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3
這是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級下冊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71~72頁的例1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幾百幾十的數除以整十數(商是一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通過合作、交流、討論優化算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信心,體現主人公的地位。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口算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師:同學們,為了迎接下個月的活動,學校準備了一些氣球和彩旗,認真觀察,說說看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匯報:1、有80面彩旗 2、每個班分20面
3、有150個氣球 。。。。。。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計算的問題呢?
學生匯報(邊匯報邊列式)
1、有80面彩旗,每個班分20面, 可以分給幾個班?誰來列式?
列式:80 ÷ 2 0 =
2、 有150個氣球,每個班分50個, 可以分給幾個班?誰來列式?
列式:150 ÷ 50 =
師:仔細觀察這些式子,說說看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呢?
生:除數是整十數,被除數有的是整十數,有的是幾百幾十的數
師:對,第一個是整十數除以整十數,第二個是幾百幾十的數除以整十數,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具體研究的口算除法,
板書課題:口算除法
出示學習目標:會口算整十數、幾百幾十的數除以整十數。
老師相信大家一定能學好,有信心嗎?
(二)、民主導學
學校任務一:
1、任務呈現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研究80 ÷ 2 0 =的問題
請大家拿出任務單,開始吧。
學習任務一:有80面彩旗,每個班分20面, 可以分給幾個班?
80 ÷ 2 0 = (個)
自主學習:
我是這樣想的 課本是這樣說的
《口算除法》教學設計及反思《口算除法》教學設計及反思
同學是這樣講的 我們組準備這樣展示
《口算除法》教學設計及反思《口算除法》教學設計及反思
(二)、 自主學習
2、自主學習
3、展示交流
師:剛才看到同學們學習的很用心,真不錯。哪個小組愿意來展示呢?
學生以組進行班內交流,可能出現以下方法:
組1、80÷20=4,我是這樣想的:因為20×4=80,所以80÷20=4
你們同意我們的想法嗎?
你們還有補充或評價嗎?
(邊說邊講邊板書)
組2、我們組有不同的方法:
80÷20=4 。因為8÷2=4,所以80÷20=4
生質疑:你們為什么要在4的末尾沒有1個0呢?
組:因為80表示8個十,20表示2個十,8個十除以2個十就是4.
你們同意我們的想法嗎?
你們還有補充或評價嗎?
師小結:剛才我們找到了2個解決問題的辦法,第一種方法是用乘法做除法,第二種方法是用表內除法做除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會算的又對又快呢?請大家用你認為又快又準的方法口算下面各題,并與小對子組的成員交流。
大屏幕出題
60 ÷ 20 =
150 ÷ 50 =
學生在組內一個一個的說,其他人聽。
師:你是用哪種方法呢?
生匯報后,師:老師平常也是這樣算的。
學習任務二
師:你會做嗎?好,那咱們一起試試。
1、任務呈現:
學習任務二:
估算:
83÷20≈ 想:把( )看作接近的整十數( )
80÷19≈ 想:把( )看作接近的整十數( )
122÷30≈ 想:把( )看作接近的整十數( )
120÷28≈ 想:把( )看作接近的整十數( )
師:請同學們先獨立完成,再在組內進行交流。
2、自主學習
3、展示交流
師:哪個組愿意來展示呢?組來匯報:算式加算法生生評價
師:誰來和大家共同分享你的估算方法呢?
生: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估算時,先把不是整十或幾百幾十的被除數或除數看成整十或幾百幾十的數,再用剛才我們學會的口算方法算出商。
師:到現在為止,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已經完成的很好了,從大家的表現和交流的話語中老師發現整十數、幾百幾十的數除以整十數我們都已經學會了,能不能經得起檢測呢?
讓我們一起走進檢測樂園
三、檢測導結
1、目標檢測:
2、結果反饋:
師:答案已經在大屏幕上了,請同學們同桌交換,認真批閱
3、反思總結
師,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呢?讓我們一起寫一句話總結自己這節課的收獲。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口算除法,以后我們還會研究兩位數除以兩位數,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等很多的內容,老師相信這些內容一定會和我們班這群勤于思考,善于動腦的孩子們交上朋友。
教學反思:
1、重視計算的過程,允許學生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計算教學的關鍵。教學時,我注意讓學生主動探索口算方法,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索過程,獲得新的口算方法。在說算理的過程中,圖式結合,讓學生更清晰思考的過程。說時引導學生把過程說完整,培養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算法的選擇上尊重學生的想法,兩種算法各有優點,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
2、以學生為主,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本課教學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動探索者。首先放手讓學生自主嘗試解決80÷20,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空間展示自己的思維,使每一位想說的同學都有機會去說。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方法,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歡樂。接著,讓學生自主分120個氣球,有哪些不同的分法。
3、一堂課引起我的再次思考: 在學生碰到困難時,怎樣引導才能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從模糊走向清晰?怎樣設計練習更實效?怎樣把新知識和學生的原有知識更緊密的聯系起來,一堂課下來,如何輕松的讓學生接收新知識。 通過這節課口算教學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備課中學生的重要因素,以及思維的訓練才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重點。同時涉及的都是計算題,應該讓學生多一點訓練。我們作為指導者就可以了。
教學內容:
13-15頁圖示和例1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操作活動中理解掌握一位數除法(被除數各個數位上的數都能被除數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確、熟練地口算簡單的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3、在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中學會傾聽與反思。
重點難點:
通過分木棍的實踐操作活動,讓學生理解、掌握幾十幾除以以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124=答案
82=答案
147=答案
246=答案
357=答案
729=答案
2、口答
(1)70里有幾個十?500里有幾個百?
(2)25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39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3、教師談話收入課題。
二、教學例1
1、出示第13頁主題圖,教師:問根據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運算?
2、出示例1。
(1)趙大伯3次能運完60箱,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觀察:如用小棒來代替木箱,你打算怎樣分?怎樣列式?每份有多少?(學生實踐操作,得出結論。)
3、分好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
4、如果不分小棒,我們又怎樣口算603能?
結合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這樣算 63=2、603=20
5、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寫出結果。
(2)說說口算方法。
三、教學例1第二個問題
1.出示第二個(2)問題
6003你能口算得出結果嗎?
先獨立思考,然后在組內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結合學生匯報,出圖驗證并板書
這樣算 63=2 6003=200
3.試一試。
3606 6408
四、教學例1第三個問題
1、出示第三個問題 2403你能口算得出結果嗎?
先獨立思考,然后在組內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結合學生匯報,出圖驗證并板書
這樣算 243=8 2403=80
五、鞏固練習
1、口算下列各題,并說說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2、課堂小結
在這堂課上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六、作業:
17頁1.2
教學反思:
對于本堂課,我注意突出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使學生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另一方面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突出數學知識的遷移。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的數(商是一位數)的口算估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和估算。
2.使學生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交流、討論理解算理。
3.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
學情分析:使學生在理解和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估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循序漸進的學習。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重點難點:掌握口算除法的算法;經歷探索口算除法算法的過程。
【測試】復習舊知識
1.口算,說出口算過程。
8÷2= 15÷3=
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可以想乘法算除法。
2. 估算,說出估算過程。
83÷2≈ 118÷6≈
( ) ( )
除數是一位數的估算方法:根據“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數看做與它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整十的數,再口算出結果。
【導入】口算除法
前面,我們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和估算。通過檢驗,老師發現同學們對于學過的知識,都還有一定的記憶,這非常棒!老師也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能經常把學過的知識,進行不斷的整理和復習,這樣不僅能把知識加深印象,而且會更有利于新知識的學習。
這節課,我們來一起繼續學習口算除法。不過,本節課的口算除法,可是有難度的,你們敢挑戰嗎?
【講授】講授新知
1.猜一猜。6月1日是什么節日?(兒童節)
2.學習例1.(1)
師:瞧,老師手里拿著什么?(彩旗)學校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
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可以分給幾個班?)
用什么方法計算?怎么列式呢?(用除法計算,算式是80÷20)
怎樣口算80÷20呢?請大家分組交流、討論,再互相說說口算方法。
a.由20×4=80,得出80÷20=4,(想乘法算除法)
b.8÷2=4,得出80÷20=4 (想表內除法算除法)
學生討論,你喜歡哪種方法?說說你的理由。
將單位及答補充完整。
3、想一想。83÷20≈ 80÷19≈
4、練習。(我會算)
60÷20= 80÷40=
62÷30≈ 80÷38≈
5、教學例1(2)
(1)過渡: 同學們,我們在口算除法的時候,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剛才我們順利解決了分氣球的問題,大家表現得非常棒。瞧,學校又買來了彩帶,(出示情景圖)你從圖上了解到什么信息?請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
(學校買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可以分給幾個班?)’
師:同學們,你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在練習本上把算式寫出來。
(用除法計算,算式是120÷30)
師:怎樣口算120÷30呢?同桌間互相交流,說一說。
a.12÷3= 4 則120÷30= 4 (把120看成12個10,30看成3個10.這里強調讓學生進行說一說他的算法過程是怎么想的,揭示本課的的教學目標)
b.30×4=120,則120÷30= 4
(2)將單位和答補充完整。
6、練習。
7、想一想。122÷20≈ 120÷28≈
8、小結。
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可以想乘法算除法;也可以先不看數中個位上的0,想表內除法算除法。
除數是整十數的估算方法:
把兩位數或三位數看作與它比較接近的整十數或整百整十的數再口算出結果。
【練習】鞏固新知
1、我會填。
(1)口算420÷60,想42÷6=( ),所以420÷60=( )。
(2)183÷20 ≈( ),241里面大約有( )個40。
(3)一個數的40倍是160,這個數是(???)
2、我會做。
3、生活中的數學。
四年級255人去春游,每輛車限坐50人。要派幾輛車呢?
【活動】課堂總結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你還想說點什么?
【活動】板書設計
口算除法
80÷20=4(個)
(1)20×4=80 80÷20=4
(2)8÷2=4
想乘法算除法 想表內除法算除法
教學目標:
口算除法例1教學設計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空間一)借助“用小棒擺三角形”的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在平均分的情況下有時會出現剩余;并通過表內除法與有余數的除法分的結果和橫式的對比,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
(2)(空間二)借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活動,幫助學生鞏固有余數的除法,并通過觀察與分析,引導學生感受余數的特點。
(3)(空間三)借助“用小棒擺五邊形”的活動,結合前面擺三角形、擺正方形的活動,深入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
2、過程與方法目標:
(空間一、二、三)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觀察對比中,幫助學生積累活動經驗,發展數學思維。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空間一、二、三)在用小棒擺圖形的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探索并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教學難點:明白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具:白板課件
學具:學具袋(12根小棒)
教學過程:
空間一:借助“用小棒擺三角形”的活動,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
(一)“用6根小棒擺三角形”,重點:復習表內除法,難點:解決除數問題。
1、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位老朋友,它就藏在學具袋中,快打開看看它是誰呀? 生:小棒。
師:今天我們就繼續和小棒一起來學習新知識。
師:請你用小棒擺一個三角形,比比誰擺的最快?
生:動手擺。
師:你擺的可真快!能告訴大家“你擺一個三角形用了幾根小棒?”你呢?
生:我擺一個三角形用了3根小棒。(指兩人說完整話)
師:也就是說:(課件出示)每3根擺一個三角形。
2、用6根小棒擺三角形,復習表內除法
師:下面請同學們準備出這樣的6根小棒,(課件出示:依次排開的6根小棒,并在“每
3根擺一個三角形”前面出示“6根小棒”。)
師:接下來,“6根小棒,每3根擺一個三角形”,大家趕快動手擺一擺。
生:動手擺。
師:誰到前面來擺一擺,并說說你是怎樣擺的?
生:(在白板課件上操作)6根小棒,每3根擺一個三角形,我擺了2個三角形。 師:擺完了嗎?嗯,6根小棒,擺2個三角形,正好擺完。
師:誰能用一個算式記錄剛才擺的過程?你說呢?你再說說?
生:6÷3=2(個)(師板書)
如果學生寫成6÷2=3,師:誰跟他列的不一樣,你們同意誰的?說說理由。
師:能告訴大家你們為什么用除法計算嗎?
生:因為“6根小棒,每3根擺一個三角形”就是求6里面有幾個3,所以用除法。 師:這里面6是?3是?2是?
師:在除法算式中它們都叫什么,誰還記得?
生:6是被除數,3是除數,2是商。
師:這個算式讀作:(生齊讀:6除以3等于2。)
(二)“用7根小棒擺三角形”,重點:引出有余數的除法,難點:理解余數的含義。 師:(課件上把小棒依次擺開,并把6改成7,同時添一根小棒)現在是幾根小棒? 生:齊說:7根。
師:“7根小棒”,還是“每3根擺一個三角形”,趕快動手擺一擺。
生:動手擺。
師:把你擺的結果先和你的同位說一說,并商量一下,這回該用怎樣的除法算式來記錄? 生:同位合作。
師:誰愿意和大家說說?
生:指名到白板邊操作邊說。
預設:7根小棒,每3根擺一個三角形,能擺2個三角形,還剩1根小棒。(生如果說不全,教師要引導說全)
預設:7÷3=2或者7÷3=2剩1根等等。(教師引導學生把各種不同的除法算式展示出來) 師:這里的7是?3是?2是?1是?
師:在除法算式中,我們知道7是被除數,3是除數,2是商,那這1叫什么呢? 生:余數。(就是剩下沒有分完的那部分。)
師:重新規范板書:7÷3=2
師:為了區分商和余數,我們在商的`后面點上六個小圓點,看像什么呀?(像省略號)然后寫上余數1。這個算式讀作:7除以3等于2余1。
生:指名讀算式。
(三)“圈一圈,填一填,8根小棒擺三角形”,重點:鞏固有余數的除法,難點:正確區分商和余數。
師:現在不擺小棒了,拿出一號答題紙:(課件出示)圈一圈,填一填。
8根小棒,每3根擺一個三角形。
能擺(
)個,還剩(
)根。
8÷
3=□(個)??
□(根)
生:獨立完成。
師:誰在白板上填出你的結果?邊填邊說。
師:(追問)前面的2指的是?后面的2指的是?
師:板書:8÷3=2(個)??2(根)
空間二:借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活動,引導學生感受余數的特點。
師:現在咱們繼續擺小棒,注意聽,請你快速擺出一個正方形。
師:告訴大家你擺一個正方形用了幾根小棒?
生:完整表述。
(一)“用8根小棒擺正方形”,重點:鞏固表內除法,難點:解決除數問題。
師:(課件出示)下面請同學們準備出8根小棒,邊擺邊想:能擺幾個正方形?
生:指名課件演示。(圖片)
師:這回的除法算式該怎樣列?
生:8÷4=2(師板書)
師:怎么不除以3了?
生:每4根小棒擺一個正方形。
師:發現了題中隱藏的信息真好。
(二)“用9根小棒擺正方形”,重點:鞏固有余數的除法,難點:獨立完成有余數的除法橫式。
師:(課件出示)再添一根是幾根?“9根小棒,能擺幾個正方形?”趕快動手擺一擺。生:課件演示。(圖片)
師:誰會用除法算式記錄擺的過程?
生:指名回答。(學生互相補充,注意名數的書寫)
(三)“用10、11、12根小棒擺正方形”,重點:發現余數的特點,難點:余數比4小的道理。
師:用10、11、12根小棒,能擺幾個正方形呢?下面咱們同位合作,一個人擺,一個人
生:同位合作。
師:指名匯報。(展臺)
師:整理到黑板上。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余數有什么特點?
生:都是1、2、3。
師:余數有沒有可能是4?為什么?比4大的數呢?那大家的意思就是余數肯定都比4小。是不是這樣呢?(板書)
空間三:借助“用小棒擺五邊形”的活動,深入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
師:
師:這回余數還是比4小嗎?這回是比誰小?
師:(指板書)除數是3,余數要比3小;除數是4,余數要比4小;除數是5,余數要比5小,那余數到底和誰有關系呀?什么關系?
生:余數要比除數小。
師:為什么余數要比除數小呢?
生:余數比除數大就又可以擺一個圖形了。
(練習十四第一題備用,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舍)
總結: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有余數的除法》例1和例2(板書),通過用小棒擺圖形的活動,我們認識了余數,并且知道了余數要比除數小。希望同學們以后繼續認真傾聽,用心思考,踴躍發言,相信你們會越來越出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