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6
這是5的乘法口訣教案設計與意圖,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內容:新人教版二年級上冊51頁,5的乘法口訣及練習第3題、第5題。
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經歷知識產生的過程中掌握知識、訓練思維、積累情感。本節課我擬定了如下三維目標。
[知識技能]學生能模仿編寫部分5的乘法口訣,在編口訣、記口訣、用口訣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提高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思維]在整理口訣中,通過觀察發現口訣中的規律,初步培養學生發現簡單規律的能力。同時,在找規律中將舊知與新知聯結起來,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發展數學思維。
[情感與態度]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學習,在合作交流中體驗知識的產生、發展和應用,積累學習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編口訣掌握記口訣、用口訣的方法是本節課的重點。我采取活動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加強重點知識的習得與鞏固。
[難點]由于思維發展的階段性,以及學生的水平差異性,如何引導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發現口訣中的規律是本課的難點。為了解決教學難點,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以及教師教學語言與非語言行為的作用,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引導與點撥,幫助學生突破思維的發展。
教學方法
教法:以啟發式教學為主,綜合使用講授法、演示法、活動教學法。
學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重要的數學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與個體學習相結合,在觀察與發現中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激趣導入
講故事: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同學們表現這么好,作為獎勵老師給你們講一段《西游記》的故事。有一天,孫悟空遇到很多妖怪,一個人實在打不過他們,這可怎么辦呢?悟空忽然靈機一動,他先拔了一根毫毛,輕輕一吹變了3只小猴,又拔了一根,又變出三只。他連續拔了四根,每根都變出3只小猴,一共有多少只小猴?
你會計算嗎?
情景一:
3+3+3+3=12
能用乘法表示嗎?
3×4=12或4×3=12
是幾個幾相加?
情景二:
3×4=12或4×3=12
是幾個幾相加?
你會算嗎?
(游戲導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復習4個3相加的計算方法。這是一份遷移性練習,是為使學生將舊知向新知過渡而設計。)
二、由扶到放,探索知新
(一)推導口訣,自主探究
1、示范“一五得五”歸納方法
講述:同學們說真的太棒了,有幾位可愛的朋友想向大家學習,你們想認識他們嗎?(在手上帶上可愛的指頭娃娃,閃亮登場)
問:1只手有幾個指頭娃娃,是幾個5?(板書5)
你能用乘法表示嗎?
板書:1×5=5,
能列出另一個乘法算式嗎?5?1=5
這兩個算式都表示什么?(一個5是5)
我們來給它們編一句口訣吧,
(貼)板書:一五得五。
齊讀。
提問:“一五”是什么意思呢?
(一個5)
“得五”是什么意思?
(等于5)
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
(一個5是5)、(生可能會說:一個5相加是5,提醒,一個5就不用相加了)
2、半扶半放,歸納“二五一十”
問:“一只手是五,那再加上一只手,兩只手有多少個指頭娃娃?”(10個)
你會算嗎?
情景一:
5+5=10,(板書)
追問:“是幾個5相加?你能用乘法表示嗎?”
板書:2×5=10,5×2=10
情景二:
2×5=10,5×2=10
追問:“是幾個5相加?
板書:5+5=10
也給它們編一句口訣吧
引導:“二五”是多少呢?
生1:(二五一十)(表揚,并問問為什么這樣編寫)
生2:(二五得十)(肯定。但提醒:在乘法口訣里只有得數是十以內的才說“得幾”)
板書:二五一十。
問:“二五是什么意思?”
(進一步讓學生明白口訣的前半部表示有幾個五)
問:“一十”呢?
(后半部是這幾個五相加的和)
問:“二五一十是什么意思?”
3、自主探究其他口訣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我們已經知道兩只手有10個指頭娃娃,(慢,指)那么3只手、4只手、5只手呢?(課件出手圖,請同學們在小組里伸伸手,數一數。)
請你數一數,算一算,并完成練習紙上橫線上面的內容。
師:3只手有幾個指頭娃娃?(15)
師:你怎樣計算的?(我是這樣算的:3個5相加等于15,)
師:也就是10+5=15
師:那4只手呢?(15+5=20)
師:5只呢?(20+5=25)
師:我們用加法計算出了3、4、5只手的手指娃娃的個數,乘法你會嗎?你能編剩下的口訣嗎?請你完成練習紙上的第二題。
(生獨立完成,師巡視,找出合適的學生板書。生1板書3,生2板書4,生3板書5)
師:我們一起看一下。
你為什么這樣編寫?
點評中再次強調口訣的含義:“是幾個5?”、“幾個5是多少?”
揭題: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學習內容:五的乘法口訣。
齊讀口訣。
(二)小組合作,尋找規律
師:“怎樣才能更好的記住口訣?小組合作找找看,誰能發現口訣中的小秘密,并思考為什么會這樣?”
師:你發現了什么秘密?
生:第一個數是一、二、三、四、五。師問:為什么呢?
生:第二個數都是五,師問:這是怎么回事?
生:最后的數安五、十、五、十、五的順序排列。師:也就是和的個位上安五、0、五、0、五的順序排列,那什么時候是5,什么時候是0?
生:和是安五、十、十五、二十、二十五的順序排列。師:為什么會這樣呢?
師:你們發現了這么多的秘密,下面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這些口訣。
(利用找規律來促使學生對口訣有更細更深的理解,更好的將新知納入他原有的知識網絡。討論后以小組為單位向全班匯報他們的發現,通過語言表達,揭示學生的思維。在觀察中,有的發現乘數的規律、有的發現積的規律、還有的發現乘數與積之間的規律……不同層次的學生發現不同深度的規律,思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也許有的學生還沒有達到發現規律的思維能力,但是在其他同學的表現中他得到了啟發,模仿也是一種學習。)
師:你記住了嗎?
老師要考考你。
我們作對口令游戲好嗎?
三、鞏固練習,升華提高
1、數小鴨游戲
師:哇。我們今天學的可真棒,我們來唱首歌歡慶一下吧。
播放“數小鴨”的音樂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樂曲中唱一唱、動一動,得到舒緩與放松。
音樂停下隨即提出:“這個小朋友怎么也數不清多少鴨了,你能幫幫他嗎?”
(課件)
問:多少只?
又問:用哪句口訣?
請你快速說出乘法口訣。
大屏幕上隨機出現不同排數的小鴨,讓學生數一數幾只鴨?說口訣。
2、爭當智慧星
同學們真不錯,看來我們班里有很多智慧星啊。誰是呢?我要找一找。
完成練習紙上的第3題
我請最棒的小組開火車,
火車火車誰來開?
師:同學們完成的真好,可是老師要提醒大家,口訣中的數字千萬不要寫成( ),而是( )。
3、爭當計算小能手
同學們的口訣學的真好,那你會用今天學的口訣快速的計算嗎?請完成第4題。
(在練習過程中我通過巡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完成情況。并根據學生表現出來的問題及時調整下一步的教學。是個別問題的進行個別輔導,是普遍性問題的則在全班進行糾正。)
我請一位同學來說得數,其他同學來說口訣好嗎?
4、數手指游戲
同學們會玩“剪刀、石頭、布”游戲嗎?老師有一個新的更好玩的玩法。
規則:五人一組,
游戲中只能出“布”和“石頭”,
看大家出的“布”的個數,數一數共伸出了多少個手指頭,
用哪句口訣
看誰說得快又準
5、小結
提出:“這一組有六個同學,他們都是出布,有6個5,怎么辦?”請回家以后自己思考明天回來和大家分享。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2.初步培養學生的推理和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和熟記5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運用口訣熟練地進行相應的計算.
教學準備:教具:圖,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新課。
1、出示圖1。
(1)從圖上你找到了哪些乘法算式?(生說師有意識按順序寫)
51=515=51個5
52=1025=102個5
53=1535=153個5
54=2045=204個5
55=255個5
(2)你發現了什么?(都是關于5的乘法算式)
2、出示課題。5的乘法口訣
3、你會根據這些算式來編5的乘法口訣嗎?請你編編看。
4、根據學生說的師出示: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5、小結:這就是五的乘法口訣,是同學們自己編寫出來的,你發現5的乘法口訣有什么特點嗎?(找找5的乘法口訣的規律)
6、我們一起來念一念,背一背。
(1)背口訣
(2)加入以前學的1-4的乘法口訣后背一背。
(3)對口令a、老師與同學對
b、同學與同學對
二、練習
1、根據口訣寫出算式的得數。
52=45=55=51=
25=15=53=35=
2、卡片口算。
55=44=35=33=
25=34=22=11=
53=21=42=32=
3、生活中關于5的乘法算式也有,你能舉例說明嗎?
(手和腳,奧運會的五環旗)
三、總結:
1、你覺得今天有什么收獲?
2、今天還有什么問題想問老師的嗎?
四、拓展練習。
1、老師想到商店里去買一些東西,我看見(如圖):
(1)2個杯子多少元?
(2)5個毽子多少元?
你是怎么算的?
(3)你想不想也買一些?請你算算你花了多少元?
(4)請你幫你的同學算算她花了多少元?
教學反思:
1、給了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列出乘法算式,自己編出乘法口訣。
2、以前多數學生會背乘法口訣,但只是停留在表面的,這節課就要讓學生在認識乘法的基礎上編口訣,在編口訣的過程中深入理解乘法,這一目標達成了。
3、一些缺憾。就是在這節課上沒有讓學生反復讀,以至學生在學習缺乏體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5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和意義,熟記5的乘法口訣,初步學會運用5的乘法口訣求積。
2.通過觀察、操作、嘗試、比較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精神。
3.培養學生的推理、概括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掌握口訣的結構和規律。
教具、學具準備:掛圖,口訣卡片
教學設計過程:
一、復習乘法的意義:
師:我們每天做幾次眼操?(2次)那一個星期做幾次眼操呢?(指明說)
生:加法計算2+2+2+2+2+2+2=14(次)
生:乘法計算2×7=14(次)
師:為什么算得一共是2×7=14次?(7個2連加可以用乘法計算)
“2×7”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答)
二、新授:
師:鼓掌表揚一下雙修日也能堅持做眼操的同學(學生鼓掌)
師:小朋友的掌聲真響亮,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雙勤勞的小手,這雙小手可能干了,可以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呢。一只小手有幾個手指頭呀?(5個手指頭)2只小手加起來又有幾個手指頭呢?(10個手指頭)你是怎么算的?
生:5+5=10(個)
師: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2×5=10(個)或5×2=10(個)
板書:5+510
2×5=105×2=10
那三只小手呢?(指名列式)
板書:5+510+515
3×5=155×3=15
通過推理得出:4×5=205×4=205×5=25
小組討論:剛才我們解決的問題和上面的三組算式有什么特點和規律?
(交流結果,指名回答)
生:算式的得數是連續加5的。
生:算式里都有一個因數是5。
生:它們的得數(積)有規律:是5、10、15、20、25來排列的。
師:那你們能按照乘法算式編出乘法口訣嗎?(生討論編口訣,并把它們寫下來)
(指名來說說乘法口訣,帶領大家讀一讀)
教師邊板書: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三、鞏固練習:
1、開火車對5的乘法口訣
2、以4人小組合作玩讀口訣游戲
“一五得五”,伸一只手
“二五一十”,伸兩只手
“三五十五”,2個同學合作伸出三只手
………………
3、做一做課本練習3、4、7、8題,并指名對答案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能把5的乘法口訣背下來的一起站起來背一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5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和意義,熟記5的乘法口訣,初步學會運用5的乘法口訣求積。
2.通過觀察、*作、嘗試、比較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精神。
3.培養學生的推理、概括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掌握口訣的結構和規律。
教具、學具準備:掛圖,口訣卡片
教學設計過程:
一、復習乘法的意義:
師:我們每天做幾次眼*?(2次)那一個星期做幾次眼*呢?(指明說)
生:加法計算2+2+2+2+2+2+2=14(次)
生:乘法計算2×7=14(次)
師:為什么算得一共是2×7=14次?(7個2連加可以用乘法計算)
“2×7”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答)
二、新授:
師:鼓掌表揚一下雙修日也能堅持做眼*的同學(學生鼓掌)
師:小朋友的掌聲真響亮,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雙勤勞的小手,這雙小手可能干了,可以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呢。一只小手有幾個手指頭呀?(5個手指頭)2只小手加起來又有幾個手指頭呢?(10個手指頭)你是怎么算的?
生:5+5=10(個)
師: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2×5=10(個)或5×2=10(個)
板書:5+510
2×5=105×2=10
那三只小手呢?(指名列式)
板書:5+510+515
3×5=155×3=15
通過推理得出:4×5=205×4=205×5=25
小組討論:剛才我們解決的問題和上面的三組算式有什么特點和規律?
(交流結果,指名回答)
生:算式的得數是連續加5的。
生:算式里都有一個因數是5。
生:它們的得數(積)有規律:是5、10、15、20、25來排列的。
師:那你們能按照乘法算式編出乘法口訣嗎?(生討論編口訣,并把它們寫下來)
(指名來說說乘法口訣,帶領大家讀一讀)
教師邊板書: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三、鞏固練習:
1、開火車對5的乘法口訣
2、以4人小組合作玩讀口訣游戲
“一五得五”,伸一只手
“二五一十”,伸兩只手
“三五十五”,2個同學合作伸出三只手
………………
3、做一做課本練習3、4、7、8題,并指名對*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能把5的乘法口訣背下來的一起站起來背一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