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30
這是年月日教學內容,是優(yōu)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建議
1、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平行線的性質:
(2)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jié)內容的重點是平行線的性質.教材上明確給出了“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推出“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的證明過程.而且直接運用了“∵”、“∴”的推理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學習推理的環(huán)境,對邏輯推理能力是一個滲透.因此,這一節(jié)課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比較重要.學生對推理證明的過程,開始可能只是模仿,但在逐漸地接觸過程中,能最終理解證明的步驟和方法,并能完成有兩步推理證明的填空.
本節(jié)內容的難點是理解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的區(qū)別,并能在推理中正確地應用它們.由于學生還沒學習過命題的概念和命題的組成,不知道判定和性質的本質區(qū)別和聯系是什么,用的時候容易出錯.在教學中,可讓學生通過應用和討論體會到,如果已知角的關系,推出兩直線平行,就是平行線的判定;反之,如果由兩直線平行,得出角的關系,就是平行線的性質.
2、教法建議
由上面的重點、難點分析可知,這節(jié)課也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復習和應用.要有一定的綜合性,推理能力也有較大的提高.知識多,也有了一些難度.但考慮到學生剛接觸幾何,進度不可過快,盡量多創(chuàng)造一些學習、應用定理、公理的機會,幫助學生理解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
(1)講授新課
首先,提出本節(jié)課的研究問題:如果兩直線平行,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有什么關系嗎?探究實驗活動還是從畫平行線開始,得出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后,再推導證明出其它的兩個性質.教師可以用“∵”、“∴”的推理證明形式板書證明過程,學生在理解推理證明的過程中,欣賞到數學的嚴謹的美.
(2)綜合應用
理解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區(qū)別,并能在推理過程中正確地應用它們成為了教學難點.老師可以設計一些有兩步推理的證明題,讓學生填充理由.在應用知識的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結合題目的已知和結論,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判定和性質的區(qū)別,只有自己構造起的知識,才能真正地被靈活應用.
(3)適當總結
幾何的學習,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好的學生,可以引導他們總結如何學好幾何.注意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間的相互轉化.對簡單的題目,能做到想得明白,寫得清楚,書寫逐漸規(guī)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平行線的性質,能初步運用平行線的性質進行有關計算.
2.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觀察-猜想-證明”的科學探索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向學生滲透討論的數學思想,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廣闊性.
教學重點:平行線性質的研究和發(fā)現過程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正確區(qū)分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
教學方法:開放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請同學們先復習一下前面所學過的平行線的判定方法,并說出它們的已知和結論分別是什么?
2、把這三句話已知和結論顛倒一下,可得到怎樣的語句?它們正確嗎?
3、是不是原本正確的話,顛倒一下前后順序,得到新的一句話,是否一定正確?試舉例說明。
如、“若a=b,則a2=b2”是正確的,但“若a2=b2,則a=b”是錯誤的。又如“對頂角相等”是正確的。但“相等的角是對頂角”則是錯誤的。因此,原本正確的話將它倒過來說后,它不一定正確,此時它的正確與否要通過證明。
二、新課
1、我們先看剛才得到的第一句話“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先在請同學們畫兩條平行線,然后畫幾條直線和平行線相交,用量角器測量一下,它們產生的幾組同位角是否相等?
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是“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此時,兩直線是否平行是未知的,要我們通過同位角是否相等來判定,即是用來判定兩條直線是否平行的,故我們稱之為“兩直線平行的判定公理”。而這句話,是“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是已知“平行”從而得到“同位角相等”,因為平行是作為已知條件,因此,我們把這句話稱為“平行線的性質公理”,即: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2、現在我們來用這個性質公理,來證明另兩句話的正確性。
想想看,“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這句話有哪些已知條件,由哪些圖形組成?
已知:如圖,直線a∥b
求證:(1)∠1=∠4;(2)∠1+∠2=180°
證明:∵a∥b(已知)
∴∠1=∠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3=∠4(對頂角相等)
∴∠1=∠4
(2)∵a∥b(已知)
∴∠1=∠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2+∠3=180°(鄰補角的定義)
∴∠1+∠2=180°
思考:如何用(1)來證明(2)?
例1、如圖,是梯形有上底的一部分,已經量得∠1=115°,∠D=100°,梯形另外兩個角各是多少度?
解:∵梯形上下底互相平行
∴∠A與∠B互補,∠D與∠C互補
∴∠B=180°-115°=65°
∠C-180°-100°=80°
答:梯形的另外兩個角分別是65,80°
練習:P791、2、3
小結:平行性質與判定的區(qū)別
作業(yè):P879、10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經歷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表達的能力。
2、能力目標:經歷探索平行線性質的過程,掌握平行線的性質,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情感態(tài)度目標:在自己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小組活動對平行線的性質的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從中獲益。
4、品質素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鉆研的品質。
為實現以上教學目標,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充分發(fā)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我制作了多媒體課件,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變靜為動,融聲、形、色為一體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直觀的觀察材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平行線的三個性質以及綜合運用平行線性質、判定等知識解題。
難點:區(qū)分性質和判定以及怎樣綜合運用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關系解題。
三、教材分析
平行線是最簡單、最基本的幾何圖形,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它不僅是研究其他圖形的基礎,而且在實際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探索和掌握好它的有關知識,對學生更好的認識世界、發(fā)展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材設置了一個通過探索平行線性質的活動,在活動中,鼓勵學生充分交流,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索,盡可能地發(fā)現有關事實,并能應用平行線性質解決一些問題,運用自己的語言說明理由,使學生的推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因此,無論在知識技能上,還是在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及感情教育等方面,這節(jié)課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學生情況分析
考慮本校處在城鄉(xiāng)結合部,大部分學生的基礎比較差,缺乏自學能力,動手能力比較差,所以,這個學期應該重視學生學習興趣和態(tài)度的培養(yǎng)、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以及新意識的培養(yǎng)。利用七年級學生都有好勝、好強的特點,扭轉學數學難、數學枯燥的這種局面。形成一種勤動手、勤動腦,勤探索和肯合作交流的良好氣氛
五、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三角尺、直尺。
六、 教學過程
問題與情境 師生互動 設計意圖
活動1
你身邊的問題
問題:
如圖,工人在修一條高速公路時在前方遇到一座高山,為了降低施工難度,工程師決定繞過這座山,如果第一個彎是左拐300,那么第二個彎應朝什么方向。才能不改變原來的方向。
學生觀察,小組討論,交流問題并發(fā)表見解,
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引導學生將這個問題如何轉化成數學問題。
本次活動應關注的問題是:
1、不改變方向,在數學中理解應是什么,
2、在這個問題中包含了什么問題
3、如何將它轉化為數學問題。 通過實例,讓學生從具體的實例中發(fā)現數學問題,進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懂得數學來源于現實,服務于現實生活,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興起,
活動2:
探究平行線的性質
問題:
1、上節(jié)課學習了用一把直尺和一塊三角板可以畫兩條平行線,想一想在這個過程中三角尺取到什么作用,你能不能用兩把直尺畫出兩條平行線,如果不能,為什么?
2、自己閱讀課本的21頁“探究”部分,并把空填好。 用電腦展示在畫平行線時三角尺在其中取到的作用。
學生通過學習測量比較得到這些角中上下兩個角的關系,
關注的問題是:
1、注意性質具有一般性。不能簡單從幾個特殊的例子,就斷定它就具有某種性質,而需要一個從特殊到一般的推導過程 。
2、理清兩條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內錯角也相等,同旁內角互補之間的關系。 通過動手測量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從特殊需要到一般的推理能力,使其從感性上升到理性認識。
活動3:
運用與推理
問題:
你能根據性質1,說出性質2,性質3成立的理由嗎?如圖,
因為a∥b. 所以 ∠1=∠2(_______)
又∠3=∠_____,(對頂角相等)
所以∠2=∠3,
類似地,對于性質3,你能說出道理嗎?
想一想:這節(jié)課開始的那個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學生回答,再由同學補充。老師糾正。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因為所以之間的關系。 能過學生做和說,培養(yǎng)學生的一定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活動4
鞏固與提高
問題1:如圖直線a,b被直線c所截 ,
1、 如果a∥b ,∠1=60°,那么∠2,,∠3,∠4為多少度。為什么?
2、 如果∠1=60°,∠3=120°,直線a、b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問題2:∠1=100°,∠5=100°,∠2=60°, 那么∠4、∠3為多少度?
解:因為 ∠1=100°,∠5=100°
所以 ∠1=∠____ ( )
所以 _____∥_______ ( ),
又因為 ∠2 =60° ( )
所以 ∠4=∠______=______( )
又因為 ∠4與∠3________ ( )
所以 ∠3=180°-_____=______°
問題3:填一填
如圖,已知:∠1=∠ABC=∠ADC,∠3=∠5,∠2=∠4,∠ABC+∠BCD=180°,
(1) 因為 ∠1=∠ABC,
所以 AD∥_____ ( )
(2) 因為 ∠3=∠5
所以 AB∥_____ ( )
(3)因為 ∠2=∠4
所以 ______∥______ ( )
(4)因為 ∠1=∠ADC
所以______∥______ ( )
(5) 因為 ∠ABC+∠BCD=180
所以 _______∥______ ( )
問題4,學與用:
某市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村村通煤氣,市政工作人員已經在道路的兩側鋪設了兩條平行的燃氣管道,如果公路一側鋪設的角度為100°,為了便于連接,那么另一側應以什么角度鋪設?為什么?
小結:
布置作業(yè)
課本25頁的第1、2、3題 由學生獨立完成,老師指導,引導學生注意這些之間的關系。
應關注的問題是:
1、 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的不同。
2、 幾何推理證明的要領。
3、 正確分清推理中因為和所以所表達的意義 通過具體問題,使學生更進一步理解和認識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的區(qū)別和聯系。進一步認識角與角之間的關系,進一步鍛煉學生幾何證明題的邏輯推理能
初中平行線的性質教學反思
反思本節(jié)課的教學有以下成功之處:
1、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學習了平行線判斷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我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疑問:能不能通過兩直線平行,來得到同位角相等呢,自然引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思考,進而引導學生進行平行線性質的探索。
2、整個課最突出的環(huán)節(jié)是平行線性質的得到過程,事先讓學生準備好白紙,三角板,在上課時學生通過自主畫圖進行探索,得到猜想,再通過驗證發(fā)現的。即在學生充分活動的基礎上,由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的結論,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自信心。在探究“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時,要求全體學生參與,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下的交流與合作。
3、在教學中,設計了知識的拓展環(huán)節(jié),加深了學生對平行性質的理解。
4、在練習的設置過程中,從簡到難,由簡單的平行線性質的應用到平行線性質兩步或三步運用,學生容易接受。
這節(jié)課存在的問題:
1、在上課過程中,擔心學生由于基礎差,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識,所以新課教學時間過長,學生練習時間短。
2、由于課堂練習時間短,所以學生在靈活運用知識上還有欠缺,推理過程的書寫格式還不夠規(guī)范。
1教學目標
理解平行線的性質;并能用它們進行簡單的推理和計算.
2學情分析
能區(qū)分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
3重點難點
經歷平行線性質的探究過程,從中體會研究幾何圖形的一般方法.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平行線的性質
〖學習流程〗
一、自主學習
預習課本18-19頁,完成下列問題。
1平行線的性質
(1)性質1: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 ,即兩直線平行,同位角
(2)性質2: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 ,即兩直線平行,內錯角
(3)性質3: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 ,即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 。
二、探究新知 c
1已知直線a,畫直線b,使b∥a, b
①任畫截線c,使它與a、b都相交,則圖中∠1 a
與∠2是什么角?它們的大小有什么關系?
②旋轉截線c,同位角∠1與∠2的大小關系又如何?
性質1(性質公理)
幾何語言表述為:∵ a∥b
∴ ∠___=∠___
思考1 如果直線a∥b,那么內錯角∠2與∠3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性質2(性質定理)
幾何語言表述為:∵ a∥b
∴ ∠___=∠___
思考2 如果直線a∥b,那么同旁內角∠2與∠4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性質3(性質定理)
幾何語言表述為:∵ a∥b
∴ ∠___+∠___=
3.平行線性質應用.
如圖是一塊梯形鐵片的殘余部分,量得∠A=100°,∠B=115°, 梯形另外兩個角分別是多少度?
分析:∠A與∠D、∠B 與∠C的位置關系如何,
數量關系呢?為什么?
5.3 平行線的性質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5.3 平行線的性質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平行線的性質
〖學習流程〗
一、自主學習
預習課本18-19頁,完成下列問題。
1平行線的性質
(1)性質1: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 ,即兩直線平行,同位角
(2)性質2: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 ,即兩直線平行,內錯角
(3)性質3: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 ,即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 。
二、探究新知 c
1已知直線a,畫直線b,使b∥a, b
①任畫截線c,使它與a、b都相交,則圖中∠1 a
與∠2是什么角?它們的大小有什么關系?
②旋轉截線c,同位角∠1與∠2的大小關系又如何?
性質1(性質公理)
幾何語言表述為:∵ a∥b
∴ ∠___=∠___
思考1 如果直線a∥b,那么內錯角∠2與∠3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性質2(性質定理)
幾何語言表述為:∵ a∥b
∴ ∠___=∠___
思考2 如果直線a∥b,那么同旁內角∠2與∠4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性質3(性質定理)
幾何語言表述為:∵ a∥b
∴ ∠___+∠___=
3.平行線性質應用.
如圖是一塊梯形鐵片的殘余部分,量得∠A=100°,∠B=115°, 梯形另外兩個角分別是多少度?
分析:∠A與∠D、∠B 與∠C的位置關系如何,
數量關系呢?為什么?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平行線的三條性質,能看懂“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這兩個性質定理的證明,了解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的區(qū)別;
2、了解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的區(qū)別,會應用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定理完成推理中的填空,并會進行簡單的兩步推理;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能結合圖形用符號語言精確地表示,也能根據所給的描述的語言畫出圖形;
4、滲透數學的邏輯性,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