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31
這是全稱量詞用什么表示,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內容和內容解析
1.內容
全稱量詞的概念,全稱量詞命題及其形式,存在量詞的概念,存在量詞命題及其形式。
2.內容解析
在數學中,一些含有變量的陳述句,由于不知道變量代表什么數,無法判斷其真假,因此就不是命題。但是,如果在原語句的基礎上,用一個短語對變量的取值范圍進行限定,就可以使它們成為命題。我們把這樣的短語稱為量詞,此時含有量詞的陳述句就成為可以研究真假性的命題了,這是在數學中非常常用的一類命題,也就是本節要研究和學習的全稱量詞命題和存在量詞命題。
短語“所有的”“任意一個”等在邏輯中通常叫做全稱量詞,用符號表示。含有全稱量詞的命題叫做全稱量詞命題。全稱量詞命題“對M任意一個x,p(x)成立”,成立”可用符號簡記為“”。這樣就得到了全稱量詞命題形式。
短語“存在一個”“至少有一個”在邏輯上通常叫做存在量詞,用符號表示。含有存在量詞的命題,叫做存在量詞命題。存在量詞命題“存在M任意一個x,p(x)成立”可用符號簡記為“ ”。這樣就得到了存在量詞命題的形式。
熟悉了全稱量詞命題和存在量詞命題的形式,并能夠判斷其真假,這樣就使命題形式更加豐富,能夠更精準和更高效地表達數學問題和結論,使數學表達和交流更具嚴謹性和準確性。
基于以上分析,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全稱量詞命題和存在量詞命題的理解。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1.目標
(1)通過學過的數學實例,理解全稱量詞的意義,掌握全稱量詞命題的形式,能判斷全稱量詞命題的真假;
(2)通過學過的數學實例,理解存在量詞的意義,掌握存在量詞命題的形式,能判斷存在量詞命題的真假。
2.目標解析
達成上述目標的標志是:
(1)通過對一些含有變量的陳述句的梳理,能夠認識全稱量詞和全稱量詞命題,能夠掌握對全稱量詞命題的真假性的判斷方法,即判斷全稱量詞命題為真命題,需要對每一個變量,語句都成立;判斷為假命題,只需要找到一個使語句不成立的變量。
(2)通過對一些含有變量的陳述句的梳理,能夠認識存在量詞和存在量詞命題,能夠掌握對存在量詞命題的真假性判斷的方法,即判斷存在量詞命題為真命題,只需要找到一個或證明存在使語句成立的變量;判斷為假命題,需要證明對每一個變量,語句都不成立。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含有變量的陳述句是大量存在的,當用量詞限定了變量的范圍后就形成了命題。對學生而言,初中學習過一些含有全稱量詞和存在量詞的命題,例如“平面內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等,這些并不陌生。通過本節課可以將其歸納并用確定的符號表示出來。學生的學習難點在于判斷一個命題是否為含有量詞的命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幫助學生提煉語句中的量詞,并更多地把自然語句轉化成標準的全稱量詞命題和存在量詞命題形式量詞引導的邏輯語句。由于在之前的學習過程中學習過的數學定理、規律、公式基本上都是普適性的,對所有變量都成立的命題非常多,所以學生理解全稱量詞命題并不困難,判斷其真假性的方法也相對容易接受。但在教學過程中仍需要對全稱量詞命題由自然語句向標準的全稱量詞命題形式的轉化通過多舉例子的方式引導學生完成。相對而言,存在量詞命題是對部分變量甚至是唯一變量成立的,不常以結論形式出現,在學生之前的學習過程中出現得相對較少,學生掌握起來稍有難度。學生對命題中不同的存在量詞的識別上以及對存在量詞命題敘述的真假性判斷中都有可能出現理解的障礙,所以在存在量詞命題的教學中可以更多的舉例分析,幫助學生找到量詞,并鍛煉學生將自然語言語句向邏輯語言語句轉化的能力。存在性問題是一類重要的數學問題,通過本節中對存在量詞命題的學習和研究,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存在性問題的處理方法。
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理解存在量詞命題的概念及判斷其真假性。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概念的引入
問題1:命題是可以判斷真假的陳述句,但是我們會碰到一些含有變量的陳述句,由于不知道變量代表什么,所以無法判斷真假。你能想到這樣的例子嗎?同時也有一些例子中含有變量卻能夠判斷真假,你能想到類似的例子嗎?
師生活動:教師和學生一起舉例子,通過分析這兩種例子進行對比,發現其中的區別和聯系。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現含有變量的陳述句能否成為命題的關鍵在于是否對變量的取值情況進行了限定,從而引出量詞的概念。
(二)概念的形成
問題2:閱讀教科書第24頁“思考”,關于“思考”中的4個語句,它們都是命題嗎?為什么?
師生活動:學生判斷(1)~(4)是否為命題,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可以選擇以下問題進行追問。
追問:(1)比較語句(1)和(3),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又有什么區別?
(2)比較語句(2)和(4),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又有什么區別?
師生活動:學生回答問題,進行對比發現。
教師總結,提煉出短語“所有的”“任意一個”等并給出全稱量詞的概念。
設計意圖: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對比,從而發現其中的短語的特點和所起到的作用。
(三)概念的理解
問題3:你能再舉幾個含有全稱量詞的命題的例子嗎?
師生活動:學生舉例子,教師展示學生所舉的例子,給出全稱量詞命題的概念,并根據學生情況提出以下問題進行追問。
追問:(1)通過所舉例子,你能表示出全稱量詞命題的一般形式嗎?
師生活動:教師通過所舉例子,引導學生表示出全稱量詞命題的一般形式。
追問:(2)你能判斷出剛才所舉例子的真假性嗎?
師生活動: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總結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大量實例強化學生對量詞的認識,包括其他常見全稱量詞短語的使用舉例,同時鍛煉學生使用符號語言的能力。
(四)概念的鞏固應用
例1判斷下列全稱量詞命題的真假。
(1)所有的素數都是奇數;
(2) ;
(3)對任意一個無理數x,也是無理數。
師生活動: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給出解答示范。
設計意圖:強化學生對全稱量詞命題真假性的判斷方法:真命題需證明,假命題“舉反例”。
(五)概念的形成
問題4:閱讀教科書第25頁“思考”,關于思考中的4個語句,它們都是命題嗎?為什么?
師生活動:學生判斷(1)~(4)是否為命題,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可以選擇以下問題進行追問。
追問:(1)比較語句(1)和(3),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又有什么區別?
(2)比較語句(2)和(4),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又有什么區別?
師生活動:學生回答問題,互相討論,進行對比思考。
教師總結,提煉出短語“存在一個”“至少有一個”并給出存在量詞的概念。
設計意圖: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對比,從中體會短語“存在”的含義及作用。
(六)概念的深化及應用
問題5:你能再舉幾個含有存在量詞的命題的例子嗎?
師生活動:學生舉例子,教師展示學生所舉的例子,給出存在量詞命題的概念,并根據學生情況提出以下問題進行追問。
追問:(1)通過所舉例子,你能表示出存在量詞命題的一般形式嗎?
師生活動:學生根據本節課的活動經驗,獨立給出存在量詞命題的符號化表示。
追問:(2)你能判斷出剛才所舉例子的真假性嗎?
師生活動: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總結方法。
追問:(3)存在量詞短語“有些”“有一個”“有的”等等,他們所蘊含的意義相同嗎?
師生活動:學生思考,討論交流,教師總結方法。
設計意圖:前兩個問題完全對比全稱量詞命題的處理方法,學生經過了全稱量詞的學習能夠做好對比研究,但相對而言,存在量詞短語形式較多更不易理解,故增加追問(3)讓學生辨析更清晰。
例2 判斷下列存在量詞命題的真假。
(1)
(2)平面內存在兩條相交直線垂直于同一條直線;
(3)有些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師生活動:學生回答問題并闡述方法。教師作總結并作解答示范。
設計意圖:通過真假性判斷使學生更進一步理解存在量詞的含義,并能作出準確的真假性判斷。
(六)歸納小結、布置作業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節知識,并回答以下問題。
(1)什么是全稱量詞和全稱量詞命題?如何判斷全稱量詞命題的真假?
(2)什么是存在量詞和存在量詞命題?如何判斷存在量詞命題的真假?
設計意圖:從知識內容和研究方法兩方面回顧和總結本節內容。
布置作業:教科書第26頁練習1,2,習題1.5 1,2.
五、目標檢測設計
1.判斷下列語句是否是命題,如果是,判斷是全稱量詞命題還是存在量詞命題。
(1)是無理數;
(2)所有的二次函數都有一條對稱軸;
(3)有的平行四邊形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
設計意圖:檢驗學生是否正確理解和準確把握全稱量詞命題和存在量詞命題。
2.判斷下列命題的真假。
(1)有一組對邊互相平行的四邊形都是梯形;
(2)有些正整數的平方是素數;
(3)
(4)
設計意圖:檢驗學生是否掌握判斷全稱量詞命題和存在量詞命題真假性的方法。
決定食物口感的,除了地道食材、精湛廚藝,盛食物的器皿——我們日常所用的鍋碗瓢盆刀叉杯.....同樣重要。
今天我們來說說餐具里的頭。
餐具的頭是什么?
一頭牛、一頭驢、一頭駱駝......你知道這些動物的計量單位,但你知道餐具怎么算嗎?一件?一個?一只?還是一頭?
沒錯,我們用最多的陶瓷餐具計量單位和牛、驢等動物一樣樣的,都是用“頭”。所以我們買陶瓷餐具的時候可能聽到服務員說9頭、56頭、32頭......(下面我要開始裝逼了)
只有陶瓷餐具是按“頭”算的,據說是自古流傳下來的術語。因為瓷器歷史悠久,所以瓷器的計量單位是不同的,常用的“件”在不同的類別中有不同的含義。
“件”瓶按高度一般叫單件、雙件、十件、一百件、一千件、一萬件;氣瓶的“件數”以口徑大小為準,從30件到1000件不等;鍋的“件數”根據容量從5件到100多件不等。(太亂了,根本看不懂!)
至于餐具和茶具的“頭”測量,我覺得可能是為了避免這種混亂。
Head in餐具實際上是指一套餐具中有多少件瓷器物品,類似于我們現在所說的“個別”、“件”、“只”。
如果一套茶具有四個茶杯,一個茶盤,一個茶壺,這套茶具就叫六套茶具。
成套瓷具指10碗、10碟、10盤、10湯匙、10筷架、1魚盤、10寸盤、1湯匙、1湯鍋、1煙灰缸、1牙簽架,共56頭。
還有一種說法是骨瓷是一種特定的材料。因為骨瓷是用動物骨灰做的,所以用“頭”來表示瓷器的數量(不清楚)。
陶瓷餐具以“頭”論的原因,網友們腦洞大開,眾說紛紜,準確原因仍有待考究。(小編搜了一大圈也沒有搜到專業的學術介紹,不開熏...)
這里的“頭”不僅僅是單純的頭,更是不單純的頭(當然不容易有很強的文化背景),所以你只需要知道餐具的“頭”不簡單。
餐具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如今,人們使用的餐具遠不止陶瓷餐具。隨著吃貨的飲食習慣和精神,餐具的種類和材料也越來越多樣化,人們甚至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需求定制。(想想就覺得高)
竹木的、紙制的、玻璃的、不銹鋼的、黃銅的、陶瓷的......不同的材質有不同的優劣勢,英國牛津大學曾做過一個調查,證明盛食物的器具會影響食物的味道(其實還是人們的心理作用),所以每一種食物都要搭配最適合的那個餐具,所謂“葡萄美酒夜光杯”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我們常用的小勺子一般是用來做甜品的。如果用它吃別的東西,嘴里的食物會覺得更甜;就像用白勺吃白酸奶比用黑勺吃甜一樣。
挑剔的美食家很清楚這一點。沒有幾件專業的餐具,你是無法俘獲他們的胃的。
以禮儀為頭的餐具
說到餐具的頭,遠不止是種類和“頭”。餐具禮儀更重要。
餐具的使用方法就是它的禮儀,紅酒有紅酒杯、香檳有香檳杯、咖啡有咖啡杯、牛奶有牛奶杯,紫砂茶壺就該用來泡那上等的茶葉,玻璃材質的大碗就該用來拌沙拉,砂鍋就該用來煲湯.......每一種食物都該有個配它的器物,哪怕不是獨一無二,但也該是百里挑一,斟酌再三。
吃西餐的餐具就該刀是刀,叉是叉,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就是吃牛排的正確方法;我們中餐用的筷子禮儀更多,不能敲、不能插、不能舔、不能翻......每一個稱職的吃貨都該經過這些禮儀。
說到底,不管有多少門多少巷,不管有多少人頭,都只是為了讓人吃好飯,享受美食帶來的“飛上天”的刺激體驗,撫慰身心。用好看又好用的餐具包裝好吃的食物,是吃貨的終極夢想。
決定食物口感的,除了地道食材、精湛廚藝,盛食物的器皿——我們日常所用的鍋碗瓢盆刀叉杯.....同樣重要。
今天我們來說說餐具里的頭。
餐具的頭是什么?
一頭牛、一頭驢、一頭駱駝......你知道這些動物的計量單位,但你知道餐具怎么算嗎?一件?一個?一只?還是一頭?
沒錯,我們用最多的陶瓷餐具計量單位和牛、驢等動物一樣樣的,都是用“頭”。所以我們買陶瓷餐具的時候可能聽到服務員說9頭、56頭、32頭......(下面我要開始裝逼了)
只有陶瓷餐具是按“頭”算的,據說是自古流傳下來的術語。因為瓷器歷史悠久,所以瓷器的計量單位是不同的,常用的“件”在不同的類別中有不同的含義。
“件”瓶按高度一般叫單件、雙件、十件、一百件、一千件、一萬件;氣瓶的“件數”以口徑大小為準,從30件到1000件不等;鍋的“件數”根據容量從5件到100多件不等。(太亂了,根本看不懂!)
至于餐具和茶具的“頭”測量,我覺得可能是為了避免這種混亂。
Head in餐具實際上是指一套餐具中有多少件瓷器物品,類似于我們現在所說的“個別”、“件”、“只”。
如果一套茶具有四個茶杯,一個茶盤,一個茶壺,這套茶具就叫六套茶具。
成套瓷具指10碗、10碟、10盤、10湯匙、10筷架、1魚盤、10寸盤、1湯匙、1湯鍋、1煙灰缸、1牙簽架,共56頭。
還有一種說法是骨瓷是一種特定的材料。因為骨瓷是用動物骨灰做的,所以用“頭”來表示瓷器的數量(不清楚)。
陶瓷餐具以“頭”論的原因,網友們腦洞大開,眾說紛紜,準確原因仍有待考究。(小編搜了一大圈也沒有搜到專業的學術介紹,不開熏...)
這里的“頭”不僅僅是單純的頭,更是不單純的頭(當然不容易有很強的文化背景),所以你只需要知道餐具的“頭”不簡單。
餐具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如今,人們使用的餐具遠不止陶瓷餐具。隨著吃貨的飲食習慣和精神,餐具的種類和材料也越來越多樣化,人們甚至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需求定制。(想想就覺得高)
竹木的、紙制的、玻璃的、不銹鋼的、黃銅的、陶瓷的......不同的材質有不同的優劣勢,英國牛津大學曾做過一個調查,證明盛食物的器具會影響食物的味道(其實還是人們的心理作用),所以每一種食物都要搭配最適合的那個餐具,所謂“葡萄美酒夜光杯”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我們常用的小勺子一般是用來做甜品的。如果用它吃別的東西,嘴里的食物會覺得更甜;就像用白勺吃白酸奶比用黑勺吃甜一樣。
挑剔的美食家很清楚這一點。沒有幾件專業的餐具,你是無法俘獲他們的胃的。
以禮儀為頭的餐具
說到餐具的頭,遠不止是種類和“頭”。餐具禮儀更重要。
餐具的使用方法就是它的禮儀,紅酒有紅酒杯、香檳有香檳杯、咖啡有咖啡杯、牛奶有牛奶杯,紫砂茶壺就該用來泡那上等的茶葉,玻璃材質的大碗就該用來拌沙拉,砂鍋就該用來煲湯.......每一種食物都該有個配它的器物,哪怕不是獨一無二,但也該是百里挑一,斟酌再三。
吃西餐的餐具就該刀是刀,叉是叉,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就是吃牛排的正確方法;我們中餐用的筷子禮儀更多,不能敲、不能插、不能舔、不能翻......每一個稱職的吃貨都該經過這些禮儀。
說到底,不管有多少門多少巷,不管有多少人頭,都只是為了讓人吃好飯,享受美食帶來的“飛上天”的刺激體驗,撫慰身心。用好看又好用的餐具包裝好吃的食物,是吃貨的終極夢想。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借助課文,*圖認識“量、詞、夸”等10個生字;認識“日(日子頭)、(區字框)、(金字旁)”3個新偏旁。正確書寫“頭、五”等7個字。認識“量詞”等詞語。正確讀寫“笑話、飛機”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
能流利朗讀、背誦課文。
情感態度價值觀:
聯系生活實際學習運用數量詞。
教學重點:
識記“量、架、輛、錯”等字。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學習運用簡單的數量詞。
教學用具:
圖片及生字卡片教學方法:引導、練習、齊讀、跟讀。
課型課時:
新課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圖、課后練習掛圖。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出示*圖,讓學生用上量詞說說圖上的內容。
2.板書課題“量詞歌”。認識“量詞”二字。明確剛才說到的表示人、物數量單位的詞,就是量詞。今天就來學“量詞歌”。
二、課文學習
1.教師領讀歌謠。注意“兩匹馬、錯”等詞語的正音。
2.學生練讀。
一頭牛,兩匹馬,
三條魚,四只鴨,
五本書,六支筆,
七顆果樹八朵花,
九架飛機十輛車,
用錯量詞出笑話。
3.教師出示量詞卡片,指名學生領讀。(老師板書量詞)
一頭牛兩匹馬三條魚四只鴨五本書六支筆七棵樹八朵花九架飛機十輛車錯
4.相機認識“(區字框)、(金字旁)、”兩個新偏旁。
5.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板書生字。
tou頭——點、點、橫、撇、捺。(5畫)一頭牛,頭發、頭頂
wu五——橫、橫折、豎、橫(4畫)五個、五指、五五二十五
liu六——點、橫、撇、點(4畫)六本書,六個六十
qi七——撇,橫折鉤(2畫)七只、七十
ba八——撇、捺(2畫)八只、八十
jiu九——撇,橫折彎鉤(2畫)九人,九十
ji機——橫、豎、撇、點、撇、橫折折鉤(6畫)飛機、機器、洗衣機、電動機
小結:這節課,主要是朗讀歌謠,在語境中體現生字,體會家鄉地產豐富的特點。
板書設計:
量詞歌
頭——點、點、橫、撇、捺。(5畫)一頭牛,頭發、頭頂
五——橫、橫折、豎、橫(4畫)五個、五指、五五二十五
六——點、橫、撇、點(4畫)六本書,六個六十
七——撇,橫折鉤(2畫)七只、七十
八——撇、捺(2畫)八只、八十
九——撇,橫折彎鉤(2畫)九人,九十
機——橫、豎、撇、點、撇、橫折折鉤(6畫)飛機、機器、洗衣機、電動機
作業布置:
抄寫生字
小結:在這節課的學習中,你學到了什么?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上節課的內容)
1.上節課我們學了什么?(教師讓幾名學生上黑板聽寫生字)
2.誰來朗讀歌謠?(讓幾名學生讀歌謠)
二、課文學習
(一)詞句的理解和運用
出事詞語“量詞、飛機、頭、匹、支、筆、架、輛、錯”指導學生讀。(同學們讀得很好)下面我們一起學習課文。
老師板書課文:量詞歌
一頭牛,兩匹馬,
三條魚,四只鴨,
五本書,六支筆,
七顆果樹八朵花,
九架飛機十輛車,
用錯量詞出笑話。
教師領讀學生跟讀。讀完后教師指名讀,賽讀,等方式來熟練課文。
作業布置:
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量詞歌
一頭牛,兩匹馬,
三條魚,四只鴨,
五本書,六支筆,
七顆果樹八朵花,
九架飛機十輛車,
用錯量詞出笑話。
作業布置:背誦課文。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