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0
這是加減混合怎么出,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二年級加減混合這一節課較之前稍有改進,但仍存在很多問題,現總結如下:
一、學生自主學習
這節課雖然放手讓學生去探索新知,去自己根據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但是沒能讓孩子們自己去講出自己的做題思路,自己給自己糾錯還是一個失誤,如果能讓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和實踐過程中自己歸納總結會給學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小組討論探究
再談論例四72-(47+16)=有沒有簡便算法時,拋出的.問題應主要是讓學生討論出為什么,而不是單純的停留在討論有沒有的層面上,也就是討論的問題一定是要有意義的,有討論的價值的。
三、課件的使用
課件的制作出現瑕疵,應該讓學生提出的問題出現在了大屏幕上,影響到課堂的教學,在今后制作課件完成后要多次檢查之后再使用。
四、課前調研
在以后的教學中的運用上課前調研,例如這節課其實學生們通過連加連減的學習,同學們對于混合加減可能已經會了,亦或存在哪方面的共性的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做及時的調整,這樣既可以解決學生的癥結,又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使得課堂更加高效!
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它們在編排上基本相同。根據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的特點,我在教學中力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并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總體環節設計尚可,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師生關系和諧融洽,但是細節之處還存在較多問題和不足,現在總結反思如下:
1.關于圖意的討論與算式的意義欠詳細。加減混合的意義是本堂課的一個難點,在突破這個難點上安排的時間不足,導致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感知不夠充分,因此,在后續的練習中,發現不少學生在做題時,出現講離開的部分不算在總數內,做減法的情況,反思,在日后的教學中,應多加強對題意的理解,在新授時利用情景演示,來幫助學生題解圖意。最終達到看圖能直接理解題意的能力。 2.計算過程的教學的強調。多位數的加減涉及到計算順序的問題,此問題在學習連加、連減時已做強調,學習混合加減仍須再做強調。計算過程用語可改作“先算...再算...”
3.提問的選擇在代表性的選取上還需斟酌,本他給可提問過于細化,且自己本身說的較多,留給學生的時間還需要進一步增加。反思本堂課重要的是讓學生理解圖意再做加減,不如在學完新知后,讓學生自己設計情景,再自己回答如何解答,可能會有更好的結果。 4.練習需要在展臺上作及時反饋,且層次有些不清,題目梯度不明顯。課堂上,對每種類型的題目的練習一到兩道即可,有基礎,有提高,才能充分利用課堂。
本節課的設計,堅持從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出發,不僅考慮到數學學科的特點,同時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認知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讓學生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充分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意義和價值。采用情境串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本節課創設了上車下車這一情境,不斷提出問題,帶領學生合作探究“10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的知識。教學設計環環相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始夠富有興趣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之中。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學生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發現和總結出了數學規律,同時又將這些規律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本節課選取的這些素材來源于學生的生活,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從而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小組合作,為學生提供學習和展示自己的機會。在探究“10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時,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學生在組內積極參與,發表意見。這一環節,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教師僅僅是活動的參與者、指導者,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劉月和
西安市高陵區耿鎮中心小學
興趣是學生積極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重要動力,它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開頭我以美麗的白天鵝為題材引入新課,既吸引了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了學習興趣,又滲透了愛護動物,人人有責的思想教育。
《課標》指出:“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以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算法的多樣化。”這主要是針對傳統教學中的計算方法單一、過于注重技能、而忽視學生個性等問題而提出的,主要是使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鼓勵和尊重學生獨立思考,與同學合作交流,讓他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歡,并對自己有利的方法解決問題。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動手動腦能力加強,充分理解了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能夠運用運算方法去解決在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但有個別基礎較差的學生運用的不是很熟練,教師應繼續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對數學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及時鞏固,有利于知識的內化。新授完以后出示一組口算題,通過口算題的練習,使得學生正確理解和表述算法,形成口算思路,為進一步理解兩位數乘一位數筆算的算理作準備。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創造熱情和應用能力。
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說過:“學生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造”,學習不是一種簡單的“告訴”,而是一種學習者實實在在的“體驗”與“積淀”。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來出題,然后并自己完成,使學生在探究和交流過程中,品嘗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本課的練習設計,我注意了題型豐富形式多樣的分層次設計,使學生進一步內化算法、掌握算法,既強化算法的基礎訓練,又鍛煉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階梯式的練習中,課堂上又一次激發了學生應用知識的參與熱情,這一過程中,學生收獲了知識撞擊的快樂,收獲了愉悅的情感體驗……
在本節課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果在教授完新課之后,讓 學生進行操作,效果會更好。另外,一節課我總感覺學生的興趣不是太高。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