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10來源:幼兒園學習網(wǎng)
這是幼兒園教育隨筆:用愛和責任,呵護成長第一步,是優(yōu)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隨筆:用愛和責任,呵護成長第一步
總是喜歡寫點什么,借此希望挽留點時間,挽留點美好,其實就在這指尖敲打的瞬間,時間和美好已經(jīng)走遠。
轉眼小班的幼兒入園已經(jīng)一個周了,在這一個周里,我們經(jīng)歷的太多,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寶貝也成功地邁出了第一步,漸漸地從焦慮到適應,從哭鬧分別到依偎在老師懷中。這一個周,是奮戰(zhàn)的一個周,是哭喊離別的一周,也是我們第一實驗幼兒園老師手拉手肩并肩用愛心和責任,團結和友愛譜寫美好的一個周!
回憶這一個周,對我們小班組老師來說最多的是感謝,感動!這來自于姐妹們的無私幫助與付出,來自于她們孩子們的愛心和責任。
畢老師,已經(jīng)50多歲了,她毅然承擔起來安撫哭鬧幼兒的責任,這個孩子哭了,那個孩子鬧了,她抱起來安撫著,像奶奶疼愛自己的孫子一樣。這時,她早已把醫(yī)生的囑托放在腦后:你的胳膊要好好休養(yǎng)!一上午下來,年輕的教師都有點吃不消,可她卻笑著說:“不累,這算不了什么,我中午休息一下就好了!”其實她晚上回家還要繼續(xù)照顧她不到兩歲的小孫子。
王老師,還有幾個月她就要離開這個奮斗一輩子的工作崗位,歲月早已在她身上留下痕跡,她的拇指做過手術,但是當孩子們哭鬧著要找媽媽的時候,她已顧不上那么多,耐心的安慰著,手疼了就摸幾下,腰酸了就錘幾下,就這樣,哭成淚人的孩子在她懷里露出了笑容,還和她一起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我們的畢主任,她是那么地愛孩子,她為了讓班級老師多休息一會,她主動承擔起了看孩子的責任,和孩子們一起做游戲,帶孩子們說兒歌,她全身心的投入,孩子們跟隨她的節(jié)拍,樂此不疲,將一個游戲推向高潮需要花費老師很大的精力、體力、耐心,但和孩子們在一起時,她似乎忘記了疲憊,笑容始終掛在臉龐。
曲老師認真負責,孩子哭了她溫柔地抱起,擁入懷里,孩子依偎在她的懷里,情緒慢慢地平靜下來。吃飯時,細心的她看到哪個孩子不愿意吃飯就走到他跟前,蹲下身來,一勺一勺地喂起來。哪個孩子的水果沒吃,哪個孩子的水果吃得少了,她都能看得到,她還會走過去輕輕地對孩子說:“這個水果有營養(yǎng),吃了身體健康!”
張老師,她自己還是個孩子,但是對待這些新入園的小寶貝們一點不含糊,游戲中,她化身為魔法姐姐,她的魔法親親讓孩子們破涕為笑,吃飯時,她化身貼心媽媽,一勺一勺地喂!一個小朋友對他還產(chǎn)生了感情,每次見到她都要抱一抱。
我們的心一直在孩子那里,孩子們喜歡上了我們,也讓他們有一個最初,最真,最美的教育印記。
感謝我們的姐妹們,因為有了你們,我們的孩子縮短了焦慮哭鬧周期,因為你們,我們的孩子愛上了幼兒園,因為有你們,我們的生活才有這么多值得回憶的美好。
記錄下這些,希望每個人都能懂得感恩,知恩有抱!
幼兒園教師隨筆:善意的謊言,呵護幼小的心靈
我們小二班,是個愛笑愛鬧,活潑可愛的集體。看到孩子們開心的笑臉,都會被她們的活潑和天真深深地感染著。每天和他們相處的每時每刻,成了我生活當中最精彩、最溫暖的片段。
這一天下午和往常一樣,孩子們進行戶外活動,很多寶貝都到輪胎架上去推出輪胎,這時一個小朋友跑了過來說:“高老師快看,那兒有一只小貓……”我連忙跑過去。不知怎么的,在輪胎架子的后面,藏著一只受傷的小貓咪,看起來傷得很嚴重,頸處有很多血跡。
孩子們都爭先恐后的圍了過來,臉上也露出了難過的表情。只見羅笑顏小朋友一邊輕輕的摸著小貓,嘴里還說著什么。我趕緊讓生活老師帶她離開洗手。并安慰傷心的孩子們離開。羅笑顏委屈的說:“小貓生病了,我想把它送到媽媽身邊去,好讓它的媽媽照顧它。”其他的小朋友聽他這么一說,也跟著有了難過的情緒。從她的話中,我感覺到了孩子們內(nèi)心深處的那份善良與童真。此時如果讓孩子們強行離開是不合適的,我便編制了善意的謊言化解了當時的氣氛,讓孩子們安心的離開。“放心吧,寶貝們,保安叔叔要把小貓送到貓媽媽身邊了,然后帶它看醫(yī)生。快回去把小手洗干凈吧,我們一會問問叔叔治好了嗎?”孩子們這才放心的離開了。
孩子的想法是那么天真而富有想象,他們會帶著美好的愿望去發(fā)現(xiàn)身邊的事物,我們老師應該去呵護孩子們幼小脆弱的心靈,用心去讀懂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善于挖掘孩子的潛能。讓孩子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是老師和家長的心愿,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我們要在他們身上要畫出最美好的畫面來,讓他們的世界多姿多彩,讓他們擁有一個值得回味的童年。
《指南》在語言部分開宗明義地指出:“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3-6歲幼兒處于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口語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是幼兒語言學習的重中之重。幼兒需要學習不斷的傾聽理解交流者的語言,在不同的社會交往情景中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原來的設計是讓孩子們說說好朋友的名字,小朋友之間的名字,他們也不太熟悉,很有可能說不出來。因此我改為小兔子和小熊形象出現(xiàn),這樣更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而且也能幫助孩子理解好朋友這樣的概念。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孩子們興趣濃厚,同時也對好朋友這一概念有了一個粗淺的認識。雖然孩子們會用稚嫩的語氣念兒歌《你是我的好朋友》了,我覺得這只是一個表面的反映,好朋友的概念不僅僅是一種關系,更是一種深厚的感情。因此,如何培養(yǎng)這種社會情感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
這次活動孩子們非常的喜歡,這樣的活動,對于才入學三周的,剛剛融入我們小七班集體生活的小朋友來說,他們對好朋友的理解是淺層次的、模糊的,甚至是可笑的。我在課前向一些幼兒問起這個話題時,他們的反映各不相同。對于只有五歲的孩子來說,我感到他并沒有真正理解“好朋友”的概念。在我的提醒下,他說出了一個小朋友的名字,也是他的鄰居。而其他小朋友似乎更是一頭霧水,不知從何說起。因此,我針對現(xiàn)有的情況,修改了原來的教案。
雖然我們小七班的孩子們,會用稚嫩的口氣,大家一起勇敢地表演這首兒歌了,但我想,這只是一個表層的反映,“好朋友”的概念不僅僅是一種關系,更是一種深厚的感情。因此,如何培養(yǎng)這種社會情感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tài)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yǎng)尤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要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huán)境,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它的意義是顯見的,它所提倡的是賦予幼兒一個良好的“社會的界定”,給他們一個積極的“他人眼中的自我”。孩子們渴望愛,渴望對他人的歸屬感,“好朋友”正是這種渴望的外在體現(xiàn)。因此我們應該多為他們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并且加以指導。“千里難尋是朋友”,真心希望每個孩子都有許多真誠的朋友。
幼兒園教育隨筆:柔柔,你進步了
柔柔,聽這個名字就知道她是一個柔弱的小女孩,平時說話細聲細氣的,做事也比較慢。最慢的就是吃飯了,每次總要吃到快午睡了。如果催她了,她就瞪你一眼,真是拿她沒辦法。和家長也交流過了,家長說幼兒園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比家里強多了,在家還要慢呢。
每天,到了吃飯時間,老師、阿姨總要對她說:“柔柔,你吃的快一點!”這句話,一頓飯都要重復好幾遍,可是效果一點也不好。她照舊一口飯含在嘴里不動,如果稍微對她兇一點,她也會瞪你一眼,然后依然我行我素。
接手這個班以來,我已經(jīng)習慣了她的這一行為,但總是心里癢癢的,想了好多辦法,效果不佳。有一天,柔柔對飯菜很感興趣,飯菜很合胃口,她吃得稍微快了一點,看到她這樣的表現(xiàn),我對她笑笑說:“柔柔,你真棒,今天吃飯吃得快了。”她很開心。第二天吃飯時,我就鼓勵她:“柔柔,昨天吃飯很好,今天也要加油哦!”她對我使勁的點點頭。果然,她吃飯也沒有吃到午睡之前了。這使我有了信心。我還在集體面前表揚了她,她低下頭,臉上洋溢著甜甜的笑容。以后,每天吃飯我都不忘鼓勵她,給予表揚,她吃飯的進步很大。自此以后,她從來沒有哪天是吃到午睡前了。有時候,還吃得很快,吃到前幾名,臉上也經(jīng)常笑嘻嘻的,再也沒有瞪老師、阿姨的現(xiàn)象了。
柔柔的進步讓我們很欣慰,也找到一個新的教育方法,以前一味的命令會令孩子很反感,不但孩子沒有聽命令,還會適得其反。相反,一聲不經(jīng)意的表揚,會讓孩子很開心,從而自覺的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師應該多給孩子一些鼓勵,這比命令更容易達到。
幼兒園教育隨筆:改變自己,快樂孩子
又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香噴噴的干炒雞塊,嫩嫩的小青菜,白白的米飯加上一碗番茄蛋湯就是孩子們今天的午餐了。小朋友看見了,有的拿著雞塊啃著,有的邊啃雞塊邊吃飯,也有的邊吃青菜邊吃飯……咦,佳佳今天怎么了?我想起了早上佳佳的阿婆和我說:老師,佳佳不喜歡吃蔬菜,不吃就不吃了。看著現(xiàn)在佳佳對著自己的小碗皺著眉頭,我走近摸了摸他的頭:“佳佳今天是不是不舒服啊?”他搖了搖頭,繼續(xù)看著碗里。“是不是今天的小青菜老師盛的太多了”他不說話,還是盯著自己的小碗。“小青菜是很有營養(yǎng)的,今天我們先吃一點,好不好?”佳佳看著我點點頭,開始著手吃飯了。中午他阿婆來接時,我當著佳佳的面跟她阿婆說:今天佳佳很棒的,開始吃青菜了,回去你們也可以給他吃一點。第二天早上,她阿婆高興的跟我說,佳佳從出生到長這么大第一次吃青菜,我笑著說,慢慢來先讓他一點一點的來改變,不吃蔬菜肯定是對他的身體不好的。
孩子中午吃飯的問題還很多,佳佳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罷了,其實當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不如換種方法試試,比如允許他少吃一點,比如讓他和旁邊的小朋友比賽,又比如糾正他吃飯時的姿勢…..這些方法都比我以往大喊大叫:“快點吃”要來的好。因為快點吃目的是不明確的,而讓孩子少吃一點是針對具體孩子的具體方法,是從孩子本身的利益,孩子的思維出發(fā)的,是一種孩子利于接受的思維方式。
其實孩子做每一件事都是有他自身的原因的,比如孩子不吃飯,對于孩子來說滿滿的一碗飯,還有那么多的菜,特別是有他們不喜歡吃的菜,其實真的是一個負擔,而在這種時候如果作為教師用一種命令式的口吻,則更會加重孩子的這種心理負擔,此時,不如讓我們站在孩子的立場,設身處地的為孩子想一想,也許這一碗飯就不那么難解決了,使他的心理負擔得以減輕:認為老師是站在他的立場,吃飯是為了他好的一件事,也許他就能輕松而愉快地進餐了。
這也讓我想到,其實每個孩子都是有他內(nèi)心的想法和需求的,而有一些想法他們并不善于用語言來表達,所以只好用他的行為來表現(xiàn)。作為我們成人,特別是我們老師,更應該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每一件事,換個位置或方式想一想,做一做。也許我們的孩子會快樂許多,自信許多,勇敢許多,改變許多。
很早就想用文字表達對幼教的情有獨衷,對孩子們無法割舍的愛,但靜下心來真的想寫點什么時,那份濃濃的感動總讓我熱淚盈眶,讓我覺得再美的語言都無法表達與孩子們在一起的那份發(fā)自內(nèi)心的母性的愛,無法表達時刻索繞著我的從事幼教事業(yè)的幸福感…… 我最喜歡孩子們用稚嫩的聲音呼喚我,因為這個稱呼里飽含著孩子們對老師莫大的信任、期待和依戀啊。兒時起這個稱呼就讓我魂牽夢繞,浮想聯(lián)翩。如果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而我覺得幼兒教師就是能照亮每一個角落的太陽。 每當走進幼兒園,和孩子們沐浴在秋日的陽光中,心情萬分的激動,孩子們好奇的目光,把我照耀得無比威武;孩子們敬仰的目光,把我折射得無比崇高,孩子們的嗲聲嗲語讓我陶醉,孩子們的真誠讓我幸福,孩子們的天真讓我破涕為笑,讓我忘卻煩惱,讓我被真情環(huán)繞…… "醉后方知酒味濃,為師方知為師難",踏入這片土地我才知道,開墾土地是需要付出心血:"要用筆耕耘、用語言播種、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啊。我曾經(jīng)為組織一個半日活動忙得口干舌燥,為上好一節(jié)課擔心的輾轉難眠,為了尋找美術特色課的教材用自己的節(jié)假日奔走于各地的書店……然而我仍然會一如既往的一路走下去。因為孩子們總能給我難以名狀的感動:他們總會在我口渴時悄悄的端著杯子擠到我面前;總會趁我系鞋帶的時候輕輕地捶捶我有些酸的背……孩子們給我的愛我何以回報,答案只有一個:為他們付出更多,為他們不斷努力! 多少次,與孩子們游戲時笑的前仰后合,使我感到了孩子的圣潔和童真;多少次,跳起小熊舞來神氣活現(xiàn),使我回到了永生難忘的童年;多少次,和孩子們圍在魚缸旁觀察金魚是那么專注、投入,使我走進了天真無邪的世界;又有多少次,和孩子們在一起,忘卻了煩惱,沒有了憂愁,體驗到了工作就是幸福。而這無數(shù)次的"多少次"充實了我的教師生涯,也裝點了我的人生。雖然我沒有轟轟烈烈的成就,更沒有驚天動地的業(yè)績,但是,我仍以擁有這份平凡和富有創(chuàng)意的事業(yè)而驕傲、而自豪。 我感謝上帝讓我從事我愛的職業(yè),更感謝孩子們給我太多地感動,有著一群天使般的孩子們圍在我的身邊,我倍感生命的絢麗和多彩,一個人的時候常想:即使有朝一日"皮肉之軀完全衰老"時,沖騰的青春之火也仍將使我對兒童充滿愛戀之心;對"天空中閃爍的星辰"永懷奇異的幻想;對一切閃光的事物以及崇高的思想敬仰倍至。 我慶幸,為了我從事的這一份神圣的事業(yè),為了我所擁有的那一份愛心;我快樂,因為終身與兒童為友;我幸福,我們擁有天下最搏大的愛;我們播種,所以我們青春常駐!
《幼兒大班教學隨筆3篇》:幼兒大班教學隨筆第1篇 教育幼兒不撒謊 大班的孩子正處于發(fā)展想象力的時期,常常把想象力與現(xiàn)實相混淆,幼兒園的教師和父母應幫忙孩子渡過這一真假難辨的年齡階段,但當孩
《大班幼兒教育隨筆簡短50篇》:大班幼兒教育隨筆簡短第1篇大班教育隨筆記錄【1】把機會給每一位孩子每一天早操和戶外活動前的排隊真讓人頭疼。我發(fā)出“站隊”的口令后,孩子們就會瘋狂的向站隊的
《幼兒園大班教學隨筆40篇》: 第1篇、大班數(shù)學撲克牌教案反思活動目標: 1、運用編譯、破解等游戲方式,復習鞏固20以內(nèi)加法、相鄰數(shù)。 2、復習10以內(nèi)的合成,鍛煉幼兒運用逆向思維的方式進行運算。 3、初步了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