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05
這是弧弦圓心角教學觀摩體會,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本節課的教學策略是通過學生自己動手畫圖疊合、觀察思考等操作活動,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及其探求過程,再者通過教師演示動態教具及引導,讓學生感受圓的旋轉不變性;并得出圓心角、弧、弦、弦心距四者之間的關系;能用這一關系定理,解決圓的計算證明問題;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力求體驗數學的生活性、趣味性,進一步感受圓的美,激發學習興趣。
反思這節課,我有以下體會:
1、重視學生已有知識的復習,從動手操作著手
通過前一節課“圓是軸對稱圖形,也是中心對稱圖形”這一知識的復習,讓學生動手操作直觀看到真實的世界中的“圓的旋轉不變性”,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2、用多種感官感受數學,培養數學情感。
學生在本課中不僅要用耳朵聽數學,而且要用眼睛觀察數學現象,通過數學教具的演示和教師對定理的講解來理解數學知識,在探討、交流、分析中獲得數學知識。
3、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在定理的結論得出時,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結論,用符號語言表示結論;在例題的推理過程中,強調每一步的理由,追問理由是學過哪個的定義、定理或已知條件。
4、重視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同圓,等圓兩種情況進行分析,用旋轉疊合推導圓心角定理的證明過程。定理學完后,馬上進行適當的練習加以鞏固,讓學生在思考與回答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5、訓練及時,關注中下層學生。
通過設計四個有梯度的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讓不同層次學生通過思考,都能有所得,在提問時照顧了中下層學生。
6、注重知識內容的總結和學習方法的歸納。作業效果良好
存在的不足:
1、時間分配不合理,在引導學生證明由圓心角相等得到弦心距相等這一問題時,用了較長時間,導致在備課時預設的一個能力提升題,一個用本節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幾等分圓的實際問題沒有時間研究。這樣可能不能滿足優生的學習需要,沒能很好地加強抽象的數學定理與生活實際的距離。
2、還可讓學生多一些動手操作的時間,讓學生當小老師,給學生多一些展示機會,在操作中加深對“圓心角定理”推導過程的體驗。
3、我在教學中力求加強學生的歸納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的培養,但這方面做的還是很不夠。
4、教學中教師的激情還不夠,肢體語言、表情還可豐富些,自身的教學藝術還待進一步提高。
總之今后還要多學習,多研究,力求把每一節數學課上的精采,上的高效!
知識與 技能 1 理解圓心角的概念和圓的旋轉不變性,會辨析圓心角。 2.掌握在同圓或等圓中,圓心角與其所對的弦、弧之間的關系,并能應用此 關系進行相關的證明與計算。 1、 過程與 方法 2、 經過觀察和操作,發現圓的旋轉不變性,進而探索發現弧、弦、圓心 角之間的關系,并能推理證明和計算。 能利用弧、弦、圓心角之間的關系解決有關問題,獲得在圓中論證弧 相等、叫相等、線段相等的基本經驗和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 樣性。
教 學 目 標 情感、態度 價值觀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欣賞幾何圖形的對稱美和 變化美,進一步體會數學的魅力和價值。
同圓或等圓中弧、弦、圓心角之間的關系. 重點 難點 教學準備 應用同圓或等圓中弧、弦、圓心角之間的關系進行相關的證明與計算. 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學情記錄
一、
創設情景 ,引入新課
復習平行四 邊形是中心 對稱圖形, 圓 也是中心對 稱圖形, 再通 過旋轉比較, 發現圓的另 一性質: 旋轉 不變性。
1、看一看
如圖,將平行四邊形 ABCD 繞它的兩條對角線的點旋轉 180°,
你有什么發現? 2、想一想
C
平行四邊形是中心對稱圖形嗎? 圓是中心對稱圖形嗎?對稱中心在哪里? 用自己做的兩個圓釘住兩圓的圓心旋轉。 把圓 O 的半徑 ON 繞圓心 O 旋轉任意一個角度 。
培養學生觀 由此可以看出,點 N'仍落在圓上。 察,對比,總 圓是中心對稱圖形嗎?它的對稱中心在哪里?除了旋轉 180°能重合外,旋 結的能力, 充 轉的角度是多少的時候也能與原圖形重合? 分發揮學生 的主導作用
把平行四邊形繞對角線交點旋轉任意一個角度后,不會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重合. 把圓繞圓心旋轉任意一個角度后,仍與原來的圓重合. 圓特有的性質:旋轉不變形。 二、 實踐操作,探索新知。 1、 概念 圓心角:我們把頂點在圓心的角叫做圓心角.
如 圖 中 所 示 , ∠ AOB
就 是 一 個 圓 心 角 .
進一步理解 圓心角的概 念。
3、 性質 把圓心角等分成 360 份,則每一份的圓心角是 1°, 同時整個圓也被分成了 360 份.則每一份這樣的弧叫做 1°的弧. 1°的圓心角對著 1°的弧,1°的弧對著 1°的圓心角. n°的圓心角對著 n°的弧,n°的弧對著 n°的圓心角. 了解圓心角 的度數和弧 度的關系。 性質:弧的度數和它所對圓心角的度數相等.
4、 探究 如圖,將圓心角∠AOB 繞圓心 O 旋轉到∠A’OB’的位置,你能發現哪些 等量關系?為
什么?
根據旋轉的性質,將圓心角∠AOB 繞圓心 O 旋轉到∠A′OB′的位置時, 顯然∠AOB=∠A′OB′,射線 OA 與 OA′重合,OB 與 OB′重合.而同 圓的半徑相等,OA=OA′,OB=OB′,從而點 A 與 A′重合,B 與 B′重 合. 因此,弧 AB 與弧 AB 重合,AB 與 A′B′重合. 學生從旋轉 實踐中發現 規律, 獲得新 知, 體驗成功 的喜悅
說一說。 定理: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所對的弦也相等. 同樣,還可以得到: 在同圓或等圓中,如果兩條弧相等,那么它們所對的圓心角 _____, 所對的弦 ________; 在同圓或等圓中,如果兩條弦相等,那么他們所對的圓心角______,所對的弧 _________. 推論:同圓或等圓中,兩個圓心角、兩條弧、兩條弦中有一組量相等,它們所對 應的其余各組量也相等。 幾何語言:在⊙O 中, ① ∠AOB=∠A′OB′ 圓心角相等)
②
(弧相等)
③ AB=A′B′
(弦相等)
知一推二 三、鞏固應用 1、如上右圖, AB、CD 是⊙O 的兩條弦: (1)如果 AB=CD,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 = ,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AOB=∠COD,那么________,_______; (4)如果 AB=CD,OE⊥AB 于 E,OF⊥CD 于 F,OE 與 OF 相等嗎?為什么? 相等,理由如下 ∵ AB=CD,∴∠AOB=∠COD. ∵ AO=CO,BO=DO,∴ △AOB ≌ △COD. 體會用幾何 語言表示定 理,推論。
∵OE 、OF 是 AB 與 CD 是對應邊上的高, ∴ OE=OF. 2、 如圖在⊙O 中,弧 AB=弧 AC ,∠ACB=60°, 求證:∠AOB=∠BOC=∠AOC.
運用知識解 決問題, 達到 學以致用.
∴ AB=AC, △ABC 等腰三角形 又∠ACB=60°, ∴ △ABC 是等邊三角形,AB=BC=CA. ∴ ∠AOB=∠BOC=∠AOC. 3、 如圖,AB 是⊙O 的直徑, ∠COD=35°,求∠AOE 的度數 。 解: 以實際例 題和練習來 運用理論, 達 到真正理解。 ∴ ∠BOC=∠COD=∠DOE =35° ∴ ∠AOE=180°-3×35°=75° 4、如圖,已知 AD=BC , 求證:AB=CD.
第 4 題變式:如圖,已知 AD=BC ; 求證:AB=CD 五、課堂小結 (1)本節課學習了哪些內容? 圓特有的性質: 圓心角: 定理: (2)圓心角、弧、弦之間有哪些關系? 推論(知一推二): 六、作業布置:教科書 89 頁,習題 24.1 第 3,4 題. 優佳學案(練習冊)第 70 頁基礎訓練與鞏固
練習和變 式練習讓學 生比較并獲 得在圓中證 弧相等、 角相 等、 線段相等 的基本經驗 和方法。
教學目標:
(1)理解圓的旋轉不變性,掌握圓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間關系定理推論及應用;
(2)培養學生實驗、觀察、發現新問題,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教學內容向學生滲透事物之間可相互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滲透圓的內在美(圓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間關系),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圓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間關系定理的推論.
難點: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發現、歸納能力的培養.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內容設計
(一)圓的對稱性和旋轉不變性
學生動手畫圓,對折、觀察得出:圓是軸對稱圖形和中心對稱圖形;圓的旋轉不變性.
引出圓心角和弦心距的概念:
圓心角定義:頂點在圓心的角叫圓心角.
弦心距定義:從圓心到弦的距離叫做弦心距.
(二)圓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間的關系
應用電腦動畫(實驗)觀察,在同圓等圓中,圓心角變化時,圓心角所對應的弧、弦、弦心距之間的關系,得出定理的內容.這樣既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和歸納知識的能力,又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定理:在同圓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所對的弦相等,所對弦的弦心距也相等.
(三)剖析定理得出推論
問題1:定理中去掉在同圓或等圓中這個前提,否則也不一定有所對的弧、弦、弦心距相等這樣的結論.(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
舉出反例:AOB=COD,但AB CD, .(強化對定理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思維批判性.)
問題2、在同圓等圓中,若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將又怎樣呢?(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老師與學生交流對話),歸納出推論.
推論:在同圓或等圓中,如果兩個圓心角、兩條弧、兩條弦或兩條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組量相等,那么它們所對應的其余各組量都分別相等.(推論包含了定理,它是定理的拓展)
(四)應用、鞏固和反思
例1、點O是EPF的平分線上一點,以O為圓心的圓和角的兩邊所在的直線分別交于點A、B和C、D,求證:AB=CD.
解(略,教材87頁)
例題拓展:當P點在圓上或圓內是否還有AB=CD呢?
(讓學生自主思考,并使圖形運動起來,讓學生在運動中學習和研究幾何問題)
練習:(教材88頁練習)
1、已知:AB、CD是⊙O的兩條弦,OE、OF為AB、CD的弦心距,根據本節定理及推論填空: .
(1)如果AB=CD,那么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OE=OG,那么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 = ,那么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AOB=COD,那么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鞏固基礎知識)
2、(教材88頁練習3題,略.定理的簡單應用)
(五)小結:學生自己歸納,老師指導.
知識:①圓的對稱性和旋轉不變性;②圓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間關系,它反映出在圓中相等量的靈活轉換.
能力和方法:①增加了證明角相等、線段相等以及弧相等的新方法;②實驗、觀察、發現新問題,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作業:教材P99中1(1)、2、3.
教學目標
知識
技能 1.通過觀察實驗,使學生了解圓心角的概念.
2.掌握在同圓或等圓中,兩個圓心角、兩條弧、兩條弦中有一組量相等,就可以推出它們所對應的其余各組量也相等,以及它們在解題中的應用.
過程
方法 通過復習旋轉的知識,產生圓心角的概念,然后用圓心角和旋轉的知識探索在同圓或等圓中,如果兩個圓心角、兩條弧、兩條弦中有一組量相等,那么它們所對應的其余各組量都分別相等,最后應用它解決一些具體問題,進一步理解和體會研究幾何圖形的各種方法.
情感
態度 激發學生觀察、探究、發現數學問題的興趣和欲望.
教學重點
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所對弦也相等及其兩個推論和它們的應用.
教學難點
探索定理和推導及其應用.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程序及教學內容 師生行為 設計意圖
一、導語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圓的性質,請同學們完成下題.
1.已知△OAB,如圖所示,作出繞O點旋轉30、45、60的圖形.
2.圓是中心對稱圖形嗎?將圓旋轉任意角度后會出現什么情況?我們學過的幾何圖形中既是中心對稱圖形,又是軸對稱圖形的是?
二、探究新知
(一)、圓心角定義
在紙上任意畫一個圓,任意畫出兩條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半徑,構成一個角,這樣的角就是圓心角.如圖所示,AOB的頂點在圓心,像這樣,頂點在圓心的角叫做圓心角.
(二)、圓心角、弧、弦之間的關系定理
1.按下列要求作圖并回答問題:
如圖所示的⊙O中,分別作相等的圓心角AOB和AOB將圓心角AOB繞圓心O旋轉到A‵OB‵的位置,你能發現哪些等量關系?為什么?
得到: 在同一個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所對的弦相等.
2.在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是否也有所對的弧相等,所對的弦相等呢?
綜合1、2,我們可以得到關于圓心角、弧、弦之間的關系定理:
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所對的弦也相等.
3.分析定理:去掉“在同圓或等圓中”這個條件,行嗎?
4.定理拓展:
○1在同圓或等圓中,如果兩條弧相等,那么它們所對的圓心角,所對的弦也分別相等嗎?
○2在同圓或等圓中,如果兩條弦相等,那么它們所對的圓心角,所對的弧也分別相等嗎?綜上得到
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弧所對的圓心角相等,所對的弦也相等.
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弦所對的弧相等,所對的圓心角也相等.
綜上所述,同圓或等圓中,兩個圓心角、兩條弧、兩條弦中有一組量相等,就可以推出它們所對應的其余各組量也相等.
(三)、定理應用
1.課本例1
2.如圖,在⊙O中,AB、CD是兩條弦,OEAB,OFCD,垂足分別為EF.
(1)如果AOB=COD,那么OE與OF的大小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2)如果OE=OF,那么 與 的大小有什么關系?AB與CD的大小有什么關系?為什么?AOB與COD呢?
三、課堂訓練
完成課本83頁練習
補充:如圖3和圖4,MN是⊙O的直徑,弦AB、CD相交于MN上的一點P,APM=CPM.
(1)由以上條件,你認為AB和CD大小關系是什么,請說明理由.
(2)若交點P在⊙O的.外部,上述結論是否成立?若成立,加以證明;若不成立,請說明理由.
四、小結歸納
1.圓心角概念.
2.在同圓或等圓中,如果兩個圓心角、兩條弧、兩條弦中有一組量相等,則它們所對應的其余各組量都分別相等,及它們的應用.
五、作業設計
作業:復習鞏固作業和綜合運用為全體學生必做;拓廣探索為成績中上等學生必做. 教師布置學生畫圖,復習旋轉知識,為探究本節課定理作鋪墊
學生通過畫圖復習旋轉知識,明白繞O點旋轉,O點就是旋轉中心,旋轉30,就是旋轉角是30
學生畫一個圓,按教師要求操作,觀察,思考,交流,教師給出圓心角定義,
學生按照要求作圖,并觀察圖形,結合圓的旋轉不變性和相關知識進行思考,嘗試得出關系定理,再進行嚴格的幾何證明.
學生思考,類比同圓中得到的結論進行探究,猜想,并驗證
學生思考,明白該前提條件的不可缺性,師生分析,進一步理解定理.
教師引導學生類比定理獨立用類似的方法進行探究,得到推論
學生審題,理清題中的數量關系,由本節課知識思考解決方法.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練習,教師巡回檢查,集體交流評價,教師指導學生寫出解答過程,體會方法,總結規律.
讓學生嘗試歸納,總結,發言,體會,反思,教師點評匯總
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發現圓的旋轉不變性,為后續探究打下基礎
通過該問題引起學生思考,進行探究,發現關系定理,初步感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解題能力.
為繼續探究其推論奠定基礎.
感受類比思想,類比中全面透徹地理解和掌握關系定理和它的推論,并進行推廣,得到其他幾個定理,完整的把握所學知識.
給出一般敘述,以其更好的應用.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體會轉化思想,化未知為已知,從而解決本題.
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應用,鞏固知識,形成做題技巧
讓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
歸納提升,加強學習反思,幫助學生養成系統整理知識的習慣
鞏固深化提高
板 書 設 計
課題
圓心角、弧、弦之間的關系定理 關系定理應用
1. 2. 歸納
教 學 反 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