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03
這是風箏承載夢想班會教案,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近年來,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穩步推進,在項目普查、名錄建設、陣地展示、社會宣傳、技藝普及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名錄體系不斷完善,傳承人梯隊建設日趨合理。
作為中國南派風箏代表作之一,南通板鷂風箏制作技藝極具地域文化特色,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我市通過建設板鷂風箏專題博物館、開設公益傳習班、推進風箏進校園、舉辦板鷂分項賽、開展放飛活動等主題活動,不斷培育風箏文化,擴大保護成果。
為了鼓勵傳承人主動承擔起保護和傳承的責任,2015年,我市舉行了南通板鷂風箏制作技藝省級以上代表性傳承人收徒拜師儀式。此次“南通板鷂風箏新人新作展”即重點展示了徒弟們在師父指導下制作的南通板鷂風箏代表性作品,是傳承人帶徒成果的集中展示,是建設傳承人合理梯隊的成果展示,也是南通板鷂風箏制作技藝藝術性和生命力的交融展示。
南通位于黃海之濱,長江之北,古人謂之“濰南江北海西頭”。原為沙洲,后沙灘與陸地相連,有著大片平坦的沙灘,為放風箏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每年從農歷正月直到清明,都是放風箏的好時光,當地的俗諺說:“鷂子口聲急,明朝雨打壁、鷂子滿天飛,家家有得收”。可見放風箏活動早就成為當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放風箏的人多了,自然做風箏的人就多了,風箏也就越做越精美了。南通就有一大批精于扎制板鷂的民間工藝師。
風箏看起來漂亮,放起來瀟灑,但做起來就不那么簡單了。制作一個風箏要十幾道工序,與北方風箏不同,南方哨口風箏在制作上除了扎、糊、繪、放四個工藝流程外,還多了一道,也是最關鍵的一道工藝——雕刻哨口。
板鷂風箏的扎制工藝要求頗高,首先選擇質地堅實、彈性好的江南毛竹或本地上乘的老竹來扎制骨架,粗細長短隨風箏的大小而定,一般都在晴天干燥的日子扎制,這樣便于讓扎繩收緊。最早的板鷂風箏出現在北宋時期。就這樣,從簡單的幾何圖形開始,隨著時代的發展,板鷂風箏從正方形、長方形發展為六角形、八角形相聯的七星、十九星等不同大小的組合。無論形狀怎樣變化,竹子始終是主要材料。
板鷂風箏的繪畫和北方風箏基本相似,都是先白描后彩繪的工筆繪畫。在內容上,北方多注重動物,尤其是飛禽,而南方多注重人物,大多是采自民間故事。板鷂風箏上畫得最多的是八仙過海圖,取其富貴吉祥的寓意。繪好的綢布按風箏的大小骨架粘合,在粘合時,早期的風箏都是采用針線縫制。但由于板鷂風箏正面掛了很多哨口,放飛時,針線縫合的板鷂布面容易裂開。現在已改用膠水和膠帶粘連,更加省力省時,也利于拆卸。
風箏承載了一代又一代的夢想,它也將謝謝夢想延續下去,讓中華兒女把這一傳統技藝發揚光大,讓風箏承載夢想,起航
萬里無云的下午,我在紅鳳凰的面前放飛了承載著我夢想的風箏。
這是一個翅膀形的風箏,后面還帶著許多漂亮的彩帶,看著看著,我不禁把白衣天使的夢想寄托在了它身上,不知是一股什么樣的強大力量迫使我把“夢之風箏”放上了湛藍的天空。這只風箏可能好久沒有在藍天的懷抱里玩耍了,一上去就左飄右擺了起來,一看情況不妙,我立即警覺起來。使出渾身解數制止“降落”,可這風箏就像個不聽話的孩子似的,老和本小姐作對。我斗不過它,只好讓它降了下來。經過上一次的教訓,這次我認認真真地放了起來,經過我的不懈努力,終于把夢之風箏平平安安地送到了藍天母親的懷抱。抬頭看著無數的風箏爭先恐后地飛向藍天,我的心情感到無比舒暢。
風箏把我的夢想帶去了遠方,但它被拽下來的那一刻,它竟對我說了一句話:“我已經把你的夢想帶去了太陽初升的地方,但只有你的努力才能實現你的夢想!”
是啊,作為我們這些時代的寵兒,多么需要為了實現夢想而拼搏一場啊!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展現同學們的才華,豐富課余時光,一年一度的風箏放飛節活動于2019年3月30日在西苑足球場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由基礎醫學院團委主辦、學生會承辦,16、17、18級同學共計200余人參加。
活動前期在3月25日、26日于東苑食堂及西苑二食堂前進行了擺點宣傳并發放比賽風箏,并于28日收集整理發放的風箏,29日、30日進行了線上投票選出20件優秀作品進入決賽,決賽將會以現場投票的方式選出。
風箏放飛活動于30號下午14:00正式開始,伴隨著歡呼聲,同學們紛紛放出了自己繪制的風箏,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大家齊心協力,全力奔跑,不僅放飛了風箏,更是放飛了壓力、放飛了理想。為了保證同學們能夠順利放飛風箏,“紅衣服”志愿者們時刻在球場內提供各項幫助,得到在場同學的感謝與贊賞。同時,基礎醫學院學生會還在QQ及抖音等線上平臺上都進行了直播,方便同學們實時觀看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的開展,展現了我校大學生的青春風采,豐富同學們的課后校園生活,更讓同學們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希望今后同學們能夠走出宿舍、走向操場,強健體魄、增長志氣,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醫療工作者。
放飛童年的風箏,承載的是兒時的夢想,兒時的天真,尋覓著夢想的方向。
兒時,想想,只有快樂,每天都無憂無慮。
現在長大了卻想回到過去。
經歷的多了,也懂了很多。
當迷茫的時候,不知道做什么。
曾有一段時間,整個人都感覺荒廢了。
整天都很頹廢的樣子,很崩潰的樣子。
時常覺得吧,人生的意義到底在哪里。
后來有一天,我又去放風箏。
也就是前不久的時候。
這一次我找到了方向
當我放飛風箏的時候,想起兒時放風箏的自己。
為此,我想清楚了很多東西,一直以來的迷茫,漸漸的散去。
當一個人找到方向的時候,也許只是兒時的一些記憶,一些決定,決定了自己發展的方向。
現在的你還是否迷茫?
若是迷茫可以找筆者談談心。
最后的風箏放飛在最高的地方,那么我也要為了自己的夢想,做到最高的地點,那就是我的夢想,也是我愿意一直堅持下去的因素。
讓夢想起航,也許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只要起航了,那么就讓它飛在最高的地方吧。
讓夢想高高飛起來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