子疼,有時候直接張開嘴巴哭,跟他媽 媽聯系,媽 媽說在家的時候沒聽孩子說過,媽 媽也帶孩子去做了檢查,什么問題也沒有。可是第二天來幼兒園的時候依舊說肚子疼,讓老師揉揉肚子,讓老師陪她上廁所,陪她喝水等等,總之呀非得老師陪著她。別班老師都說,以前很聽話的孩子,怎么突然就變了,這孩子可真跟六月的天一樣啊。
我陷入了沉思,孩子怎么突然就變得不懂事了呢?我慢慢的想了想這幾天發生在小佳身上的事,忽然間我明白了,孩子是想讓老師多關注她。小佳是個活潑能說會道的孩子,班里有什么事情讓小朋友幫忙,我就會找她,但是慢慢的我發現,這孩子做事情不可靠,忘東忘西的,又加上最近一段時間她總是犯錯誤,我和班主任老師都批評過她,幫忙呢也換成了和她玩的比較好的一個小朋友,小佳又很要強,所以,心理上就承受不了,就覺得老師不喜歡她了,就想方設法的讓老師再關注她,重視她。
在我們的工作中難免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可并不代表我們就不喜歡孩子,不在乎孩子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不能因為他的家庭條件不好,因為孩子犯點錯誤就對孩子另眼相看,這樣會嚴重的傷害到孩子,給孩子的內心留下陰影,我們也要理解孩子,認真觀察孩子的變化,以便于及時的幫助孩子,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童年。
幼兒園教育隨筆:一個豆沙包
一天晚上,幼兒園的晚餐有孩子們非常喜愛的雙色豆沙包,大家吃的很開心。在我收拾衛生時,有人跑來告狀:"老師,豆豆把豆沙包放在兜里了!“
豆豆委屈的拿著豆沙包過來了,我以為他怕吃不了藏在兜里了呢,剛想批評他,可是看到他那委屈的眼神,我忍住了,或許事出有因呢,應該先了解一下情況。我蹲下來溫柔地看著豆豆的眼睛,輕聲問:”豆豆,為什么要把豆沙包放在兜里呀?“他的回答讓我很感動:老師,豆沙包很好吃,我想帶回家給媽媽嘗嘗!”
多么懂事、有愛的孩子啊!幸虧我沒有批評他,差點打擊了孩子的一片好心。我溫柔地對他說:“好孩子,知道疼媽媽了,可是你應該告訴老師一聲呀,再說,豆沙包放在兜里很不衛生,吃了會生病的。要不咱們下次再吃豆沙包的時候請媽媽來嘗嘗,好嗎?”豆豆開心地點了點頭,笑了。
遇到問題,千萬不要著急下結論,要先了解情況,再慢慢引導!
折紙一直是為小朋友所喜愛的一種活動。有一天,我教幼兒折"蜻蜓"。當我幫助了幾個能力較差的幼兒后,回頭發現我放在電子琴上的"蜻蜓"樣子不翼而飛了,真是蹊蹺,是誰怎么大膽,竟敢擅自拿老師的東西呢?
我很生氣,大聲地問道:"是誰拿了我折的"蜻蜓"?小朋友們下了一大跳。剛剛完成作品的喜悅之情頓時不見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猜測著。我用嚴肅的目光審視著每個幼兒。忽然,我發現小宇小朋友兩手緊緊捂著口袋,神色異常。我立即明白了,"蜻蜓"是他拿的。我正準備向他走去,就在這時,他驚恐的目光是我心中一顫。我猛然意識到:我即將實施的做法是錯誤的,這將會在孩子的心靈上留下深深的創傷。于是,我連忙換了一種語氣說:"噢,老師明白了,我的" 蜻蜓"準是飛出去找它的好朋友了。我靈機一動說:"蜻蜓、蜻蜓,快出來,把你的好朋友帶給我們看看吧。"我怎么一講,小朋友們一下子來了興趣,他們跟著我一齊喊道:"蜻蜓,蜻蜓,請你的好朋友帶給我們看看吧!"這時辰宇紅著臉站起來,不自然地說:"蜻蜓不是自己飛走的,是我太喜歡它了,就把它拿來了。老師還給你,讓它和大家做朋友吧!"我高興地和小朋友們為他鼓掌。我說:"你能這樣做,老師真高興。既然你這么喜歡這只"蜻蜓",老師就把它送給你。"蜻蜓"也一定愿意和你做朋友。以后,老師折的樣子都送給小朋友,但老師要送給最誠實和折紙折的最好的小朋友,你們說好嗎?"小朋友們都高興地指著手說:"好!好!"至此,我也常常地舒了一口氣。
從這件小事上,老師雖然教育幼兒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但也意識到我們老師在教育幼兒時一定要注意方法,切不可傷害他們的自尊。
幼兒園教育隨筆:我不喜歡上幼兒園
每天我都會問孩子們“你們喜歡幼兒園嗎?”孩子們都會說喜歡,可總是有那么一個聲音“我不喜歡”,這個聲音來源于趙宸瑞。他為什么不喜歡幼兒園呢?因為他不喜歡和別人交往,不喜歡有搶他玩具,不喜歡小朋友動他…..,這些不喜歡全都可以歸類到他沒有自己的交往圈,總是獨自一個的玩耍,在家里所有的事情都允許。當他來到幼兒園后總是會有小朋友動動他,他想玩這些東西可是時間不允許了,他會產生一些情緒,導致了自己不喜歡上幼兒園。
到底怎么樣讓他喜歡上幼兒園呢?在所有活動開始之前,我都會對他再說一遍“這個東西只能玩一次”“馬上就要喝水,我們要趕緊收了”,這些話我都會對他多重復幾遍,讓他有規則,知道什么時候干什么事情。瑞瑞還有一個特別好的地方就是聽話,雖然有時候特別任性,可是當和他把事情說清楚之后,他會明白知道這件事應不應該這樣做。
最近讓我發現瑞瑞他愿意去和小朋友玩耍,哭的次數一次比一次少,現在一天也不哭了,再也不會因為一些小事而較真,學會了傾聽。這就是他的進步,他就像一塊小石頭,需要打磨才能變成一個發光的小寶石。
我們要孩子變成什么樣子的,我們首先先要成為這樣的人。
今天,我們班里就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 金濤和鵬濤的家雖離的很近,兩家的家長卻因為孩子在一起時經常打鬧而不和。因此安排座位時盡量讓他們離的遠一些,怕因為孩子吵架而惹來家長的抱怨。 沒想到兩人卻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孩子們來園后玩起了桌面玩具,不一會兒,卻傳來了鵬濤的哭聲,他一邊哭著一邊向我告狀:"金濤抓我了。"我一看,在鵬濤的手腕和脖子上有兩個清晰的、完整的牙印。當我轉過頭去看金濤時,他正嘟著嘴一副我沒有錯的樣子,頓時火氣騰地就上來了,但看到他倔強的小臉,我才想到不能光憑鵬濤的一面之詞就定他的罪。于是,平靜了一下自己的心情,開始了解事情的始末。這時我才明白,是鵬濤錯在先,搶了金濤的玩具。于是,就發生了剛才的一幕。 幼兒在一起游戲尤其是玩大型玩具時,難免會發生一些跌傷、碰上、劃傷之類的事故。一個班往往只有一兩位老師,一兩雙眼睛要去盯三十幾位,甚至四五十位玩的興致勃勃、滿頭大汗的幼兒,誰也不能保證絕對不發生一丁點兒外傷事故。家長乍見到孩子"受傷"了,一定要穩定住情緒,千萬不要大驚小怪,高聲驚呼,以免引起孩子不安、驚恐的心理。這時應做的是仔細檢查傷處,搞清楚受傷是由于孩子太頑皮呢還是在游戲中有推搡現象等,并趁機對孩子進行自我保護教育。不要一味責怪老師不當心,老師對每個孩子都是一樣愛護的,孩子受傷,老師心里更著急。 作為教師,孩子在你當班時受傷,一定要做好放學時的家長解釋工作,在何處,什么情況下受傷,受傷情況怎樣,如何處理的,都要詳細告訴家長,必要時還要做自我檢討,態度要誠懇。另外,要盡量杜絕幼兒園中可能對幼兒造成傷害的不安全因素。使幼兒安安全全來園,高高興興回家。
幼兒園教育隨筆:一個內心比外表更美的人
她白皙、光澤的皮膚,包裹著一款纖細、柔美的身軀,那弱柳扶風的身姿,修長如畫的雙眉,含情脈脈的雙眸,還有那蔥根般的玉指,烏黑的長發……無不使人感受到美的絕倫絕幻!她就是黃糧鎮中心幼兒園的小班教師---張洪老師。她的外表如此之美,不知有多少人驚訝贊嘆,但是最讓人們稱贊的還是她的內心美。她義務照顧孤兒的義舉,感染著我們身邊每一個人!
五年前的下半年,幼兒園又迎來了幾十個新入園的幼兒,園領導安排她代小班,她懷著滿腔的熱情和愛意接觸這些可愛的孩子。在她的觀察中,發現其中一名幼兒和別的孩子大不一樣,不僅不說話,而且神態中缺少孩子應有的天真。戶外活動時也總是一個人默默地呆在一邊,不和任何孩子玩耍。她覺得這個現象很不正常,到孩子家里走訪,才知道事情原委,也就是從那時起,她這個普通的教師,便又擔起了“媽媽”的角色。
這個孩子叫周英杰,在他不滿周歲時,爸爸出車禍離開了人間,媽媽也因為各種原因離家出走,是爺爺奶奶把他帶大。可是爺爺年歲已高,奶奶又雙目失明,家庭十分困難。當了解了小英杰悲慘的身世后,張老師傷心的哭了!望著瑟縮一團的小英杰,一下子把他摟在了懷中。或許是母愛的感染,或許是出于對母愛的渴望,懷中的小英杰看著張老師竟然怯生生喊了一聲“媽媽”——這一聲稚嫩的“媽媽”,猶如一道霹靂,震撼了全場。張老師只覺一道電流劃過全身,渾身酥麻。她激動地哭了!孩子的爺爺奶奶也哭了!看著小英杰那興奮的的眼神,張老師緊緊地摟住他,喊了聲“乖兒子”!從那時起,張老師這個“媽媽”便進入了角色。因為小英杰家離學校很遠,于是他便常住張老師家里。每天上下班帶著他一同到幼兒園,孩子也很高興,看著孩子漸漸變得開朗起來了,張老師也由衷地高興。
五年來張老師為孩子付出太多太多,不只是上下班帶著他,生活起居點點滴滴都有她操勞的痕跡。孩子生病了,她要帶著孩子看醫生,孩子尿床了,她又要清洗打理,孩子沒有衣服,她又要給孩子買衣服……天天抱著孩子一頭睡,天天晚上要給小英杰洗澡,還要把兒子的衣服找出來給小英杰穿......張老師自己的兒子認為當***冷落了他,不和他睡覺,小弟弟還穿他的衣服,有一些埋怨,張老師就避開小英杰和兒子談心,告訴兒子小英杰從小就失去了父親和母親,沒有父母的孩子多可憐呀,你從小就有爸爸***疼愛呀!張老師的話打動了兒子,兒子也愿意當英杰的哥哥愛護他保護他。
寒來暑往,在她的關愛下,小英杰終于從一個沉默寡語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充滿朝氣、活潑可愛的正常的孩子了,看著孩子的變化,張老師覺得自己的付出值得,對于自己的抉擇無怨無悔。
一晃五年過去了,小英杰也上了小學二年級。按理說,在幼兒園義務照顧孤兒周英杰三年,是出自一個幼兒老師的的職責和愛心,那么孩子進入小學后,她也可以因為“鞭長莫及”而卸下擔子了。但是當她看到孩子那白發蒼蒼的爺爺和雙目失明的奶奶時,她總是不忍心卸下這份擔子,尤其是看見已經變得活潑可愛的小英杰時,她更是覺得肩上的責任重大,五年前那一聲脆弱的“媽媽”不時地在耳邊回響,已注定了她這個“媽媽”永遠的責任!
五年來,小英杰已經成了她家庭的一分子,張老師多了個兒子,她兒子多了個弟弟!每年春節前,她總是陪著兩個兒子上街買衣服、鞋子、零食,只是臨過年時把小英杰送到他爺爺奶奶身邊,去陪伴他年邁的爺爺奶奶過年。年后便又回到張老師的家中,他們兩弟兄真是不是兄弟勝似兄弟,感情相當深厚。小英杰讀小學了,在學校住讀,雖然沒有在張老師家住了,但是周末或者寒暑假,他總是愿意回到張老師的家,在他的心中,張老師的家才是他自己的家!每年六一兒童節,張老師都要給小英杰送上一份禮物。今年六一給他買了一套衣服、一雙鞋子,還有書籍、玩具,還帶著他到宜昌兒童公園玩了一天。每年孩子過生日,她都要給孩子買上一份大大的蛋糕,陪孩子在家過一個快樂的生日。
五年了,她這個“媽媽”一直在盡心竭力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和義務。不管自己遇到多大的困難,也不管自己遇到多么不開心的事,在“孩子”面前,她總是親切和藹,極力用自己的愛心來呵護、滋潤這顆幼苗!張老師說:我將義無反顧,繼續當好“媽媽”,讓我的“兒子”永遠健康、快樂成長!
張洪老師不是一個有錢人,她只是一個代課教師,每月只有1000元的收入(前幾年工資更少);張洪老師也不是一個沒有孩子的人,她有一個聰明可愛的兒子,非常優秀。但就是這樣一位普普通通的代課教師,卻用一顆無私的博愛之心創造著人類最美的希望工程!她的義舉感動著身邊每一個人,大家無不稱贊張洪老師是我們身邊最美麗的人!
幼兒園教育隨筆:我要一個大蘋果 晨間游戲時,小朋友們做了許多漂亮的作品,富有創意。為了鼓勵他們積極開動腦筋,就獎給他們一個大蘋果(貼紙)。這是一個很好的鼓勵方式,孩子們覺得得到大蘋果是非常光榮的。其他孩子見了,游戲的時候非常認真,會模仿他人搭建,也會自己創造,提高了游戲質量。可是午睡過后有些小朋友的大蘋果被睡不見了,發現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蘋果不見了,傷心地大哭“我的蘋果~”“老師,你再給我一個吧!”起初看著他們可憐兮兮的樣子,于是就再給了一個,可是后來情況屢屢發生。 我想應該讓他們有一個責任心,保護好自己的榮譽,讓他們知道榮譽的不易,懂得珍惜,所以不再重給。小朋友吸取了教訓,會好好看著大蘋果,如果掉了下來會放在口袋里,會慢慢的收集,越來越多。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隨筆200篇》:幼兒園大班公開課隨筆第1篇 大班教育筆記(一): 感受孩子們的變化 這天是星期一,孩子們早上來園時都能興高采烈地,主動地向教師、阿姨問好,不象小班時需要大人提醒,幾個新
《大班教育隨筆200篇長篇》:大班教育隨筆200篇長篇第1篇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 蹲下來,做孩子的朋友 和幼兒朝夕相處,我們每一天都要講很多話,而我們用的最多的一個詞,那就是小朋友。說多了似乎也
《幼兒園教育隨筆大班20篇》:第1篇幼兒園教育隨筆大班 幼兒園教育隨筆:中大班混班角色游戲的實踐 中大班幼兒的生活經驗日漸豐富,游戲水平有了較大提升,游戲中有較強的角色意識和歸屬感,游戲情節開始豐富,游戲愿望更加強烈。因此,在為中大班幼兒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