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0
這是兩位數乘兩位數例2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陽春三月,本該在美麗的校園里玩耍嬉戲、在教室里認真讀書的孩子們,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打亂了所有的學習和生活節奏。為了響應號召,讓孩子們做到“停課不停學”,邯鄲市開展了“空中課堂”的線上教學。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孩子們在家也能扎實掌握每天所學知識呢?我將以冀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時《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這節課為例,進行線上教學案例的說明。
一、單元分析:
本單元教材是冀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多位數加法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既是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發展,也是進一步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基礎。因此,這部分內容在乘法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本單元的內容包括:乘法、估算、連乘、整理與復習。單元最后安排了“名山一日游”的綜合與實踐活動。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今后學習多位數乘法的核心和生長點,學生只要學會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理解了算理,多位數乘多位數的筆算就可以通過算理的類推實現知識的遷移。
二、本課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的了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筆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教學活動中,首先讓學生觀察、了解圖中的數學信息,然后提出要求,讓學生自己提出數學問題,并試著解答。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豎式計算基礎和前面解決問題的經驗。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豎式計算。
過程與方法:結合彩筆問題,經歷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計算方法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的愉快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重、難點:
重點:正確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
難點: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的算理。
五、線上教學過程:
為配合市“空中課堂”教學,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更好的突破教學重難點,我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嘗試,探索出一套線上教學模式。
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利用釘釘班級群、群里直播的方式進行教學。
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1、課前引導學生自學
課前制作本節課預習幻燈片。由于這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所以在預習本節課之前,先對本單元內容和教學目標進行簡單的介紹,讓學生初步了解本單元內容,為本單元的學習做好鋪墊。
接著,進行本節課預習,預習的步驟基本分為:
?。?)看課本,包括:嘗試解決問題;說一說你的計算方法;嘗試完成導學案。
(2)重難點分析,明確本節課是要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
(3)提出問題思考:如何用筆算的方法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嗎?帶著疑問學習新知,這樣學生將會親身經歷知識的生成過程而非單獨注重結果本身。
(4)提醒學生帶著問題思考觀看“空中課堂”。
通過這樣的預習設計學生不僅可以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還可以通過網絡溝通彌補線上授課中所缺少的探討、交流的學習行為。
2、課中再次對本節課內容進行回顧
采取班級群里直播或視頻微課形式。
直播教學方法是任務驅動式:
?。?)目標導讀。
每節課前十分鐘是注意力黃金期,應利用好這段時間。最好在開講1分鐘內解讀本課目標,讓所有參與直播的學生在注意力最集中的時段明確學習目標。
?。?)方法指導。
通過例題的講解將本節課中涉及到的知識、概念、技能方法解釋清楚,這里要注意:選擇的例題一定要少而精,應提示學生截圖或做好筆記;另外,應給學生充分的思維反應時間,畢竟只是簡單看PPT和聽教師聲音,沒有表情輔助或肢體語言輔助,理解時可能會耗時較長。
接下來就需要詳細講解方法,類似于例題講解,這和線下課堂基本一致。但除了適當調節氣氛之外,語言應簡練明了,盡量不要說套話,以最簡練的語言準確表達意思。
視頻微課教學方法講授代入式:
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的全過程。微課重在解決疑難,突出的應該是個性問題,是教學的某個環節,是教學的難點突破,是課后的練習講解。本節課重點是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所以制作微課時,在內容上要緊扣本節課重點,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3、課后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性
為激發學生在家學習的熱情,利用作業提交評比評優,激勵學生完成本節課的學習,鞏固新知。同時,利用問卷星采取線上調查本節課學習情況,做到不斷改進,良性循環,達到反饋。
4、家校共育,差異化輔導
對仍有疑惑的同學,選擇在各班微信群中答疑,解決問題。同時,學生提交的作業,批改作業并打分。留存班級及學生的數據統計,便于分析與教學評價。
“線上教學”對老師來講是一種挑戰,但更多的是自我提升和學習的一次機會,線上講課需要精講精練,因為學生基礎不一樣,如何做到精是需要我們在課下花更多的功夫來研究。這就要求大家要跟上在線教學對課堂教學的變革步伐,充分利用好在線教學課程資源平臺,加強在線教學的自律性和主動性,探索開展教學內容改革和教學模式與方法創新,促使課堂教學向混合式“翻轉課堂”轉變,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試講內容及要求
1.題目:
三年級《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片段教學
2.內容:
3.基本要求:
(1)試講約10分鐘;
(2)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3)結合教學內容,適當板書。
試題解析—教案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運算。
2.在具體的情景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相關問題。
3.通過探究合作的學習,激發學生認真計算的熱情及善于探索、思考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運算。
教學難點: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算法理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懸疑導入
出示插圖:今天媽媽帶小利去買書,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錢?
1.請你先幫他估一估,大約付多少錢?
怎樣才能知道估算的錢數最接近正確答案呢?這就需要我們準確的計算出24×12的得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
二、探索嘗試,尋找方法
1.獨立思考,嘗試解決問題。
你能想辦法算出得數嗎?試試看。
2.組內交流,整理方法。
3.全班匯報,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1)14+14+14+ …… +14=168
(2)12+12+12+…… +12=168
(3)14×2×6=168
(4)14×3×4=168
(5)12×2×7=168
(6)10×14+2×14=168
……
4.方法歸類
連加,連乘,拆數。
5.比較一下哪種方法比較簡便?
學生討論:
拆數使用比較廣泛,因為每個兩位數都可以拆成兩數的和。
6.研究筆算的方法
在研究剛才這些方法時,有些同學卻用了跟這三種不一樣的方法,就是豎式計算。
你們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嗎?學生討論交流
你發現了什么?(拆數)
7.教師講解筆算方法
是不是所有的兩位數乘兩位數都可以用豎式計算?
計算時要注意什么?(數位)
三、鞏固運用,實踐創新
1.出示教材做一做,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快又準。
2.游戲:智闖馬虎宮,找找開門密碼
23×13 41×21 23×31
四、總結體會,反思提升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學生總結為主,引導學生從知識、方法、情感等方面小結本節課所學內容。老師輔助補充。
五、課后作業,拓展延伸
尋找身邊的兩位數乘以兩位數,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結果。
六、板書設計
試題解析—試講稿
一、創設情境,懸疑導入
師:上課!同學們好,請坐!
師:同學們,我們來看一下大屏幕,今天媽媽帶小利去買書,大家從我們的大屏幕中能夠發現什么樣的信息呢?
生:嗯,有書,還有文具……
師:好,各位同學,我們能不能發現一些數學信息啊?
師:我們一點點的來看,大家看,現在我們漫畫每一套有14本書,現在小利想買12套漫畫,那同學們,你們能不能幫小利算一下,她需要買多少本書呢?
師:好,老師看大家都在思考哈,沒關系,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這樣一個問題。
二、嘗試探究,尋找方法
師:好,有沒有哪些同學思考好了,告訴老師。
師:誒,老師想請最后一排的這位男生給老師分享一下。
生:用12個14相加最后得出168本書。
師:很好,聲音非常洪亮,請坐。他說:“用12個14相加最后得出168本書。”好,他是用加法來做的,那么還有其他的計算方法嗎?
師:嗯,中間這位第一排的女生,你來告訴下老師。
生:將12套分成10套和2套,再將14×10=140(本),14×2=28(本),140+28=168(本)。
師:很好,你的思路也很清晰,請坐。她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將12套書拆成10套和2套,分別用10×14以及2×14,這樣的話,相加的話就能得到最終的168本書。”
師:好,剛剛的兩位同學,他們的結果都是又快又準確的。
師:那么大家思考一下,剛剛這位女同學為什么要將12套書拆成10套和2套,以及我們能不能有最直接的方法計算14×12呢?
師:老師看到右邊這位女同學你有話想說。
師:非常棒,請坐。她說我們可以利用列豎式的方式來進行計算。好,老師把剛剛這位同學的想法寫在黑板上。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樣的一個式子,這是一個兩位數乘兩位數列豎式的計算方法,大家之前有沒有學習過啊,并沒有,對不對,所以接下來,老師想讓前后4人為一個小組,大家討論下,這樣的一個式子,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呢,給大家10分鐘的時間,現在開始。
師:好,老師看大家討論的聲音逐漸小了下來,來,有沒有哪個小組愿意告訴老師啊。大家都沒有思路啊,沒關系,大家勇敢一點,有想法大家都可以表達。好,老師給大家提示一下,大家想一下這位女同學說的例子,她剛剛將12套書拆成的10套和2套,這里的2乘14代表什么啊,它是不是代表兩套書一共有多少本書呀,好,老師給大家提示了第一步,那接下來我們應該......
師:誒,這邊的女同學,你來告訴老師。
生:用十位數上的1與14相乘,代表十套書一共多少本書。
師:很好,請坐。這位同學的遷移能力非常強,她說剛剛老師說了,2套書乘上14,代表2套書的總數,那么十位上的數字1乘上14的話,代表的是10套書一共有多少本書,非常好啊。
師:好,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它們兩個式子的含義,那最后我們要計算一共有多少本書,那么應該?
師:誒,大家都告訴老師了,我們只需要將這兩個數字相加就可以了,但是大家注意一下,在這個地方,老師有一個0沒有給大家標上去。大家注意看這里,因為這里的14其實代表的是原來10套書一共有多少本書,對不對,按道理它應該是140本,但是這個0在個位上,我們可以省略不寫,那么最后我們只需要將這兩個數字相加,就是我們最后書的總數目了。
師:好,剛剛的整個過程,其實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兩位數乘兩位數運算的過程,那有沒有哪位同學,能夠幫老師總結一下,它的運算法則是什么啊
師:誒,班長的反應非??欤銇砀嬖V老師。
生:先用個位數的數字相乘,再用十位數的數字相乘,最后將兩個積相加,注意個位和十位的數位相對再相加。
師:很好,請坐,班長的歸納能力非常強。
師:他說:“首先,兩位數乘兩位數,我們先用個位數的數字和第一個因數相乘,接下來再用十位數的數字和第一個因數相乘,最后將兩個積相加就是我們的結果,并且班長給了大家一個小小的提示說,如果是個位數字與第一個因數相乘,乘積必須要和個位對齊,如果是十位上的數字和第一個因數相乘,所得的乘積要和十位對齊,這一點說得非常好。
三、鞏固運用,實踐創新
師:好,老師檢驗一下大家是否真的掌握了這樣一個法則,老師給大家出一個速算題,大家動手在紙上試一下,18×14等于多少
師:誒,左邊這位同學反應非???,你來告訴老師。
師:很好,請坐。252。其他同學和他答案一樣嗎?嗯,大家和他的答案都一樣啊,那說明大家對于今天計算的學習掌握的是比較牢固了。
四、總結體會,反思提升
師:那有沒有同學可以給老師分享一下,我們這節課學習的那些內容啊?
師:噢,全班同學一起告訴老師了,我們這節課一起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運算法則。
五、課后作業,拓展延伸
師:那么課后啊,老師給大家布置一個小小的任務,今天大家回去以后呢,你們在給你們父母做一個小小老師,你們去給你們的父母講解一下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運算法則,并且給你們的爸爸媽媽布置一個計算題,下節課來可以和老師一起分享,本次課到此結束,各位同學,下課!
六、板書設計
試題解析—答辯
1.如何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改掉做題馬虎的毛病?
【參考答案】
現在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很粗心,做題容易出錯,考試也往往容易出現簡單的題做錯,反而一些復雜、難度較高的題卻可以做對。對此,很多家長摸不著頭腦,也很無奈。其實對于這樣的一些問題,無外乎有以下幾個因素:(1)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好。學習習慣不好,就容易產生低分,或者做題出錯,馬虎的毛病。例如學生在做數學的計算題時,在草稿紙上打草稿時雜亂無章,亂涂亂畫,最后可能算出來了正確答案,卻找不到自己算的在哪里。這樣的話就非常容易導致出錯,也是導致粗心和馬虎的重要因素。(2)心理素質欠佳。很多學生平時考試、學習都非常優秀,但是一到了考試就容易出現緊張或者是激動的情緒,這樣就會影響他考試的發揮,最后就會和自己的理想成績失之交臂。所以對于這樣的學生,個人認為家長應該在平常營造出一種輕松的家庭教育氛圍,教師在學校中也應該多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和身心狀況。(3)注意力容易分散。很多學生在課堂上看似很專心的聽老師講課,其實他的思緒已經飄到教室外面去了,看似專心,實則走神,所以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加強孩子的注意力學習,平常在學習中老師也應該多關心、多呵護學生,這樣才能在學生的成長道路上真正成為他的引路人、組織者、引導者以及學生的合作者。
2.本節課的重難點是什么?
【參考答案】
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這一課時,是基于在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以及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此基礎上,學生其實已經掌握了關于乘法的運算順序、數位的對齊以及相關的乘法法則。因此對本節課的教學,著重還是在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上。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應該放在乘的順序以及第二步的數字的相對位置關系,以此來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進行本節課的教學時,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應該要采取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的方式,真正在學習過程中感知數學,感受數學的發展。同時,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領悟數學知識,掌握相應的數學技能。
3.簡單說一下除法法則?
【參考答案】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法則: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數先試除被除數的前一位數,如果它比除數小,再試除前兩位數;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數以后,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不夠商1,就對著那一位商0。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數都得0。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法則:從被除數的高位起,先用除數試除被除數的前兩位數,如果它比除數小,再試除前三位數;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寫商;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把除數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P63例1(不進位)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經歷探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過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計算法則。
2、學生通過合作、交流,感受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方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數感和數學思維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識。
3、學生在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或失敗的情感,體會數學就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乘的順序和第二部分積的書寫位置。
教學準備:課件、練習紙、秒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舊知
1、小朋友們,今天和大家一起去新華書店逛逛(出示新華書店門口圖片)
2、在出發之前我們先來一個熱身練習,口算:
13+3=
11+2=
21+2=
13+30=
11+40=
21+30=
390+39=
440+22=
630+42=
學生練習紙上完成,利用課件集體校對
3、看來大家都作了充分的準備,讓我們一起進入書店吧。(出示書店一角)
二、探索新知
(在課件播放的同時,出示小紅買書的情景)
1、從圖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觀察得出:小紅買《上下五千年》,一套書有12本,每本24元)誰知道小紅在為什么問題而苦苦思索著呢?(課件“?”)生答:一共要付多少錢?”(課件出示對話框)
2、誰會列出算式?(生列式:24+12=)
3、揭題:
從這個算式中誰知道我們將學習什么新知識?兩位數乘兩位數(板書課題)
4、估算:
師:現在有這樣的四個答案(課件出示)A:274元B:72元,C:258元,D:288元,你覺得哪個答案肯定是錯誤的?為什么?(生說著各種理由,A:從積的個位考慮;B:從積的位數考慮;C、D無法確定)
師:C、D無法確定該怎么辦呢?那我們就一起來試著算一算吧!
5、獨立嘗試計算
教師巡視指導,特別關注學困生,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和同桌之間或者前后桌之間相互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6、全班交流、展示方法
學情預設:方法1:12分成10和2,24+10=240,24+2=48,240+48=288
方法2:24分成4+6,4+12=48,6+48=288
方法3:12拆成2+6,24+2+6=288。
這里的24實際上表示什么?(板書24個10)這個“240”是由誰相乘得到的?(板書:24+10=240)明明是240怎么只寫24?4為什么寫在十位上?(4乘1個十等于4個十,十位上的4就表示4個十)用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24的時候,要把積的末位和十位對齊)同意這樣說的請把掌聲送給他(個位的0可以不寫)那揭示答案:所以D答案才是正確的,師板書完成答句:小紅一共要付288元。
7、請板演錯誤的學生反思自己的錯誤原因:你現在覺得自己錯在哪里?
師:找到了錯誤的原因,相信下次你肯定不會出現同樣的錯誤。
8、溝通橫式和豎式之間的聯系
問:筆算和剛才的第一種方法有什么聯系嗎?24+10在24+12這個算式中其實算出的是什么?豎式是我們的基本計算方法。
9、方法優化:剛才小朋友們想了這么多種方法,你最欣賞哪一種方法?為什么?(筆算簡便、不容易錯)師:這節課我們主要來研究《筆算》(補充板書)
10、誰能把這種方法再來說一說,(生說師重新板書)
11、快樂小嘗試(分4組,每組2題,完成自己本組的題目后,可以向其他組題目挑戰,最后我們來比一比哪一組勝利的小朋友最多):
A、33+31=
B、11+25=
C、32+12=
D、22+14=
21+34=
23+32=
22+33=
12+22=
請該組的學生上臺扮演,其他組當裁判:
1、書寫規范;
2、計算正確;
3、提出相應的意見
三、鞏固提升
1、師:小紅順利地買到了書??墒谴中牡男∶骱退膸讉€朋友還沒有買到書,這是怎么回事呢?(課件顯示:改錯題)
小明:22+23=110(元)小亮:41+21=661(元)小剛:34+12=516(元)(抄錯題目)
2、師:通過大家的幫忙,各自都買到了滿意的圖書。為了吸引更多的讀者和顧客朋友,新華書店的經理準備購買一批新書,這是他剛剛下的訂單,你能幫助經理算一算各需要多少錢嗎?(課件顯示:一批新書的訂單:
名稱單價
(元)數量
(本)金額
(元)
《小房子》2241
《勇氣》1214
《愛的教育》2911
《愛心樹》1332
《小房子》
《勇氣》
《愛的教育》《愛心樹》
3、購買一批新書后,現在書店有文學類32本,故事類是文學類的11倍,故事類有多少本?
(機動)
4、據統計,書店上午賣出42本,平均每本書的12元,上午一共賣了多少錢?
5、計算大比拼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解決了那么多的問題,最后我們來一個計算大比拼,敢不敢挑戰?)
比賽規則:
①在規定的2分鐘時間內完成,比一比誰的速度快,精確度高
②通過計算,發現什么規律?
11+11=
61+11=
81+11=
25+11=
運用規律,隨機挑戰,學生口答,課件出示題目,如:71+11=、63+11=、18+11=、33+11=、44+11=、53+11=、35+11=……
四、全課總結:這節課的學習大家有哪些收獲?在計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五、板書設計:
24+10=240(元)
24+2=48(元)
240+48=288(元)
24+12=288(元)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在弄清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和書寫格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二)培養學生準確計算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書寫工整、認真計算的學習習慣及善于思考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乘數是兩位數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乘數是兩位數筆算乘法的算理.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計算:
把這四道題分別寫在小黑板上,請四名同學在自己位子上做.
2.口算練習:
(全體同學進行口算練習,投影出示)
集體訂正小黑板上的四道題,請同學回憶乘數是一位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教師再強調說明:在計算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時,要用乘數依次去乘被乘數的每一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請同學說一說,14×2,31×30,214×3的口算過程.重點強調要用乘數分別去乘被乘數的每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3.根據乘法的意義寫出算式并口算出結果.
根據乘法的意義:13個24寫成乘法算式.24×13 同學們想一想:3個24和10個24合起來是幾個24?(13個24)
揭示新課: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1:
投影出示,引導學生看圖片.
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每盒有多少只?
一共有多少盒?求的是什么?怎樣求?
以上幾個問題,四人小組討論.
集體討論,說明圖意.(每盒彩色筆24支,13盒彩色筆共多少支)
老師提出幾個問題,請學生獨立思考.
(這幾個問題,投影出示)
(1)求13盒彩色筆共多少支,應該怎樣列式?
(2)講一講24×13的意義.
(3)從圖中看出13盒彩色筆可以分成幾部分?怎樣求出這兩部分彩色筆的支數?
(先求3盒的支數,再求出10盒的支數,最后求出13盒一共的支數)
請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1)3盒的支數
(2)10盒的支數
(3)13盒的支數
這三步是學生已掌握的舊知識,可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請一名書寫好的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在豎式中標明乘的箭頭.
教師邊重點補充講解邊完善板書:這道題分三步計算,先求3盒的支數,再求10盒的支數,最后把兩部分加起來,得到13盒的支數.
提問:怎樣把這三步寫在一個豎式里呢?板書:
教師示范演示:
第一步:用紙片蓋住乘數十位上的“1”,用個位上的“3”依次去乘被乘數的每一位數,如式:
第二步:揭開十位數字上面的紙片,用十位上的“1”依次去乘被乘數的每一位,(用十位上的1去乘個位上的“4”得4,(即4×10=40,故4要寫在十位上;用“1”去乘十位上的“2”,得20,即:20×10=200,故“2”寫在百位上.)
第三步;綜合一,二步,把兩部分積相加起來.寫一個完整的算式:
在把兩部分積相加的時候,個位上是計算2加0,0只起占位的作用,為了簡便,這個0可以省略不寫,邊說邊把“0”擦掉.
小組討論:每個同學都有機會說一說計算的全過程.
(先用乘數個位上的 3去乘被乘數 24,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個位對齊;再用乘數十位上的1去乘被乘數24,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十位對齊;最后把72和240加起來)
引導學生觀察完整的豎式和分步計算的聯系與區別.強調說明用一個豎式計算比較簡便.
試做:
完成下面各題:
(以上三題寫在小黑板上,由三個學生完成,其余同學寫在課本上)
完成后進行集體訂正.
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想一想: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應該怎樣計算呢?
(同桌兩個同學互相討論一下)
投影出示:
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法則:
1.先用乘數個位的數去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個位對齊;
2.再用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十位對齊;
3.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請個人讀、集體讀.
(三)鞏固反饋
1.計算下面各題.
要求:
(1)先說出下面各題的計算步驟,再計算;
(2)計算后請把被乘數和乘數調換位置再算一遍,看看兩次計算的結果相同嗎?
43×12 31×23 26×13
2.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要求:計算后結合每道題具體說一說“為什么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要和乘數的十位對齊?
3.出示投影片.
學校買了32把椅子,每把椅子的價錢是15元.根據左邊的豎式在()里填數.
通過讀題、審題后,由學生獨立寫在課本第8頁.完成后集體訂正.
4.判斷正誤.錯誤的說明錯誤原因.
請在自己的練習本上,把上面的錯題改正過來.然后把乘數和被乘數交換位置,再計算一遍.(用這樣的方法可以驗算)
5.課堂驗收.
要求:格式規范、書寫整齊、計算正確.
(1) 36×12 (2)53×28
第1,2,3組同學做第(1)題,第4,5,6組同學做第(2)題.并用交換被乘數、乘數的位置,再做一遍.
小結
同學們學習得很好,老師再出一道思考題,用你們今天學習的知識能解決嗎?
123×23
家庭作業:看書第6頁.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和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基礎上學習今天的新知識.導入新課正是舊中引新,為講授法則和算理做好知識上和心理上的準備.(來自原上草網 www.LLysc.Cn)
講授新課時,利用遷移的原理,在教師引導下,使學生一步一步地加深對算理和法則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很輕松地獲得了新知識.
通過對練習的精心設計,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對法則及算理的認識,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計算能力,注意了培養學生認真計算、書寫工整的良好學習習慣.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