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7
這是7的乘法口訣教案蘇教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內容:7的乘法口訣
教材分析:
教材在安排
7的乘法口訣這一部分內容時與1-6的乘法口決相隔了5個單元,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記憶1-6的口訣,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消化后,再教學7的乘法口訣,減輕了學生負擔。與6的乘法口訣編排類似,這部分內容包括了例題、“想一想”和“想想做做”。在例題中編出乘法口訣,在想一想中用乘法口訣算,在想想做做中鞏固和運用乘法口訣。學生已有編制口訣的活動經驗和方法,教材在這里安排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創設了活動情境,預留了需要學生思考和填寫的“空白”。想想做做第一題是通過對比,引導學生理解7的乘法口訣之間的聯系,幫助記憶口訣;第2題是對第一題比較結果的歸納、總結;第3題進一步理解用同一句乘法口訣可以計算兩道相應的乘法算式;第5題是應用7的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設計思路:
一、在操作、交流中突出重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編制口訣,教學時采用操作交流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編制口訣。
1.通過擺小船揭示1個7相加、2個7相加、3個7相加……分別得出7、14、21、28……學生在操作中表述,在表述中領悟。
2.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聯系表述和板書編制口訣。
3.通過送口訣回家突出了一句口訣可以寫出兩道乘法算式。
二、在討論、練習中突破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記憶口訣和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7的口訣中“四七二十八、”“六七四十二”較難記,容易與其他口訣混淆。本節課采用對話、討論、練習的策略突破難點。
1.引導學生討論怎樣記口訣。如:在記四七二十八時通過啟發思考,學生能很容易想出在21上加7或在35中減7……
2.通過新穎題型、身邊事例強化記憶.如:練習中安排了學生熟悉的古詩,通過算字數,通過算教室里6個小組共有多少學生等活動強化記憶來強化記憶口訣。
三、課堂因“做”而精彩。
小學生的學習活動應該是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開始我設計了通過闖關拿門票一下子抓住學生的心,使學生迅速回歸課堂,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氣氛,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境。接著安排了小組活動擺小船,學生在操作拼搭中思考,體驗感悟,伴著優美的旋律---“讓我們蕩起雙槳”孩子的思維在水中蕩游,小手在靈巧的拼擺,并不時指點數出三角形的個數。既愉悅了身心,又構建了知識。接著討論由少到多數量不等的小船需要的三角形的個數,分小組匯報。孩子參與熱情高漲,讓他們“做”了才有切身感受,讓他們“做”了才有知識的真情流露,讓他們親自實踐了,才能真正品味知識的醇香。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
四、課堂因“賞”而神韻。
有人說,教學是教者以心呼喚心,以自己的火去點燃學生的火從而激發學生體驗幸福,體驗成功。本節課以“賞”貫穿而終,從創關成功到“讓我們自豪地齊讀自己編出的口訣”,到“請你在本領王國里露一手”等步步都在用“賞”的眼光評價學生,使學生沉醉在成功中,陶醉在學海里。“賞”得自然,“賞”得貼切,賞”得學生昂起了頭,“賞”得學生挺起了胸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推導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并熟記7的乘法口訣,能正確計算7的乘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使學生理解7的乘法口訣的來源,認識7的乘法口訣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3.在學生自編乘法口訣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繼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度,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學生編制口訣
教學難點:記憶口訣和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三角形卡紙、口訣卡片、算式卡片、把學生分成6組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數學公園玩一玩,想不想去?不過得先闖關拿到門票。
找規律填出下面的數
7、14、21、( )、( )、( )、( )
你怎么知道填這些數的?
謝謝你們替大家拿到了門票。
2.聽!是什么音樂?(讓我們蕩起雙漿)哦原來是海面上蕩來了一只船(出示用三角形拼成的小船)
你能用三角形擺成一只這樣的小船嗎?
(設計意圖:“闖關”游戲,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聽音樂、觀察畫面上的小船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為下面進行的操作、探究創設一個平臺。)
(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學具操作,學生用三角形擺小船。(一組擺一只小船)
提問:擺一只小船用了幾個三角形?是幾個7?(板書1個7)
出示表格
船的只數1234567
三角形的個數7
如果兩組加起來就是幾只船?用了幾個三角形呢?請填在表格里
2.指名匯報:14怎么得來的?幾個7相加?(板書2個7相加)3只小船呢?怎么算出來的?、4只小船、5只小船……7只小船,各用了多少個三角形呢?根據學生的回答,依次板書:3個7相加、4個7相加……7個7相加。(板書成書上的形式)
3.表示1個7的乘法算式怎么列?1×7 2個7相加的乘法算式呢?2×7……
我們一起看表格里的數說1個7是7、2個7是14、3個7 21、4個7 28……
這些數字都與哪個數字有關啊?(指著表格右邊的數字問)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乘法口訣那就是-----(學生回答)7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從 學 生 已 有 知 識和 生 活 經 驗 出 發,引 出 數 學 問 題,讓 學 生感知 到 生活 中 處 處 有 數 學。同 時 激 發 了 學 生 的 求 知 欲,變 要 我學 為 我 要 學,為 下 一 環 節 探 索 口 訣 做 好 準 備。)
(三)創編口訣
剛才我們在操作樂園里玩得很開心,下面我們到口訣公園走一走
試編:如果讓我們根據這些內容(指板書內容)自己創編7的乘法口訣你能嗎?
(1)自己動腦筋想一想。
(2)告訴小組里的同學你編出了哪些口訣并請小組長寫在紙上。
(3)告訴全班同學你們寫了幾句?你們呢?視頻展示各小組編的乘法口訣,給大家讀一讀
(4)辨析:所編的口訣是否正確?若不正確,如何改正?
追問編口訣時是怎樣想的?
根據學生匯報的口訣出示口訣卡片:同學們真了不起自己編了7的乘法口訣,讓我們自豪的讀一讀好不好?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學生的原有基礎,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得時間和空間,引發學生多角度理解口訣的含義和來源,溝通乘法意義、算式、口訣三者之間的聯系。)
(四)找規律記口訣
接下來一起到記憶王國瞧一瞧、聽一聽
1.找規律:
讀了這7句口訣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引導學生觀察前半部分(各是幾個7)和后半部分; 比較口訣,引導學生發現“相鄰兩句之間相差7”的規律。(為學生記憶乘法口訣作準備。)
讀一讀后半部分7、14、21、28、35、42、56、49
2.記口訣:7句口訣里有這么多規律,那我們就根據這些規律來記口訣
(自己讀讀、記記,再同桌互讀讀、記記)
3.全班交流:在背的過程中你有沒有覺得哪句難記,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記住它呢?(例如:四七是多少可以利用“三七二十一再加7”或“五七三十五再減七”得出)在談到三七二十一時跟學生說其實在我們的周圍生活中經常說到三七二十一,大家看過西游記嗎?
出示圖片:孫悟空在煉丹爐里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煉成了火眼金晴,在取經的路上只要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舉起金箍棒就打!(閃爍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現在知道這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是什么意思了吧
小結我們記不得的時候可以根據上下口訣之間的關系去算。
(設計意圖: 組 織 學生進行交流,一方 面 讓 學 生積 極 地 陳 述 自 己 的 觀點 和思 考 過程;另 一 方 面讓學聽其他同學的思維過程中,不 斷 完善、優化自己的 思維 過 程。教 師 則 對學 生的匯報適時地進行評價、整改和總結。)
4.對口令:你們已經記住了7的乘法口訣,能和老師對口令嗎?老師說前半句你說后半句,然后反過來對好嗎?(師生對、同桌對)
5.填寫口訣:P62(把方框里7的乘法口訣填寫完整)填好后對著黑板檢查一下對不對。
6.送卡片回家:
根據一七得七這句乘法口訣你能寫出哪兩道乘法算式:學生說師把卡片出示在口訣的右邊
1×7 7×1
根據其他的口訣我們又能寫出哪些乘法算式呢?我們有的同學手上有算式,請你來像老師一樣送他們回家。
檢查送得對不對
為什么七七四十九只有一道算式呢?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從學生的知識經驗出發,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既富有情趣,又富有挑戰性。)
(五)深化鞏固、應用拓展
下面我們再到本領王國里面露一手。
1.試一試
師拿起任意一張算式卡片問等于幾?用哪句口訣?7×2 7×1 7×4 7×5 6×7 7×3 4×7
2.想想做做3:
師拿起口訣卡片讓學生說出乘法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4
轉轉盤:老師跟大家玩個游戲
師點到哪個數請學生用7跟它相乘,不用舉手直接站起來說得數
4.完成想想做做1、2
請學生填寫然后比較每組上下三題,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每組題的計算結果相同?左右觀察對比你又發現了什么?
那么請你填空6個7比5個7多()比7個7少()
5.完成想想做做5
師:7是個神奇的數字,誰知道一個星期有幾天?
屏幕上出示想想做做5 。
繼續問:爸爸出差4個星期呢?出差6個星期呢
6.屏幕上出示唐詩《早發白帝城》。你能用哪一句口訣算出這四句詩中共有多少個字嗎?
生;四七二十八。
師:對!每句七個字,這樣的詩,又稱七言詩。
7.實際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與7有關的事?(分別指名回答,根據回答提出用7的乘法口訣解決的問題,逐一引導解答)
提問:我們教室里有幾組學生?你能提出用7的乘法口訣計算的問題嗎?
(設計意圖:整個練習設計遵循“趣味性、應用性、開放性”原則,促使學生在練習中不斷加強對口訣的理解,從而熟記乘法口訣。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臺,讓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有學習中的問題,有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感受乘法口訣的用途,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原來這么有趣。)
(六)總結:
小朋友,這節課你在數學公園里玩得開心嗎?都有哪些收獲?
從古到今,人們生活在數的世界里,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你就會覺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 設計意圖:引 導 學生 對 所 學 的 知 識、學 習 方 法、學 習 結 果 等 進 行 全 面 總 結評 價,體 驗 學 習 的 成 功 感,增 強 自信 心。)
【教學內容】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72頁
【教學目標】
1、借助已有知識和經驗編制7的乘法口訣,初步記住7的乘法口訣,能運用7的乘法口訣進行有關表內乘法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2、經歷編制乘法口訣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度,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能用7的乘法口訣正確計算7的乘法。
【教學難點】獨立整理7的乘法口訣并熟記7的乘法口訣。
【教學準備】ppt課件、口訣卡片、訓練題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
1. 背1-6的乘法口訣。
2. 口算(看算式先說口訣,再讀算式及得數。)
二、 導入新課
范老師發現1-6的乘法口訣大家都學得非常棒,那么大家猜一猜今天要研
究什么?——7的乘法口訣
那你知道7的乘法口訣有幾句嗎?它們會有什么樣的規律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吧!
三、 探究新知
1. 情境導入:
(1)介紹“七巧板”。
出示七巧板的圖案。同學們,認識它嗎?這是我國古代人發明的一種智力玩具,叫七巧板。(出示名稱)你知道每一副七巧板由幾塊組成的嗎?(7塊)我們可以用這七塊板拼出許多美麗的圖案。大家有沒有玩過呀?老師用七巧板擺了一些圖案,想看嗎?(幻燈演示)
老師擺的怎么樣?
【設計理念:有趣的七巧板拼圖不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充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為本課的學習作好了“情感”的鋪墊,無形之中拉進了孩子與老師和陌生知識的距離。】
(2)填表格。
剛才老師擺一個圖案用了幾塊圖形?(出示:7)
擺2個圖案呢?(用了14塊)你是怎么得到的?(學生如果說2×7=14,師:2×7=14表示什么意思?哦,2個7是14,也就是7塊再加7塊是14塊。)
那擺3個、4個、5個、6個、7個圖案又分別用了幾塊圖呢?你會算嗎?請你把答案填在課本第72頁的表格里。(生填)
(3)全班交流表格填寫過程,并小結:
剛才我們在算的時候,每次都是加幾?(7)我們知道1個7是7。再加1個7就是(2個7),2個7相加和是(14)。3個7相加呢?那28是幾個7相加?35是幾個7相加?42里面有幾個7?49里面有幾個7?我們一起看著大屏幕來說一說:1個7是7,2個7是14……(齊說)
【設計理念:這個部分的安排,讓學生知道了幾個7,并算出結果,為獨立編制7的乘法口訣作好知識準備,也為學生的自主探究搭好臺階。】
2.編制口訣:
(1)你會編7的乘法口訣嗎?在練習紙上試一試吧。如果有困難,可以看一看屏幕下邊的一列數,再編口訣。
(2)展示學生作品。
【設計理念:學生在學習了2-6的乘法口訣之后,已基本了解了編制口訣的思路與方法。同時,二年級的學生思維雖然仍處于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比較、綜合、遷移的意識。在興趣濃厚的狀態下,學生有較強的探究意識和強烈的表現欲望。因此,充讓學生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運用遷移,大膽實踐,嘗試著編口訣,尊重了學生特點,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性,極大的調動了學生興趣。同時,教師應抓住學生匯報的契機,讓學生說出所思、所想。讓學生在彼此的交流中進行知識的互補與沉積,教師可適當進行點撥與引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3、探究規律,熟記口訣。
(1)讀口訣:請大家自豪的讀自己編制的口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對7的乘法口訣有一個整體認知)
(2)找規律:找一找7的乘法口訣的規律,根據規律進行記憶。(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體會7的乘法口訣的特點,為使用科學的方法記憶口訣作好準備。)
(3)說一說:你最喜歡哪句口訣,有什么好的方法記住它。最難記住的是什么?你想怎樣記住它?(為記憶7的乘法口訣掃平一些障礙)
(4)看畫面,找口訣。
大家喜歡孫悟空嗎?孫大圣看大家學習這么認真,也想來向大家學習學習。大家歡迎嗎?
多媒體出示:孫悟空在煉丹爐中七七四十九天,煉成了火眼金睛,取經路上遇見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舉起金箍棒就打。你從中發現了什么?
(5)對口令:師生對說,生生對說
(6)打開數學書,獨立把第72頁的口訣填寫完整。(學生填寫)
(7)補全口訣:四七( )五七( )六七( )
七七( )三七( )一七( )二七( )
【設計理念:學習乘法口訣的整個過程是一個很長的記憶能力訓練的過程,在訓練的過程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提高學生的記憶興趣,讓學生主動積極的記憶,避免枯燥疲憊之感,從而準確、熟練的記住口訣。】
四、練習鞏固,深化拓展
談話:大家真了不起,這么快就記住了7的乘法口訣。接下來老師就考考大家,看看大家會用這些口訣嗎?
1. 計算下面各題,并說出用的是哪一句口訣。
7×3 = 5×7 = 7×6 =
4×7 = 7×7 = 7×2 =
7×1 = 7×5 = 6×7 =
2. 想一想,填一填。
( )╳7=28 7╳( )=42 5╳( )=35 ( )╳7+7=21
3. 計算式子7×2+7可以用哪句口訣?為什么? 7×5-7 呢?
4. 解決問題:
剛才我們學習了什么?“ 7”它是一個很奇特的數,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與7有關,想想看有哪些實際問題可以用7的乘法口訣來解決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些與“7”有關的問題:
(1) 大家學過《山行》這首詩嗎?誰來給大家背一背?這首詩除了題目和
作者,下面一共有多少個字?你能算出來嗎?請在練習本上趕快算一算。
(一生板演,之后全班交流。)
像這樣每句都是七個字的,又被稱為“七言詩”。
(2)出示“瓢蟲圖”,一只七星瓢蟲身上有7個小黑點,計算:6只呢?
(3)出示“日歷圖”, 一個星期有幾天?那兩個星期有多少天呢?你能列出算式嗎?3個星期呢?你是怎么算的?4個星期呢?5個?6個?7個?醫生說,每個人一天需要喝6杯水,一個星期需要喝多少杯水?
(4)出示我國醫學認為7與女生的成長有關:
幼兒期1×7=7 兒童期2×7=14 少年期3×7=21
青年期4×7=28 中年期7×7=49更年期9×7=63
(5)其實與7有關的故事也有很多,像7個小矮人、7個葫蘆娃、北斗七星、七彩虹等等。
只要大家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就一定能發現更多有關7的知識。
【設計理由:《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求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各種情景,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該環節通過豐富、有趣的情景,讓學生充分運用口訣解決問題,提高學生運用口訣進行計算的熟練度,并結合生活中的7,讓學生感覺到數學的趣味性。這也就成為我們小課題達成的一個重要方面。】
五、總結回顧,加深印象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7的乘法口訣。你學的怎么樣呢?接下來請大家快速完成練習紙上的第2題,比比看誰做的又快又好!
六、課外作業:
編兒歌:七個矮人,
1個矮人1張床,7個矮人7張床
1個矮人2個碗,7個矮人14個碗。
……
我們課下繼續編兒歌,好不好?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形成用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技能。
2.學生會用遷移的方法學習新知。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初步嘗試運用分析、推理的方法。
4.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使學生熟練應用乘法口訣求商
就學難點:
熟煉應用乘法口訣求商(根據除法算式想出合適的口訣)
教學策略:
嘗試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引探教學法
教學準備:
課件(投影片一)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2÷2 18÷3 6÷2 16÷4 8÷4 20÷5
15÷3 8÷4 18÷6 4÷2 10÷5 4÷4
學生開火車口算,教師抽名說是怎么算的,可喚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
二、激趣導入
錄音播放“喵喵”,大家猜猜誰來了,(出示小蘭貓)。
師:今天小蘭貓也來與大家一塊學習,大家高興嗎?……
師:小蘭貓也給大家帶來一些問題,請大家幫助。咱們能行嗎?
過六一了,小貓們也很高興。你瞧他們在干什么?(出示例似p48主題圖)(圖略)
三、探究新知
1.學生認真整體按順序觀察主題圖,說說圖中的小貓咪們在干什么?然后分三個小畫圖面依次仔細地觀察思考,并根據已有信息嘗試提出問題。
2.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幫助歸納整理,提取有價值的問題。
3.出示問題(1)平均每行幾面?學生針對提問先自己獨立嘗試解決,然后小組交流,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4.學生展示不同的解題思路,并說說自己認為哪種方法較好。
5.問題(2)、(3)的教學程序如上。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反饋。
四、歸納小結
出示思考題:
1.怎樣求商。
2.怎么想乘法口訣.(提示:看算式中的什么數想口訣)
學生思考后,積極發言.
教師點撥,請同學將歸納小結的方法指點給小蘭貓.
五、鞏固強化訓練
1.學生獨立完成P49“做一做”組內訂正
2.視算P51例4 學生用手勢表示商
3.游戲(一) 小兔過河采蘑菇;
游戲(二)火炬接力賽(小組合作完成)
六、發展評價
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或想對自己說什么?學生嘗試自己小結
《7的乘法口訣》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P7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熟記7的乘法口訣,能用口訣進行簡單的計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編制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7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3、情感態度目標:經歷編制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感受解決實際問題的喜悅。
教學重點:
理解每一句7的乘法口訣的意義,能用口訣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難點:
用類推法編制7的乘法口訣。
教具準備:
貼板、多媒體課件、七巧板一副。
學具準備:
每小組準備七巧板一副。
教學資源:
2——6的乘法口訣的編制;兩位數的加減。
教學方式:
引導探究式。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師:我知道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歡的玩具,今天老師也帶來一個玩具(老師出示七巧板玩具),看!它是什么玩具?用它怎么玩?(等學生回答以后)老師用它拼成了一條小魚(多媒體課件出示,由7塊圖案動感而成的美麗小魚),你們還能拼成什么圖案呢?你們想玩嗎?(小組合作用七巧板拼圖案)
二、 引導探究,掌握新知:
1、師:請將你們拼的圖案拿上來,展示給大家看,說說拼的是什么?用了幾塊板?(將其中的7塊貼在黑板上)
2、師:一個圖案用了幾塊板?兩個呢?(教師用貼板出示P72表格,完成前兩格)
圖案個數
1
2
3
4
5
6
7
塊數
7
14
21
28
35
42
49
師:請同學們完成P72頁表格。(隨后老師與同學一起完成黑板上的表格)
3、師:看表格,一個7用乘法怎么寫?還可以怎樣寫?兩個呢?(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前兩句口訣及算式于表格下,后邊的讓學生在書上完成,等學生完成后師生一起對一對,教師完成后邊五句乘法口訣及算式的板書)
1×7=7 一七得七 7×1=7
2×7=14 二七十四 7×2=14
3×7=21 三七二十一 7×3=21
4×7=28 四七二十八 7×4=28
5×7=35 五七三十五 7×5=35
6×7=42 六七四十二 7×6=42
7×7=49 七七四十九 7×7=49
4、點明課題:以上七句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7的乘法口訣”(貼板出示課題于黑板正中央上邊,且“7”用不同顏色, 字體大一些)
4、讓學生讀一遍口訣(老師要糾正學生讀的節奏,如:一七/ 得七)
5、如何記憶呢?(教師引導學生找出記憶的好辦法,如:后一句比前一句多七,前一句比后一句少七,讓學生示范記憶)
6、共同記一遍。
7、同學們閉上眼睛背一遍。
三、利用新知,解決問題:
師:上邊咱們同學學得很好,想不想做幾道題試試呢?
(多媒體出示)
1、 看算式、想口訣、寫出積。
7×3= 7×5= 7×6=
7×4= 7×7= 7×2=
7×1=
(學生自己在書上完成P73頁相同的3題——指名對一對,并說出口訣,多媒體顯示口訣,并閃爍——集體讀一遍算式。)
2、師:大家來做一個游戲好不好?請大家聽明白規則:一人提問,大家一起回答。(教師示范:一個星期多少天?同學可能會回答:一個星期有七天。接著來……,同學們“開火車”做游戲。)(如果有問題,可以引導)
3、多媒體課件出示P73頁2題閃爍著的小魚圖。(師:這兒有什么?說準確點,每個小魚由幾塊三角組成?仔細看看有幾條?填填看)
4、多媒體出示P74第7題插花游戲:(讓學生插花并說出口
訣)
四、拓展提高:
有多少個座位?(課件出示一個教室內的六排座位,其中前五排都是7個座位,第六排是5個座位。)(首先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方式完成,根據情況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思維方法解決問題,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五、課堂總結:
學習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7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和意義.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訣, 能運用7的乘法口訣求積.
3.通過例題教學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教具準備:插圖制成掛圖或幻燈片,一張月歷。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 齊背5和6的乘法口訣。
2. 回答:6×5是多少?用哪句乘法口訣計算? 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被乘數是幾?表示什么?乘數是幾?表示什么?
二、新課
1. 做教科書第64頁的準備題。
教師出示方格圖 ,同時讓學生看教科書第64頁上面的準備題。請1名學生讀題后,讓大家把得數填在自己的書上。學生填完以后,教師邊提問,邊在黑板上填寫。
“第2個格里填幾個7相加的和?是多少?第3個格里呢?……”
2. 教學例1。
(1)出示1條小魚圖,并提問。
“這一條小魚是由幾個小三角形組成的?1個7是幾?”
“1個7是7的乘法算式怎樣寫?你能編寫一句乘法口訣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在小魚圈的下面板書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
(2)出示2條小魚圖,并仿照上面的問題提問。學生回答后,讓學生在自己的書上把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填完全。
提問:“7乘2等于多少?可以編成哪句口訣?”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
(3)陸續出示3條、4條、5條、6條、7條小魚圖,同時讓學生在自己的書上把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填完全。教師注意巡視。學生填完以后,指定一名學生讀一讀自己填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教師板書:
7×3=21 三七二十一
7×4=28 四七二十八
7×5=35 五七三十五
7×6=42 六七四十二
7×7=49 七七四十九
教師:同學們填寫得都很好,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板書:7的乘法口訣。
(4)齊讀7的乘法口訣。
(5)引導學生觀察7的乘法口訣。提問:
“7的乘法口訣一共有幾句?相鄰的兩句口訣相差幾?”
“7的乘法口訣中的第1個數在乘法算式中是什么數?表示什么?”
“7的乘法口訣中的第2個數呢?”
3. 做教科書第65頁上面“做一做”的習題。
(1)出示一頁月歷(或看教科書上的圖),讓學生觀察。提問:
“一個星期有幾天?兩個星期呢?3個星期呢?……”
(2)做第2題。指定1名學生讀出第1小題,再提問:
“7乘3表示什么?等于多少?”
再指定1名學生做第2小題,也要求先讀題,再回答表示什么?等于多少?
讓全班學生把其余的題做在自己的書上,做完以后再集體訂正。
(3)做第3題。先讓每個學生獨立做,訂正時,指名學生讀題說得數,再分別回答:
“7乘2再加7,就是7乘幾?”
“7乘4再加7,就是7乘幾?”
4. 教學例2。
教師在黑板上寫乘法算式:7×4
(讓學生讀出得數,并說出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訣。教師板書得數和口訣。)
教師:7×4=28,4×7你會算嗎?板書在7×4=28的下面
學生算出后,教師提問:4×7=28和7×4=28用的口訣相同嗎?為什么?因為4×7和7×4都表示7個4或4個7相加,所以它們的得數相同,都可以用同一句口訣。
“可以同用哪一句乘法口訣計算?”學生回答后,教師在“7×4=28”和 “4×7=28”的后面板書:“四七二十八”。
5. 做教科書第65頁例2下面“做一做”的習題。
(1)做第1題,先做第1組,指定1名學生回答:
“7乘5等于多少?5乘7等于多少?同用哪一句乘法口訣?”
(2)第2題,先讓學生獨立做,再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 教師指黑板上7的乘法口訣,同時讓全班學生齊讀。讀后完,教師將乘法口訣中的得數擦去,再指題讓全班學生齊說得數,先按順序指,后打亂順序指。然后再指定學生回答。教師再將黑板上7的乘法口訣全部擦去,指定2名學生背出7的乘法口訣。
2. 做練習十九的第2題。先讓學生獨立做,再集體訂正。
四、小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會背7的乘法口訣了嗎?大家一起來背一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