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10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隨筆:快樂的小推車,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小班幼兒入園初期,焦慮現象比較嚴重。小班幼兒入園焦慮的表現可謂五花八門。有的表現為大聲哭鬧,有的表現為冷漠抗拒。如何克服幼兒入園焦慮,促進其社會交往能力的提升,是新學期擺在小班老師面前的重要課題。我班有一個焦慮特別突出的小女孩叫格格,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孤僻,不善交往。入園好多天了她總是跟在老師后面,不喜歡和別的孩子玩。無論是集體活動的時間、戶外運動的時間,就連孩子們最喜歡的區角時間,她的注意力也不會被轉移,總是跟在老師的身后,抓著老師的衣服什么區域也不選,什么也不玩,這該怎么辦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班的老師合力研討,決定將關注的目光多投向她一點,等待介入的時機。
今天上午區角時間,格格照樣跟在我的身后,我推著流動區域“我愛吃水果”的小推車走到圖書屋,看到佳茵正在看書,我問:“佳茵你喜歡吃什么水果啊?”佳茵說:“我愛吃蘋果”。當我轉身時,發現格格手里居然已經拿著佳茵的照片了,我感到時機到了,順勢問格格:“佳茵說她喜歡吃蘋果,你說她的照片應該插在哪個盒子里?”格格想了想,把照片插到了蘋果組里。接下來我們又走進了好幾個區域,問了幾個小朋友,她來投放照片。當我們倆走到張博文身邊時,我故意等待了一會兒,格格看我沒問,竟然主動地去問了,雖然聲音有點小,但是已經邁出了第一步。我立刻抓住時機,對格格進行鼓勵。格格說話的聲音真好聽,小朋友和老師都非常喜歡你。我推著水果車,帶她來到小醫院,我用鼓勵的眼神看著格格,繼續選擇等待。格格終于大膽的開口:“樂樂,你喜歡什么水果?”頭戴護士帽的樂樂抬起頭,說:“我喜歡吃香蕉。”格格取出樂樂的照片插進“香蕉組”。接下來的區域活動,格格變得積極了起來,每次都會早早吃完水果去排隊,提問問題并將幼兒的照片分組。在以后的幾天里,她都很喜歡玩這個區角,并且和小朋友的交流越來越輕松。
幼兒園的教育更多的時候是隨機的。區域活動是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重要平臺,它以社會角色、職業體驗等為主要形式,強調幼兒互動能力的培養和角色的扮演,合理運用區域活動,幫助幼兒敞開心靈,融入玩伴中,獲得更多的交往。通過格格的轉變,我更加意識到了教師不但要把握幼兒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還要善于把握活動介入時機,抓住有價值的切入點給予幼兒引導,在遷移默化中對幼兒進行社會性的塑造與提升。
教育隨筆:愛護小動物有一天下午,我和幼兒去逛花園,這是,子萌寶寶拿著小蝸牛想我沖過來,喊著:“朱老師,我找到小蝸牛了”我轉過頭看看,哇,寶貝真棒!我將蝸牛寶寶放在土地上,讓所有幼兒圍著它蹲下觀察它,我說:“看,小蝸牛,頭探出來了,一個個小家伙都激動的叫著,它的頭露出來啦”過了幾分鐘,我說蝸牛寶寶要睡覺啦,我們安靜啦,不可以有聲音喲,寶寶們都立刻做著同樣的手勢(噓)。寶寶睡著啦,我們把它帶進教室里去吧,在回去的路上,隔壁班的老師看見了,想要拿去給他們班的寶寶看看。這時,我就詢問了我班幼兒給他們看看吧,一開始都不想給,給交流過后,給了隔壁班老師,我們回到教室,寶寶們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不太高興,問我:“朱老師,什么時候把我們的小蝸牛送回來呀”我去把小蝸牛拿了回來,寶寶們都把頭伸了過來,關心小蝸牛怎么樣了。
經過在花園里遇見小蝸牛,進行觀察,許多小朋友在家里也關注起了小動物,他們養成了觀察小動物、愛護小動物的習慣。
幼兒教育是人生的啟蒙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奠基階段,在幼兒園里一個好習慣是需要教師運用智慧,合理地制定科學的內容和方法來養成的。
有一次戶外活動“走小橋”的時候,孩子們各種你推我攘,都想趕緊過去,可是在推擠的情況下是最容易發生安全隱患的。有的小女孩被擠到一旁無助喊著“你插隊了!”我趕忙跑過去,只見兩個男孩還在往前擠,我耐著性子的把他倆拉出來問“我不是要批評你們,請你們說說為什么要插隊?”“他們總是擠我們”“對,插隊!”其他孩子還在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著,“老師覺得你們肯定有原因才想插隊的,你能說說你的理由嗎?”我溫柔地問著,其中一個孩子小聲說“他們走的太慢了,走到小橋了還在說話不往前走。。。”說完滿臉愧疚地看著我,“原來我們班有的小朋友過小橋的時候還在說話,這樣不僅很危險還耽誤后面的小朋友,那么你們說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孩子們開始積極的討論起來。最后決定過橋的時候要安安靜靜的,不能邊說話邊玩。
通過這次活動我深切的感到:不能看到表面現象就對孩子過早地下定論,要找出事情的原委。還有孩子的常規習慣教育并非一朝一夕,要采取多種方式因人而異、因事而異。
周五午飯前我給孩子講故事,孩子都很認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認真的聽,我班的樂樂卻跑到了前面在我旁邊聽離我很近,還抱了抱我,說郭老師我想在你旁邊挨著你行嗎?剛開始我本想讓他回到座位上,因為這樣別的孩子也容易都上前面來,可是后來我想尊重樂樂的想法,讓他在前面聽,故事講完后,他高興的回到座位上。
我覺得有時候要尊重孩子的意見,想法,他上前面聽肯定是怕在座位上聽不清,也是想引起老師的注意,所以我沒有讓他回去,這次我尊重了他的想法,過了一會吃午飯了,我看他很開心,我問他你怎么這么高興,他說我聽故事了我高興,我說哈哈寶貝你可太可愛了,快吃飯吧,樂樂很快大口大口吃飯,吃的特別干凈,以后我要尊重每一個孩子的想法,站在他們的角度上想問題,讓他們每天都開心快樂。
教育隨筆:愛告狀的小朋友
最近,其他班的老師都向我反映:你們班的張浩楠同學老是來辦公室告狀。例如:哪個小朋友不小心碰到他了,誰又拿他的水瓶了,誰又不給他用彩筆了··起初我也發現他是班里最能告狀的小朋友,并沒在意,覺得小朋友這么小,告狀很正常。這次,老師們又向我反映張浩楠。回到班里,我就叫過張浩楠跟他談了一會。我說:“張浩楠,你怎么整天去告狀呢,其他小朋友也沒有跟你似的,動不動就去告狀。”“他們老是欺負我,隨便拿我東西。”張浩楠低著頭說。“那你欺負其他小朋友了嗎?隨便拿其他小朋友的東西了嗎?”我反問道。“是他們先拿我的,我就去拿他們的。”理直氣壯的跟我說到。“那你應該跟小朋友說:老師教導我們不能隨筆拿同學的東西,用的時候要跟同學說好,才可以拿去用呀!”“老師,我下次就跟他們說,不要隨便拿同學的東西。”張浩楠小心翼翼的說到。最后我在班里說:“張浩楠是個好孩子,老師很喜歡你,同時,也非常喜歡在座的每一位小朋友,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一塊玩耍。”“知道了,老師!”他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到。
通過張浩楠小朋友這個事件,我認識到,老師要時刻觀察同學們的異常舉動,及時調解,這樣不僅幫小朋友解決了問題,同時也給我們提了個醒,要養成細心觀察的習慣,及時調整小朋友們的不良心態,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育隨筆大班區域3篇》:教育隨筆大班區域第1篇 根據班級主題活動的開展和區域的更換,本周所設置的區域有——小醫院、探索區、建構區、圖書角、數學區、健康區。在每個區域中也相應地
《幼兒園大班午餐隨筆》:第1部分在當今這個社會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一種幸福的時代一來伸手二來張口。每次在我的耳邊總是有家長在嘮叨著,老師孩子吃飯很挑食,在家里都是哄著他求著他才肯吃一點,可怎么辦
《教育隨筆托班14篇》:第1篇教育隨筆托班 教育隨筆: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 樂樂是我班的一名男生,聰明活潑又可愛。喜歡交朋友,課堂上積極發言,空閑時忙于穿梭在小朋友中間。一會兒在寢室,一會兒在活動室,跑來跑去,每天總是這樣,有時不光自己跑,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