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31
這是24個基本筆畫,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24個基本筆畫第 1 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各種撇的寫法,做到用筆正確。
2、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教育學生做人謙虛禮讓、寬容待人、團結合作。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五種撇的寫法。
難點:斜撇和弧撇及“毛、生、人、大、兒”的寫法。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一幅春風吹拂柳條的美麗畫面,并配以幽雅的古箏音樂,教師導語:同學們,一年之計在于春,美麗的春天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看,柳條抽出了嫩綠的枝葉,古人用許多優美的詩來贊頌這個美好的季節。(賀知章的古詩《詠柳》)。學生輕聲朗讀古詩。
師:看著這柳條,讓你想到我們漢字中的哪個筆畫嗎? 學生回答,師:我們漢字中的許多筆畫都是從生活中的事物演變過來的,隨后點擊課件展示由“柳條”變“撇”的動畫,引出課題“撇畫”。
二、書寫認識。 1. 出示長撇,讓學生獨立讀“帖”。教師提示:書寫位置,起筆、收筆的方法。學生觀察后,交流剛才所看到的,教師及時表揚,出示書寫撇畫的兒歌:寫撇畫,斜頓筆,邊行筆,邊提起,撇尖出鋒快又細。
提問:在平時書寫時,除了長撇,你還認識或者用到過其他撇嗎?幻燈出示“短撇、平撇、豎撇、弧撇”。
2、學生觀察五種撇的書寫要領。
平撇:起筆較重,行筆方向較平。
短撇:起筆頓一下,左下行筆,由重漸輕,提筆快,尾巴尖。
斜撇: 起筆重,邊行筆邊抬筆,收筆呈尖狀。
弧撇:起筆較重,行筆先豎后撇,撇出部分較長,弧度較大。行筆“宜緩不宜疾”并要力送到底。
豎撇:起筆稍重,行筆先豎后撇,撇出的部分較短。
三、仿范練習
(1)教師范寫五種撇 (2)學生練寫 (3)做手指操放松。 (4)把撇放到各種字中
老師范寫“毛”并做講解:上半格中間偏上寫平撇。我們的中國字講究包容精神,做人也要寬以待人。字要寫的方方正正,做人也要堂堂正正。字要寫在田字格的中間。左中右要緊湊,因為它們是一家人,要團結在一起,這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美德。 老師范寫“生”字,撇稍短,三橫間距均勻。
老師范寫“人”字。請學生觀察并說出寫法和特點。(“人”字的斜撇在上半格的中間起筆,到左下格中間偏左收筆。)
老師范寫:“大”字請學生觀察并說出寫法的特點。(“大”字,中線上寫橫,上半格中間寫撇。)
(4)學生練寫例字
老師巡視指導,糾正寫字姿勢和坐姿,針對個別現象進行糾偏指導。 (5)再練習。
四、評價提高:
1、四人小組互相交流討論,互相取長補短,互相學習。
2、選出一位同學的作品,有小組代表總結評議作品。
3、在全班的范圍內,有各組的小講解員評議本組的代表作品,其他同學可做補充說明。
4、老師對于學生的評議進行重點點撥和說明。
五、總結延伸
書寫時,要一氣呵成,執筆姿勢和坐姿要正確,還要持之以恒,扎扎實實,不能急于求成
板書設計
第七課 基本筆畫的寫法
(三)撇畫
五種撇 毛 生 人 大 兒
《撇的寫法》教學設計
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一年級上冊
莊河市黑島鎮中心小學
姜 曉 輝
24個基本筆畫第 2 篇一、橫的寫法
在各種基本筆畫中,橫畫應用最多。橫在一個字中起著橫梁的作用。在楷書中,橫畫寫得好壞,關系到字的骨力。特別是長橫,一定要寫得平穩、勁健、厚重、靈動。切不可寫的死氣沉沉,呆如木棍。橫有長橫及短橫之分。
1、長橫
長橫的寫法為:下筆頓筆,由重到輕,再由輕到重,向右行筆,最后回鋒收筆。書寫長橫時,心里可默念口訣:“重——輕——重——回鋒”。長橫在每個字中都是主要筆畫。一定要認真寫好。
長橫的形態是兩邊粗,中間細,中間略微有向上的弧度,看上去好似一條拱形的大橋。書寫時略向上傾斜,傾斜幅度為3度——5度之間。如:“一”字。
2、短橫
短橫又叫“左尖橫”。寫法為起筆輕,由輕到重,向右行筆,最后回鋒收筆。寫短橫時心里要默念口訣:“輕——重——回鋒”。
短橫的形態是左邊尖,右邊圓。筆畫平而不彎,略帶些斜勢,如:“
二、三”等字。注意短橫有時也需要寫長一些。
二、豎的寫法
豎畫在一個字中往往起著關鍵的支撐作用,必須寫得挺拔堅勁。豎不直,則字不正。豎有上尖豎、垂露豎、懸針豎及短豎之分。
1、上尖豎
上尖豎的寫法是:起筆輕,由輕到重,向下行筆,最后回鋒收筆。寫上尖豎時默念口訣:“輕——重——回鋒”。
上尖豎的形態是:上邊尖,下邊圓,有時需要向左或向右略微傾斜。如:“工、王”等字。
2、垂露豎
垂露豎的寫法是:下筆頓筆,向下行筆,行筆到位后,回鋒收筆。口訣:“頓筆——行筆——回鋒”。垂露豎多以主要筆畫出現在字中,要認真練好。
垂露豎的樣子就象一根草棍上附著一滴水珠,又象一個人立正的樣子,胸腰挺起,精神抖擻,雄赳赳,氣昂昂,切不可左斜右歪,更不能彎腰曲背。如:“土、干”等字。
3、懸針豎
寫法為下筆頓筆,向下行筆,行筆到位后,向下逐漸提筆收筆。口訣:“頓筆——行筆——收筆”。懸針豎多為主筆,要認真練好。
懸針豎如同一根尖朝下豎立的鋼針。寫時要注意力到筆尖,要寫得鋒利勁健,切不可至尾處飄曲而出。如:“
十、豐”等字。
4、短豎
短豎的起筆與垂露、懸針豎基本相同,只是向下行筆至盡端有橫托住,所以自然提筆離紙即可。口訣:“頓筆——行筆——收筆”。一般情況下,短豎與垂露豎可通用。如:“上、正”等字。
三、撇的寫法
撇的寫法特別多。按方向分有平撇、斜撇(斜撇又分短撇與長撇)、豎撇等;按用筆來分,有回鋒撇、蘭葉撇、彎頭撇等。撇畫在一個字中很有裝飾性,如能寫得自然舒展,會增加字的美感。這里先介紹平撇、短撇、長撇、豎撇。
1、平撇
平撇寫法為下筆頓筆,然后向左方(略向下)撇出。平撇多出現在豎或豎彎鉤的上面。口訣:“頓筆——撇出”。如:“千、壬”等字。
2、短撇
短撇的形態和用筆與平撇相同,只有取勢的斜度變為向左下方出鋒。短撇一般在短橫的左面。如:“牛、生、”等字。
平撇、短撇都形如鳥嘴啄食,行筆迅速有力,似寶劍出鋒,干凈利落,尖銳有力。
3、長撇
長撇的寫法是下筆頓筆,向左下方行筆,行筆到位后,提筆收筆。口訣:“頓筆——行筆——撇出”。長撇多為主筆,要認真練好。
長撇如大象的牙齒般堅實有力。長撇的行筆角度是隨著字形的變化而變化的。行筆時要略帶彎度,力送尾端。如:“左、在”等字。
4、豎撇
豎撇的寫法為下筆頓筆,向下行筆,行筆到位后,向左下方撇出。口訣:“頓筆——行筆——撇出”。
豎撇的形態是上邊直,下邊彎,先豎后撇,上部取直陡之勢,行筆至全畫三分之二處,向左下方成弧形撇出。如:“井、升”等字。
21
四、提的寫法
提又稱“挑”。提的書寫要快捷有力,不能拖泥帶水。特別要防止提寫成對號形或打彎無力。提又分平提及斜提。
1、平提(右尖橫、平挑)
平提也叫“右尖橫”或“平挑”。寫法是下筆頓筆然后向右方挑出。口訣:“頓筆——挑出”。
平提的形狀象一把鋒利的短劍。一般來說工字旁、王字旁、提土旁等最下面的提都用平提。如:“址、圳”等字。
2、斜提(斜挑)
斜提也叫“斜挑”。寫法與平提基本一致,只是取勢方向為向右上方挑出,形狀好似犀牛角沖上天。斜提一般用在提手旁或牛字旁當中。如:“牡、牲”等字。
五、點的寫法
楷書中的點豐富多采,變化無窮。有側點、垂點、橫點、豎點、撇點、挑點等。點的面積雖小,形態各異,但都如人的眼睛,精光四射,顧盼生情,如能寫好,則最為傳神。因此,點要寫的渾厚有力,神采飛揚,起筆收筆不能頭尾不分,隨意拖抹。
1、側點(右點)
側點又稱“右點”。寫法為由輕到重,向右下方頓筆,最后回鋒收筆。口訣:“輕——重——回鋒”。
側點的形狀是頭尖、背鼓、尾圓、腹收。既象掰開的一瓣蒜,又象一粒蘋果核。在點當中,側點的應用是最多的,所以一定要把側點練好。如“下、斗”等字。
2、垂點(左點)
垂點也叫“左點”。寫法是由輕到重向左下頓筆,略帶彎度,最后回鋒收筆。口訣“輕——重——回鋒”。垂點多用在豎心旁或寶蓋頭,有時需向左或向右傾斜。
垂點的形狀是上面尖,下面圓。形似一滴下落的水珠。如:“懺、州”等字。
3、其它點
(1)、橫點實際上是短橫的縮寫,如:“非、耳”等字。
(2)、撇點即短撇的縮寫,如:“平、半”等字。
(3)、豎點為短豎的縮寫,如:“主、立”等字。
(4)、挑點即斜提的縮寫,如:“汁、江”等字。
以上這些點只要掌握了相應筆畫的寫法,相應的點也就能寫好了。因此,在這里就不重復介紹其寫法了。
六、捺的寫法
22
捺是漢字里的主要筆畫。撇和捺好比字的兩翼,要左右呼應相稱。捺角要如刀一般銳利有力。整個捺畫要有起伏變化。因捺畫在字中都以主筆出現,要進行重點練習。
1、斜捺
起筆輕,由輕到重向右下方行筆,行筆到位后重按,最后向右提筆收筆。口訣:“輕——重按——捺出”。
注意斜捺不是一波三折,而是從左上到右下略帶彎度。捺腳要像人腳站在地上一樣穩而有力。為了能讓學生正確掌握斜捺的寫法,可借助硬幣(如:1角、5角、1元等)進行書寫練習。如寫完的捺和硬幣的邊緣大至吻合,這個捺寫得就比較正確。如:“人、大”等字。
2、曲頭捺
起筆略重,由重到輕,再由輕到重一波三折向右下方行筆,行筆到位后重按,最后向右提筆收筆。口訣:“略重——輕——重按——捺出”。
曲頭捺的形態猶如一把大刀,要寫得舒展開闊,銳利有力。如:“入、八”等字。
3、平捺
平捺的寫法同曲頭捺完全一樣,只是行筆方向不同,應向右行筆,略向下傾斜,同時注意要有一波三折的形態,不能平直,要如水波起伏之狀。如:“之、乏”等字。
4、反捺(長點)
反捺也叫“長點”。反捺的寫法與側點一樣,也可以說是在側點的基礎上變長。如:“頭、不”等字。
七、鉤的寫法
鉤畫是承接別的筆畫來寫的。如何與其他筆畫有機組合是寫好鉤畫的關鍵。凡鉤都要短小精悍,形態如鷹嘴一樣尖銳有力。如果寫得過大,勢必軟弱無力,其形態必然不美觀。寫鉤時,力量要集中在筆的尖端,筆尖停頓一下,然后勢如用腳踢球,迅猛地一腳踢出去,這樣寫出來的鉤呈飽滿銳利的三角形。鉤的變化雖多,寫法大致相同,只是方向、長短不同罷了。鉤畫分為橫鉤、豎鉤、豎提、斜鉤、臥鉤、曲鉤、豎彎鉤等。
1、橫鉤
橫鉤可以是長橫與鉤的組合,也可以是短橫與鉤的組合。以長橫為例:寫法是下筆頓筆,向右行筆,行筆到位后略停,然后向左下鉤出。口訣:“頓筆——行筆——頓筆——鉤出”。
橫鉤多用在“寶蓋頭”中。寫橫鉤時,出鉤的角度約45度,
23
正好是“米”字格中左斜線的角度,鉤的方向指向字的中心,好比鳥視其胸。如:“買、寶”等字。
2、豎鉤(左向鉤)
豎鉤又叫“左向鉤”。寫法為下筆頓筆,向下行筆,行筆到位后略停,然后向左上方鉤出。口訣:“頓筆——行筆——頓筆——鉤出”。豎鉤多為主筆,要寫好。
豎鉤的尖角約為45度,鉤的形態好象一只駝鳥低頭向后看,要寫得飽滿健壯,尖角銳利。如“寸、才”等字。
3、豎提(右向鉤)
豎提又叫“右向鉤”。寫法為下筆頓筆,向下行筆,行筆到位后略停,然后向右上方鉤出。口訣:“頓筆——行筆——頓筆——挑出”。
豎提的寫法及形態同豎鉤完全一樣,只是鉤時向右上方罷了。如:“衣、長”等字。
4、斜鉤(戈鉤)
斜鉤也叫“戈鉤”。寫法為下筆頓筆,略彎向右下方行筆,行筆到位后略停,最后向上鉤出。口訣:“頓筆——行筆——頓筆——鉤出”。
斜鉤在漢字的結構中筆畫較突出,收筆時向右下伸長,象古代兵器中的“長戈”。在漢字的搭配中,好象英勇的武士手持長戈,沖殺在戰場上。所以斜鉤要寫得勁健有力而又舒展。斜鉤在行筆過程中要略帶彎度。帶有斜鉤的字上部宜偏左,斜鉤右下長,鉤向右上方。如:“式、戒”等字。
5、臥鉤(心鉤)
臥鉤也叫“心鉤”。寫法為下筆輕,由輕到重成弧形向右下方行筆,行筆到位后略停,最后向左上鉤出。口訣:“輕——重——頓筆——鉤出”。
臥鉤的形態好象我們吃飯用的小碗左側至碗底的部分。寫時可沿著想象的小碗的左側向右下行筆再向右平移,至碗底的右側停頓,再向左上鉤出。如:“心、必”等字。
6、曲鉤(彎鉤)
曲鉤也叫“彎鉤”。寫法為下筆頓筆,向下行筆時向右帶彎度,行筆到位后略停,然后向左上鉤出。口訣:“頓筆——行筆——頓筆——鉤出”。
寫曲鉤時要注意彎度的大小要根據字的不同而不同。如:“手、乎”等字彎的就小一點,“狂、豕”等字則要彎的大一些。
7、豎彎鉤(浮鵝鉤)
24
豎彎鉤也叫“浮鵝鉤”。寫法:下筆頓筆,向下行筆,行筆到位后轉彎右行,至鉤處略停,最后向上鉤出。口訣:“頓筆——行筆——轉彎——頓筆——鉤出”。
豎彎鉤的樣子很像一只大鵝向前挺著胸脯,頭頸略向后仰,浮在水面上,所以也叫“浮鵝鉤”。寫時要注意豎的部分略向左傾斜,中間轉彎要圓滑,下部橫成水平同時略向下呈弧形,鉤尖向上挑起。有豎彎鉤的字上部要偏左,鉤在字的最右側。如:“元、毛”等字。
八、折的寫法
在漢字的結構搭配中,有些基本筆畫要根據搭配方位或取勢不同的需要,用折筆連接起來形成復合筆畫。這就是說,寫好復合筆畫的關鍵是寫好折。其實寫折就好比在操場上練習正步走,轉彎時來個立定、轉向,然后再徑直向前走。也就是說寫折時要停筆,轉折后再向前行筆。初學寫折可分兩筆來寫,可斷而再起,或提而再按,不要頓的太重,多出疙瘩,也不要太隨便,寫成脫肩的樣子。轉折要自然渾厚、有棱有角,體現字的骨力。折畫主要有橫折、豎折、撇折、橫撇、圓折等。
1、橫折
橫折是由橫畫和豎畫組成的,好象一根木條折過來一樣。橫折又分長折及短折兩種。橫折的收筆可帶鉤或帶隱鉤(隱鉤是帶有鉤的趨勢但又不像鉤那樣明顯),也可回鋒收筆。
(1)、長折:多數情況下長折的橫短而折長并且折的方向直下。寫法是先寫短橫,到轉折處略頓一下,即轉直垂下,收筆時帶鉤或帶隱鉤。如:“日、月”等字。
(2)、短折:短折多為橫長而折短,折的方向向左下傾斜。寫法同長折一樣,只是方向偏向左下。短折可以與長橫組合也可以與短橫組合。如:“口、刀”等字。
2、豎折
豎折是豎和橫的連寫,就象人的胳膊彎曲一樣。寫法是下筆先寫豎,豎的部分有時需向左或向右略微傾斜,至轉折處要略慢而重,隨即翻筆由左向右寫橫,最后回鋒收筆。如:“山、區”等字。
3、撇折
撇折的寫法有三種。
(1)、撇與提組成。寫法是先寫一短撇,到折的地方把筆略頓一下,接著提筆向右上挑出。如:“云、臺”等字。
(2)、撇與橫組成。寫法是先寫一短撇,然后翻筆向右寫短
25
橫,如:“東、車”等字。
(3)、撇與反捺組成。寫法是由重到輕寫撇,再由輕到重向右下寫反捺。注意:反捺的角度要根據字的不同而不同,用筆要清楚。如:“女、母”等字。
4、橫撇
下筆寫橫,略頓筆后向左下寫撇。注意撇要出尖,一筆寫成。如:“又、支”等字。
5、圓折
圓折是一種特殊的折。它不象前面所講的折都是由兩筆連接而成,圓折只有一筆,中間不需要斷開或頓筆。圓折的寫法與豎彎鉤的寫法相似,只是收筆時不向上寫鉤,而是回鋒收筆。如:“
七、四”等字。
九、各種復雜筆畫的寫法
有了基本筆畫的書寫基礎,再來練習各種復雜筆畫的寫法就容易多了。因為,所有的復雜筆畫都是由各種基本筆畫組合變化而來的。
1、橫折彎鉤(背拋鉤)
又叫“背拋鉤”。取向左弧勢,如背手拋物。前半部分同橫折的寫法相同,折下的豎畫要向左彎,這樣處理會使彎折處圓轉而無棱角。行筆到彎處后,筆鋒向右平移,最后向上鉤出。如“
九、幾”等字。
2、豎折折鉤
起筆同豎折,豎筆略向左傾斜,寫完橫后再折筆向左下寫豎鉤,下部的豎仍向左傾斜,最后向左上鉤出。如:“馬、與”等字。
3、橫折斜鉤
先寫橫畫,而后轉筆向下折。折的時候要寫斜鉤。斜鉤要寫的挺胸收腹,逆筆挑起,鉤朝左上。如:“飛、風”等字。
4、橫撇彎鉤
實際就是橫撇與曲鉤的結合。多用在耳刀旁中。橫撇要小,鉤要有力。如:“子、陽”等字。
5、橫折折撇
橫折折撇有兩種寫法。
(1)、第一種用在建字旁。寫法是到折時要頓筆,要寫出棱角,撇略長。如:“廷、延”等字。
(2)、另一種寫法專門用來寫走之底。這種橫折折撇的第二折寫得要圓滑一些,撇略短。如:“通、迫”等字。
26
27
24個基本筆畫第 3 篇筆畫介紹 豎 筆畫分解
豎畫要寫垂直,因為豎畫在一個字中往往起著關鍵的支撐作用,豎不垂直,則字不正。
豎有垂露豎、懸針豎和短豎之分。
垂露豎的寫法,下筆稍重,行筆垂直向下較輕,收筆稍重。 圖示:
懸針豎的寫法同垂露,只是收筆時由重到輕,出鋒收筆,筆畫出尖。 圖示:
短豎,寫法同垂露豎,只是筆畫較短,短豎要寫得短粗有力。 圖示:
例字臨摹
描一個寫一個,比一比,看誰把字寫得最干凈,最漂亮。
第五篇:硬筆楷書的筆畫寫法——點畫寫法 教案大全
點的書寫
設計:圖圖
教學目標:
1、 在老師的講解引導下,了解掌握鉛筆字的書寫要領;
2、 在觀察、比較、臨摩的基礎上,學會書寫基本筆畫“點”。
3、 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逐步提高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4、 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復習上節課的主要內容。 指名談談自己的學習收獲。 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 二 、新授:
(一)講解“點”書寫要領。
1、 老師示范書寫,指名說筆畫名稱。
老師領讀筆畫名稱。
2、 講解筆順。
3、 再次范寫,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點”有什么特點。
分小組討論。
4、 教師分析講解:
書寫每一個筆畫都要有起筆、行筆、收筆,不能平拖或平劃;要有輕重變化,不能寫得像個火柴棒。
詳細講解:點畫在—個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樣重要,是一個字的精神體現。 點畫有右點、左點、豎點和長點之分。
右點,輕下筆,由輕到重向右下行筆,稍按后即收筆,不能重描,一次成畫。寫點關鍵要有行筆過程,萬不可筆尖一著紙就收筆。 圖示:
左點.寫法基本同有點,但行筆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筆時要頓筆。 圖示:
豎點,實際上是有點的變形,當點在字頭居中出現時,人們習慣將點的收筆處與下面筆畫連接起來,因此,這種點形態比較直。如圖:
長點,是在右點的基礎上變長,行筆應慢一些。 圖示:
5、指名說一說右點、左點、豎點、長點怎樣書寫。
6、師邊講解邊示范。
(二)學生練習書寫點,師行間巡視輔導。 展示優秀的學生作業。
(三)學習書寫帶點的字。
1、出示范字。
2、指名認讀。
3、指名說筆順,書空。
4、帶領學生分析書寫要
5、演示書寫過程。
6、學生練習書寫,教師行間巡視。 三 小結:
1、 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2、 說說你的收獲。
24個基本筆畫第 4 篇一、二筆都是右下點,第三筆則是提畫。
四點底:第一點是左下點,其余三個點都是右下點,其中第
二、第三點都要寫小一些,第
一、四點要大一些。如
京 2.橫的寫法
(1) 認識橫的特點:在幾種基本筆畫中,橫畫應用最多。橫在一個字中起橫梁作用。所以,橫在起筆、行筆、收筆,每一個動作都要交待清楚,不能含糊。 (2)書寫方法。
長橫:起筆稍重,然后略提起,由左向右收筆,取勢左低右高,與水平線傾斜。最后,回鋒收筆。
左尖橫:落筆輕,向右上用力移動,趨勢稍微上翹,收筆重頓。這個筆畫看上去像平撇,但是,運筆則是由左向右。
右尖橫:落筆重,逐漸向右上滑去,呈上翹狀,收筆時不作頓,順勢輕收,但不出鋒。
斜橫:起筆稍重,然后輕輕提起向右運筆。橫的斜度比長橫要大。收筆略頓,重而緩。如
三
王 3.豎的寫法。
(1)豎的特點:豎在一個字中起著支柱作用,因此,要寫得平正,不歪,盡量做到垂直,挺拔有力。有的還把豎畫稱之為直畫。只有這樣寫,才能做到不失重心,立地穩固。 (2)書寫方法
垂露豎:起筆略重,向右作點畫,頓后提筆向下緩緩行筆。行至末端用力下頓后回鋒收筆。整個筆畫做到直立而不僵,使它有輕重感。
懸針豎:落筆向右重頓,而后轉鋒向下均勻行筆。中間要略慢一些。待出鋒時直下,略快,似懸針一般,鋒要尖細。
短豎:落筆要重,頓后提筆下行,直到末端。收筆稍停,不用力作頓。回鋒時慢向上收筆。如
十
林
相
懸針豎用于字形簡單明朗而又對稱的字,其他就用錘露豎。 短豎一般用垂露,長豎在中既可用懸針也可用垂露,長豎在左用垂露,長豎在右一般用懸針。書法無定規!
書法小知識--垂露豎和懸針豎各自在什么情況下用?
(垂露豎和懸針豎各自在什么情況下用?
許多同學在學習完垂露豎和懸針豎的時候,往往不知道他們都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在使用的時候不知道有什么規律?現在我根據經驗總結一下,希望供大家參考。
垂露豎和懸針豎的使用時候規律與長短沒多大關系,在長短上也沒有規律可遵循。
判斷豎畫是否為懸針豎有一種簡便的輔助辦法,就是根據筆畫順序判斷。即:懸針豎一定是字的末筆。也就是說字的最后一筆如果是豎畫,通常為懸針豎。
如:‚那、即、聽、科、鐘、蜂、神?等(只有個別字例外,即:‚個、介、并、引、川、州、淵?等)。
如果豎畫不是末筆則為垂露豎。還有懸針豎用垂露豎寫也不影響字的美觀。
總結一下:垂露豎是一個通用的豎,可以代替懸針豎使用,但懸針豎就不一定能代替垂露豎使用了。
例如:‚木?字的垂露豎不能拿懸針豎代替。但‚年?字的懸針豎可以用垂露豎代替。等等...
還有在具體書寫中,如果連續兩個字是懸針,那有時要改用一個為垂露豎,主要是不讓字的鋒芒太多,屬于審美方面的要求,多在軟
筆書法里體現的多一些,一般硬筆書法不太強調。
一般情況總結如下:
1.豎在字右半部分的,用懸針為宜。 如 那、即、聽
2.豎跟口,橫搭配的,用懸針為宜。 如 中、千、申、干
3.左邊為撇,兩者皆可。并、開、鄺、卯
【延伸閱讀】
1.懸針。書寫直畫下端尖銳,如針之倒懸,故名。與垂露為兩種形體。馮武(簡緣)《書法正傳》稱:‚將欲縮鋒,引而伸之,須要首尾相等。但鋒尖耳。不可如鼠尾。又按古人只有垂露一法,懸針始于《蘭亭)‘年’字。后人遂以為法。?
2.垂露。書寫直畫的一種形態。其收筆處如下垂露珠,垂而不落,故名。具有藏鋒的筆勢,不同于‚懸針?。唐代孫過庭《書譜》稱:‚觀夫懸針垂露之異。?
4.撇的寫法。
(1)撇的特點:“撇”畫是向左伸展的一筆。它的形態變化多樣。無論怎樣變化,都要注意體現姿態舒展的特點。首尾粗細的變化不能太突然,弧度也要適當。力度要貫徹到筆尖。 (2)書寫方法
起筆向右頓,轉豎直向下,中間緩慢行筆,積蓄筆勢。臨近收筆時,用力向左下撇出。撇出時要運力到底,出鋒要快。如
永
5.捺的寫法。
(1)捺的特點:捺畫是向右下方伸出的一筆。它是漢字里的主要筆畫。捺的寫法要有起有伏,上邊線要平直,不要凹下去。捺腳要力足豐富,不可缺角,不要下拖作狐尾樣,也不要翹得術高。 (2)書寫方法
直捺:下筆輕,處械上向右下行筆,漸行漸重。在捺的末端要稍重頓一下筆,而后捺出。捺出的底要取平。
平捺:回鋒落筆向左逆入轉而向右下平行帶弧度運行,最后頓筆按下,向右上快出鋒捺出。捺的底刃要向右上翹起。整個筆畫首尾在一個平面上。 短捺:順勢落筆,輕用力向右下行筆。行筆中由細到粗,稍停,轉筆向右用力捺出。如
奈
6.鉤的寫法。
(1) “鉤”畫是承接別的筆畫來寫的,接豎的是豎鉤,接磺的是橫鉤。鉤畫根據漢字結構搭配的需要,呈現不同的形態。 (2)書寫方法
豎鉤:起筆稍微重一些,頓而向下出筆。到接近收筆時,頓而向左上斜勢鉤出來,與豎成銳角。
彎鉤:彎鉤也叫弧彎色。寫的時候,用筆尖輕落紙上,由輕而重。從左上向右下,雙轉左下,呈右彎形。到接近收筆處向左上轉,稍停,提筆鉤出。 豎彎鉤:起筆、行筆同豎畫,而后稿右彎出彎后移到鉤處,折筆向上鉤出。行筆過程中,注意使豎畫向左挫進。彎處要圓轉而無棱角。
斜鉤:落筆稍頓,向右下慢慢行筆。到接近出鉤時,蓄勢后用力翻筆向上鉤出。整個筆畫要挺胸收腹,不要過彎。
臥鉤:落筆輕輕,由細到粗,朝右下稍斜后向右平移,最后向右上昂起鉤出。鉤要朝左上。
橫鉤:東筆略重,均勻用力向右行筆。到轉折處向右下略頓,蓄勢后快速向左下鉤出。
如
找
我
7.折的寫法。
(1)折的特點:“折”畫也和鉤畫一樣,是附屬在別的筆畫上的。它經常在漢字中出現。折的變化多在于它的角度。 (2)書寫方法
豎折:起筆稍重,頓而向處。到轉折處向左上回筆再向右橫出,咯頓而回鋒。轉折之處要有圓弧,富于彈性。
豎彎折:起筆同豎畫,到轉折處要呈彎曲狀,有弧度。收筆時要略頓而回鋒。它像一只浮在水面上的鵝一樣,彎處有圓弧,緩慢折過來。 橫折:橫折是先橫后的,折角也成九十度,像人的胳膊彎曲一樣。橫折的豎略向左彎。它的寫法是下筆同橫法,折時作頓。
撇折:起筆重頓,用力向左下行筆。到轉折處稍停,轉筆快速向右上挑去。 如
固
南
8.提的寫法。
(1)提的特點:“提”畫又叫“挑”,是漢字中從左下向右上角挑出的一筆。寫提要回想寫短撇的用筆方法。這實際是短撇的反方向。 (2)書寫方法
平提:起筆要用力,稍頓后用力快速向右上方挑出。為了蓄勢以增加筆力,可逆鋒起筆。同時注意不要把挑拉得過長,顯得軟弱。
豎提:起筆用力,稍頓后快速向上方挑出,注意挑的角度要比平提大一些,接近于豎直。如
切
結 構 方 式
例 字
間 架 比 例 獨 體 結 構
米、日
方正
品 字 形 結 構
品、森
各部分相等
上 下 結 構
思、華
霜、花
基、想
上 中 下 結 構
意、
褒、裹
左 右 結 構
村、聯
偉、搞
剛、郭
左 中 右 結 構
街、坳
灘、傲
全 包 圍 結 構
圓、國
半 包 圍 結 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