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4
這是周長教學設計人教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材分析:
本課時的教學是在學生已認識了長、正方形,并了解和掌握了長、正方形的特點,學會了測量長度,了解一些測量單位,對周長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本課時的教學又為學生今后學習計算其它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奠定了基礎。
教材的設計是從聯系學生的實際出發,重視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探索新知。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提出方法,從中總結歸納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進而讓學生獨立思考,進行推理,歸納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一、 教學目標:
1、 在學生認識平面圖形的周長的基礎上,引導、組織學生通過探索活動總結出長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準確地進行計算。
2、 通過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3、 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推理能力,學會合作學習。
二、 教學重、難點:長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三、 教學具準備:
投影儀、每小組木棒4支(長、寬各一對)
四、 教學過程:
(一)動手操作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讓學生指出各個圖形的周長。
意圖:聯系學生已有的“周長”概念為探索“周長的計算”的活動予做準備。
2、讓學生分小組擺出一個長方形。
3、教師提出探索活動的目的、要求,并板書課題。
師:你能求出所擺出的長方形的周長嗎?這是我們師生今天要研究的課題。(師:板書:長方形 的周長)
(二)分級探究,發現規律。
1、教師提出要求:先量出長方形的長與寬,再通過不同的方法算出它的周長,請小組的記錄員做好記錄。
意圖:提出明確的要求,使學生明確思維方向。
2、學生分組進行探索活動。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三種意見:
(1)長+寬+長+寬
(2)長×2+寬×2
(3)(長+寬)×2
意圖:通過全體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培養他們的探究意識,學會合作學習,讓學生從不同的方法得出探索結果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
(三)匯報交流,總結規律。
1、讓學生代表到講臺前,通過投影儀,說自己小組探索結果(教師邊板書上來)
2、師生共同總結規律。(板書:長方形周長=(長+寬)×2)
意圖:通過討論,引導學生總結出最簡捷的方法培養他們的聚合思念能力。
練一練
學生在所發練習紙上做練習
計算下面各圖形的周長。(圖略)
(1) 長方形長12厘米,寬8厘米。
(2) 長方形長10厘米,寬4厘米。
意圖:通過練習,鞏固學生的認識,初步形成能力。
(四)自我探究,擴展認識。
教師在投影儀上出示一個正方形,讓學生自己探求正方形的周長如何計算:
邊長6厘米(圖略)
請學生發表自己的探求結果,總結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板書:正方形周長=邊長×4)(將課題補充完整)
意圖:讓學生自己獨立探究,同時發展他們的推理能力。
(五)結合實際,學會運用
讓學生結合自己身邊的長方形,正方形,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意圖: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中深化知識,并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靈活訓練,發展思維
比較下面的兩個圖形,它們的周長相等嗎?(用投影儀)
意圖:通過平移轉化成一個長方形,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板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正方長周長=(長+寬)×2 正方形周長=邊長×4
教學目標
1、經歷將生活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的過程,養成仔細觀察、認真讀題和根據條件提問題的習慣。
2、經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掌握它們的計算方法,會用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同學們,喜歡公園嗎?老師今天帶領大家到月湖公園去觀賞,(出示課件)。公園里的花壇真漂亮。為了維護花壇里的花草,同學們準備為花壇裝置護欄(顯示護欄)。仔細觀察這幅圖(出示情景圖),圖中提供了哪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
(同學獨立考慮后回答。)
生1:長方形花壇的護欄長多少米?
生2:給長方形花壇安上護欄需要多少元?
師:這個同學提的問題非常好,誰還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嗎?
生3:給正方形花壇安上護欄需要多少錢?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解決紅點問題,探索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
師:要求“給長方形花壇安上護欄,需要多少錢”,可以先求什么?為什么?
生:可以先求給長方形花壇的周長。
(1)獨立考慮。
師:你能求出長方形花壇的周長嗎?不只要會算,還要知道為什么這樣算,有了一種算法,有沒有兩種、三種?先自身算算。(教師巡視指導)
(2)班內交流。
師:同學們,誰能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生1:8+4+8+4=24(米)
師:哦,同學們看這位同學是把長方形的四條邊圍著加起來,算的就是這個長方形的什么?
生齊答:周長。
生2:8+8+4+4=24(米)
生3:82+42=24(米)
師:方法很好!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生4:(8+4)2=24(米)
師:哦,這種方法有點不同,你能指著長方形花壇和大家說說你是先求的什么嗎?
生4:我是先求的一個長加寬,再乘2求出兩個長加寬,就是求出長方形的周長。
師:這個同學的方法你們聽明白了嗎?誰再來說說這位同學的想法?
(另一同學又說一遍。)
師:哦,這位同學你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生5:38=24(米)
師:能和大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生5:因為兩個寬是4+4=8,再加上兩個長是8,就是3個8,所以可以用38來計算。
師:這個同學的想法很獨特,不錯。
師:剛才,我們用不同的方法求出了長方形花壇的周長是24米,現在能求出給長方形花壇安上護欄,需要多少錢了嗎?
生:242=48(元)。
(3)試一試。
計算下列各圖的周長。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加深對周長含義的認識,增強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周長的能力。
2、在實踐活動中坦步提高動手操作水平,發展數學思考,培養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3厘米、5厘米長的小棒。一個信封,內裝一個12個邊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形。印有表格的紙、手巾紙、圖片、線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談話:白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些禮物,是什么呢?屏幕展示:
請你從組長那里去領一個吧!
請你想一想,你手的圖形的周長是多少?怎樣量最方便?
指名回答。
談話:為了得到圖形的周長我們可以用線圍一圍再量出線的長度,也可以測量出圖形的邊長,再計算出周長,這節課我們要進行圍一圍、擺一擺、拼一拼、量一量、估一估五項活動,繼續探討周長問題。(板書課題)
二實踐操作
1、圍一圍。
談話:我們先進行圍一圍的活動。把書翻到66頁,看一看上面一幅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們也能用線圍成自己喜歡的圖形嗎?圍好后想一想圍成的圖形周長是多少?怎樣量最方便?讓學生圍圖形量周長在小組內交流。并指名回答最后一個問題。
2、擺一擺,
談話:我們再進行擺一擺的活動,請看課本第66頁,要求我們用什么擺,擺成什么圖形?請拿出發給你們的小棒,檢查一下4根短的長度是不是3厘米,4根長的長度是不是5厘米。
你打算怎樣用這些小棒擺一個正方形或長方形。先想一想。
想好了,在四人小組里擺一擺
(1) 說說你是怎樣擺的?
(2) 周長是多少?
(3) 請組長填表。
引導學生說:我們擺的是長方形(正方形),它的長是( )厘米,寬是( )厘米,周長是( )厘米。
3、拼一拼。
智慧爺爺給我們小朋友寄來了一封信,你們收到了嗎?
里面是什么?這12個小正方形請你猜猜智慧爺爺要我們小朋友做什么?猜一猜。
讀要求,先想一想,商量一下怎樣拼,同桌合作,可以一個人擺另一個人記錄填表格。
指名學生交流。
一排擺幾個?擺幾排?長是多少?寬是多少?周長是多少?
老師和同學們一樣也填好了這張表格。請你觀察一下表格里的數據,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提問:周長怎么會不一樣呢?
提問:周長與什么有關?在我們拼出的3種長方形里,它們的周長哪個最長,哪個最短?
把你記錄的`結果和小正方形放回信封里,老師幫你們把回信寄給智慧爺爺。
4、量一量
青菜老師還給我們同學準備了一個挺有挑戰性的題目。
讀一讀,先量一量再算出圖形的周長是多少。
交流,你是怎樣量的?周長是多少?可能有不同的相法。
(1) 一條一條量的。
(2) 移一移,只需要量一條長和一條寬。(用課件演示一下這種方法,并引導學生在以后練習時可以先觀察,找找有沒有簡單一些的方法再動手,可以節約很多的時間。)
5、估一估。
你利用估計餐巾紙和課桌面的周長是多少?
三、總結
藝術節上,我們全體學生和老師準備了一臺精彩的節目。體育老師圍了一個長方形的舞臺,你怎樣測量它的周長是多少呢?四人小組討論一下,課后去實踐驗證一下你們的想法是否可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2、應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解答有關的實際生活問題,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和靈活解題的能力;
3、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參與、積極合作、充分體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周長的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圖形的拼剪引起的周長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梳理舊知:
1、我們已經學過長方形和正方形了,誰能說說有關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識?(先閉上眼睛想一想,再與同桌交流)
你能整理成下列這張表嗎?
圖形
相同點
不同點
邊
角
四條邊關系
周長計算公式
長方形
正方形
2、什么叫圖形的周長?
師:用手指一指課桌面和長方形紙(學生人手一張)的周長。(學生用手指周長。)
二、引導探究,質疑拓展
1、要知道這張長方形紙的周長,首先要知道什么?
(教師出示板書長25cm,寬20cm。)
在紙上計算周長。
一學生板演,完成后并說說為什么這么做?
2、誰能在這張長方形紙上找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并說說理由。(學生操作)
為什么用寬邊去比?
3、教師將一張長方形紙剪成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并貼在黑板上。
4、要想知道這張正方形紙的周長,怎么算?為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5、師:剪下的這個圖形的周長怎么求?為什么?(學生獨立完成,同時請兩個解法不同的學生板演,再交流方法。)
6、仔細觀察原來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和剪開后的兩個圖形的周長,你發現了什么?
(1)為什么剪開后兩個圖形的周長比原來一個圖形的周長要長呢?(同桌討論后再交流)
(2)假如把兩個同樣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想一想,周長會發生什么變化?
三、鞏固深化,應用延伸
1、列式計算。
(1)動物園里有一個養水禽的正方形水池,四周圍了欄桿,共長60米,水池的邊長是幾米?
(2)用木條做一個長方形鏡框,長48厘米,寬比長短8厘米,這個鏡框至少需要木條幾厘米?
(3)一個長方形的花園,四周圍了136米長的竹籬笆,寬邊籬笆長30米,長邊的籬笆有幾米?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思考過程。
2、考考你。
把6個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可以怎么拼?(畫一畫)你能算出拼成后的長方形的周長嗎?
多種方法分別請學生上來板演,講解思考過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