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23
這是道德講堂班會教案,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目標
(一)認知:
1.知道什么是社會公德和社會公德的基本要求。
2.懂得遵守社會公德的重要性。
(二)情感:
1.愿意自覺遵守社會公德。
2.厭惡不遵守社會公德的行為。
(三)行為:
1.自覺遵守社會公德。
2.敢于批評不遵守社會公德的人和事。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作為跨世紀的一代人,應該做個遵守社會公德的好少年。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做遵守社會公德的好少年”。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明白道理
1、什么叫社會公德?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必須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叫社會公德。)
2、社會公德都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遵守公共秩序、注意交通安全、愛護公共財物、保護環境??
3、為什么人們要遵守社會公德呢?請大家進行討論。
4、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使社會生活正常進行
是搞好經濟建設的保證
是個人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的反映
5.為什么說遵守社會公德能使社會生活正常進行?否則,又會怎樣呢?播放幻燈片《四幅圖》,結合圖請學生談談看法。
(1)大街上的電話亭屬于什么?(公用設施。)公用電話對人們的生活有哪些幫助?(電話是人們進行交往、聯絡的工具。有了電話,人們可以互通信息,交流感情,聯系業務??)如果公用電話被破壞了,對人們的生活會有什么影響?
(2)過馬路、鐵路有哪些規定?(過馬路走人行橫道線,不闖紅燈,不在鐵路邊玩耍??)遵守公共秩序有什么好處?反之,會怎樣?(遵守公共秩序,大家的學習、工作和娛樂,才會秩序井然,順利進行。)
(3)為什么要種植花草樹木、保持環境衛生?(大家生活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心情舒暢。)
(4)在生活中,你看到過哪些行為是遵守社會公德的?哪些是不遵守社會公德的?這些行為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小組討論、交流。
小結:遵守社會公德是社會的需要,是大家的需要,是符合每個人利益的。
6.是否遵守社會公德不僅直接影響社會秩序和人民生活,而且對經濟建設也有很大影響。下面讓我們來聽聽小明當總經理的爸爸是怎么說的。小品演示:(前不久,小明爸爸的公司與德國老板洽談業務。外國老板看到我國環境優美,人們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設施??翹起大拇指,贊不絕口,欣然同意投資合作。)
看了小品,你怎樣理解“社會公德狀況是國家文明的窗口”這個問題?(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越來越多,外國人到中國來投資、旅游,往往通過我國人民遵守社會公德的狀況來看我們國家的文明程度。)
設想一下,如果一個國家社會環境亂糟糟,大家都不注意公共安全,不遵守公共秩序,不愛護公共財物,外國人來觀光、旅游、投資會有什么想法?對國家的經濟建設有什么影響?(生命、財產沒有保障,外國人不會投入大量資金和先進技術,直接影響我國的經濟建設。)
小結:遵守社會公德不僅是個人的事,而且關系到國家的聲譽,影響到經濟建設。
7.可喜的是,在我國能遵守社會公德的人越來越多,這反映了人們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在不斷地提高。我們來看看下面的錄像片斷(播放課件)。
(1)片斷之一:兩歹徒持刀上門搶劫,正巧被路過的方剛看見。方剛與歹徒殊死搏斗,不幸身中數刀,鮮血直流,但他仍死死抱住歹徒,群眾聞聲趕來。
提問:方剛的行為表現了一種什么精神?對社會有什么意義?(見義勇為。維護社會安定,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不受損害。)
(2)片斷之二:有人捕殺來公園暫時棲息的白天鵝,立即受到周圍群眾的制止和譴責。
提問:捕殺白天鵝屬什么行為?(傷害珍稀動物。)如果你是人群中的一員,你對這種行為有什么想法?你會怎樣對待捕殺者?
在我國還有一些人,社會公德意識淡薄,為了貪圖小利,不惜損害公眾的利益,請看錄像。
(3)片斷之三:有人擅自剪去電纜賣錢,有人故意破壞窖井上面的鐵蓋。
請你結合自己看到或聽到的事例,說說自己對這種行為的看法。
(這些公共財產被破壞了,給生產帶來很大損失,也給生活帶來不便,更有甚者,還會危及人們的生命。這不僅是損人利己的不道德行為,而且是違法犯罪行為。)
(4)小結:從以上正反事例中,我們認識到人人遵守社會公德,國家才能安定團結,人民的生命財產才能得到保障。
(三)、辨析是非,指導行為
1.通過學習,同學們明白了為什么要遵守社會公德?,F在老師請大家想一想,碰到了下列情況你會怎么做?各組長抽簽選題后,組員根據內容以小品表演的形式來回答問題。
材料之一:在公共汽車上,甲不小心踩了乙,兩人破口大罵,繼而大打出手。
材料之二:為了走近路,強強擅自拉開馬路上的防護欄。 材料之三:有人在公園的草坪上踢球。
材料之四:有人為了得到水獺等珍貴動物的皮毛以牟取暴利,竟捕殺水獺等動物。
2.你對最近上海市政府頒布拆除違章建筑有什么看法?小明認為自己家的院子既美觀又安全,拆了多可惜。你對這種想法有什么意見?
3.下面這些想法對嗎?請你幫助他們提高認識。
(1)聽說要學《做遵守社會公德的好少年》一課,有的同學想:“社會公德是公共場所的事,老師看不見,遵守不遵守沒關系。”
(遵守社會公德是一個人思想覺悟高。修養好、文明素質高的表現。所以,不管有人監督或無人監督,我們都應該遵守。)
(2)有人說:“大家都遵守社會公德,我自然就會遵守;大家都不遵守,我一個人遵守也沒用。”這樣的說法對嗎?為什么?
(不對。遵守社會公德必須從我做起,用自己的行動帶動大家,形成人人遵守社會公德的大氣候。)
(四)、歸納總結,提出要求
1.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作為跨世紀的你,將怎樣遵守社會公德?
2.布置開展遵守社會公德的調查、訪問活動。
3.總結板書,齊讀板書。
4.總結:同學們,為了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使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昌盛,我們要大力提倡遵守社會公德。少年兒童應從小養成遵守社會公德的習慣,爭當遵守社會公德的好少年。
活動目標:
希望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父母的辛苦,并且能夠懂得感恩,用心回報父母
活動重點:
懂得感恩回報是我們社會的一種道德規范并在以后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身體力行。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愛和呵護,所以我們不能忘記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那么就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共同走進今天的德育活動課“感恩父母”。
二、感受父母的愛
1、讀26——28頁材料,感悟父母對我們的付出。
2、通過感人的視頻、旋律、有感染力的文字讓學生們勾起對父愛母愛的回憶,從內心深處喚醒學生對父愛母愛的認識。
3、師總結:我們每個人都象視頻里的孩子一樣,在父母的呵護和關愛中成長,我們吃的第一口飯,穿的第一件衣服,走的第一步,說的第一句話,都離不開我們的父母,他們為了我們,做了很多,犧牲了很多。
板書設計:
5感恩父母
感受父母的愛
第二課時
用心回報
一、閱讀29——31頁材料,進一步體會父愛母愛的偉大。
二、小組交流:面對父母的辛勞付出我們應該怎樣回報父母?師總結:同學們,老師從你們的表情中,看到了你們的感動,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習慣了父母的關愛,習慣了父母的照顧,習慣了父母的呵護,漸漸的,我們忘記了感動,忘記了感恩,忘記了回報,同學們有哪些感想?
三、學生談對父愛母愛的認識。
四、師總結:正如同學們所說父愛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在我們危機時期,父母一定會豪不猶豫的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犧牲自己而去保護我們。我們每個人的父母對我們來說都________
板書設計:
5感恩父母
用心回報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我的家庭成員
教學目標:
1.關注和了解自己的家人。
2.學習用調查的方法獲取信息,運用類推的方法進行問題分析。
教學重點: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
教學難點: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但每個家庭的成員構成是不一樣的。你知道不同的家庭都有哪些家庭成員嗎?
二、我的家庭成員
1.分析插圖
(1)有的家庭祖孫三代住在一起。
(2)大多數家庭都是三口之家。
2.我要把我家的合影貼在這里!
3.你還知道有哪些不同的家庭?
4.向同學們介紹一下你的家庭成員吧!
(1)分析例圖(A)我家有四口人。(B)我奶奶是回族。
(C)我媽媽是商店售貨員,我爸爸是……(D)我小姑和我們住在一起。
(2)向同學們介紹一下你的家庭成員吧!
5.小調查(P17)
了解自己家庭成員的情況,填寫調查表。
四、板書設計:
5.說說我的家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家庭成員與親屬
教學目標:知道自己家庭成員的組成,初步了解家人的民族、職業、愛好和個性特點,以及家人和親屬的社會關系。
教學重點:家人和親屬的社會關系。
教學難點:家人和親屬的社會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言
在家庭成員中,你是爸爸媽媽的孩子,你知道爸爸媽媽是誰的孩子嗎?與爸爸媽媽同輩的還有誰?相互之間怎樣稱呼?
板書課題:
家庭成員與親屬
二、家庭成員與親屬關系
1.指導學生看P18家庭成員和親屬結構圖,幫助學生對家庭成員和親屬關系的認知和理解。
2.講解家庭成員與親屬關系樹狀圖。
3.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有其他孩子嗎?他們和爸爸媽媽之間是什么關系?你和他們彼此應該怎樣稱呼?
4.考考你們,看誰答得又對又快!
完成P18填空題。
三、板書設計:
5.說說我的家
一、教學時間:20_年4月12日
二、教學主題:《感恩父母》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到孝敬父母、學會感恩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品質。
2、培養培養學生對父母、他人、社會的感恩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能夠在日常行為中做到感恩父母以及他人。
五、 教學過程:
1、導入主題: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營造氛圍
2、想一想:我們父母的偉大之處?
3、吟詩:《游子吟》,講解其中的意思
前兩句講的是: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為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是一種母親為即將遠行的孩子趕制新衣的情景。緊接兩句寫了老母一針一線,針針線線都是這樣的細密,是怕兒子遲遲難歸,故而要把衣衫縫制得更為結實一點兒罷。其實,老人的內心何嘗不是切盼兒子早些平安歸來呢!慈母的一片深篤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
4、 老師講有關感恩的故事。
A、在唐山大地震中 ,一對母子被埋在廢墟之下,八天,整整過了八天。當救援人員發現他們時,七八個月大的孩子安然無恙,而母親,卻永遠的離開了人間,在那陰冷、沒有水、沒有食物的環境中
是母親用乳汁延續著孩子的生命,乳汁吸干了,她用力咬破手指
讓孩子吸吮自己的鮮血,直到最后一滴生命流逝 。
B、觀看視頻《黃香溫席》:
黃香小時候,家中生活很艱苦。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黃香非常悲傷。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親生病期間,小黃香一直不離左右,守護在媽媽的病床前,母親去世后,他對父親更加關心、照顧,盡量讓父親少操心。
冬夜里,天氣特別寒冷。那時,農戶家里又沒有任何取暖的設備,確實很難入睡。一天,黃香晚上讀書時,感到特別冷,捧著書卷的手一會就冰涼冰涼的了。他想,這么冷的天氣,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還不能好好地睡覺。小黃香為讓父親少挨冷受凍,他讀完書便悄悄走進父親的房里,給他鋪好被,然后脫了衣服,鉆進父親的被窩里,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后,才招呼父親睡下。黃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親的心。黃香溫席的故事,就這樣傳開了,街坊鄰居人人夸獎黃香。
9歲的小黃香就是這樣孝敬父親,人稱溫席的黃香,天下無雙。他長大以后,人們說,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愛百姓,愛自己的國家。事情正是這樣,黃香后來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負眾望,為當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傳。
5、心靈表白
同學們現在你們有話對爸爸媽媽說嗎?現在你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一句是什么?
6、我們應該怎么做?
(1)尊敬父母,對父母有禮貌,聽從父母的正確教導,不當面頂撞父母,不和父母發脾氣。
(2)生活節儉,無浪費現象,不亂花錢,不向父母提過高要求。
(3)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父母負擔。
(4)努力學好各門功課,經常主動向父母匯報自己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不讓父母操心。
六、總結: 全班齊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其實父母并不需要我們以后轟轟烈烈的去為他們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們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有時候關心孝敬父母,就是陪父母聊聊天,就是一個祝福、一句問候、一朵鮮花、一個擁抱,甚至只是一個微笑。
七、家庭作業:今天回家爸爸媽媽做一件事(如:洗碗、端飯、拿筷子、掃地等)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