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師教育隨筆:特殊孩子特殊照顧,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還有的跳繩……象一只只快樂的小鳥活躍在院子里。可偉偉小朋友卻不同別的小伙伴,因為他身患殘疾,不僅一只眼睛看不見,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關節脫落,在入園前的幾個月剛剛動過一次大手術,現在走路還不是很穩,語言表達能力也比較差。對于這樣的孩子,身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別的孩子的同時,還要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隨時帶著他,牽著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可這一次,我卻發現他的小手在往外掙脫,并不時的用另一只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聲音對我說:"老師,我也要去玩。"一句話,讓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覺到對這種特別的呵護方法起了疑問,我一邊說:"偉偉,一定要小心,不要摔倒。"一邊輕輕地放開他的小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象偉偉這樣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殘疾,是只"受傷的小鳥"。但他卻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愿望,他也想跟同齡的小伙伴一樣去玩耍、去游戲、去想象、去創造、去飛翔。如果老師一刻也不離他左右,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從這一點雖然充分說明了老師從身體這方面給予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卻忽略了他的個性發展,雖然他的身體患有殘疾,而他的大腦發育卻很正常,識字、數數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別的小朋友去游戲、去玩耍,讓他例外,這樣做是否會傷了他的自尊,心靈也能受到傷害。他會不滿意老師對他的這種關心和照顧。因此,偉偉終于鼓起勇氣,對老師說:"老師,我也要去玩"。老師應該在照顧他的同時,慢慢去鍛煉他,讓他適應幼兒園的環境,讓他在這個環境中健康成長。不管哪些活動,哪些游戲,都應該讓他去參加,讓他加入到這個集體隊伍中來。只是在活動時,老師隨時倍加照顧,這樣不僅保護了他的自尊,還讓別的孩子,知道并學會照顧關心有殘疾的小伙伴,知道互相幫助是一種美德,更能體現出一種人人平等、和諧相處的氛圍。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對所有的孩子都采用同一種教育方式,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面對不同的孩子,起到的效果也是差異非常大的。瑞瑞小朋友是班級年齡最小的孩子,相對其他幼兒,瑞瑞平時在學習活動或者游戲活動時參與度較低,吃飯也是比較的讓人頭疼。一天,我跟瑞瑞說:“瑞瑞,你和張揚比比賽,看看誰最厲害先吃完。?”瑞瑞說:“好的。”然后就大口大口的開始吃飯了,那一天瑞瑞吃飯沒有老師喂,也不是最后一個吃完的。接下來幾天,我都跟瑞瑞說:“瑞瑞你想和誰比賽?”瑞瑞自己選擇一個小朋友說:“xx,我和他比。”“瑞瑞你看他的嘴巴好大哦,吃了好大一口。”接著瑞瑞也自己開始吃,可是勺子盛的太少,我說“瑞瑞勺子不大,再多點?”瑞瑞盛了滿滿一大勺子說:“這樣嗎?”我說:“對的,好大一口呀。嘴巴真厲害。”
別看現在瑞瑞吃飯這么爽快,他以前可是根本就做不到這點的。我是根據瑞瑞這個孩子的性格,對他用了其他的教育方式進行引導,才讓他變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瑞瑞以前吃飯我想過很多辦法,軟硬兼施,可是效果都不怎么理想。越是嚴厲,孩子表現的越是抵觸,后來我發現他在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最開心,也沒有抵觸心理。并且他也很樂意和好朋友一起進行游戲,看到他動起來的身姿,真是為他感到開心。《綱要》明確指出:“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針對孩子樂意與同伴交往的特性,我們對孩子的進餐進行了上述的引導、激勵。雖然從科學進餐上來說,對孩子進行比賽進餐時不合理的做法,但是我們目前的目標需求,就是能夠讓瑞瑞小朋友開始主動進餐,其他的要求在下階段的目標計劃中再體現出來。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要求:將“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作為幼兒園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原則。在幼兒一日活動環節中,我們應該要更多的關注孩子的發展,孩子的狀況,通過觀察了解孩子在語言表達、交往、活動興趣等方面的不同差異,有針對的對孩子進行引導,發現突破點,采取有效的方法,激發孩子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你會發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們也漸漸的長大了,今年,我們班的小朋友開始了大班的生活。進入大班以后,孩子們的識字量增加了,表演欲增強了,而且不甘示弱,如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利用好這個資源,成了我的又一研究課題。
首先每當學會一篇課內或課外的新文章時,我總會先安排一些早慧的孩子先當老師,教大家閱讀,我會適時指導領讀孩子的語音語調,讓他好上加好,同時也會激勵座位上的孩子來當小老師,起初是3、2個孩子舉手領讀,后來有許多膽小的孩子也悄悄地加入到領讀的行列中,為了給這些膽小的孩子壯膽,我會給他們找個伴,一起帶讀。一次次享受著成功的喜悅,一次次成長的歷程,孩子樂了,老師笑了。每個人在原有基礎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段時間后,我發現幾乎每個孩子都當過小老師,都得到了鍛煉,后來由于舉手的人太多,我只能開始了男孩老師和女孩老師統統上場,互相學習、互相監督,一起當老師,效果真不錯。現在我們除了《大語文教材》,還增加了《唐詩》、3本《成語故事》的課外教材,依然有無數個小老師等著“上崗”,我真的很高興!當我聽到有的家長告訴我說孩子回家會主動預習第二天的課程,希望當合格的小老師的事情時,我真的很欣慰!孩子的自主學習的興趣逐漸被調動起來,真好!
我會利用身邊一切的教育契機,為孩子的成長積累財富!
在幼兒園工作了二十幾年了,見到孩子們最多的要數他們的眼神,閑暇的時候想一下,真的我有很深的感悟。
當孩子們低著頭,不敢正視我時,我知道他在自我反省,這時,老師應熱心幫他們分清善惡習是非,讓孩子心悅誠服。
當孩子目光充滿愉快,眉飛色舞時,正是孩子稱心如意、享受樂趣的時候,這時老師應與孩子共享快樂。
當孩子眼神無光、昏昏欲睡時,正是孩子對事物沒興趣或十分疲勞時,教師要根據情況,引發興趣或及時休息。
當孩子目光緊盯著一個物體,這說明孩子對事物十分感興趣,老師要根據情況,或給予滿足,或解決疑惑。
當孩子看著老師臉色,這正是孩子乞求老師表態之時,此刻老師要針對孩子疑難,及時表達自己態度。
一名教師一天中要看到很多很多孩子,但是要用心去感受他們的眼神,及時給孩子以適當的教育,用心捕捉孩子的眼神。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還有的跳繩……象一只只快樂的小鳥活躍在院子里。可偉偉小朋友卻不同別的小伙伴,因為他身患殘疾,不僅一只眼睛看不見,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關節脫落,在入園前的幾個月剛剛動過一次大手術,現在走路還不是很穩,語言表達能力也比較差。對于這樣的孩子,身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別的孩子的同時,還要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隨時帶著他,牽著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可這一次,我卻發現他的小手在往外掙脫,并不時的用另一只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聲音對我說:"老師,我也要去玩。"一句話,讓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覺到對這種特別的呵護方法起了疑問,我一邊說:"偉偉,一定要小心,不要摔倒。"一邊輕輕地放開他的小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象偉偉這樣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殘疾,是只"受傷的小鳥"。但他卻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愿望,他也想跟同齡的小伙伴一樣去玩耍、去游戲、去想象、去創造、去飛翔。如果老師一刻也不離他左右,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從這一點雖然充分說明了老師從身體這方面給予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卻忽略了他的個性發展,雖然他的身體患有殘疾,而他的大腦發育卻很正常,識字、數數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別的小朋友去游戲、去玩耍,讓他例外,這樣做是否會傷了他的自尊,心靈也能受到傷害。他會不滿意老師對他的這種關心和照顧。因此,偉偉終于鼓起勇氣,對老師說:"老師,我也要去玩"。老師應該在照顧他的同時,慢慢去鍛煉他,讓他適應幼兒園的環境,讓他在這個環境中健康成長。不管哪些活動,哪些游戲,都應該讓他去參加,讓他加入到這個集體隊伍中來。只是在活動時,老師隨時倍加照顧,這樣不僅保護了他的自尊,還讓別的孩子,知道并學會照顧關心有殘疾的小伙伴,知道互相幫助是一種美德,更能體現出一種人人平等、和諧相處的氛圍。
劉宇是本學期開學時剛剛轉來的一個孩子。以前住在東北,由于爸爸媽媽關系不好,爺爺奶奶帶他回到了老家,來到我們幼兒園。按年齡校長把他安排到了我們中班。實際上他一天學也沒上過。說實話,當時接受他時我有點不情愿。但我還是欣然收下了他。
為了讓劉宇盡快的適應新環境,我盡量和他多接觸,縮短與他的距離,給與更多的關心和照顧,讓他感到在幼兒園和在家一樣溫暖。讓他進園就有好心情。按說,他這年齡段的孩子,一日生活常規不應該再專門培養了,但是由于多種原因,他的許多做法和習慣不合常規,如:大小便不上廁所;不知道愛護桌椅、玩具;衣服、攜帶不會整理;有垃圾隨地亂扔等。對此,我沒大聲訓斥他,而是耐心的引導他,教育他該怎樣做,并組織我班幼兒學習了關于良好行為習慣的兒歌,隨時對他進行提醒,同時小朋友們也積極的幫助他。過了三個星期以后,劉宇亂扔東西的習慣改掉了,也變得有愛心了,和小伙伴有時能相處一會兒。對于他的點滴進步,我都及時的給與表揚。
劉宇平時愛與同伴打架,爭搶玩具、上課不專心聽講、過分好動、攻擊性強、損壞東西等。小朋友經常告狀,說:"老師,劉宇是壞蛋,他常搗蛋!""他還會打人!""老師,你罰他到反思角去"。他確實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孩子,活動中要有一人專門看管,要不,就不知會玩出什么新花樣。成為班中的特殊人物。不會與人合作;自制力差、易分心;感到被侵犯時以武力反抗;不愿安靜的坐在教室里;不時要站起來走動一下;好奇心強;什么都要動手;希望獨立;不愿受約束。這些狀況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多樣的。生理因素、家庭教育、生活環境等。卻反映了劉宇在園的獨立,孩子們無論干什么事都拒絕他,針對這種情況我實在無計可施,我曾一度想放棄他。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周一的早上,孩子們陸續的來到了幼兒園,在一聲聲的問候之后,我把孩子們安排到區域中去活動。"老師,你看",隨著一聲清脆的叫聲,我回頭一瞧。是杉杉小朋友,她手里領著一個鳥籠,已快步如飛的來到了我的身邊。
這時,其他小朋友也都圍了過來,看著籠中的小家伙,韓穎說:"這只小雞真漂亮"。劉宇則說:"是一只可愛的小鴨,你看它嘴巴扁扁的,腳上還有蹼呢!"孩子們議論紛紛。我望著劉宇的臉,他讓我刮目相看,再調皮的背后,還隱藏著聰明與細心。我決定抓住其優點,因勢利導,我面帶微笑的注視著他,耐心地聽他講完,并伸出大拇指表揚了他。告訴他,要是把小鴨畫出來多好啊!回到座位上,他認真畫啊畫,畫了一群小鴨雖畫得不太形象,我還是表揚了他,并獎給他一個五角星。和他約定,上課時也要好好約束自己,不要再下座位亂跑。第二節課表現果然不錯。孩子的一些過分調皮的行為,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當然也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有時,情況有了好轉,過陣子又會出現反復,如果一時松懈,就可能前功盡棄。因此,對待調皮的孩子,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只要有足夠的愛心、耐心和恒心,最終會收到"從量變到質變"的效果。
我想,特殊的孩子要特殊對待,不能輕易放棄,只要你把愛心和耐心全部奉獻出來,只要你有恒心,你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今天下午自由活動的時候,我陪孩子們一起去爬滑梯,孩子們玩的可開心了,到處都有他們爽朗的笑聲。看到孩子們這么開心,我心里也美滋滋的。可就在這時,"哇哇"的哭聲從滑梯另一邊傳來,我趕快走過去,陳萌站在那里哭個不停,我蹲下來輕輕的問:"陳萌,告訴老師,你怎么了?""老師,雷世杰打我了。""雷世杰在哪里?"我四處張望,最后在墻角看到了他,他低著頭,好像很害怕的樣子。"雷世杰,你過來。"他遲疑了一下,但還是走了過來。我蹲下來:"世杰,為什么打陳萌啊?"他不說話,只是低著頭。"老師沒說過不可以打架嗎?""說了,可是,是她先打我的。""是嗎?"我看向陳萌。"老師,是他打我的。"說完哭得更厲害了。我又轉過頭來看著雷世杰:"你把別人打哭了,還講理由,你太不聽話了,老師再也不喜歡你了。"說完,我就去哄陳萌了,完全忽略了世杰的反應,把陳萌哄好后,我就組織孩子們到教室里去了。
我以為世杰會自己到教室里去,可是到教室里以后,我卻發現世杰還在原地站著,用一種很無辜的眼神看著我,我走過去,摸著他的頭:"好孩子,老師經常告訴你們不要打架,你怎么可以打別的小朋友呢?""老師,真的是她先打我的。"說完,他伸出被陳萌咬傷的手。"是她咬了。"我這才發現我犯了多么嚴重的錯誤啊,沒有問清事情的真相就下結論,真是失職啊!我多想向世杰說聲對不起啊!在這里,我發自內心的向你道歉,孩子,對不起,老師錯怪你.
每次上音樂課,都是側身對著孩子們,不能面對面看著孩子們。這時調皮的孩子會趁機搗亂:有的搶椅子,做小動作;還有的偷偷地說話……他們這些舉動都映進了鋼琴的面板上,就像一面鏡子,我看得一清二楚。
怎樣有效地維持活動紀律呢?我靈機一動,想到了童話故事《白雪公主》里,皇后有一面鏡子,小朋友們都非常熟悉這個故事。我就套用了皇后的口頭禪,說:“魔鏡,魔鏡,你告訴我,誰最不聽老師的話?”孩子們立刻注意過來,一個勁兒地問魔鏡在哪里。我告訴他們,老師的鋼琴就是一面魔鏡,它可以告訴我小朋友們在干什么——軒軒在干什么,濤濤在干什么等等……
孩子們覺得神奇極了,紛紛坐好。有時還從不同角度發問:“魔鏡,魔鏡,你告訴我,誰最能干?”“魔鏡,魔鏡,你告訴我,誰的小手最靈巧?……
每次對著“魔鏡子”唱歌或發問,孩子們總是能立刻保持安靜,這真是一面特殊的“鏡子”——魔鏡哦!
《大班保育員隨筆3篇》:大班保育員隨筆第1篇又到年底12月份了,時間過的真快啊,工作3年,是應該好好的總結這一年來,我經過了孩子們從中班到大班,我們在全園始終是人數最多的班級,白托加全托共34個幼兒,全托
《幼兒園大班教學隨筆3篇》:幼兒園大班教學隨筆第1篇 從小培養幼兒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是非常必要的,由于當前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大部分家庭一孩化,孩子們鋪張浪費的情況日益嚴重。我們的國家是一個
《幼兒園大班體育課隨筆200篇》:幼兒園大班體育課隨筆第1篇 幼兒園體育教學隨筆篇一 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材料,使幼兒獲得成功,增強自信 體育活動中要注重材料的投放,在幼兒的興趣點上不斷生成和改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