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0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生活隨筆15篇,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如今的兒童游戲越來越少,有的小孩甚至整天與電腦為伴,民間兒童游戲面臨失傳,這一現象早已引起教育界專家的關注。為此,怎樣讓民間游戲教育引入幼兒園,讓民間游戲真正走進幼兒的生活。
我認為首先民間游戲材料要引發孩子好奇心及參與興趣,現代游戲材料往往是現成的,且大多數從商店買來的。這類玩具以成人的技術代替了孩子的創造過程。而民間游戲材料大多是自然的,可變性強,能激發孩子興趣,比如陀螺,鐵環等。我們將這些材料悄悄地投放在體育區,孩子們敏銳的眼睛很快就發現了體育區這兩樣新奇的體育器械。他們嘗試著拿在手中擺弄著,想找到玩的方法,在對民間游戲強烈的興趣支配下,孩子們不斷地進行嘗試,雖然常常失敗,但一直沒有放棄。
二是在幼兒園里嘗試分年齡段從幼兒每天都要進行的游戲活動開始介入:小班主要利用晨談、餐后等時間,提供給幼兒語言表達的環境和同伴間情感交流的機會與條件,如:游戲“炒黃豆”。兩個幼兒在游戲的同時用語言表達“炒、炒、炒黃豆,炒好黃豆翻跟頭。”幼兒邊念兒歌邊拍手,在愉悅的情景中游戲;中、大班主要將民間游戲滲透于班級的各個區域活動中,如在益智區投放“翻花繩”“七巧板”“找東西南北”;在科學探索區可以投放“捻捻轉”“繞饒轉”“滾鐵環”“抽陀螺”;在美工區可以增加泥塑、剪紙、編織(如中國結)、棒針十字繡;在音樂表演區可以投放彩綢、綢扇、各種民間小樂器、民間表演頭飾、服裝、音樂;在體育區可以投放高蹺、沙包、皮筋、跳繩等。其中,中班主要培養幼兒勇敢、合作精神“切西瓜”、“荷花荷花幾月開”、“踢毽子”、“跳橡皮筋”等。大班則培養自主學習、激發創新欲望,通過活動促進其多方面的發展,“打四角包”、“滾鐵環”、“跳房子”、“打陀螺”、“打彈子”等。玩這種游戲,老師作為幼兒的同伴參與其中,利于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同時又能滿足大班幼兒好學、好模仿的需求。在老師和孩子們一起玩的過程中,孩子們通過觀察感受到正確的玩法,找到失敗的原因,為孩子學習起到隱性示范作用。
讓民間游戲走進真正現代幼兒的生活,不僅是一種嘗試,更是一種需要、一種新的體驗,我們還將深入持續下去。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愛工作愛生活
時光飛逝,轉眼間這一學期又接近尾聲。孩子們長高了,也變重了。懂事了,自理能力也變強了。還清楚的記得這些小不點剛剛入園的樣子。
碩碩是爸爸帶來報名的,交談中得知他是跟著爸爸在臨淄,媽媽在泰安老家。忽然對這個小寶有了同情,敬佩和憐憫。這么小的小孩跟著媽媽也就罷了,試問這個年齡有幾個離開媽媽的懷抱的。早上爸爸送來交到我這個陌生人中,孩子哭了。這是一般孩子都有表現。我抱著他“我們去玩滑梯吧”我分散他的注意力,他在看到幼兒園這么多孩子后立刻不哭了,但也什么話都不說,不去玩滑梯,蹦蹦床,只是呆呆的站著。問他喝水嗎,“不喝!”“玩玩具嗎?”“不玩!”,碩碩爸爸在門口等著拿被罩看著他伸長了脖子想看看兒子在幼兒園的表現但又怕孩子看到他,忍不住哭鬧,眼神中透出矛盾。我說寶貝不哭了放心吧。他問我還需要給孩子準備什么東西,孩子交給你了讓你費心了等等。行為舉止中,滿滿都是對你的信任。
早飯時間到,碩碩已經坐到位置上等著,“來,我們吃飯吧。”“不吃”“我給你剝個雞蛋吧。”“不要”“那我們喝稀飯吧。
“不喝”碩碩已經開始用雙手揉紅紅的眼睛,我馬上安慰,不哭了,那我們一會再吃,他馬上停止了哭鬧。我在心里自言自語“不吃飯可不行,小班家長可能不要求教多少東西,但是一定要把孩子喂飽,養成好習慣吧。”先看看我們的吃飯困難戶吧,涵予一看到我給他分的雞蛋,首先就是“我不吃”并把它推到一邊,我先教著所有孩子剝雞蛋,陸續大部分孩子開始吃飯。藝茹最仔細也有點慢,昱辰光喝粥,雞蛋還沒開始剝,“寶貝兒,雞蛋啊,我來幫你好嗎?”“嗯”雞蛋剝了,他也開始吃了,我在教室里轉著,又來到涵予身邊,“吃飽了有勁我們還要做早操呢!”“好吧”“那你喂我吧”孩子做出妥協,我應該讓步。寶瑞今天也不哭,嘴里嘟嘟著“老師喂我吃”,我看他不哭了便說“你自己吃雞蛋,我喂你粥行嗎?”“好”!看到孩子進步真的好高興,好欣慰。說起寶瑞原來的老師可是看在眼里,前幾天不僅哭鬧,飯便是老師一口一口喂。在家長眼里吃飯不行,喝水少的靖暉今天又是第一名,吃的干干凈凈,家長都說變化很大。大部分孩子都能吃完并把蛋皮收到小碗里端回來。記得我的上一級孩子從中班開始讓他們自己收的呢,寶貝兒們可真棒!
早飯結束,碩碩還是一口飯沒吃,典型的“入園焦慮”拒食!任何一個要求回應你的都是眼淚。做早操了,我對他說“我們出去玩吧,做早操了”。雖然嘴上說不去但還是跟著我來到了院子里。別的孩子都跟著做著小魚游的游戲,他卻不參與,仿佛整個世界與他無關。我安慰著自己“或者沒有哭鬧就是孩子最大的努力了吧,可是他還沒吃飯呢”。“吃火腿嗎?”“不吃!”“喝奶嗎?”“不喝!”“面包呢?”“不吃,嗚嗚嗚”“好好好,不哭了,我們不吃了。”“還是去買點或許他高興吃了呢”。我去買了面包和牛奶,商店阿姨說:“你們老師掙幾個錢。還給孩子買吃的”。“孩子交給了我們就要讓家長放心,不吃飯怎么行”。
孩子們玩玩具的時候我來到碩碩身邊,“餓了沒有?吃點東西?”回應依然是“不吃!”我拿起玩具說我來跟你玩,這次他沒有拒絕。心中竊喜,勝利了一步,“我們先把這個搭上去”“哦,這樣就會越來越高了”。“對呀,碩碩也來搭好嗎?”“好”他爽快地答應了,“老師,這個是什么顏色?”“這個是綠色,跟大樹、小草一樣的顏色…”就這樣交流著,我趁機給他打開牛奶,“碩碩喝一口吧?”喝了一口味道似乎還不錯,“再來一口?”他沒有回答但張開了嘴巴,接著又吃了面包。我長噓一口氣,心中的石頭落了地,終于給他喂飽了。
十幾天后,雖然中間放假對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有了阻礙,但孩子有了明顯進步。最明顯的就是涵予、寶瑞、勇波、琳昊、云昊不再哭鬧。貢玉、祥雨、姿諾也能坐下來靜靜的老師講故事,靖暉、藝茹、圣潔能自己吃飯了,藝茹這個睡覺困難戶今天中午終于在我拍了二三十分鐘后也睡著了。秉正、昱辰能大膽的與孩子游戲,喜歡他們甜甜的微笑。皓文、貢豪、語暢、嘉駿、夢祺、銘陽、文博、鑫鑫、文成、梓煜、金程這幾個孩子哭鬧較少,現在教室里滿滿的是他們“忙碌”的身影。帶頭好好吃飯,不剩飯;幫小朋友扔果皮,幫老師撿玩具,幫我們抬床等等,看到孩子進步成就感油然而生,這也是我最喜歡教小班的原因,這種感情就是從這么小、從這么累中培養出來的。
在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同時要對祥雨、貢豪、碩碩這幾個媽媽不在身邊的孩子給予更多的愛,對挑食的孩子正確引導,對睡覺困難戶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馬上春節了,新的一年在對自己工作肯定的同時也有更多的勉勵!翻滾吧,蛋炒飯,加油吧,小胖妞!
幼兒園教育隨筆:生活即教育
今天在廁所我發現了孩子們對蒲公英班的墻特別感興趣,我也湊過一看,原來是蘇英策正在教著孩子們認字呢?這一舉動我心里哇的一聲,他開始帶著其他孩子們開始識字了。發現孩子們比我上課時候的興趣格外的濃郁,原來在自然的情況下孩子們更能更好的記住。
當我第二天再過去的時候已經可以聽到孩子們都可以說“一起玩真好”幾個字了,孩子們也在平常的生活中認識了更多的字,也許當有一個孩子有個這樣的意識,其他的孩子也跟著讀
也許教育不一定是在課堂上才能傳授的,孩子們之間相互的學習,才可以更好的記在心理。
中午放學的時候,我發現李翠玲小朋友的手里攥著幾塊小石子。就是在站隊時他也不肯扔掉。我走到她的面前對他說:"李翠玲,你的石子是從哪里弄來的。""沙池里"孩子回答道。""你不把它們扔到沙池里,讓老師幫你扔到沙池里吧!"我接過石子,順手往沙池里扔去。沒想到孩子卻大聲對我喊:"老師,你為什么要扔掉它們?"我愣住了,"不扔,你拿它們干什么?裝在衣兜里,會磨壞衣袋的。"我媽媽說:"養水仙的盆子里如果放上幾顆小石子,水仙就不容易倒了,而且也好看,我想把石子送給媽媽,行嗎,老師?孩子顯然是有點急了,一張小臉漲得通紅。
"我想把它送給媽媽"聽到孩子的喊聲。我突然被感動了,趕緊撿回了石子,還給了孩子。并神情莊重地告訴她:你把石子送給媽媽,媽媽一定會高興的。
第二天,我在班里表揚了李翠玲。并讓孩子們討論自己在家怎樣做一名孝順的孩子。
通過這件事事情,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教育無小事,生活處處是教育",讓我們在平凡的生活中,隨時捕捉我們身邊的小事,教育我們的孩子吧!
幼兒園教育隨筆:用語言讓新入園幼兒適應新生活
每年九月,幼兒園都面臨著一批新嬰幼兒入園。在最初的幾周,教師都會花費很大的精力去指導、幫助他們順利渡過入園適應期。這期間,語言是我們指導的重要手段。
對待新入園的幼兒,我們不僅在用語上要充滿愛心,在細心照顧孩子的同時一定要多說、反復說,讓孩子熟悉教師的語言,要善于改變用語方式。可以通過跟老師做一些互動的手指游戲、音樂游戲或兒歌朗誦,用積極生動的肢體語言吸引幼兒注意,使他們暫時忘記對父母、親人的依戀,參與到活動中來。
要讓幼兒從獨享玩具到和同伴分享玩具,從隨意性生活到有規律生活,教師的主教語言往往應以引導性語言為主、規定性語言為輔。我們應該著眼于幼兒的即時興趣和現有水平,并設計一些教育情景引發幼兒的積極思維,從而主動地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來,培養良好的常規習慣。
總之,我們的語言就是讓孩子們轉移注意力,緩解他們的焦慮情緒,為以后的教育有良好的開端。
開學已經兩個多月了,我們小一班的小寶貝們也在這里度過了人生以來最為難過的時期。眾所周知,小班在剛開始的一個月是非常難熬的,不僅是孩子們過的辛苦,老師們也是一樣。我們班里的老師每天從早上7點一直上到晚上5:30,就連中午孩子睡覺,我們也是在不停的忙碌,一會抱抱這個,一會哄哄那個,一天下來,每個人都是筋疲力盡。但是看到孩子們一天天的變化,我們也有著說不出的快樂。 在私下里,我們班的三個老師總在討論,現在的孩子就是越來越聰明,開學兩周,我們班幾乎沒有尿褲子的現象,而且吃飯時,桌面也很干凈,大部分幼兒都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每一件小事。高顯凱沒事總喜歡跟老師說說話,王睿軒看動畫片、聽音樂時特別專注,汪佳蕊、單一馨、郭東樂、干佳睿幾個小朋友總是會積極的配合老師,張竟航、劉仁君、肖怡彤等幾個小朋友,別看來的時候哇哇大哭,可是一會就沒事了,開開心心的度過一整天,成星雨、陳惜潔、杜文韜幾個小朋友比較好動,總是坐不住;王榮羿、劉蘇曼、劉文軒卻又是特別乖巧,……孩子們各有各的特點,又各有各的優點與可愛之處。真希望在未來的幾天里,孩子們都能夠盡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度過每一天。
一天,蒙蒙跑到我前并伸出小手指說:“老師我們兩個來拉鉤上吊的游戲好嗎?”一邊說著一邊勾起我的手指說:“拉鉤上吊,我們兩個不許動。”說完就站在那里不動了,我也照他的樣子一動也不動地站著,沒過一會我便招呼其他的幼兒去做游戲,這是蒙蒙拍拍我的手說:“老師你動了,你輸了”,看到她那高興的樣子,我腦子里閃過一個念頭,這孩子平時個方面發展都不錯,就是吃飯太挑食了,何不用這種方法來教育她呢?于是我便照她的樣子并說:“蒙蒙我們再來一次,這次由我來說好嗎?”她聽了高興的點點頭,我勾起了她的手指并說:“拉鉤上吊,吃午飯時不挑食。”蒙蒙聽了以后,紅著臉低下了頭,看到她這樣的表情,我就用鼓勵的話語說:“蒙蒙是個說話算話的好孩子,說到的一定能做到”。聽到這里蒙蒙抬頭并笑了。吃午飯時,孩子們個個都吃得狼吞虎咽的,等我再看蒙蒙時,她也和小朋友一樣大口大口的吃著所有的的飯菜,我笑著朝她點點頭并送給她一個大拇指,他高興得笑了。通過這件事情使我認識到在幼兒的生活中游戲是非常重要的,在游戲中幼兒得到了快樂,并在快樂中接受到教育,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班幼兒年齡小,抵抗力和免疫力又相對弱一些,我們便把對幼兒的生活護理作為我班的重點工作內容。在觀察幼兒一日生活各個環節中,我發現為幼兒提褲子是我們做的最多的事情。我體會到上、下午各環節為幼兒提褲子就體現一個三位老師的分工與快捷。如:上午集體活動后,幼兒需要入廁、洗手、喝水我們三位老師就分別站在三個地方,幼兒很自然的分散到三處,每位老師管一處的幼兒,這樣很快捷的就為幼兒整理好褲子和衣袖了,當然,隨著季節的變化,孩子義務的減少,同時自理能力的不斷提高后,就應是道難關的引導幼兒自己整理衣褲了。 而離園前為幼兒整理衣服就體現一個“細”字,讓家長感到老師的工作是細致的。我們班摸索了一個晚間整理衣服的手法。一脫:把幼兒褲子整體脫下,包括內褲、秋褲、外褲。二摸:摸里面濕不濕。由于褲子都脫下了,特別好摸。三整理上衣,看上衣有沒有濕底邊的。四逐層提好。五握一下幼兒的小臂,可以檢查幼兒里面秋衣的袖子有沒有沒放好的。六低頭看一下幼兒的鞋有沒有穿反的。經過這六步幼兒的衣服就整理到位了。我們三個老師一直嘗試這么做,覺得效果還不錯。
進入大班以后,不少孩子起床后都能嘗試整理自己的床鋪.考慮到睡上鋪的孩子自己整理床鋪有危險,我們沒有要求孩子自己整理床鋪.這天中午,我又像往常一樣邊叫孩子們起床,邊幫他們整理床鋪,欣喜地發現晏磊的被子已經疊過了,晏磊是班上年齡最小的孩子,平時連穿衣服都要老師幫忙.我一邊想著要表揚他,一邊拉開他的被子,準備重新整理.這時,我的耳邊響起了一個細小的聲音:"老師,我已經疊過."是晏磊?我一邊說"晏磊真能干",一邊手腳麻利地疊著被子."哇--"晏磊居然委屈地哭了起來,他再次強調"老師,我已經疊過了!"這時,我才反應過來,連忙蹲下來對他說:"晏磊,對不起,老師不小心弄亂了你的被子,你能再疊一下嗎?"晏磊立即不哭了,馬上動手整理起自己的床鋪來. 晏磊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鋪,本以為能得到老師的肯定,沒想到我雖然表揚他能干,但還是忍不住重新整理了被子.在他看來,我的行為意味著否定了他的積極嘗試.現在我明白了,激發孩子對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主動性,積極性比獲得符合成人標準的行為結果更為重要,因為這才是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的動力.
已經入園兩個多月了,佳佳還不是很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句就是“今天要不要上幼兒園?”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立馬說“我不要去幼兒園。”而且越發粘媽媽了。每天早上,媽媽去上班時,佳佳總要哭,哭著要媽媽。雖然跟她講過很多道理,總是沒有效果。每天放學,又總是在幼兒園玩不愿意回家。可能是佳佳太小,媽媽太早堅持要把她送幼兒園。但經過兩個多月的幼兒園生活,媽媽看到了佳佳的一些進步,比如喜歡感謝,早上給她穿衣服都會說謝謝媽媽;自立能力強了,能自己脫衣服、穿褲子、穿鞋襪,還會自己尿尿了;認識了很多顏色,比如橘黃色、藍色等等。要知道,佳佳雖然在語言方面表現突出,但辨認顏色方面一直是弱點,最基本的紅藍色也不認識。對于佳佳的進步,媽媽感到很欣喜。但是,媽媽還是頭痛佳佳每天早上不吃飯、哭著不愿意去幼兒園。希望佳佳在老師的幫助下,能喜歡幼兒園,每天都如老師說的“笑著上幼兒園”!
生活化美術課下周就要實踐了,卻心里……值得思索、修改、準備的東西還有好多,思索后修改,修改后再思索,反反復復。思索、修改多了,問題一個個如同小水泡浮出水面,等待用最完善的辦法去解決。小班一節課才15分鐘,我的生活化美術課開始部分是情境導入,接著是教師示范,幼兒操作,最后展示作品和欣賞作品,導入和示范部分就要好幾分鐘,幼兒操作的時間又不是那么好控制,就很擔心引導的不夠幼兒不理解或是引導的太多太占時間。聽了專家的建議,教案設計改變還是挺多的,一連串的問題也接踵而來。我們班的孩子才入園三個多月,美術教學活動并不太多,相對于他們現有的實際繪畫能力,新的東西怕他們太難不理解不太容易接受,不知該如何操筆繪畫制作,又怕出現幼兒不理解不愿動手操作,很難真正去把握和掌握整堂課。之前的繪畫和手工課都有個別幼兒拖課現象,覺得很難很好的去把握和掌握美術課的時間,希望自己能有多多機會,多去聆聽前輩們的教學,學習前輩們個性化的教學,學習前輩們教學中的特點和特色,多學習,多運用,多實踐,想要快速提高自己現有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個性化的備課教案,個性化的教學,望每個寶寶也都能個性化的成長!
這段時間一直在思考究竟該這樣開展區域活動?從以前的不知道怎樣區域活動,到現在日常教學中開展區域活動,這當中是有進步的,可是,現在這個階段,幾乎大家都知道該怎樣開展區域活動,但是,該怎樣讓孩子在區域中得到拓展?
區域,是一種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積極探索、互相交流的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實現個別化教育的重要途徑。看到這句話,讓我對區域活動有了更深的理解。那么,就現在而言,我們該怎樣更好的開展區域活動,在區域中實施個別化教育達到我們的目標、要求?其實,現在的我有點著急,雖然我知道該如何開展活動,但是我該如何指導孩子,怎樣讓孩子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升?我感覺我現在一直在原地踏步,沒有明顯的進步,我一直在找原因,后來想想,原因在于沒有實踐,沒有嘗試,始終停留在口頭、理論上。我自己也感覺,研討是研討,實踐是實踐,兩者并沒有結合在一起。
為什么孩子不愿意玩區域?為什么班上的區域一直停留在一個階段?想想,的確是老師沒有花心思,是我沒有花心思。每次研討我總認為我已經知道該怎么樣開展區域活動,該怎么做?但是,我并沒有運用到實踐中,最后,我才深刻體會到理論與實踐想結合的重要性。區域活動作為常規活動之一,要想開展好區域活動,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而是要靠日積月累、一點一滴凝聚起來。每次開展區域活動,我會著急,看到很多問題,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不知道該先解決哪個問題。我想這是一個過渡階段,一次改進一點,一次又一次的開展,一個一個慢慢解決,最后總會有進步的。
“一日生活皆課程”這句話,我深深記在腦海里,這句話提醒著我認真對待每分鐘,因為這其中蘊含著很多教育契機。這需要我們的工作做的很細致,有些工作看似簡單,但卻不能忽視,因為一個小細節也可能發生很大的問題。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時刻記住“一日生活皆課程”這句話來提醒自己,不能忽視任何一個小細節,想了就要做。我們時刻提醒孩子要不斷的嘗試,只有嘗試去做了,才知道結果,現在我也應該這么提醒,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給孩子當一個好榜樣。
為了認識各種車的功能,我讓孩子們從家里帶來了不同種類的車的模型,如:警車、救護車、挖掘機、起重機、摩托車等。孩子拿來以后先讓他們自己介紹拿的是什么車的模型,然后相互觀察各種車的模型。
突然,教室里傳來一陣傷心的哭聲,尋聲望去,原來是年齡最小的張立龍哭了,孩子們你告訴了我:“方老師,王仁成把張立龍的救護車弄壞了。”王仁成小聲的對我說:“老師,是我不小心把張立龍的救護車碰到桌子底下摔壞了,我不是故意的。”聽了這話,我沒有想往常一樣去幫孩子們解決問題,而是在一旁觀察小朋友是怎樣來看待這件事情,這時聽見王亞楠說:“張立龍別哭了,我家還有一輛救護車呢,回家以后到我家去玩好嗎?”耿婧涵拿起自己的救護車對張立龍說:“你先玩我的吧。”……這時,張立龍破涕為笑,她是被小朋友的關愛所感動了。
所以我們教師要悉心呵護好孩子的一顆顆純真的善心,學會善待孩子,善待他人,善待周圍的一切,讓生活充滿愛,讓我們的教育在一片關愛中進行。
聰明的父親用三碗面教育兒子! 比武力說教都有用的教育方式!教育兒女真的需要很用心!!
一天早上,父親做了兩碗荷包蛋面條。
一碗蛋臥上邊,一碗上邊無蛋。端上桌。父親問兒子吃哪碗?
“有蛋的那碗。”兒子指著碗說。
父親說:“讓我吧!孔融七歲能讓梨!你都十歲了!”
兒子說:“他是他!我是我!不讓!”
父親試探的問:“真不讓?”
“真不讓!”兒子回答堅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蛋咬了一半,表示給這碗面注冊了商標。
“不后悔?”父親對兒子的動作和驚人的速度十分驚訝,但忍不住又問了最后一遍。
“不后悔!”為了表示堅不可摧的決心,兒子把最后剩的也吃了。
父親默默的看著兒子吃完,自己端過無蛋的那碗,開始埋頭苦吃。父親碗里藏了兩個蛋,兒子看得分明。 父親指著碗里的兩個蛋告誡兒子:“記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兒子一臉無奈...
在一個周日的上午,父親又做了兩碗荷包蛋面條。情景再現,一碗蛋臥上邊,一碗上邊無蛋。
父親若無其事的問:“吃哪碗?”
“我十歲了,讓蛋!”兒子說著,拿過了沒蛋的那碗。
“不后悔?”父親問。
“不后悔!”兒子回答堅決。兒子吃的很快,面見底也沒看見蛋。父親端過剩下的有蛋面,吃起來,兒子看見上面有一個蛋,更沒想到的是下面還有一個蛋。
父親指著蛋說記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大虧!
第三次,已過數月。道具還是跟原來一樣。父親問:“吃哪碗?”
“孔融讓梨,兒子讓面。爸爸是長輩!您先吃!”
“那我不客氣了。”父親果真不客氣的端起有蛋的面。
兒子平靜的端起無蛋的面,一碗面很快見底。
兒子意外發現自己碗里也藏著蛋。
父親意味深長的對兒子說:“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不會讓你吃虧。”
為了認識各種車的功能,我讓孩子們從家里帶來了不同種類的車的模型,如:警車、救護車、挖掘機、起重機、摩托車等。孩子拿來以后先讓他們自己介紹拿的是什么車的模型,然后相互觀察各種車的模型。
突然,教室里傳來一陣傷心的哭聲,尋聲望去,原來是年齡最小的張立龍哭了,孩子們你告訴了我:“方老師,王仁成把張立龍的救護車弄壞了。”王仁成小聲的對我說:“老師,是我不小心把張立龍的救護車碰到桌子底下摔壞了,我不是故意的。”聽了這話,我沒有想往常一樣去幫孩子們解決問題,而是在一旁觀察小朋友是怎樣來看待這件事情,這時聽見王亞楠說:“張立龍別哭了,我家還有一輛救護車呢,回家以后到我家去玩好嗎?”耿婧涵拿起自己的救護車對張立龍說:“你先玩我的吧。”……這時,張立龍破涕為笑,她是被小朋友的關愛所感動了。
所以我們教師要悉心呵護好孩子的一顆顆純真的善心,學會善待孩子,善待他人,善待周圍的一切,讓生活充滿愛,讓我們的教育在一片關愛中進行。
《大班體育隨筆1篇》:大班體育隨筆第1篇 開展戶外活動,一般以體育游戲為主,根據天氣情況、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動靜交替原則,有時也在戶外穿插進行一些運動量較小的游戲,如角色游戲。這種游戲類型
《大班幼師隨筆3篇》:大班幼師隨筆第1篇 九月二日是我們幼兒園新生入園的第一天,盡管我們幼兒園作了充分的準備工作:讓家長帶孩子們早一天熟悉環境,和老師們交流情感;增派教師到小班照顧孩子,可還
《幼兒園學前班隨筆13篇》:第1篇幼兒園學前班隨筆 當前幼兒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這是一件好事情。但筆者覺得,現在許多幼兒園的教育方式正在步入一個誤區,嚴重違背了幼兒的成長發育特點,讓筆者忍不住想說道說道。 筆者認為,幼兒教育的重點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