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wǎng)
這是大班隨筆匯編11篇,是優(yōu)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幼兒教育隨筆7篇
幼兒教育隨筆:培養(yǎng)幼兒講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幼兒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應從娃娃抓起。
為了豐富幼兒的室內(nèi)活動,升入大班后開展了折紙活動。有很多小朋友愛玩折紙可是每次玩過以后,教室里就會一片狼藉,滿地的紙啊令人頭疼。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就帶孩子們觀察這滿地的紙,讓他們說一說看到這些紙后的想法,為什么這些碎紙沒有找到家。孩子們紛紛發(fā)言有的孩子說:"這是紙不是我撕得,都是別的小朋友撕得……"聽到這里我示意讓孩子們安靜下來。跟他們講起了"小紙屑回家的故事"。孩子們都聽得津津有味,都覺得不應該讓地上的紙孤單,在玩過紙以后要主動的把紙屑放到紙簍里。
通過這件事情,作為老師,要細心觀察,及時提醒孩子講衛(wèi)生,使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生活好習慣。
幼兒園教育隨筆:"講文明,懂禮貌"從你我做起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整個幼兒階段是培養(yǎng)道德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因此,文明應抓住幼兒養(yǎng)成教育的關(guān)鍵時期,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文明禮貌的習慣。
我們班里有個小男生名字叫鋼鋼,他性格偏內(nèi)向。不太喜歡和身邊的小朋友交談,就連早上見到老師跟他打招呼的時候他也只是看一看老師卻從不會主動問老師早上好。她的奶奶每當看到這種情景都會批評他,嫌他一點也不給大人們爭臉。
針對他的這種表現(xiàn),我及時的跟他的父母進行了溝通。并在課余的時候?qū)λo予引導當他有一點進步的時候都給予獎勵,增加他的自信心。終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也漸漸意識到了,每天早上見到老師都問好,有時因性格的原因,總不能大聲說出來,所以導致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薄弱。
一句簡單的"老師好"會反映我們什么?他能折射出我們教師素質(zhì)的所在。今后在教育孩子時,尤其是日常行為這一教育,需要我們不時的提醒孩子去做。只有我們在不斷地反思中我們的工作才有進步!
幼兒園教育隨筆:氣球碎片也危險
今天在室內(nèi)游戲踩氣球活動結(jié)束后,有個孩子大聲說:老師,林林在玩破了的氣球片,都是破了的氣球片吹幾個泡泡玩玩怎么了?我趕緊放下手里打掃衛(wèi)生的工具走過來,孩子們圍著林林用羨慕的眼光看著他用氣球碎片砸一個,再換個地方砸一個,連續(xù)砸泡泡......。
我立刻走了過去,制止了他的活動,并大聲告訴孩子們,這樣做很危險,萬一不小心膠皮砸到嗓子或肺管里,后果就不堪回想了。幸虧班里的"小喇叭"們及時通告,我才能及時制止危險事情的發(fā)生。孩子無小事這句話一點不錯!
幼兒園教育隨筆:老師,你畫的不好看
幼兒天生就喜歡涂涂話畫畫,從開始拿筆的時候開始,他們就會畫他們?nèi)魏蜗氘嫷臇|西,也只有他們自己能看的懂,而且他們也有不同于成人的審美觀念!
一天,我們在畫畫,我說:"今天,我們要畫蝴蝶,你們可以隨意畫它們的姿態(tài),隨意涂自己喜歡的顏色,最后我們要進行展評,看看誰畫的蝴蝶最漂亮!"說完,寶貝們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拿起畫筆在搞自己的創(chuàng)作了,聚精會神地,不受任何干擾。我也畫了一幅自以為比較成功的作品,最后展評時,我把自己的得意作品也放在其中,請寶寶們選出畫的最好的幾幅畫,結(jié)果我的作品落選了,我有些不甘心,便問:"老師畫的怎樣?"齊聲答:"老師,你畫的不好看!"
我在想在幼兒的世界里,究竟什么樣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什么樣的美才是幼兒世界里的美呢?
幼兒園教育隨筆:孩子的是與非
俗語說:"千人千脾氣,萬人萬模樣。"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每天面對的是幾十張不同面孔的幼兒,同時也是穿梭在幾十種不同的性格中。
柴一圣小朋友是班內(nèi)一個比較靦腆內(nèi)向的孩子,一看這個孩子,你會認為他是個安靜乖巧的孩子,但接觸長了會發(fā)現(xiàn),其實不然,也許正是因為他的孤僻,所以總會出現(xiàn)過激行為。孩子集中如廁時,他會趁人不注意,打一下小朋友的頭或拍一下小朋友的背,這時就會有小朋友告他的狀:"老師,柴一圣打我。"追究原因,一圣會很無辜地說:"老師,我沒有打人。"其實,老師明白,這也許是一圣對小朋友表示友好的一種方式,只是有些粗魯罷了,但這樣的行為畢竟是不對的,老師必須對其進行教育引導。讓他學會和小朋友友好相處,體驗和小朋友一起游戲的快樂。
說到游戲,又出現(xiàn)了一圣的有一大危險之處,當一起玩玩具時,他會因為爭搶某一玩具而張口咬人,作為老師,必須保證孩子的在園安全,當發(fā)現(xiàn)孩子的這一行為,我們必須及時教育。而面對老師的質(zhì)問,一圣沒有感到害怕,他會和老師表白,慢悠悠的對老師說:"老師,他搶我的玩具了。"
其實,老師明白,在一圣的心里,他并沒有覺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對,他喜歡這個小朋友所以他會拍他一下,用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他搶我的玩具,所以我咬他一下來維護我的利益。
在孩子與孩子的交集里,其實并不存在明明白白的是與非,面對各種性格的幼兒,老師最需要做的就是保證每名幼兒的心都不受到傷害,妥善解決孩子存在的偏激行為,保護他那幼小的心靈。
幼兒園教育隨筆:垃圾的有效利用
我們讓孩子在親身實踐中理解教材內(nèi)容。在具體實踐中我們讓孩子起主體作用,隨其所欲,教師可以參與他們的活動,但只能充當引導者或"伙計"。在孩子完成初步的分類(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之后,老師幫助幼兒在第一步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分類。為了加深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在幼兒間及時展開于垃圾回收利用的討論。這樣的活動實踐,避免了孩子們對枯燥的書本知識的理解,他們可以在輕松愉快的實踐中積累生活經(jīng)驗。再如中班的《廢報紙的利用》、小班的《飛舞的塑料袋》等許多回收垃圾、變廢為寶方面的問題,我們也采用了實地實踐性的教學方法。通過實踐和知識的整合,給孩子樹立了自信心,同時教師教學中一些難點也迎刃而解。
垃圾的回收利用為幼兒游戲開拓了空間,豐富了材料。
幼兒園開展游戲需要大量的材料,我們將部分有利于幼兒動手操作的安全可靠的材料經(jīng)過清洗消毒后投放到各種區(qū)角中去。如在角色游戲中,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利用紙盒、紙筒、飲料罐開展"咖啡屋"、"小賣部"、"娃娃家"等,使幼兒在游戲中提高了環(huán)保意識,并懂得如何減少垃圾和利用廢物,以培養(yǎng)幼兒參與環(huán)境保護的自覺性。手工區(qū)中,孩子們用蛋殼、塑料瓶、泡沫等制成自己喜歡的不倒翁、民族娃娃、雪花片、……建構(gòu)區(qū)中,這些能工巧匠們,用易拉罐、禮品盒、木塊等設計成精美的音樂廳、科學泡泡、糕點作坊……一件件變廢為寶的作品,設計新穎,構(gòu)思巧妙,易于操作。其中融入了全園師生的綠色環(huán)保、健康、文明、節(jié)約的生活理念,進一步豐富了幼兒區(qū)角活動內(nèi)容。
幼兒園教育隨筆:小小一粒米 ——將歌唱活動應用于孩子的生活
課堂上,孩子們學唱的歌曲是 《小小一粒米》,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孩子們認真的學唱著:
小小一粒米,別把它看不起,一粒一粒米呀來的不容易,農(nóng)民伯伯早起晚睡每天去種地,一粒一粒米呀,來的不容易。
小小一粒米,別把它看不起,一粒一粒米呀才能做成飯,小朋友們要愛惜呀吃飯要注意,一粒一粒米呀,我們要愛惜。
在課堂活動接近尾聲的時候,老師和孩子們一起總結(jié)了歌曲的內(nèi)容,并孩子們說說自己學完這首歌之后的感受:有的小朋友說 農(nóng)民伯伯種糧食很辛苦,自己以后要愛惜糧食;有的小朋友說以后吃飯時不灑飯、不灑湯了;有的說以后不隨便剩飯了,要把盤子里飯吃的干干凈凈……一首簡單的兒歌,沒想到給孩子們帶來這么多的收獲,但是說歸說,孩子們真的能夠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嗎?
很快午飯時間就到了,孩子們都在認認真真的吃著自己盤子里的飯菜,澤澤在把盤子里的米飯撥到菜里時,不小心把米飯撥到盤子外面,老師提醒說:“下次小心點,別再把米飯弄出來了!”一旁的明遠聽見了之后,想了想悄悄地跟澤澤說:“咱們今天剛學習了《小小一粒米》,咱們得愛惜哈!”澤澤聽了直點頭說:“好!好!我以后小心點,不這樣了!”然后又在老師的幫助下把撥出來的米飯清理干凈了,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所有小朋友都把自己盤子里的飯菜吃的干干凈凈,再也沒有灑飯、剩飯的現(xiàn)象發(fā)生。
教育來源于生活,更要應用于生活,孩子們年齡小,可塑性較強,自己的一言一行很容易受周圍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作為孩子們的引導者老師除了給孩子們提供舒適、干凈的生活環(huán)境之外,還應該將自己的教育活動與孩子們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并提供機會,讓孩子們將自己的所學應用于生活實踐當中,鞏固自己的行為,并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孩子們一生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教育隨筆:讓教育從孩子們的生活開始
“生活即教育”是我國近代教育史上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他認為 “生活即教育”,生活與教育是同一過程,教育不能脫離生活,生活也不能脫離教育。有什么樣的生活就應有什么樣的教育,教育的內(nèi)容應根據(jù)生活的需要。不需要驚天動地,只要平平淡淡;不需要刻意追求,只要真真實實。因為,教育無處不在,教育隨時隨刻。
對于幼兒教育,無論是知識文化的掌握,還是道德品質(zhì)的發(fā)展,都離不開一日生活的內(nèi)容。“把一日活動當課上,把課當游戲做。要把對教學活動的重視轉(zhuǎn)移到對所有活動的關(guān)注上來。”畢竟對幼兒來說,真正給他們上課的時間安排不是很多,幼兒的大部分時間用于一日活動中的游戲和生活上,那就讓教育從孩子們的一日生活開始吧:
今天是孩子們拆洗被罩和床單的日子,午休起床之后,老師和孩子們就開始忙碌起來了,孩子們先把被單交給老師,再把枕頭套放進盆里,最后是把褥子套拆下來,放到一起,朵朵、千茹更是連睡衣都沒換就開始忙起來了,淼淼更是做的一絲不茍,其他的小朋友看了之后,也爭先恐后的忙上了,直到最后一床被單被收走,每一位小朋友都做的非常的認真、仔細。
忙完這些之后,點點跟老師說:“我想自己洗枕頭套”,老師問孩子們:“是想跟老師們一起洗枕頭套,順便玩泡泡呢,還是有老師陪大家進行別的活動,有老師去洗枕頭套呢”,小朋友居然全部要求參與洗枕頭套。于是,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參與到了這次的洗枕頭套活動中,大家兩到三人一組,在豆豆、澤澤、點點、明遠、康康等小隊長的帶領之下,在老師的協(xié)助下,開始了學習洗枕頭套的活動,在清洗的過程中,明遠、豆豆的那一組還主動要求多洗枕頭套呢,澤澤和優(yōu)米是一組,在優(yōu)米的指揮下,做的是有板有眼,樂樂、笑笑、航航自己邊搓枕頭套邊看著盆里越來越多的泡泡別提多開心了,最后樂樂洗著洗著就自己笑出聲音來了。還有茜茜、果果、舒涵、森森幾位小朋友洗的特別認真,一看在家里就有過洗衣服的經(jīng)驗。枕頭套清洗完之后,老師用洗衣機甩干了,孩子們又把枕頭套一個個地用夾子夾好晾到了晾衣架。
我們的活動結(jié)束之后,老師問孩子們感覺怎么樣,孩子們一致認為很好玩,尤其喜歡自己用手搓出泡泡來的感覺,還有好多小朋友表示在家里洗過衣服,有洗衣服的經(jīng)驗,看來爸爸媽媽在家也很注重孩子們的生活教育。
從孩子們一日生活中的活動開始,幫孩子們一點點的積累生活經(jīng)驗,既能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又能讓孩子們從各方面得到不同的鍛煉與提高。比如:
1、發(fā)展孩子的肌肉動作
在孩子們進行拆被褥的過程中,孩子們需要把褥子芯、枕頭芯從外罩里拆出來,不僅僅需要手上的小肌肉動作,還需要用到大臂的力量,在搓洗、擰枕頭套的時候,對孩子手上的力量發(fā)展也是一種鍛煉。
2、對自己的生活負責
以前的時候,孩子對自己衣物的干凈與否,體驗并不強烈,在這一次參與之后,孩子第一次認識到要對自己的衣物保持整潔,知道吃飯的時候,不能把菜湯撒到身上,睡覺的時候不能吃被單或者是枕套,因為知道弄臟了不好洗,慢慢地孩子們的衛(wèi)生意識自發(fā)地建立起來了,學會對自己的生活負責了。
3、成功感的體驗
當孩子們第一次自己將枕套掛到晾衣架上、第一次枕著自己洗干凈的枕套時,小臉上都發(fā)出了會心的微笑,這種成功感的體驗,是在其他的活動中所感受不到的,是自己對自己的一種肯定,是長大了的驕傲和自豪感!
4、體驗合作的快樂
這次的清洗活動,孩子們都是分小組的,都是大家一起將所有的枕套洗干凈,才能晾曬。所以孩子們在參與的過程中,知道要相互幫忙,快的幫助慢的,甚至還知道要兩個人一起擰一擰,每一組的小朋友順利地完成了活動,都會高興地一起慶祝和歡呼,那種共同合作的快樂,溢于言表。
生活即教育,是在生活中自然地進行教育,突出教育的自然性,達到教育無痕的理想狀態(tài)。教育融于生活中,達到一在種水乳交融的理想狀態(tài)。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時刻抓住教育的契機,只有這樣,孩子才活得自由,學得快樂,長得健康。
大一班的音樂活動開始了,老師正帶領小朋友一起學唱歌曲。這時,有兩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時,在人群堆里你推我打。待這個活動單元結(jié)束后,我對他們的行為進行教育。“剛才小朋友在唱歌時你們?yōu)楹未螋[?”“我們沒有打鬧。”他倆竟然不承認。我問全班小朋友有沒有看到他倆打鬧,大家都說看到了,并大聲喊:“老師,罰他倆站到前面去!不許吃飯!”等等。看他們的神情個個歡呼雀躍,異常興奮。我不禁陷入了思考……孩子為什么會有這種幸災樂禍的心理?我想這和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發(fā)生了偏差有關(guān)。由于教師平時在教育活動中有意或無意地有過這種批評幼兒的行為,如孩子打鬧得出格時,教師有時會沉不住氣,表現(xiàn)出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這就給孩子留下了印象。孩子有好模仿和喜歡順應老師的心理,于是在發(fā)生同類現(xiàn)象時,孩子為了討好老師就會說出這樣的話。被指責的孩子在班里會覺得自卑,得不到尊重而心理壓抑,從而不喜歡上幼兒園乃至影響孩子的個性健康發(fā)展。而指責別人的孩子,剛開始,并不懂得幸災樂禍,但長期這樣,也會發(fā)展成為一種習慣心理,成為一個自私、狹隘的人。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平時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其次當孩子犯錯時,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和藝術(shù)的方式,耐心引導,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換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錯原因,從而提高孩子的評價能力。問題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實還是要追溯到教師的教育,“從孩子的行為看教師的觀念”這話很有道理
當前幼兒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這是一件好事情。但筆者覺得,現(xiàn)在許多幼兒園的教育方式正在步入一個誤區(qū),嚴重違背了幼兒的成長發(fā)育特點,讓筆者忍不住想說道說道。
筆者認為,幼兒教育的重點應該是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使幼兒身心得到充分和諧的發(fā)展。所以,幼兒教育的內(nèi)容也應該以“寓教于樂”的游戲為主。 可是,目前一些幼兒園卻以識字寫字、簡單運算這些本該小學生才學的知識為重點教育內(nèi)容。一些條件比較好的幼兒園還打出了“雙語教學”等招牌,對音樂、美術(shù)、舞蹈等方面也訂了具體的教學目標。游戲相比之下反倒成了“輔助活動”,且模式化現(xiàn)象十分普遍,游戲本身的樂趣大打折扣。可嘆的是,這種顯然不顧幼兒身心發(fā)育特點,既違背教育規(guī)律,也損害孩子個性發(fā)展的做法,還被相當多的家長所認同。家長們爭著為孩子選擇這樣的幼兒園,似乎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起跑線上先人一步,將來上學才能取得好成績……這種“望子成龍”甚至“拔苗助長”的心態(tài)實質(zhì)上正反映出幼兒教育也受到了“應試教育”的影響,它不僅“小學化”,而且“應試化”了。
我國正在大力推廣素質(zhì)教育,而素質(zhì)教育又以基礎教育為重點,而幼兒教育正是基礎教育的基礎。筆者呼吁,別讓幼兒教育成為被素質(zhì)教育遺忘的角落,幼兒園不是“小學預科班”,還那些只有三四歲的孩子們健康快樂、無憂無慮的童年吧!
懷揣對幼教事業(yè)的熱忱,我在幼教這一平凡而又光榮的崗位上堅守了十幾年,教育理念的不斷推陳出新,使得我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探討、緊跟時代的步伐,做新時期的幸福教師。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發(fā)揮著主導作用,教師要充分肯定幼兒的主體地位,相信幼兒的能力、尊重幼兒的想法和需求,學會傾聽、學會賞識、學會寬容、學會鼓勵,我們的園所精神——愛、勤、精、新中指出愛的前提是尊重,愛的智慧是賞識,愛的藝術(shù)是寬容,愛的途徑是交流,愛的精髓是奉獻。愛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在家園聯(lián)系時,我們經(jīng)常對家長說:“放手讓孩子去做,孩子會有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要充分尊重孩子的發(fā)展需要。”然而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我們教師總是忍不住大包大攬,這些貌似愛孩子的行為實則剝奪了孩子發(fā)展的權(quán)利。
1.愛孩子就要充分尊重孩子發(fā)展的需求,放手讓孩子去做。
今年我接新班,最小的孩子不到兩歲,剛?cè)雸@那會兒什么都不會,吃喝拉撒樣樣都需要教師幫忙,雖然我很喜歡幫助他們,但幫助他們之前為什么不先讓他們試試呢?我的兒子今年5歲,1歲開始自己練習吃飯,兩歲已經(jīng)可以幫助我盛稀飯、洗碗,自己穿脫褲子、襪子還有鞋子,三歲自己擦屁股,四歲自己洗襪子、刷鞋(雖不是每次都讓寶寶干,但只要有時間我就會讓他參與)我的孩子都能做到,我相信只要放手讓孩子們?nèi)プ觯麄円欢ㄒ残小P掳嘤變喝雸@的第三周,我班開始讓幼兒自己取飯菜,剛開始孩子們很新奇,忘記了哭鬧,都小心翼翼的端著,吃起飯來也主動多了,不再等著老師喂,撒飯現(xiàn)象明顯減少。慢慢的有的幼兒能主動再取第二份飯,看著孩子們的進步,作為教師我由衷的高興。
2.愛孩子就要相信孩子,孩子你能行。
幼兒園一日生活皆教育,每當托班吃蝦時,老師們就顯得特別忙碌。看著祝老師分完飯后再一次要動手幫助孩子剝蝦,我忍不住詢問道:“祝老師,先教孩子們自己動手剝,實在不行咱們再幫忙好嗎?”這時,祝老師不高興了,說:“托班就要求老師幫孩子剝,他們根本自己剝不了。”“那咱們就嘗試一下,他們已經(jīng)夠大了,可以自己動手的。”在我的再三堅持下,祝老師放棄了堅持。為了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我拿起一只蝦“咦?這只蝦的衣服怎么還沒有脫掉呢?這樣孩子們怎么吃呀?恩我得想個辦法!”這時孩子們都聚精會神的看著我,于是我先教孩子們剝蝦的方法,然后分別指導幼兒,說實話教孩子剝蝦真不如替孩子剝蝦省事,但看著孩子們認真的小臉,聽著孩子們剝完蝦后的歡呼:“老師我成功了!”作為教師,那種幸福不言而喻!
3.擺脫依賴,真正放飛。
在一次培訓中,曾聽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只雛鷹卻怎么都學不會飛翔,換了好幾位訓導的人,在一再的鼓勵、利誘下仍然沒有成功,后來有一位智者想到一個辦法,把雛鷹依賴的大樹砍倒,結(jié)果出人意料,雛鷹竟然飛了起來。由此可知,砍斷了依賴,實現(xiàn)了蛻變。我們班的姝然是位年齡較小的妹妹,在小便穿脫褲子時,總是喜歡依賴老師,不愿意自己動手。看著她無辜的小眼。渴求的神情,我總是會心軟幫她提褲子,每當她達到目的,得意地笑時,我就告訴自己再也不能幫她提,要逼她自己動手。可是聽著她號啕大哭,我一次次的投降。后來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小家伙實際的動手能力挺強,就是偷懶不想干。我再一次發(fā)狠心告訴自己,無論下次什么情況不能再被她牽著鼻子走,現(xiàn)在“狠”一點,是為了更愛她。于是小家伙再一次請我?guī)蛶兔Φ恼埱蟊缓鲆暎]上眼大哭起來,我忽視她不理睬,她偷偷看看我接著哭,我仍然無動于衷。過了一會兒,她不哭了,擦了擦淚,自己提好了褲子。看著垂頭喪氣的小家伙,我立刻把她抱過來,伸出大拇指說:“你真棒,你的褲子提的真整齊,看起來好漂亮。”聽到我的夸獎,小家伙得意起來“恩,我很棒!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上實例證明,只要相信孩子,放手讓孩子去做,恰當?shù)暮菪模梢詭椭⒆语w得更高,發(fā)展的更好!
安全工作一直是幼兒園工作中的頭等大事。孩子們的安全一直牽動著幼兒園、家長、老師的心。“志愿者”是我們幼兒園在安全工作中的一項新的舉措,經(jīng)過嘗試、試行,著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為幼兒園的一道風景線。家長朋友們積極報名參加,踴躍參與到家長志愿者的行列中,為了我們的孩子,為了我們孩子的安全,他們不顧工作的忙碌與辛苦,甚至跟單位請假、帶病、在孩子缺課的種種特殊情況下,也來參與其中,我們很是感動和欣慰。 新學期的第二周,輪到我們班值勤。考慮到節(jié)后很多爸爸媽媽開始上班比較忙碌,我們跟兩位奶奶——李若嫡奶奶、李欣倩奶奶商量,能不能進行值勤,兩位奶奶馬上爽快的答應:“劉老師,我們還以為老人執(zhí)勤不合適,要早知道可以,我們早就報名啦!”“老師,您說怎么著就怎么著,以后每天站崗都行。”看著兩位老人真誠的樣子,聽著兩位老人真心的話語,我笑啦!感覺他們真的很可愛!可敬! 幾天的值勤工作很快就要結(jié)束了。中午開會,張園長說到“志愿者”的議題,“東區(qū)的兩位奶奶就很好啊!”聽到這話,我心想:下午一定要轉(zhuǎn)達給兩位老人。離園的時間到了,孩子們陸陸續(xù)續(xù)的接走,兩位值勤的奶奶做完自己的工作后來到教室,我馬上傳達中午張園長的話,“阿姨,今天中午開會,我們領導表揚您啦!”兩位奶奶很不好意思地說:“劉老師,自從您和我們說了之后,我們就覺得責任很重,您看!”說罷,從口袋里掏出了螺絲刀、小刀子,“老師,您在教室里給孩子們傳授知識,我們能做的就是保護好孩子、保護好幼兒園,如果真的有事情,我的這些東西指定能派上用場。”奶奶一邊說著一邊笑著。此刻,我的眼淚忍住不讓它流出來······
星期一中午吃完飯后,銘銘直著嗓子對我說:"李老師,你說今天給我們玩打擊樂器的,怎么還沒有啊?"頃刻間,孩子們議論開了,"是呀,老師星期五說的""老師怎么又忘記了""老師會騙人的......"議論聲雖小但是卻清晰地鉆進了我的耳朵里.望著孩子們天真,渴求的眼神,我紅著臉心虛地說:"李老師不會騙人的,李老師現(xiàn)在就去拿."頓時孩子們歡呼開了. 上星期五,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做操時,一點激情也沒有,于是,我就抓住孩子們愛玩打擊樂器的心理,對他們說:"誰做操做得最棒,我就請他玩打擊樂器."果然,話一說完,他們就來精神了.結(jié)束的時候,我答應下午給他們玩,結(jié)果那天下午是另外一個老師帶班,我就把這個承諾推到了星期一.可是到了星期一我已經(jīng)把我的承諾拋到了九霄云外,要不是銘銘提醒,我還真的是一點都不記得了. 其實,有的時候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不少老師經(jīng)常會向孩子許諾.比如我就經(jīng)常這樣,往往是孩子做到了,活動順利完成了,而老師的承諾卻沒有兌現(xiàn).長此以往,孩子就覺得老師會騙人,而且影響到他們. 這件事情對我的感觸很深,它提醒了我要對自己許下的承諾負責,以后,我要理直氣壯地對我的孩子們說:"李老師不會騙人!"
隨著老師的一聲休息,小朋友們爭先恐后的往外奔。 透過玻璃窗子,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都在看什么?我剛想出去,洪君高興的走進來:“老師,快看哪!明明摔倒了。”我緊走了幾步,這時明明已經(jīng)爬起,他咧著嘴,看上去這一摔挺痛得。我連忙檢查他是否受傷;圍觀的小朋友沒有一人去扶他,去問候他一聲。這些孩子,怎么這樣沒有愛心?我心里思索著,決定趁此機會開個討論會。 我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明明摔倒了,我該怎么辦?小朋友好奇的問:“老師,你寫的什么字?”我讀給他們聽,他們歪著腦袋,眨著眼睛,我親切的叫他們圍坐在我的身邊,就明明摔倒了,你們怎么想的說一說。洪君說:“他的嘴都歪了,樣子真好笑。”名一則說:“我想拉他,他自己起來了。”繼杰卻說:“活該,誰讓他不聽老師的話亂跑。”還有幾個小朋友說:“我們光顧笑了,忘了拉他了。”聽著孩子們天真的話語,我沒有肯定誰對誰錯,而是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小黃鴨和小青蛙》。重點講述了小青蛙受傷了,小黃鴨怎樣說的,又是怎樣做的…… 小朋友仰著小臉,靜靜聽著,不用太多的解釋,他們能明白故事的道理。反應最快語言表達強的夢婷說:“老師,我知道了,我們要學習小黃鴨去關(guān)心幫助別人;剛才,明明摔倒了,我們應該扶他起來,幫他拍掉身上的土。”聽了夢婷的一番話,我沒說什么,掌聲代表了一切。 雖然是一件小事,做老師的,只要稍加點化,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常生活中,利用故事對幼兒進行教育,比空口說教更有哲理性,且幼兒容易接受。
找一個默契的人傾訴一下自己的心事,這是每個人的需求,孩子也是如此。為此,我班創(chuàng)設了新的區(qū)角——“秘密角”,并準備了許多的玩具小動物來和小朋友聊天,其中有小貓、小狗、小鴨、小雞等。可不知為什么,卻沒有孩子愿意來這個區(qū)角。 為此,我和孩子們進行交談。“我不喜歡和小貓聊天”,“不喜歡和小狗聊天”。“我喜歡孫悟空”,“我喜歡米洋洋”,“我喜歡大頭兒子”。…… 原因找到了,孩子們要的是自己喜歡的傾訴對象,他們喜歡卡通人物。因為這些人物更加貼近他們的生活。于是,我和孩子們對這個區(qū)角進行了重新“改造”,使這個小小的取角真正發(fā)揮了它的作用。 做教師的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并從孩子的需求入手,使各個區(qū)角都成為孩子們成長的樂園。
今天中午的雞丁豆腐特別不招小朋友待見,好多孩子看了就說:“不吃這個菜。”可能是醬油多了些,有點黑布隆冬的。但是翁若涵小朋友卻喜歡,打菜就指著豆腐:“我要吃這個呢。”吃了幾口發(fā)現(xiàn)雞丁了打報告:“王老師,這個肉不想吃。”我說:“你放盤子里吧。”“那我給翟文菲吃了好吧。”我點點頭。等我所有小朋友打完飯菜巡視時,翁小姐等我到她面前了,拉拉我的衣服:“王老師,我還想吃豆腐呢。”我就特地找了找整塊的豆腐,但是雞丁還是混進去了,小翁又報告 了:“翟文菲也不想吃肉了。”“那你就放盤子里唄。”等我吃完飯上來,全班就小翁還在慢慢吃呢,看小朋友小便上樓了,她三口兩口也吃完了。嘿嘿,今天的晨間談話她是聽懂了,因為我說:“一個都不許倒飯,阿姨抹桌子了沒吃完的坐老師打菜的桌子。吃到下午都要吃完,反正老師沒同意不許倒飯。”為什么我這樣說呢,因為我觀察了一段時間,很多孩子磨磨蹭蹭等阿姨抹桌子了,阿姨一句:“還吃吧?”立馬“不吃了”,完了倒掉了。
當然,在賞識孩子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
一、贊美孩子要注意細節(jié)。
比如在周末的時候,孩子把家里打掃收拾了一番。媽媽看見了,就不應該說:“孩子,你真棒!”這樣說太籠統(tǒng)。應該說:“家里今天可真干凈,尤其窗戶玻璃,平常媽媽都沒有時間擦,可今天它非常明亮,看著就叫人舒服。謝謝你,孩子!”
二、給予贊賞要及時。
比如孩子在家里游戲完畢后,不要媽媽提醒,就主動將玩具放回原處,這個時候媽媽就可以對孩子說:“你能把玩具放回去,媽媽真高興。”孩子聽到媽媽的贊揚后,就能判斷原來游戲完后,自己又能玩具放回去是好孩子的行為。
三、表揚要適度。
適量適度的贊揚,對于鼓勵孩子、幫助他們建立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但過多、過高的贊美對孩子來說卻是一種傷害。有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名叫達達的孩子,他愛好繪畫,媽媽總是沒有原則的看著兒子的畫就是好,因此總說:“你這副畫畫的跟梵﹒高的《向日葵》差不多!”可是當達達把畫送給美術(shù)老師批改時,老師卻只給了他60分。達達非常生氣:“老師,你為什么只給我打60分,媽媽說我的畫跟梵﹒高的差不多!”達達媽媽過高的評價孩子,不僅起不到贊美的正面作用,反而會使孩子過分地自負,不能正確的看待自己,不能謙虛上進。賞識教育是給與孩子肯定的教育,是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的教育,是充滿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讓孩子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的教育,使所有孩子歡樂成長的教育。在此我僅以這句話作為結(jié)束語與大家共勉。
每次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時我們班的孩子總喜歡搶占排頭,喜歡插隊。目的是想跟老師牽手當小班長,以“老師”的身份在前面帶隊。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fā)現(xiàn)站隊搶排頭的孩子們越來越多。
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象,滿足孩子們的心愿,我想出了一個辦法。站隊前,我對孩子們說:“請把你們的小手伸出來”。孩子們高興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們身邊,一一握一下他們的手,親切地在他們的耳邊說一句:“你的小手真干凈”。或者說:“你的小手熱乎乎的……”孩子們笑了,高興的也在我耳邊說一聲:“你的手也熱乎乎的。”或者說:“你的手和我媽媽的手一樣大。”“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隨后臉上露出得意和滿足的表情。我說:“站隊吧!”話聲剛落,孩子們個個忙著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對,沒有搶排頭的了。先搶一陣,再站隊的現(xiàn)象徹底地消失了。 “一個好的教育家,應該是半個心理學家。”此時,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認識。孩子們搶排頭,主要是想站在老師身邊和老師親近,引起老師的注意,通過皮膚接觸,感受老師對自己的關(guān)愛。老師主動給孩子們一些撫慰性言語和動作,是迅速縮短教師與孩子們的距離,親近孩子們,滿足他們愿望的好方法。
《大班教學隨筆30篇短篇》:大班教學隨筆30篇短篇第1篇 1、有趣的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時,小朋友們自由分散活動,我剛走出活動室,就聽到一群小朋友圍在一起大聲地說:“哇塞!好漂亮呀!”“
《大班調(diào)皮孩子教育隨筆3篇》:第1部分大班的孩子雖然年齡不大,但調(diào)皮起來個頂個都是好手。英語課堂上,為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我設置了一個“智力大沖關(guān)”的環(huán)節(jié)。可是,每每到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室里的
《托班隨筆19篇》:第1篇托班隨筆 教育隨筆: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 樂樂是我班的一名男生,聰明活潑又可愛。喜歡交朋友,課堂上積極發(fā)言,空閑時忙于穿梭在小朋友中間。一會兒在寢室,一會兒在活動室,跑來跑去,每天總是這樣,有時不光自己跑,還要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