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大班隨筆短篇13篇,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安全工作一直是幼兒園工作中的頭等大事。孩子們的安全一直牽動著幼兒園、家長、老師的心。“志愿者”是我們幼兒園在安全工作中的一項新的舉措,經過嘗試、試行,著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為幼兒園的一道風景線。家長朋友們積極報名參加,踴躍參與到家長志愿者的行列中,為了我們的孩子,為了我們孩子的安全,他們不顧工作的忙碌與辛苦,甚至跟單位請假、帶病、在孩子缺課的種種特殊情況下,也來參與其中,我們很是感動和欣慰。 新學期的第二周,輪到我們班值勤。考慮到節后很多爸爸媽媽開始上班比較忙碌,我們跟兩位奶奶——李若嫡奶奶、李欣倩奶奶商量,能不能進行值勤,兩位奶奶馬上爽快的答應:“劉老師,我們還以為老人執勤不合適,要早知道可以,我們早就報名啦!”“老師,您說怎么著就怎么著,以后每天站崗都行。”看著兩位老人真誠的樣子,聽著兩位老人真心的話語,我笑啦!感覺他們真的很可愛!可敬! 幾天的值勤工作很快就要結束了。中午開會,張園長說到“志愿者”的議題,“東區的兩位奶奶就很好啊!”聽到這話,我心想:下午一定要轉達給兩位老人。離園的時間到了,孩子們陸陸續續的接走,兩位值勤的奶奶做完自己的工作后來到教室,我馬上傳達中午張園長的話,“阿姨,今天中午開會,我們領導表揚您啦!”兩位奶奶很不好意思地說:“劉老師,自從您和我們說了之后,我們就覺得責任很重,您看!”說罷,從口袋里掏出了螺絲刀、小刀子,“老師,您在教室里給孩子們傳授知識,我們能做的就是保護好孩子、保護好幼兒園,如果真的有事情,我的這些東西指定能派上用場。”奶奶一邊說著一邊笑著。此刻,我的眼淚忍住不讓它流出來······
星期一中午吃完飯后,銘銘直著嗓子對我說:"李老師,你說今天給我們玩打擊樂器的,怎么還沒有啊?"頃刻間,孩子們議論開了,"是呀,老師星期五說的""老師怎么又忘記了""老師會騙人的......"議論聲雖小但是卻清晰地鉆進了我的耳朵里.望著孩子們天真,渴求的眼神,我紅著臉心虛地說:"李老師不會騙人的,李老師現在就去拿."頓時孩子們歡呼開了. 上星期五,我發現孩子們做操時,一點激情也沒有,于是,我就抓住孩子們愛玩打擊樂器的心理,對他們說:"誰做操做得最棒,我就請他玩打擊樂器."果然,話一說完,他們就來精神了.結束的時候,我答應下午給他們玩,結果那天下午是另外一個老師帶班,我就把這個承諾推到了星期一.可是到了星期一我已經把我的承諾拋到了九霄云外,要不是銘銘提醒,我還真的是一點都不記得了. 其實,有的時候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不少老師經常會向孩子許諾.比如我就經常這樣,往往是孩子做到了,活動順利完成了,而老師的承諾卻沒有兌現.長此以往,孩子就覺得老師會騙人,而且影響到他們. 這件事情對我的感觸很深,它提醒了我要對自己許下的承諾負責,以后,我要理直氣壯地對我的孩子們說:"李老師不會騙人!"
杰杰是我們班比較聰明能干的孩子之一,老師們都喜歡派他幫幫小忙之類的,也樂意把好動的孩子安排在他的周圍,希望他可以幫助他們改正一些不良的毛病。時間長了,大家都知道他是老師的好幫手。但是最近我發現他似乎被周圍的一些孩子帶壞了似的,學本領時小動作多了,舉手少了,自控能力變差了。 老師和朋友對杰杰的贊揚讓小小年紀的他開始變得驕傲起來,學本領的時候不再認真聽講,而是和旁邊的孩子說起悄悄話來。老師本意是讓他能把好動的孩子帶好,這會兒反而是好動的孩子帶壞了陽陽。我開始經常讓另外一個孩子幫老師干活,陽陽一開始有點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老師為什么不喜歡他了,后來我會在平時找他談話,讓他知道驕傲使人退步的道理,讓他知道當他原地踏步的時候另外的小伙伴已經跑著追上來了。陽陽很聰明,很快明白了老師的意圖,最近小動作少了很多,也能克制自己不和周圍的小伙伴說悄悄話了,老師也會像從前一樣幫點小忙了。
今天上午第一節,我進行了《今天我是小主人》的活動。最后一個環節是讓寶寶模擬角色表演,由于寶寶比較多,便分組進行,在進行主人請一組客人玩玩具時,寶寶們拿著主人給的玩具,那高興勁甭提了。正在這時,“老師,一諾是二組的,她也玩玩具了,”二組的幾個寶寶大聲嚷著。
一諾是春節后剛來的一個小女孩,她年齡小,剛來園還不懂得常規,也不聽老師的招呼,無論你怎么說,她仍然我行我素。只見她拿著一把電動手槍邊跑邊按著上面的按鈕,還不時的發出“嘟嘟嘟”的響聲,我見狀,也沒對她的行為強行制止,她看到別的寶寶玩玩具,這也難怪,我只是叮囑她玩玩具要小心,別弄壞了。
三個組的寶寶井然有序的進行著,馬上快要結束了,我便讓寶寶收拾玩具,只見玩具寶寶一件一件回到了原來的地方,“老師,這里還有一把手槍,”文軒小朋友從桌子下面撿起來,送到前面,我一看正是剛才一諾玩的那把電動手槍,但是卻怎么也不像剛才那樣發出聲音了,因為放電池的蓋不知怎么沒有了,里面的電池也自然而然找不到了。
我拿著這把手槍,反復按著按鈕,給寶寶們演示,以引起每個寶寶的注意:“老師,怎么不響了呢?”楊正宇看穿了。“對啊,老師怎么不響了,”其他寶寶也很奇怪,“就是啊,剛才還好好的,現在怎么了?你看手槍寶寶都哭了,”我故作傷心的說。這時候,坐在最前面的偉成小朋友說話了:“我知道,電池沒了,”“真的啊,電池去哪兒了?”寶寶們指責的目光“刷”的轉向了一諾,一諾支支吾吾的說:“我不知道它去哪兒了?”這時候,所有的寶寶都著急了,地上、桌子下面、墻角處,低著頭,彎著腰,都在尋找電池的下落,“老師,我找到了,”子萱從桌子下面拿出了一節電池,我索性放到了里面,故意按了一下按鈕,還是不響,寶寶們繼續尋找,最后是晨宇從紙簍旁邊找到了另外一節電池和蓋子。當我安裝上以后,手槍又恢復了原樣,寶寶們聽著“嘟嘟嘟”叫的手槍,歡呼著、跳躍著,各自的臉上都洋溢著成功的喜悅。看得出,一諾尷尬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意。
“玩具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以后可要好好地對待它,不能讓它躺在地上,更不能把它身上的東西弄出來亂扔,不然它會傷心,會哭的,”我認真的說著。寶寶們你看我,我看你,都一個勁的點頭答應。我想通過這次手槍事件,寶寶們不僅能夠更加愛惜玩具,還了解了電動玩具的基本功能。
現在的寶寶都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寵愛,在家玩玩具時也是隨手玩隨手扔,一點都不知道愛惜,家長卻跟在后面收拾。幼兒園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地方,發現幼兒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及時糾正引導,通過有效的教育方式,充分調動寶寶的自主性,使幼兒園的常規教育由傳統的”要孩子怎么做“轉化為孩子自主地“我要怎么做”,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賞識教育是世界著名6種教育方法之一,賞識能培養孩子的自信,激勵孩子的潛能,懂得賞識教育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是讓孩子的心靈健康發展,智力充分發育的必備條件。
但是現在許多家長甚至教育機構對賞識教育存在很多誤解,以為“多夸”孩子就是賞識教育,就能培養孩子的自信,殊不知“賞識”也是一把雙刃劍,用錯了方法的賞識與批評指責同樣有害!
以下是幫助孩子學會如何激勵自己行動的幾個簡單辦法:
第一、改變表揚用語的代詞。
戒掉孩子依賴外部賞識的一個最方便的方法是在你對孩子的表揚中改變代詞:只要把“我”改成“你”,把“我”(父母)對你(孩子)的表揚改造成你(孩子)對孩子自己的表揚。這種簡單的變化去除了贊許聲中的強調色彩,而是更多地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
如:“你今天這么用功,我真為你感到驕傲。”
改為:“你今天這么用功,你一定為自己感到驕傲。”
第二、鼓勵孩子自己表揚自己。
我們可以從早到晚告訴孩子我們是多么為他們驕傲,但孩子們遲早總要依靠自己內心的動力前進。有些孩子完全依賴成年人的贊許,連怎樣認可自己都不知道了。幫助他們的一個簡單辦法是指出他們做得正確的事,然后提醒他們從內心承認自己。
比如,你的孩子在做了一件錯事后主動承認錯誤,這時,你可以告訴他:你這樣做需要非常大的勇氣,你應該對自己說:‘我做了一件正確的事,一件了不起的事’。
你可以教孩子玩一個自己跟自己談心的游戲:讓孩子自己給自己起一個名字,一個愛稱,并且在心里這么稱呼自己。這可以是一個顯赫的頭銜,比如“××總統”,也可以是一個甜甜的昵稱。
告訴孩子,當他們感覺疲倦、煩躁、懶惰的時候,就自己對自己說話:“來吧,小機靈鬼,只剩最后一道題了,我們一起把它做完吧,我知道你一定行!”告訴孩子,當他們已經盡了自己的努力,不管最后的結果怎樣,他們都
一天,小朋友吃完午飯在走廊里安靜地看書,我在教室里照看幾個沒吃完的孩子,并提醒幾個早晨晚來的孩子給種子澆水。只見他們走進教室,很快端著自己盛有水的杯子又走了出來。一會兒,只聽到外面討論說笑的聲音大了起來,我透過玻璃窗一看,原來是越來越多的孩子聚在了一起。起初我還以為他們在討論著種子發芽的情況,心想孩子還真夠有興趣的,就讓他們好好觀察討論吧。沒過多久,只見一個、兩個,三個……進來端杯子的孩子變多了。咦,他們早上不是已經澆過水了嗎?為什么還在盛水?一個個疑問的產生使我也走了出去,發現孩子們都端著一個杯子在跑呀、晃呀……那么多的孩子都在玩水,而且還玩到了外面,當時我很生氣,板起了臉,并且批評了他們,而孩子們也似乎聽話地放回了杯子。
到了散步的時候,我聽到瀟楊和彭書鈺又在悄悄地講著:“剛才你看到杯子里有光嗎?”“我看到我們屋子頂上好象也有水在動?”“奇怪了,怎么會有的?”……聽著他們饒有興致地講著,我頓時一下明白了!原來他們是在討論水反射的“光斑”,于是我孩子返回到教室,讓孩子再次去發現這種奇妙的現象,他們欣賞著從杯子里反射出去的“光斑”美景,體會著“實驗”成功的快樂!
當孩子們安靜地進行午睡,我不禁想起了今天所發生的一切,值得我好好反思自己的行為。如果散步時沒有孩子在交流討論,會有孩子剛才歡樂的體驗嗎?以后孩子還會有樂于去探索發現嗎?……想到自己剛才莽撞的行為,我不禁感到自責。陶行知曾說過:“生活即是教育。”幼兒園生活中時時處處存在著教育契機,但我們往往視而不見或簡單處置,忽視了幼兒身上發生的情況所具有的教育價值。我認為:第一,我們教師過于注意按預定計劃組織教育活動,當出現新的教育機會時,缺乏重視兒童興趣的意識。第二,我們教師忽視偶發事件中所蘊涵的教育價值。象這樣的教育契機我們每天隨時都可能遇到,反思過去:有太多教育契機都被我們給錯過了,失去了許多真正體現教育價值的好機會。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們對周圍事物的探索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對于孩子們探索的火花,我們是否能發現,關鍵在于我們是否是個有心的人。孩子對周圍事物探索的表現是不同尋常的,有時可能與我們的常規做法相違背。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有一顆細致觀察孩子的心、一雙善于捕捉教育契機的眼睛,一個靈活的頭腦,我們不能對孩子違背“常規的舉動”只知批評,而應該及時去發現有教育價值的點點滴滴,學會善于把握教育契機。只有這樣,才能發現孩子探索的火花,讓我們的孩子們學習的更快樂!也才能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
不是常說“興趣是活動最好的切入口嗎?”因此,我們需要確立“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樹立“時時處處有教育”的觀念,抓住日常生活中教育的契機,那么,我們將看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們將全神貫注,活動將充滿生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孩子們的注意力、觀察力、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定會不斷提高。
大班的孩子一般都很調皮,特別是男孩,他們已經有較強的自理能力,但在課堂或戶外活動時會讓很多老師費心。老師們想盡各種辦法來壓住孩子們的任性,殊不知勇敢地放手也是對孩子一種好的管理方法。 最近,班里的個別孩子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時間不是很長,一直總想找找方法來訓練他們的注意力,但都沒有得解。主題活動時,某些孩子一直在說悄悄話,注意力根本沒在這,于是,我就跟他們說:“當老師在講話或者讓你們停下的時候要立即停下,知道嗎?只要你們在上課的時候集中精力聽講,老師會給你們自由活動的時間的。在上完課后,我答應給你們自由活動的時間,到時候你們可以盡情的玩兒,玩什么都行,但是只要老師一喊停,必須全部都坐好!可以嗎?” 在區域游戲活動時間里,我擔心孩子們會出問題,就一直在旁邊盯著,他們有的在畫畫,有的在折紙,有的拿出識字書認字,兩兩一組,三五一群,倒顯的比平常安靜多了。只是在另一邊四、五個男孩在玩鎧甲勇士的游戲,互相假裝打鬧,邊玩邊往我這邊看,見我沒有制止他們,都玩的挺歡的。我就跟他們說:“玩勇士的游戲可以,但是咱們要注意安全,是在假裝打,要是真的打疼了的話,會疼的哭,嚴重的話還會去醫院,就沒法再在一起玩了,對嗎?”那幾個男孩紛紛點點頭,很贊同我的觀點!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也存在很強的逆反心理,有時候我們越管越不聽,或者是我們在的時候聽話、表現好些,我們稍微一離開,接著就恢復原樣了,根本沒有起到好的效果。如果嘗試一下放手式的管理,或許效果會更好一些。在采用這種方法之前,應具體明確的提出要求,應該注意什么?如果不注意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等,讓孩子有清楚地認識。讓孩子知道老師可以給你自由活動的時間,這樣,孩子才會喜歡你,我們也會變得更加的快樂、幸福。
忘記了第一次是從哪里看到的,讓我當時很是震撼了一下,今天重新看到,重溫一下。
一、 教育的最佳狀態在于一個"養"字,家庭教育重在養,而不在教。
二、正確解讀“母親”:首先,母親要“虛”,不能夠虛下來的母親,不能夠給孩子的情緒提供一個空間,孩子的情緒就在媽媽的情緒里面包圍著。其次,母親要“弱”,學會示弱。第三,母親要“柔”,學會使用溫柔的力量。
三、只有平靜的內心,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
四、家庭教育的空間一定要留給孩子,一流的家長靠放,不懂教育的家長靠管。
五、父母的情緒孕育著孩子學習的情緒與氣質。
六、啟動家庭教育的能量,首先要啟動家長和孩子內心流通的天然情感。
七、教育做到最高點就是文化,文而化之,
八、不用說話,孩子內心就被感化,同時產生
下午要上興趣班,于是我到學前班去帶孩子們,看到了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就好像是自己的親人一樣,以前班上的小朋友看到我來,都跟我打招呼,三年在一起的孩子感情真的是不一樣。小石頭跑過來抱著我,恒恒遞給我一個東西,我說:“這是什么啊?”他說:“是口香糖,別人給我的,送給你!”“謝謝,你自己吃吧!”我把東西還給他,可他還是執意要給我。晚上還接到瑞熙的電話,說想我了,我們聊著天,以前嬌滴滴的小瑞熙長大了還會關心人了,呵呵,我說:“你想我的時候可以打電話給我,我來接你啊!”她說:“那等我很想很想你的時候你再來接我吧”。我親愛的孩子們,你們是那么可愛。看著你們長高了,長大了,心里甜甜的!謝謝你們還記得我!O(∩_∩)O~
聽了故事《我會變》之后,小朋友們爭先恐后的舉手發言,郭雨萱和高銘澤小朋友說他們喜歡變大,變大了就可以當老師了,馬新順小朋友說變大了就可以當爸爸了,薛際成小朋友喜歡變小,說變小了可以吃媽媽了,看來還是忘不了吃奶的美好時刻。更多的小朋友還是喜歡變大,吳建霖就喜歡變大了后當司機,宋姿璇和宋汝鈺小朋友說變大了當醫生,王一斐說變大了當畫家,看來小朋友都盼著長大了快點實現自己的理想呢,那就快快長大吧,祝我們的小朋友們健康快樂的長大成人!~
每個孩子,都或多或少擁有嫉妒心,特別是那些爭強好勝,性格脆弱的孩子。比如:要是別的小朋友帶來好玩好看的東西,他就會去搶或者裝作滿不在乎的樣子說:“我家也有。”當老師表揚其他小朋友時,他也表現出嫉妒的情緒。這些,都是孩子的嫉妒心產生的原因。孩子會產生嫉妒心可能是希望得到更多的關心,希望得到大家的注意,也可能是由于孩子的自卑造成的。 因此,我們要多關心孩子的言行,認真聽取孩子的意見,愉快地和孩子相處,讓孩子感到老師是愛著他們,對于出于自卑而嫉妒的孩子,就要多表揚孩子的優點,使孩子樹立自信心。同時,還要讓孩子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美麗的地方。
我們班的雨欣跟所有的小朋友一樣在家中那就是小公主,可是自從我教她開始,早晨上學和下午放學她總是讓媽媽抱著來,抱著回,而且如果早晨來她有什么改變的話,她絕對不會親自告訴老師而是哭著鬧著讓媽媽告訴老師。為了讓雨欣能有所改變,我找過她媽媽幾次讓她配合我們的工作。可是雨欣的媽媽卻告訴我們如果她早晨不抱她的話她就會哭著鬧著不來上幼兒園,她也狠狠得打過她,但是她的脾氣很倔根本不怕打,她也是沒有辦法才這么做的。于是我們就商量最好別打她,先鼓勵她一段時間看看。在以后的一段很長時間里只要雨欣來上學我都會鼓勵她,不能讓媽媽抱。雖然有時候她還是會堅持讓媽媽抱著來幼兒園,但畢竟比以前好多了。有一次,雨欣從教室外跑進來高聲說:“老師,我今天沒讓媽媽抱,我自己跑上來的。”借助這個機會我又及時的表揚了她,還在所有的孩子面前夸獎她的改變,我看到雨欣的臉上洋溢著快樂的表情,我心里也很高興。付出了就總會有收獲。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不能吝嗇自己的感情,只要我們付出了,我們就會得到我們應有的回報,何樂而不為呢?
早晨正急急忙忙準備出門,手機震動了一下,是一個陌生的號碼。一看內容,讓我心里不安起來,原來是家長發的:“陽陽今天不來了,昨天受涼了”。我的第一反應是:老師沒有照顧好孩子,讓孩子受涼了。
帶著不安出了家門,去學校的一路上我在反復的想著這條家長的短信,這樣的一條短信粗看一下就是家長向老師請假的,但是仔細看一下似乎是在責備老師沒有照顧好孩子,讓孩子昨天在幼兒園著涼了。急急忙忙進了校門,趕緊給家長打去了電話,想了解孩子的情況。我帶著幾分不安撥通了陽陽爸爸的電話:“是陽陽的爸爸嗎?我是曹老師”。對方很熱情的說:“曹老師,你好”!我忐忑不安的問:“早晨的短信我收到了,陽陽感冒了嗎?”“是的,昨天晚上睡覺被子沒蓋好,所以著涼了......”聽著家長的敘述,了解完了孩子的情況,我的心總算定了下來。
今天的短信雖然是我誤解了家長的意思,但也讓我再次提醒了自己:多給孩子一點關心,少給家長一份擔心!當家長把孩子送到老師手里,除了能讓孩子受教育,也希望孩子能得到最好的照顧,老師也擔當了父母的角色。孩子小比較容易生病,尤其是一些體質差的孩子,氣候的突然變化或者其他原因都會造成身體的不適,因此需要老師給予更多的關心。在對待孩子冷暖的問題上我一直非常的重視。我兒子也上幼兒園,體質又比較差,所以平時積累了不少這方面的經驗。每次戶外活動時我都會注意每個孩子的出汗情況,并根據每個孩子的情況增減衣服,進入教室以后及時的提醒孩子穿好衣服,針對個別出汗較多的孩子及時的提醒他擦掉汗,以免著涼。午睡時要求孩子脫掉外衣和外褲,也隨時注意孩子是否蓋好被子,尤其是冬天,起床時及時的提醒孩子穿好外套并扣好扣子。對于有點感冒的孩子隨時注意觀察,并提醒他多喝水......
這些看起來都是很微小的事情,也是老師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卻是實實在在地在關心孩子。我們要隨時關注每個孩子,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大班教學隨筆30篇短篇》:大班教學隨筆30篇短篇第1篇 1、有趣的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時,小朋友們自由分散活動,我剛走出活動室,就聽到一群小朋友圍在一起大聲地說:“哇塞!好漂亮呀!”“
《大班教育隨筆簡短19篇》:第1篇大班教育隨筆簡短 人生中的一道道門坎,邁過了就是門,邁不過就是坎。有的事情讓我們很無奈,有的事情讓我們很無助,有的事情讓我們很無語——不管遇到怎樣的艱難,能否挺過去,取決于對自己的信心。換個角度
《幼兒園學前班隨筆13篇》:第1篇幼兒園學前班隨筆 當前幼兒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這是一件好事情。但筆者覺得,現在許多幼兒園的教育方式正在步入一個誤區,嚴重違背了幼兒的成長發育特點,讓筆者忍不住想說道說道。 筆者認為,幼兒教育的重點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