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4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孩子成長的動力,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每一粒種子,生根發芽,破土而出,都需要充足的氧氣,雨露的滋潤,陽光的照耀,否則,它就會慢慢枯萎,永遠埋藏于地下。孩子們就像是一粒粒種子,而老師的愛和關注就是他們健壯成長的動力。
課堂上,面對孩子的嬉鬧和喧嚷我有點束身無策,情急之下,我扯破喉嚨喊了一聲:都坐好了!那氣勢,肯定是出言如山,不可違抗。看到我兇神惡煞的樣子,孩子們害怕了,趕緊坐好。可是沒過幾分鐘,又亂作一團,我轉念一想:我不能在孩子們心中充當機械的權威者,我應利用我們之間相互融合的情感來解決問題呀。
想到這里,我故作神秘地告訴大家:我發現了一個秘密,我喜歡的孩子眼睛里有老師呢!孩子們馬上好奇起來,紛紛問我:老師,你喜歡我嗎?老師,我的眼睛里有你嗎?我象放哨似的,從每個孩子身邊走過,孩子們都目不轉睛地看著我,恐怕錯過我的眼神。檢查完后,我說:喜歡和我學習的小朋友,老師喜歡你,你的眼睛里就會有老師!接著我列舉了幾個小榜樣,這一招真奏效,孩子們都想讓自己的眼睛里有老師,聽得特別當真,回覆問題也很積極,整個教育活動生動有趣。
老師,你的眼睛里有我嗎?很快成了我的一句口頭禪,孩子們也總長短常當真地注視著我,希望從我的眼睛里找到他的影子。眼睛很快成了我們相互通報信息的通道和表達愛的窗口。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滲透著我和孩子們之間無盡的愛。真希望這群孩子能夠勇敢的面對風雨,健壯成長。
陳道宇小朋友患有自閉癥,很少說話,但一雙眼睛咕嚕嚕轉,可以看出孩子內心 在和世界交流,是知道事的,好多事他是一遍看,一遍試探,然后在行動,相對其他孩子是慢了半拍,就拿喝水說吧,分組或男女喝水,他也許沒有聽懂,坐著不動,我就專門喊他:“陳道宇,喝水”,他才來。添飯,他每頓飯吃的比較多,一般要添兩到三次,每次添飯,只把碗伸過來,我就說: “說,要什么?”他小聲說“飯”或“湯”,每次點名,點到他,不答應,我就使勁喊:“陳道宇,說到”,多喊幾遍,他舉起手來,小聲說“到”。平時,也愛和小朋友一起嬉戲。自閉癥的孩子是在一定環境中才說話的,比如在兒歌、音樂中,每次早操午操,別的小朋友是跟隨音樂安靜做,陳道宇則是一遍唱一遍做,我也不攔他,讓他盡情說去,奇怪,操里邊的兒歌、音樂,他都會說唱,說明自閉癥的孩子并不笨。最近,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午餐后,他先吃完,這時,他等著沒事,竟然想著看電視,就使勁說“開電視”,讓我和張老師好笑了一下,這個平時很少說話的孩子在著急需要的時候憋出這三個字,實屬不易,我就說,別的小朋友還在吃飯,不能開電視。自閉癥的孩子說話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逼出來的。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對所有的孩子都采用同一種教育方式,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面對不同的孩子,起到的效果也是差異非常大的。瑞瑞小朋友是班級年齡最小的孩子,相對其他幼兒,瑞瑞平時在學習活動或者游戲活動時參與度較低,吃飯也是比較的讓人頭疼。一天,我跟瑞瑞說:“瑞瑞,你和張揚比比賽,看看誰最厲害先吃完。?”瑞瑞說:“好的。”然后就大口大口的開始吃飯了,那一天瑞瑞吃飯沒有老師喂,也不是最后一個吃完的。接下來幾天,我都跟瑞瑞說:“瑞瑞你想和誰比賽?”瑞瑞自己選擇一個小朋友說:“xx,我和他比。”“瑞瑞你看他的嘴巴好大哦,吃了好大一口。”接著瑞瑞也自己開始吃,可是勺子盛的太少,我說“瑞瑞勺子不大,再多點?”瑞瑞盛了滿滿一大勺子說:“這樣嗎?”我說:“對的,好大一口呀。嘴巴真厲害。”
別看現在瑞瑞吃飯這么爽快,他以前可是根本就做不到這點的。我是根據瑞瑞這個孩子的性格,對他用了其他的教育方式進行引導,才讓他變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瑞瑞以前吃飯我想過很多辦法,軟硬兼施,可是效果都不怎么理想。越是嚴厲,孩子表現的越是抵觸,后來我發現他在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最開心,也沒有抵觸心理。并且他也很樂意和好朋友一起進行游戲,看到他動起來的身姿,真是為他感到開心。《綱要》明確指出:“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針對孩子樂意與同伴交往的特性,我們對孩子的進餐進行了上述的引導、激勵。雖然從科學進餐上來說,對孩子進行比賽進餐時不合理的做法,但是我們目前的目標需求,就是能夠讓瑞瑞小朋友開始主動進餐,其他的要求在下階段的目標計劃中再體現出來。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要求:將“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作為幼兒園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原則。在幼兒一日活動環節中,我們應該要更多的關注孩子的發展,孩子的狀況,通過觀察了解孩子在語言表達、交往、活動興趣等方面的不同差異,有針對的對孩子進行引導,發現突破點,采取有效的方法,激發孩子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你會發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們班里有個小孩名字叫小凱,他的年紀要比其他小朋友小幾個月,因此他的動作能力也比其他小朋友要弱。我們老師都希望可以通過觀察,引導幫助他樹立對體育活動的信心和興趣。
今天早晨的晨間活動是走平衡木(過小橋),孩子們一個個興高采烈地走過去。輪到小凱,他顯得很猶豫,我在他上橋的時候扶了一把,他戰戰兢兢地走上了獨木橋,雙手不住地上下左右擺動找平衡,這時候,站在傍邊的我馬上夸獎他:“哇!小凱真厲害,像架小飛機!”小朋友們也一個勁地叫:“小凱,加油!”小凱終于在我和小朋友們的鼓勵下,走過了平衡木。他臉上露出了快樂的笑容。第二次,第三次,看著其他小朋友一個個自信地走過去,他顯得放松多了,而他每次走過去的時候,我也總是驚奇萬分地說:“小凱,你真棒,真勇敢,走得真好!”慢慢地,小凱的動作越來越熟練了,腳步也放得更開了,走得更穩了。
小凱的動作能力比一般小朋友要弱,這從他第一天進幼兒園的時候,我就發現了,他當時連一個人扶著墻壁從樓梯上走下都不敢,一定要扶著他的手走。經過幾次鼓勵后,我不僅發現他不是動作靈活了,而是心理上的膽怯和不自信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在今天的過小橋中,我給予他鼓勵,他也同樣越來越好了。
針對小男孩的這種膽小情況,我覺得在以后的活動中,更應該有意識地去安排他多做類似的嘗試戰勝困難的事情,這樣,讓他在一次次的練習中,才有戰勝自己的心理,樹立其自信心,久而久之,他動作能力就會有更大的提高。
每一粒種子,生根發芽,破土而出,都需要充足的氧氣,雨露的滋潤,陽光的照耀,否則,它就會慢慢枯萎,永遠埋藏于地下。孩子們就像是一粒粒種子,而老師的愛和關注就是他們健壯成長的動力。
課堂上,面對孩子的嬉鬧和喧嚷我有點束身無策,情急之下,我扯破喉嚨喊了一聲:都坐好了!那氣勢,肯定是出言如山,不可違抗。看到我兇神惡煞的樣子,孩子們害怕了,趕緊坐好。可是沒過幾分鐘,又亂作一團,我轉念一想:我不能在孩子們心中充當機械的權威者,我應利用我們之間相互融合的情感來解決問題呀。
想到這里,我故作神秘地告訴大家:我發現了一個秘密,我喜歡的孩子眼睛里有老師呢!孩子們馬上好奇起來,紛紛問我:老師,你喜歡我嗎?老師,我的眼睛里有你嗎?我象放哨似的,從每個孩子身邊走過,孩子們都目不轉睛地看著我,恐怕錯過我的眼神。檢查完后,我說:喜歡和我學習的小朋友,老師喜歡你,你的眼睛里就會有老師!接著我列舉了幾個小榜樣,這一招真奏效,孩子們都想讓自己的眼睛里有老師,聽得特別當真,回覆問題也很積極,整個教育活動生動有趣。
老師,你的眼睛里有我嗎?很快成了我的一句口頭禪,孩子們也總長短常當真地注視著我,希望從我的眼睛里找到他的影子。眼睛很快成了我們相互通報信息的通道和表達愛的窗口。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滲透著我和孩子們之間無盡的愛。真希望這群孩子能夠勇敢的面對風雨,健壯成長。
作為幼兒老師,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幼兒關注、模仿,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會給幼兒造成傷害。周一,我向往常一樣在門口接待孩子們入園,也許是孩子們還沒有從星期天的愉快心情中緩過神來,小薇哭哭啼啼的跟在媽媽身后,我看見后急忙問她怎么了,誰知我越問它的哭聲越大,我隨口說了一句,別哭了,你看你長得那么漂亮,但是哭起來多么難看啊!我對自己說的這句話也沒有太在意。戶外活動時,小薇笑嘻嘻的走到我的跟前,問我,老師,你看現在我漂亮嗎?我說,很漂亮啊,你一直都是很漂亮啊,小薇忙說,不是!老師你忘了,今天早上你還說我不漂亮呢,我恍然大悟,噢…老師說的時你哭起來不漂亮啊,但是你笑起來真的是很漂亮的,小薇笑著跑開了。
通過這件事之后,明白了作為幼兒老師每天面對幾十個孩子,自己不經意的一句話就會影響到孩子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你該謹言慎行,保證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一顆小樹苗,可以長成參天大樹,也可能單薄無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實并不漫長,作為老師的我們,在給予孩子知識的同時,還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愛",我們給予孩子的愛包括父母對孩子的愛,姐姐對弟弟妹妹的愛,朋友之間的愛,老師對學生的愛等等。在給予孩子愛的同時,我們還獲得了快樂與幸福,在這簡單的幸福里,我們也在不斷成長。
孩子會模仿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而且還會模仿的有聲有色,老師時時刻刻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所以,老師應以身作則,做好每一件事、說好每一句話,不可以因一次的失誤而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與發展。所以老師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啟蒙老師,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長過程只有一次,我們需要多聽孩子的心聲,給予孩子尊重、信任與鼓勵,還有我們的愛。孩子與老師在一起的時間是最多的,從早上入園到下午離園放學,一天的時間,孩子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除了學習知識外,更多的則是與老師相處,學習老師身上的東西,老師自身的點點滴滴都影響著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師是神圣的、偉大的,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甚至于每一個眼神都影響著孩子,所以說老師是孩子在學習中至關重要的一個人。
孩子與老師是互通的,是相互影響的。在我們給予孩子愛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不曾擁有的愛;在我們傳授孩子知識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教學方法;在我們給予孩子快樂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一張張天真的笑臉;我們在奉獻自己的同時,孩子也在回報我們。我們擁有了更多的歡聲笑語,與孩子共成長
所以,讓我們"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讓我們的孩子可以變的更開心、更活潑,讓我們與孩子共成長而更加努力向上!
幼兒教育隨筆:信任是最大的成長動力 記得小時候,摔碎過好幾個碗,每一次都是被劈頭蓋臉的罵一頓,而且還會收到"這頓飯你就別吃了"的口頭懲罰。有一次,小心翼翼的端著一碗湯往屋里走,生怕湯撒了,結果沒有注意到腳下,連人帶熱湯還有碗,都重重的摔在地上。當時,一方面是覺得自己摔倒了,疼,需要媽媽幫忙,一方面害怕,害怕挨批評,害怕被罵。果然,媽媽來了之后,話語間全都是怎么又摔了碗,湯都沒了,還吃什么等等的,而對于我是否安好,并未關心。 現在,很多媽媽會向我哭訴,說孩子又摔了碗,還不認錯,以后得給他個不銹鋼的專用碗等等。每次,我都會反問媽媽,當時的反應是怎樣的?是孩子重要,還是碗重要,抑或是碗里的湯更重要?我們是否可以從這個事件中,促進孩子的成長? 不摔碎,怎么會知道碗易碎? 只有親身去經歷過,才會有更多的體驗,才會促進孩子進一步的探索,才會在碰到相似情景時,不再那么驚慌失措。當我們說玫瑰有刺,不能去碰的時候,孩子們是無法認識到的,那么漂亮的花,怎么會有刺?我們讓孩子自己去摸一下,被扎到了,才會知道:哇,原來玫瑰是有刺的,不能隨便亂摸。 孩子的情緒,比摔碎的碗更重要 很多孩子在做錯了事情時,一方面會被自己所造成的錯誤事件而緊張、焦慮,但更多的是會很擔心家長生氣,害怕家長批評!打破碗的那一刻,一個完整的碗瞬間變的支離破碎的那一刻,孩子其實是很難過的,他不知道該怎樣應對眼前的景象,他需要媽媽的支持與安慰,但此時,若收到的是責備、怒斥,那么,小小的他,內心是何等難過呢? 遇見問題,引導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安撫了孩子的情緒之后,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去分析事件發生的原因,及引導孩子尋找避免犯同種錯誤的方法。摔了碗,我們可以讓孩子知道碗是容易破的,以后吃飯時,怎樣才能盡量不把碗摔地上呢?再拿一個,讓孩子試著去尋找其中的竅門。比如:碗放的往里面一點,一只手扶穩了,另一只手再動等等,小小的一只碗,換回解決問題的能力,豈不是更好? 信任,會是最大的成長動力 如果,你給了孩子一個永遠都不會摔碎的碗,對于家長,你會省心很多,但對于孩子呢?他會失去繼續鍛煉的機會,他會認為爸爸媽媽不信任自己。以后做事情,會小心翼翼,會盡量不給家長添麻煩,他也會在碰壁之后,選擇逃避,而非前進。如果,我們選擇給他更多的機會,那么,孩子的心里會覺得"我能行",繼而昂首向前。 一個摔碎的碗,會帶給孩子更多的自信,也會瞬間瓦解所有的信任與自信,現在,你會選擇用哪種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大班優秀教育隨筆3篇》:第1部分 一天在晨間談話的時候,我問小朋友們:“兩天不見了,你們最想誰啊?”我本以為他們會說最想老師了,但是他們大都卻說:“我最想鄭以樂了。”我表示很悲
《幼師感恩隨筆大班》:第1部分值此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我特意在上周五給孩子們布置了一項孝心作業——為媽媽做件事。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醒孩子們學會感恩,珍惜擁有。我不知道有多少孩子
《保育隨筆大班19篇》:第1篇保育隨筆大班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哥哥要保護妹妹 我們班上有一對兄妹。兩個人都十四歲左右。個子都不高,矮小小的,不過比起來哥哥比妹妹稍微矮一點。剛來幼兒園的時候,他們兩人非常害羞,都躲在奶奶身后。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