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5
這是乘法運算定律的游戲導入,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動,學生進一步體驗探索規律的過程,初步學習體會提出猜想的方法及類比,說理,舉例論證的方式,發展學生的思維力,創造力。
2、引導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自主發現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3、能夠運用乘法的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重點、難點:
重點:學生參與推導乘法分配律的過程。
難點: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運用。
教學過程:
一、回顧激趣,提出猜想.
(1)同學們,學習新課前,我們先來回顧學過的運算定律。找出共同點?和或積同。
乘法交換律的'字母公式( )。 乘法結合律的字母公式( )…….
(設計意圖:四個公式板書在黑板,以便與乘法分配律對比)
(2)利用學過的長方形周長內容得出兩種不同解題方法。剛才的計算中你發現這兩道題有什么關系嗎?2×( 37+63) 2×37 + 2×63
教師讓學生比較兩個算式的異同點,并指名說一說自己找出的規律。
引導學生發現:這兩個算式的運算順序不同,但結果相同,兩道題其實可以互相轉化,可以用一個等式表示:2×( 37+63) =2×37 + 2×63
(3)將學生的知識遷移到本節課新授內容,在課的開始,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引導探究,發現規律。
1、(我們下面就一起來驗證一下這位同學的猜想在其它的題里也是否成立?請看大屏幕。)
我班同學男生27人,女生25人,每人植樹3棵,共植樹?棵(植樹節3.12)
(1)全班同學獨立完成。
(2)誰愿意把自己的方法說給大家聽聽。(生回答,師板書)
還有不一樣的方法嗎?誰來說說看?(生回答,師板書)
板書:(27+25)×3 27×3+25×3
評講:算式(27+25)×3 和27×3+25×3的每一步各表示什么?誰能說給大家聽聽?
(3)觀察這兩個算式,你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比較兩個算式異同點,并指名學生說一說自己想法,思路。
生:這兩個算式的得數是一樣的。
師:是的,雖然他們的格式不同,但他們的得數相同,所以我們可以用一個符號把這兩個算式聯系起來。
生:等于號
師:對,用等于號相連,表示這兩個式子是相等的,一起讀一讀,認識這兩種方法的結果是一樣的,師:再和前面的一組式子一起觀察,
(讓學生通過讀,感悟到左邊是兩個數的和乘一個數,右邊的兩個數的積加上兩個數的積)
2、舉例驗證,進一步感受
認真觀察屏幕上的這個等式,你還能舉出幾個類似的例子來驗證嗎?(板書:舉例)
(1)驗證方法:要求每人出兩組算式,數字隨意舉例,進行計算,驗證你舉的例子是否相等。然后拿到小組內交流(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2)學生回報:誰來說一說自己舉的例子。
(3)同學們,請看一看這三個同學舉的例子,每組的結果都是相同的,我們就可以用等號把它們連接起來。(板書)
(4)輕聲讀這些等式,你發現了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多個例子,揭示乘法分配律的普遍規律)
3、歸納總結,概括規律。
(1)現在誰能說一說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點?(板書:總結)(運算順序不同但結果相同)
(2)從剛才的舉例過程中,你能發現乘法運算中的規律嗎?
學生回報。
(出示: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用兩個加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同學們發現的這個知識規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板書:乘法分配律)
(3)如果用a、b、c分別表示三個數,你會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嗎?
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a+b)×c=a×c+b×c 齊聲讀兩遍。
(4)對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來表示,感覺怎樣。
與乘法交換律、結合律想對照:a×b=b×a (a×b)×c=a×(b×c)
(a+b)×c=a×c+b×c 比較有什么不同?
(設計意圖:增強學生對乘法分配律涉及到加法的運算難點的理解)
三、加強應用、深化理解
1、根據運算定律,在( )填上適當的數。
(10+7) ×6=( )×6+7×( )8×(125+9)=( )×125+( )×9
7×48+7×52=( )×(48+52) (7×48+7×52中有相同因數嗎?)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練習理解乘法分配律)
2、火眼金睛看一看:判斷下面算式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56×(19+28)= 56×19+28 ( )
32×(7×3)= 32×7+32×3 ( )
25×12+12×75 = 12×(25+75) ( )
25×99+25 =(99+1)×25 ( )
3、利用乘法分配律,計算下列各題。
( 80 + 4 ) ×25 34 ×72 + 34 ×28 88×125試做
師小結:通過前兩道題的計算,我們可以看出,乘法分配律是互逆的。為了使計算簡便,我們既可以從左邊算式得到右邊算式,又可以從右邊算式得到左邊算式。但遇到實際計算時,要因題而異。
4、34×10+27×10+39×10可不可以用乘法分配律
師:說明乘法分配律,不僅僅只適用于兩個數的和,也可以三個數的和,四個數的和可以嗎?說明也可以是:幾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相加。(修改乘法分配律的板書)
5、找朋友
師:如果一個同學說出乘法分配律的左邊部分,那你就說出它的右邊部分,如果他說出的是右邊部分,你就對出左邊部分。看誰反應快。
6、24×8—4×8=(24—4)×8嗎?
師:說明乘法分配律,不僅僅只適用于兩個數的和,也可以是兩個數的差,三個數的差可以嗎?說明也可以是:幾個數的和(或差)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相加(或相減)。(設計意圖:拓展書本上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7、用簡便方法計算下列各題。(8+4)×25 34×72+34×28
(設計意圖:概念只有在具體的練習中才能逐步理解,概念教學必須當堂采用講練相結合的方法,學生才能消化抽象的概念)
四、總結:
1,這節課你的收獲是什么?什么叫做乘法分配律?(設計意圖:不能讓總結性提問只是走了過場,通過這個環節切實起到梳理知識,提高學生總結能力)
2、如果把乘法分配律中的加法改成減號,等式是否依然成立?根據乘法分配律,你能把下列等式填寫完整嗎?同學們課后交流一下,下節數學課我們再繼續研究。
教師激發學生好勝心:在乘法分配律中有許多變化,題里辨別出用乘法分配律簡算的題呢?36×99+36 73×31+28×31—31
3.思考:填寫完整:
a×(m-n)= a×125+b×125-c×125
教學目標
五年級數學整數乘法運算定律的優秀教學設計
1.掌握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并能按運算順序正確計算.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同樣適用于小數乘法.
2.提高學生類推遷移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乘法的運算順序和運算定律的應用.
教學難點
掌握小數乘法運算定律的應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一)口算
20×30 1.2×0.2 0.5×4 300-100÷5
90×10×3 25×4-70 43×20×5 11×0.6
23×101 25×19×4 40×8+50 19×26+19×74
(二)先說一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2×5×60 30×7+85 250×4-320
二、新課
(一)運算順序
把上面復習題2稍作變動(加上小數點),讓學生說一說改動后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變成:1.2×0.5×60 30×0.7+8.5 2.5×4-3.2
教師板書:小數的運算順序跟整數一樣.
(二)教學例6
光明小學的同學們在校園里種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蓖麻籽可榨油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1.應該怎樣列式?
0.45×0.18×300
2.怎樣計算?
教師板書:0.45×0.18×300
=0.081×300
=24.3(千克)
答:一共可榨油24.3千克.
3.還能怎樣列式?
4.練習
72×0.81+10.4 7.06×2.4-5.7
(三)運算定律
1.引導性談話:整數運算與小數運算有著密切的聯系,比如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與整數和連乘、乘加、乘減完全相同,整數乘法中有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這些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能適用嗎?
2.舉例說明: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3.小結: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同樣適用.
(四)教學例7
計算:(1)0.25×4.78×4 (2)0.65×201
1.第一道題你打算怎么計算?應用了什么定律?
2.第二道題你打算怎么計算?應用了什么定律?
教師板書:0.25×4.78×4 0.65×201
=0.25×4×4.78 =0.65×(200+1)
=1×4.78 =0.65×200+0.65×1
=4.78 =130+0.65
=130.65
3.填空
4.2×1.69=□×□ 2.5×0.77×0.4=(□×□)×□
6.1×3.6+3.9×3.6=(□×□)×□
三、質疑
(一)今天的學習,你都知道了什么?
(二)學完這節課,你有什么體會或感受想向大家說嗎?
(三)對今天所學的知識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提出來供大家研究.
四、鞏固練習
(一)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50.4×1.95-1.9 3.76×0.25+25.8
=50.4×0.05 =0.9776+25.8
=25.2 =26.7776
(二)計算下面各題
19.4×6.1×2.3 5.67×0.21-0.62
3.25×4.76-7.8 7.2×0.18×28.5
18.1×0.92+3.93 0.043×0.24+0.875
(三)玉山農場新建一座溫室,室內耕地面積是285平方米,全部栽西紅柿,平均每平方米產6千克.每千克按0.65元計算,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
五、課后作業
(一)計算下面各題,能用簡便方法算的用簡便方法算.
2.02×8.5 1.25+4.6+0.75 2.33×0.5×0.4×5
48×0.25 3.4×7×1.5 1.6×7.5×1.25
(二)松柏林能分泌殺菌素,可以凈化空氣,如果1公頃松柏林每天分泌殺菌素54千克,24.5公頃松柏林31天分泌殺菌素多少千克?
(三)一種花布的售價1米16.2元,請用計算器算出3.6米,12米,8.5米的花布的總價是多少?
六、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點評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是結合教材實際和學生知識基礎,利用知識的正遷移。首先明確本節課的數學思想,用“轉化”的思想指導學習。然后提出問題:“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小數乘法使用嗎?”引導學生充分討論,大膽嘗試,得出結論。
調查統計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計算器,統計表.
活動過程
1.現在每度電0.4元,請你調查統計一下你們學習小組家庭月有用電度數,并計算出各個家庭每月應交的電費,最好能夠設計一張表格.
2.調查附近超市中你最愛吃的食品的單價(單價是小數),然后算一算買一對、一打或一箱應花的錢數.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換律、結合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猜想, 觀察、比較、概括、聯想等方法,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學生發現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 驗證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并會用字母表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我們學習了哪些運算定律?誰能說一說?什么是加法交換律,用字母應該怎樣表示?加法結合律呢?
a+b=b+a (a+b)+c=a+(b+c)
2、引入新課:同學們猜一猜:這是我們學習的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那么乘法可能有哪些運算定律呢?
二、自主探究、驗證猜想
1、驗證乘法的交換律
同學們到底猜得對不對呢,這就需要我們來驗證
保護環境對人類非常重要,植樹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瞧,小明和他的小伙伴們正在植樹呢(出示例5主題圖)。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主題圖。從圖上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2)、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小組討論,指名匯報并解答
a 、負責挖坑、種樹的共有多少人?
25×4=100(人)4×25=100(人)
探究、發現問題:
教師提問:4×25和25×4得數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兩個算式之間可以用什么符號連接?(引導學生回答,明確:4×25=25×4) b 、負責抬水、澆樹的共有多少人?
25×2=50(人)2×25=50(人)
仔細觀察這兩人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C 、每組要澆多少桶水?
5×2=10(桶)2×5=10(桶)
仔細觀察這兩人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4)、仔細觀察這幾組算式,你有什么發現?學生談發現.
25×4=4×25
25×2=2×25
5×2=2×5
(5) 、請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敘述發現的規律?(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匯總)
兩個數相乘,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這就驗證了同學們的猜想,乘法確實有交換律。
(6)、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乘法的交換律嗎?(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
甲數×乙數=乙數×甲數
× = ×
a × b = b × a
(7)、你最喜歡哪一種?
(8)、其實乘法交換律在我們以前就用到過,同學們回憶一下在哪些地方用過(學生思考后回答),再次證明交換兩人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2、驗證乘法結合律
剛才我們通過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發現了乘法交換律確實存在,那乘法結合律是不是也真的存在呢,接下來我們自己舉例驗證
(1)、學生自己舉例,小組交流,初步驗證乘法結合律
(2)、指名匯報.
(8×4) ×5= 8×(4×5)
(5×2) ×3= 5×(2×3)
(25×4) ×1= 25×(4×1)
(3)、仔細觀察這幾組算式,你有什么發現?學生談發現.
(4)、剛才同學們通過舉例來初步驗證了乘法結合律的存在,老師也用了一道應用題來進行驗證,再次驗證乘法的結合律。
a 、出示例6
b 、學生理解題意,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c 、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嗎?學生獨立列式
(25×5)×2 25×(5×2)
=25×10 =125×2
=250(桶) =250(桶)
d 、仔細觀察這組算式,你有什么發現?學生談發現.
(25×5)×2 = 25×(5×2)
(5)、通過剛才解決這道題,我們再一次驗證了乘法結合律的存在,什么叫做乘法的結合律呢?
三個數相乘,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后兩個數,它們的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6)、你能用字母表示出乘法結合律嗎?
3、比較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和乘法結合律,你有什么發現(學生仔細觀察,談發現)
三、鞏固與練習。
1、填空。
12×32=32×( )
108×75=( )×( )
60×( )=8×( )
25×( )=( )×25
30×6×7=30×(6× )
125×(8×40)=( × ) ×( )
2、你能很快算出每組氣球上三個數的積嗎?
3、你能用簡便方法計算嗎?
23×15×2 5 ×37×2
492×5×2 25×166×4
8×5×125×40
五、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
六、作業布置。教材27頁的第2、3題。
教學目標:
進一步掌握乘法運算定律,會根據不同算式的特征,正確靈活、合理選擇運算定律進行簡算,提高應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出示上節課總結出來的本單元的框架,指出本節課要復習的內容,并提出要求,掌握乘法的三個運算定律,并能靈活的運用于簡便計算。
(二)復習定律
1、簡算。
4×13×25125×(8+80)
全班練習、兩位學生板演,完成后反饋校對,并說明計算的理由。教師板書運算定律的名稱。
2、掌握定律。
簡要的敘述運算定律和字母表示,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相應的字母公式。
根據字母公式,比較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有什么區別?根據字母公式說說他們的結構特征。
(三)定律運用
1、課本第6題
(1)歸類,各應用什么運算定律可以使運算簡便,畫出具有特征的數學運算符號。
(2)全班練習,完成上面一行3題,完成后反饋校對,指出每一題的特征。
(3)全班練習,完成下面一行3題,完成后反饋校對,指出每一題的特征。
2、判斷、改錯練習。
(1)400×(25+1)=400×25+1
(2)(64+4)×25=64×25+25
(3)25×32=25×(4×8)=25×4+25×8
(四)綜合練習
1、練習第7題。
(1)找出能運用乘法運算定律的算式,并各自歸入相應運算定律類型中。
(2)余下的兩題:32+144+68+56,1230-216-184,為什么不能歸入相應的類型?他們可以簡算嗎?
(3)獨立練習。
(4)反饋矯正。
2、兩步四則混合運算練習。
(1)計算課本第8題,完成后校對。
(2)計算第9題,完成后的、反饋講評。
3、應用題練習。
(1)獨立練習第10題。
(2)反饋講評,對25×400+25×40025×400×2兩種方法進行比較。
4、思考題指導。
(1)獨立思考2分鐘。
(2)指名已解答的同學說思路。
(五)鞏固知識結構
通過兩節課,我們對第一單元進行了系統的復習,說一說第一單元中學到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本領?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
(六)作業:《作業本》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