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1
這是人教版有余數的除法優秀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進一步體會有余數除法的意義,熟練有余數除法算式得讀法。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培養、解決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體會有余數除法的意義,熟練有余數除法算式得讀法。
教學準備:
電腦、掛圖、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通過學習,我們認識有余數除法,這節課,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學的最好,題做的又對又快。
二、課堂練習。
32÷8=
14÷6=
45—5=
2×9=
3×9=
34÷5=
(學生獨立完成,看誰做的又對又快,同位互相說說做題理由,重點說說有余數的除法做法)
三、鞏固練習。
1、老師創設情境,讓小組同學擺出自己的學具:鉛筆數、橡皮數;再數數小組的人數;把這些學習用品平均分,每個人應分多少?
(小組同學互相說說,再指名回答)
強調:平均分成幾分有剩余的情況。
2、分組練習
引導學生4人一組(一名學生出題,其他學生計算,說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3、完成自主練習。
1)出示第1題。
練習時先引導學生仔細看圖,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圈一圈,再一填,最后同位互相說說自己的算法。
(集體評議時,要關注個別學生)
2)出示第3題
學生認真看圖后,討論:
三種杯子各能裝滿幾盒?各剩幾個?
集體評議時強調有余數除法。
3)出示第5題
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然后互相說說,13個易拉罐可以搭幾輛小車?集體交流,并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
4)出示第6題
學生看圖后想一想:
每種工具都平均分給9個班,怎么分?
想一想,你還能題什么問題?
5)聰明小屋
(找規律的題目)練習時,先讓學生看懂圖意,積極動腦尋找不同的規律。
練習時先讓學生認真觀察,說說題目的意思,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探索。
四、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的學習,你們表現的非常好,能認真思考,積極參與,能把所學知識用到實際中。課后把今天學到的知識說給爸爸媽媽聽聽。
作業設計:
進一步認識有余數除法;把學到的知識說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考考你。
板書設計:
有余數的除法
三種杯子各能裝滿幾盒?各剩幾個?
14÷4=3(盒)……2(個)
16÷6=2(盒)……4(個)
教學內容:教科書P55、56
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到運用有余數的除法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板書:有32人跳繩,6人一組,可以分幾組?
二、新課
師:這個活動有沒有進行平均分?
該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小組討論)
匯報,師板書:32÷6
學生獨立算出結果。
匯報:可以是橫式,也可以是豎式。
師問:得到的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所以單位是什么?
師:在解決這樣的題目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來選擇用什么算式解決。注意結果的單位。
三、做一做
出示食品飲料柜,問: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1)師:現在小麗有20元,全部買礦泉水,最多可以買幾瓶?剩幾元?
思考:買同樣的東西是不是把錢進行平均分?
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注意對橫式單位的檢查。
(2)如果你有15元,你能提出一個減法、一個有余數除法、沒有余數的除法問題嗎?(小組討論、匯報)
四、練習
練習的第3題
出示四月份的日歷。從日歷上你發
現了什么?師提出問題:四月份有幾個星期?
要求有幾個星期,必須知道什么信息?
四月份有幾天?一星期有幾天?
學生得出解決的辦法。30÷7
既然有4個星期,那么一定會有幾個星期六和幾個星期天?如果要使四月份有5個星期六和5個星期天,那么剩下的兩天就分別是六、日。所以4月1日可能上星期六。
五、作業:練習十三的第1、2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聯系有余數除法的含義,使學生學會解答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
2、在掌握平均分兩種分法的基礎上,加深對除法兩種應用題的認識、
二、能力訓練點
1、通過操作,培養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等能力、
2、引導學生通過類推,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挖掘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發展學生的思維、
2、設疑、解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有余數除法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及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有余數除法兩種應用題余數的處理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儀,做一做第3題的投影圖片,7支鉛筆,8根小棒,練習的算式卡及圖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操作并解答、
(1)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幾根?你是怎么分的?
(2)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幾堆?這是怎樣想的?
2、列式、計算,指明口述解題思路、
30個羽毛球,每6個放一盒,可以放幾盒?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3:
(1)出示例3∶7支鉛筆,平均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幾支,還剩幾支?(先分分看)
(2)讀題后引導學生操作,用小棒代替鉛筆,大家共同操作后,請一名同學到前面演示、邊演示邊口述分的過程、
教師提問:把7支鉛筆,平均分給3個同學,是什么意思?(就是把7支鉛筆平均分成3份、)分的結果怎樣?全分完了嗎?(每人分2支,還剩1支、)
教師引導:聯系平均分的含義及以前我們學的知識,想想這題應怎樣解答?(指名學生列式“7÷3=”,并用豎式計算)
教師啟發:豎式中,除得的商“2”,表示什么?(每人分得2支、)余數“1”表示什么?(還剩1支、)做應用題寫橫式等號后面的得數時,要寫單位名稱,請同學們討論一下,這題商和余數后面的單位名稱是什么?應怎樣寫?
學生討論后,指名回答寫出橫式等號后面的得數、7÷3=2(支)…1(支)
教師提問:答話應怎樣寫?(每人分2支,還剩1支)為什么這樣寫?(因為平均分后,沒有分完,還有剩余、)
(3)對比、分析:今天我們解答的這道應用題與以前學過的除法應用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平均分,用除法計算、)有什么不同?(有余數,商和余數都寫單位名稱,答話因有余數需答完整、)
(4)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板書課題: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在解答時要注意橫式等號后面的余數及單位名稱不能丟掉,寫答話時要按題意回答完整、
(5)反饋練習:獨立完成課本120頁做一做第1題、教師巡視指導、訂正時,指名讓學生說解題過程,重點強調計算的結果及答話應該怎樣寫、
2、教學例4:
(1)出示例4:43個乒乓球,每袋裝5個,可以裝幾袋,還剩幾個?
(2)讀題后,啟發學生聯系鋪墊孕伏中第2題(羽毛球分放人盒中)列出算式:“43÷5=”,并用豎式計算
(3)討論:除得的商“8”表示什么?余數“3”表示什么?
(4)根據討論的結果,聯系例3有余數除法計算結果及答話的寫法,獨立解答課本119頁例4、
(5)訂正時,著重讓學生說清商“8”的單位名稱為什么是“袋”,余數“3”的單位名稱為什么是“個”、
(6)反饋練習:獨立完成120頁做一做的第2題、教師巡視指導、訂正時,重點強調平均分的第二種的有余數的應用題計算結果的名稱商與余數的單位名稱為什么不同、
三、鞏固發展
1、課本120頁做一做第3題、(投影出示)
看圖說題意,再寫算式、
9÷□=□(個)……□(個)
9÷□=□(盤)……□(個)
(1)先引導學生看圖,分析數量關系,理解題意、
提問:圖中一共有多少個蘋果,根據這個圖和算式(1),你能說說題意嗎?(根據計算結果的單位名稱,“(個)……(個)”,可以推斷是平均分的第一種分法、)
類推:把圖和算式(2)聯系起來,你能理解題意嗎?(可討論,根據計算結果的單位名稱,“(盤)…(個)”,可以推斷是平均分的第二種方法、)
比較、歸納:根據圖及兩個不完整的算式,指名請學生說出兩個算式表示的意思、
第一個算式表示,把9個蘋果平均放在2個盤子里,每盤放4個,還剩1個、第二個算式表示,有9個蘋果,每盤放4個,可以放2盤,還剩1個、
(2)讓學生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獨立完成寫好算式、
(3)訂正,指名口述思維過程、
2、填空:(投影出示)
(1)
14÷4=3…2
14÷3=4…2
(2)
21÷6=3…3
21÷3=6…3
3、做練習三十六第2題、指導學生要把2角化成20分后再列式計算、訂正時,重點讓學生說出為什么要先把2角化成20分、
四、全課小結
1、讓學生觀察板書,總結出今天學了什么新知識、
2、教師糾正,補充性地進行小結、重點強調根據題意正確書寫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完整寫出答話、
五、布置作業
121頁練習三十六第1、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對“有余數的除法”這部分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2、學生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比較熟練的用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會解決有余數除法的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圖片
一、(課件出示:120頁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了解學生計算有余數的除法時還存在什么問題,及時糾正。
二、復習:
(課件出示:2組練習題,每組5道)
56÷9
74÷8
25÷4
36÷8
41÷6
80÷9
63÷8
13÷7
27÷5
66÷7
學生練習
男生女生分別進行比賽(橫豎式都寫),評出優勝組。
應用:指名學生板演第121頁第4題,并根據這一題要學生了解列式及單位名稱寫的對不對,讓學生結合題意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解決問題的。
三、鞏固練習
四、小測試:
板書設計:
有余數的除法
余數要比除數小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