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2
這是七巧板課程教學計劃,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本課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密切,在教學中,我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觀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機會,在活動中讓學生親自感知、親身體驗。在感知體驗中進行思考和探索,通過思考和探索發現新知。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及合作意識。使學生嘗到了由于自主學習而獲得新知的喜悅。
1、提供觀察操作的機會,鼓勵積極探索。
本課利用實際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創設大量的觀察、操作的機會。通過豐富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對各種物體形狀的體驗,從而鼓勵學生積極進行探索。在“片斷一”中,由于擺在學生面前的幾何形體是多種多樣的,學生描圖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學生要描出自己喜歡的圖形,必須懂得從各種各樣的.幾何形體(多種信息)中尋找自己喜歡的幾何形體( 有效的信息),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描,這樣,學生學會了探索性的學習方式,感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多樣化的,每個人都從眾多解決問題的策略中選擇了適合個人的學習方法。
2、提供數學交流的環境,培養合作意識。
合作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方式,我認為同齡人之間的啟發和幫助會使大家得到共同的提高。因而在教學中我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學,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數學交流情境,如“片斷二”中,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和交流中,認識了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征。通過“在教室里找這些平面圖形”這一活動,創設了問題情境,讓學生把所學的新知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使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有用,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增進了學生對數學的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同伴交流,開展自評和互評,培養學生從多角度欣賞他人的良好心態,以及自我監控,自我調節的能力。
“有趣的七巧板”是數學教學中的的一次實踐活動。教材安排這次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感悟平面圖形的特點,培養學習興趣,以發展學生對所學幾何關系的想象和表達能力。作為青年教師對于實踐課的把握是很難的,總是害怕學生把活動課越上越亂,起不到最終要達到的課堂效果,和師傅溝通后,覺得這個擔心是可以消除的,只要我們把課堂的引線串好,學生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順著老師的思路一步一步完成任務。這也體現了老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這節課的教學,我從學生興趣入手,讓學生通過身邊的七巧板拼圖、生活中的七巧板等的欣賞,使學生在玩樂中進一步感悟平面圖形的特點,體會到數學圖形的美妙。反思課堂教學過程,我注重了以下幾方面的設計:
1.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便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積極地去探索、去發現。課的開始,我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一套“七巧板”學具,學生發現“七巧板”也不過是由5個三角形,1個正方形和1個平行四邊形組成的,如此而已,有什么巧妙之處呢?緊接著我就創設了“我們學校的校徽上的幾何圖形能否用七巧板拼出來”的問題,讓學生自由表達,用發現的方式調動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欲望。最后展示了一些生活中用七巧板拼成的書柜等圖片,讓學生體驗數學之美,從而鞏固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安排有趣的教學環節
整節課由一個個小環節串成一條線,從發現塔——智慧谷——偵探事務所(揭秘)——小小制作坊——模仿區——挑戰區——展示會——小結結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知識,接受知識,最終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自始至終都貫穿了學生的活動,學生不斷地動手、動口、動腦,思維始終處在一個“動”的狀態之中。
3.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意識
交流和互動是活動課的生命線,課堂中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展示、相互欣賞,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體驗教與學的樂趣。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的呈現,如:讓學生利用自己剪好的七巧板自主設計精美的圖案;小組合作拼擺人物、動物、字母等,加深對所學過的線段、平行線、垂線、銳角、直角、鈍角等有關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豐富他們的數學意識,培養學好數學的信心和興趣。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活動目標
1:使幼兒通過各種感官感知圖形的變化,從而使幼兒對七巧板產生興趣。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用七巧板拼出各種圖案,并能創造出新的圖案
活動準備
1:教師事先準備好一份用七巧板拼好的.圖案。2:每個孩子桌子上放一份無論是顏色還是大小都一樣的七巧。
活動過程
導入活動
1:讓幼兒觀察桌子上的圖形并提問: 這是什么?他們的名字誰能說出來?幼兒回答:三角形,正方形。教師:真棒。教師:你們在數數你們手中一共有幾塊圖形?幼兒:一口同聲說七塊。教師:告訴你們他們在一起有個共同名字叫七巧板,用它們可以拼出許都意想不到的圖案,很奇特不信寶貝們來試試好不好?教師先出示之前的作品,孩子們一看都覺得很有趣,就連忙嚷著說老師我想試。:2:拼一拼教師說開始吧動起你們的聰明小腦瓜,動起你們那靈活的雙手。;孩子們一邊做教師一邊觀察,并為沒明白本課內容的孩子加以解釋或做例子。夕瑤小朋友大膽提出說老師我只用了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就拼成了一座房子,我笑著說你可真棒,可是七巧板它有七塊,用它拼其它圖案時七塊是缺一不可的,你瞧老師拼的這條魚是不是七塊呀?夕瑤認真的數了一下并點頭說是的,我鼓勵她你一定行我們一起來試試,夕瑤卻說了一句:不用,老師我行。我聽了后我覺得我有些佩服這么小的孩子,他夠自信。這就告訴我們千萬別小看孩子。3:自由搭拼后,我請孩子大膽站起來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孩子們都很興奮。小剛說我拼了一輛車等著我載著你們出去玩,很有趣的孩子。雨涵說我拼了一個小船,可有的孩子看后說不像,說像小旗插在地上,我說你們都沒錯,就是這樣你認為是什么咱就說它是什么。我這樣說完后好像孩子們沒有了顧慮,都爭著介紹自己的作品。
延伸:有個別孩子沒有拼出來,我提議下節課我們要二人合作完成,看哪組合作的好。
小百科:七巧板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智力玩具,顧名思義,是由七塊板組成的。
這節課的教學,我從學生興趣入手,讓學生通過七巧板拼圖的欣賞、七巧板歷史由來及七巧板的拼貼等有趣活動,使學生在玩樂中進一步感悟平面圖形的特點,體會到數學圖形的美妙。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發展空間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與同學的交往與合作意識,努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通過對有關七巧板起源的介紹,使學生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激發了民族自豪感,樹立了學好數學的自信心;通過一系列活動的完成,不但豐富了學生的活動經驗,還使學生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通過一些有思維價值問題的設計,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我積極參與到學生活動當中,充分發揮了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作用;同時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膽實踐,積極實現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體現了先進的教育理念。能充分體現活動課的基本特征――活動性、主體性、過程性、實踐性。實實在在地經歷了探求知識的過程,重視了獲取知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自始至終都貫穿了學生的活動,學生不斷地動手、動口、動腦,思維始終處在一個動的狀態之中。
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意識。課堂中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展示、相互欣賞,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體驗教與學的樂趣。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的呈現,如:讓學生利用自帶的七巧板自主設計精美的圖案;小組合作拼擺人物、動物、字母等,豐富他們的數學意識,培養學好數學的信心和興趣。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同時又能通過小隊與小隊的競爭,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做到了學生之間的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