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28
這是班會教案成長,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明白書是知識的源泉,書也會給你們帶來無限的樂趣!從而使更多的學生愛看書。
2、讀書要有選擇地讀,讀有價值、有意義的書。
活動準備:收集名言、朗誦和講故事等節目。
活動地點:一年級(3)班教室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我們今天班隊會的主題是:讀書伴我成長!
二、讀名言,明確讀書重要性
勤勞的蜜蜂愛跟花朵交朋友,奮發的種子愛跟土壤交朋友,剛強的礦石愛跟烈火交朋友,咱們同學們愛跟好書交朋友。
的確,讀書是人生一大樂事。讀書能使人充實,使人聰明,使人富有情趣。要不然,怎么那么多的名人寫下了那么多關于書的名言呢!
下面讓我們來聽聽他們是怎么說的吧!請老師帶著大家讀。
(關于讀書的諺語)
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知識是智慧的火炬。
寶劍不磨要生銹;人不學習要落后。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長的少年需要學習
書是人類一種偉大而美妙的發明,書是最聰明、最可靠的老師和朋友。凡是成就大事,有所作為的人無不是一位愛讀書的人。
下面請欣賞故事《鑿壁偷光》。
匡衡
他出身農家,祖父、父親世代都是農民。可匡衡卻喜歡讀書。
他年輕時家里貧窮,白天給人做工人來維持生計,晚上才有時間讀書。可是家里窮得連燈燭也點不起。鄰家燈燭明亮,卻又不敢向人家借。他就想出個法子,在鄰家的墻上穿一個孔洞,露出一絲光亮,讓鄰家的燈光照射過來。他就捧著書本,在洞前借著鄰家的光來讀書。行不行?
三、吟誦古詩
故事講得真不錯,我們也要學會讓自己靜下心來讀書。我知道我們小朋友愛讀各種童話故事書,而且愛吟誦經典古詩。古詩在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發展史上源遠流長,博大而精深。這學期,我們學習了很多首古詩,相信它們深深的印在我們的記憶倉庫。讓我們都來露一手,一展古詩的魅力吧!
請聽我們的賽詩會:
第一組:《江南》
第二組:《五歲詠花》
第三組:《山雨》
四、介紹讀書方法
說了這么多,我有個疑問“我們應該怎樣讀書才能把書讀好呢?”這個我們班的同學有很多的方法,下面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讀書訣竅。
生1:讀書時劃出好詞好句。
生2:遇到好的文段要有感情地朗讀,細細品味。
生3:經常摘抄優美詞句,豐富語言積累。
生4:讀書時要想象畫面。
生5:讀書要有固定的時間,養成好的讀書習慣。
同學們說得可真好,讀書貴在堅持,貴在積累。杜甫曾經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五、結束語
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只有多讀書,讀好書才能擔當起建設祖國的大任。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大聲喊出:今天,你讀書了嗎?
六、班主任講話
小朋友們,首先祝賀你們的“讀書伴我成長!”主題隊會圓滿成功。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小朋友們,讓我們積極投入到讀書活動中去,做一個愛讀書的孩子吧!到那時,你會覺得,世界是那么美好,生活是如此多姿,學習是多么快樂。最后祝大家沐浴書香,快樂成長!
一、班會目的:
《責任·成長》班會主題教案
以游戲為主體,讓同學們從中感悟到責任的含義,讓感悟到為自己“做俯臥撐”的人的不容易,從而讓他們在生活中盡量減少自己的失誤,把事情做得更好,對自己和他們負起百分百的責任。
二、班會準備:
1、和學生交流溝通(充分利用好準備時間)。
2、場地(遮光),燈光控制。
3、秒表,黑板,粉筆,墊子,蠟燭,背景音樂。
4、助教:1名。
三、班會過程:
(一)開場白:
尊敬的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參加這次的主題班會《責任·成長》。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著名學者梁啟超先生對責任有過精辟的注解,他說:人,生于天地之間,而各有責任。一家之人各自放棄責任,則家必落;一國之人各自放棄責任,則國必亡;全世界之人各自放棄責任,則世界必毀。責任融于生命之中,每時每刻都在追隨著我們。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這是對億萬蒼生的責任;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是對整個蜀國的責任;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前赴后繼,這是對整個中華民族的責任;那同學們,我們的責任又是什么呢?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游戲。讓我們在游戲當中去感悟,什么是責任。
(二)報數比賽。
1、選舉隊長。
將全班同學分為人數相同的兩組。每組選出一名男同學和一名女同學擔任隊長。隊長必備條件:有強烈的成功欲望、信心、責任心;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并且身體健康,會做俯臥撐。
請愿意擔任隊長的同學向前跨出一步。支持他的同學們站到他身后。支持人數較多的同學擔任隊長。接下來問隊長:
①如果我選擇你,會不會辜負大家對你的希望?
②有沒有足夠的信心與信念帶領大家贏得比賽?
③遇到任何困難,你會怎樣?
隊長宣誓:在團隊面臨挫折、困難、甚至失敗時,我愿意承擔100%的責任。
隊員宣誓:我們將全力以赴,贏得比賽。
2、比賽規則:
①這是一個競爭的游戲,雙方在最短的時間內報完數為勝方。四位隊長只負責建設團隊,所有隊員參加報數比賽;
②所有隊員必須報數,要求聲音宏亮、清楚、準確;不得搶報、錯報、漏報,否則判為輸;
③ 對方比賽時必須保持肅靜,否則罰隊長做10個俯臥撐;
④每次比賽結束后輸方隊長帶領全體隊員向勝方鞠躬,并說:愿賭服輸,恭喜你們!勝方隊長帶領全體隊員仰天哈哈大笑。接著輸隊隊長做俯臥撐,第一次輸做20個,第二次輸做40個,第三次輸做80個,第四次160個,以此類推;
⑤隊員不能代替隊長做,必須服從。但是,學員可以陪隊長做俯臥撐。
所有的人請圍過來,好好的看看兩位領袖艱難的苦苦支撐的背影,他們在為誰承受著挫折、困難、失敗的結果?這時候,你看著他們強撐的背影你想到了誰?
①好好看看那個已經撐不起來的女生的背影,她像不像一直以來為了生你、養你,而為你承擔了所有責任的母親的背影?無論你有了什么樣的病痛,哪怕是一點點小感冒,她都緊張得食不甘味、夜不成眠,甚至她都愿意為你承擔所有的病痛呀!可她也有撐不起的時候!而這時她只能偷偷的落淚!
②再好好的看看那個還在強撐著的男生的背影,他又像不像你生命中為了你的成長、你的教育、你的所有一切的父親的身影?在家庭中他永遠都是最堅強的,他要扛起所有的一切甚至是災難。可他也有撐不起、扛不動的時候,這時,他只能一個人找個角落,點上支煙,倒上杯酒,連淚都不能流出來,所有的孤獨、所有的落寞、所有的酸楚都要強撐著用眼淚包裹著往肚里吞呀!可是,無論什么時候,他們都沒有抱怨過、沒有放棄過、沒有停止努力過,他們都深深的知道:既然選擇了就要承當!
③再好好看看他們的強撐著的背影,又像不像你的老師、班主任?他們就像一直以來呵護你成長起來的父母一樣來呵護著班級的發展。在過程中你真的能理解他們所承受的這么多的無奈、委屈、心酸嗎?為了班級,可能他們的孩子經常只能在睡夢中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為了班級,可能他們的妻子、丈夫只能用亮著的窗燈來等他們回家;為了班級,可能他們甚至付出了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的重重的代價。可是,他們面對班級的今天,與自己已經逝去的年華,他們認為是值得的,只是在他們心里對自己的親人、愛人、兒女懷上了深深的謙疚藏在了心底。他們始終認為,既然選擇了就要承當。
④好好看看他們的背影,又象不象你的同學?你的朋友?抑或是你自己?這時候你想起了誰?
同學們,請讓你們的隊長停下來吧!他們用他們的承諾實踐了他們的選擇——100%的承擔起了責任!
(三)分享感悟。
現在,你有什么感受、體驗,或是有什么心里話,你可以與同學們分享。這里不需要掌聲,你只需要將你最真實的、最深的體會告訴大家。
(四)感恩隊長。
請同學們輕輕地走到隊長身邊,給他們一個溫暖的擁抱或者握住他們的手,對他們說聲謝謝,感謝他們身體力行讓我們感悟到了什么事,讓我們明白了在我們的 人生道路上,我們要做一個百分百負責任的人,讓我們心靈再次成長!
活動主題:《親情,伴我成長》
活動形式:討論、介紹、唱歌、表演、家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節目等。
活動依據:《德育》讀本
活動目的:
1.通過此次主題班會增進同學與家長的感情。
2.讓同學在點滴中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在每一件小事中感悟父母的養育之恩。
3.在今后的`生活中,對父母多一份理解與關愛,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
活動準備:
(1) 邀請來自不同行業的學生家長參加主題班會(如教師,警察,工廠工人,個體戶等)
(2) 會前學生搜集有關家庭成員都愛我的資料(照片、事件)
(3)會前每個學生親手給親人制作一個卡片
(4)會前召開班委會制訂班會方案,并印發給家長
(5)會前準備會中所用歌曲。(《親情》;《念親恩》;《思鄉曲》)
主持人: 莊燕(A)林澤楷(B)梁鈞哲(C)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引入班會
(播《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歌曲,在歌曲中主持人上場)
二:現場(或表格)調查,教師參與
三:依據小品及信息,配樂介紹,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意
四:配樂朗誦,調動情感。
五:表演片段,直觀理解。
六.配樂獻花送卡,表達情義。
一、活動目標
1. 認識到人生活在社會中必須與他人交往,這是人類群體生活所決定的,21世紀更需要學會交往。
2.明白中學生交往的主要對象是老師、同學和家長。
3.掌握正確處理好與同學、老師和家長之間關系得技巧,注意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二、活動重點
著重啟發學生注意提高交往的技巧,包括在家如何與父母相處,在校如何與老師、同學相處,在校外如何與他人相處。
三、活動形式
小品、演講、討論
四、活動準備
1.確定活動主持人,并認真做好主持過程的準備工作。
2.編排小品劇。采取自愿報名的方式,分別編寫小品內容及表演形式,提前做好排練工作。
3.請文筆好且擅長演講者準備演講稿及配樂演練。
五、活動流程
主持人:我們從呱呱落地的時,就開始生活在社會之中,最初接觸的是父母,接著就是親朋、鄰居、幼兒園老師……隨著年齡的增長,交往圈越來越大。中學生交往的主要對象是父母、同學和老師,此外,還有社會中的其他人。人為什么要與他人交往 。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應掌握哪些技巧才能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呢?這是我們這次班會探討的主題。“中學生成長交往”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1.看畫悟理
主持人:首先思考的問題是人為什么要和他人交往。請大家觀看這樣一幅畫面(投影儀在屏幕上顯示出一只孤雁無助地在天空中飛翔),然后思考一下畫中的含義是什么, 請同學們自由發言。 由三至四位同學談個人對畫面的理解。
主持人:以上幾位同學講的很好,此畫面說明孤雁難行。那么,我們每個人如同大雁一樣, 離開了社會群體就會在生活、學習、工作以及今后的事業等方面遇到許多難以克服的困難,甚至無法生存。誰能以親身經歷和身邊發生的事例說明這個道理?
2.典型事例介紹
(1)由兩名同學講自己的親身感受
學生甲:……
學生乙:……
(2)由一名同學介紹身邊典型事例
學生丙:……
主持人:可見,人離不開交往。正如英國作家蕭伯納所說:“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我們仍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用投影儀打出)讓我們在交往中不斷獲得真知, 在交往中享受人生的快樂,在交往中尋求人生的真諦。中學生的交往對象主要是父母、同學和老師,當然還要與社會中的其他人交往,那么我們來探討一下如何與父母、同學、老師交往。請看小品劇……
(1)《母女倆》
主要劇情:母親生病可,孩子不聞不問,只知向母親要零用錢,母親對孩子進行教育,但態度有些簡單粗暴;孩子不接受,對母親大加頂撞,狠狠地甩了一下書包,離家而去。
(2)《考場上發生的事》
主要劇情:考場上,學生甲有一道題不會做,就偷看同桌學生乙的卷子,乙將卷子合上沒給甲看。考試結束后,甲指責乙,并用諷刺的語言挖苦易。乙很氣惱,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對的,就和甲據理力爭,雙方互相指責,鬧得不可開交。
(3)《師生之間》
主要劇情:學生丙課上看武俠小說,被老師發現后沒收了,可當老師想給回他時,卻意外地找不到了。老師認為是學生自己偷著拿走了,學生丙一直解釋自己沒拿走,老師還是不相信學生,學生對老師的不信任非常惱火,對老師出口不遜……
(4)《在商場里》
主要劇情:兩位同學去商店買學習用品,在柜臺前, 售貨員和其他柜臺的售貨員正聊得火熱,對兩位同學不理不睬。在兩位同學再三要求下,售貨員不耐煩地把文具扔了過來,并給了他們一個白眼。兩位同學很生氣,轉身就走, 并罵了一句很難聽的話。
4.討論和分析
主持人:大家看了這幾個小品之后,想必定會有感而發吧! 請思考、分析下列問題,各抒己見,取得共識。
(1)小品劇1中母女各有何不對之處?女兒應如何對待母親的教育,當有分歧時該如何處理?
(2)小品劇2中的甲乙雙方的沖突產生原因是什么? 各應持什么態度才不致傷害友誼?
(3)小品劇3中的學生丙該如何對待老師的誤解?
(4)小品劇4中的兩位同學對那位售貨員應采取何種方法才是最佳的交往技巧?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和分析,然后由各組代表發言)
5. 改編小品
主持人:請四個小品劇的主人公們按正確交往原則改編小品劇情。(四個小品劇皆以正確方法處理母女間、同學間、師生間以及社會上其他人員交往中可能出現的矛盾)
演出完畢后, 同學們以熱烈的掌聲表示肯定。
6.演講
主持人:中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們的集體也不都是男孩或女孩,男女同學之間的交往是必不可少的。有人把男女同學之間的交往看的很微妙,家長和老師也不無擔心。那么,應如何對待男女同學之間的交往呢? 男女同學交往時應注意些什么?請聽演講《談男女同學之間的交往》。
由一位同學進行演講。
演講內容提要:男女同學之間交往是正常的,正常的交往有益于我們的身心健康,可促進學習、共同進步。但如把握不好,超出正常范圍,則會影響學習,甚至走入歧途。異性交往中應把握四個原則:心地純正、態度明朗、談吐文雅、 舉止端莊、儀表大方;探討問題時一般在公共場合;參與活動時注意群體性;男孩要尊重女孩,女孩要自尊、自愛。同時,希望教師和家長理解我們并正確引導我們。
主持人:她講的多好啊!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可以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由三至四位同學談自己的感受,自己過去是怎么做的,今后打算怎么做。
7.班主任總結
我們這次活動很成功,每個同學都積極參與,討論時踴躍發言,許多同學能主動反省自己在過去交往中的不足。可以說,今天這個活動給我們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希望同學們能像自己在發言中所說的那樣,在今后與家長、老師、同學及他人的交往實踐中,多一份理解,注意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這樣,無論在家里、在學校還是在校外,我們就可以通過努力為自己創造一個寬松而暢快的壞境,并在這種美好的壞境中健康成長。21世紀競爭更加激烈,競爭中必須學會合作,只有善于交往的人成功的機會才多,愿同學們從現在做起,學會交往的技巧,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