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30
這是點線面體教學前學情分析,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點線面體教學前學情分析第 1 篇
一、教材分析(地位與作用)
《點、線、面、體》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4章第1節第2個課題。因此,本課題的理論、知識是學好以后課題的基礎,它在整個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一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進一步認識點、線、面、體的概念。
(2)理解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
2. 解決問題:
使學生經歷用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用它們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3. 情感態度:
讓學生認識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各種數學活動發展學生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識。
三、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點動成線、線動作成面、面動成體的活動。
由于這個活動比較抽象,為了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上談談。
四、教法分析
為了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并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 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 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 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五、教學流程:
活動1
從靜態的`角度認識體、面、線、點之間的關系,即“體由面組成,面與面相交成線,線與線相交成點”。這是本節課的重點,為了突破這個重點,我將抽象的概念融于大量生動形象、具體的實例中,有助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記憶。讓學生體驗圖形是有效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從而使學生樂于接觸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活動2
從動態的角度認識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即“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這是本節課的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引導他們通過活動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技能,讓學生認識到通過觀察、實驗、類比、推斷可以獲得數學猜想,體驗數學活動充滿探索性和創造性。
活動3
通過實例讓學生了解幾何體的組成,即“點是構成圖形的基本元素”。發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小結
通過小結讓學生明白,本節是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幾何體又進一步抽象出體、面、線、點基本元素,最后又由這些元素得到豐富多彩的圖形世界,即“由具體——抽象——具體的過程”。 同時讓學生初步學會反思。
布置作業
鞏固所學的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六、板書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本節課的脈絡。
七、課后反思
這節課,通過三個活動引導學生認識點、線、面、體及其之間的關系,使學生經歷用圖形來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并會用他們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并鍛煉學生與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當然,本節課也有不足之處。比如:第三個活動沒能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和歸納,在學生探究的時候,引導不夠。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應多想信學生,讓他們多說,老師少包辦,這樣教學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最后我以這樣一副對聯結束這節課:
上聯 加減乘除謀算千秋功業
下聯 點線面體描繪四化藍圖
橫批 你行我也行
謝謝各位。
點線面體教學前學情分析第 2 篇一、學習目標
1、進一步認識點、線、面、體的幾何意義;加深對點、線、面、體之間關系的理解;
2、通過探究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觀察事物、分析現象、猜想規律和驗證結論的習慣和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3、通過探究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以及線、面的不同類型,初步感知分類與化歸的數學思想在幾何中的應用。
二、學習重難點:
重點:對點、線、面、體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的認識;
難點:對“點動成線”、“線動成面”以及“面動成體”的理解。
三、教材分析:
點、線、面、體是人們通過對自然世界現象的觀察和生活實踐的體驗抽象出來的概念,是教科書中“空間與圖形”領域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學習后及內容的起點。
四、學情分析:
在上一學段,學生已經接觸了點、線、面、體的初步知識,本節是對學生已有知識的總結和提高。教科書給出了流星雨、打開的扇面、商店和賓館的旋轉門等實例,引出了“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這一事實,從運動的觀點揭示了點、線、面、體之間的內在聯系,教學中應鼓勵學生找出這方面的實例,豐富學生的感受,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認識。
五、學法指導: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實例中感受點、線、面、體的含義,體驗他們的區別與聯系。在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活動中感受這些基本概念。
六、學習準備:
復習上節課學過的內容,預習本節課的知識,準備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實例,長方形的紙片。
七、學習過程:
1、課前預習:
復習上節課學過的內容,預習本節課的知識,準備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實例,長方形的紙片。
2、課上探究:
活動一:創設情境,自主學習:
夜空中點點繁星,夜幕下的激光束,蜿蜒的盤山公路,平靜的海平面等等.觀察實物,說出學生聯想到的幾何圖形。(教師由情景中的問題和學生的生活素材,利用多媒體展示學生說到的幾何體)
問題:上述觀察到的面可以分為幾種類型?線可以分為幾種類型?(學生先獨立思考,再交流討論,教師對學生說到的不同分類方式給予評價)
引導學生有步驟地觀察、分析、歸納,通過對體的逐步解析,加深學生對點、線、面、體的認識,并從靜態的結構分析中體會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
精講點撥:(教師用多媒體演示不同視角下的幾何體,學生小組交流后說出自己的結論)師生共同總結、完善,得出——體由面圍成,面與面相交成線,線與線相交成點。
活動二:合作交流,學習新知:
探究一點動成線
①粉筆尖可以看作是一個點,這個點在黑板上運動時,形成什么?
②分析這一現象,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③請再舉出一些實例進一步說明這一結論。
學生動手操作、小組交流并回答問題
精講點撥:(教師動畫演示,分形圖的形成)師生共同提煉:點動成線。學生舉出更多實例,如流星,運動地汽車、摩托艇等等。
探究二線動成面
①汽車的雨刷可以看成一條線,當雨刷轉動時,它在擋風玻璃會畫出一個什么圖形?
②分析這一現象,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③請再舉出生活中的一些實例進一步說明這一結論。
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思考,小組交流后回答問題。
精講點撥:(教師動畫演示:線的平移成面與旋轉成面.) 師生逐步提煉:線動成面。學生舉例并相互補充。
探究三面動成體
①長方形紙片繞它的一邊旋轉一周,形成了什么圖形?
②通過對上面現象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結論?
③請舉出更多例子進一步說明這一結論。
學生動手操作、猜想;教師動畫演示旋轉過程;學生通過觀察和獨立思考后得出結論;學生動手實踐,然后分組討論、交流,回答問題,得出結論:面動成體。學生經小組交流,舉出更多例子。學生回答,教師動畫驗證。
精講點撥:教師動畫演示:體的形成(面的旋轉與平移),師生共同歸納。
有效訓練,拓展升華:
1、地圖上看山東、濰坊,為什么在全國地圖上,山東、濰坊只是一個點?
學生觀察、思考,討論、交流,回答問題。教師從天空星座和生活實例說明“點”的意義。
2、在這兩幅圖片中,你有什么發現?你認為構成幾何圖形的基本元素是什么?
精講點撥:教師參與學生的交流活動,總結出幾何圖形都點、線、面、體組成,點是構成圖形的基本元素.并通過動畫看點的組合與運動所形成的精美畫面.(多媒體展示“分形圖”)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八、當堂檢測,反饋矯正:
1.用鉛筆尖在白紙上移動,你有什么發現?
2.觀察右面的圖形,并填空:
①棱是由和相交而成的;
②頂點是由和相交而成的.
3.小亮說球是由一個只有面但沒有棱和頂點的幾何體,你同意么?
九、典型習題:
A層:習題1.2A組
B層:習題1.2B組
C層:復習本節,并試著繪制知識結構圖,下節課展示。
十、課下延伸:
探究與思考:用一個平的面將一個正方體切成兩部分.
(1)切面可以是下面的哪幾種圖形?
①線段;②三角形;③長方形;④正方形;⑤圓;
(2)切面還能是其他圖形嗎?
點線面體教學前學情分析第 3 篇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幾何體、平面和曲面的意義,能正確判定圍成幾何體的面是平面還是曲面;
(2)了解幾何圖形構成的基本元素是點、線、面、體及其關系,能正確判定由點、線、面、體經過運動變化形成的簡單的幾何圖形。
2、過程與方法
經歷探索點、線、面、體的關系的數學活動過程,提高空間想像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展運動變化的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經歷本節課的.數學活動過程,養成主動探索、求知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體驗數學活動中小組合作的重要性。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正確判定圍成立體圖形的面是平面還是曲面,探索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是重點。
2、難點:探索點、線、面、體運動變化后形成的圖形是難點。
3、關鍵: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進行探究學習是本節課的關鍵。
教具準備
長方體、圓柱體模型,投影機和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出示一個長方體模型,請同學們認真觀察。
2、提出問題:這個長方體有幾個面?面和面相交成了幾條線?線和線相交成幾個點?
二、新授
1、經過學生的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中進行交流,在小組討論中,評價并修正自己的結論。
2、各小組學生公布自己小組討論后的結論。
教師活動:在探索問題解決方法和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及時給予指導,教師對學生分布的答案作鼓勵性評價。
3、幾何體的概念。
(1)長方體是一個幾何體,我們學過的正方體、圓柱、圓錐、球、棱柱、棱錐等都是幾何體。
(2)提出問題:觀察長方體和圓柱體,說出圍成這兩個幾何體的面有哪些?這些面有什么區別?
4、給出面的分類。
通過對上面問題的解決,給出面的分類:平面和曲面。
教師活動:板書:平面和曲面。
提出問題:
(1)用幻燈機放映圖片,讓學生觀察。
(2)提出問題:通過觀察,你得出什么結論?
(3)進行小組討論中,綜合小組中每個同學意見,得出觀察圖片發現的結論。
(4)在小組活動中,教師指導學生看課本第121~122頁內容,得出觀察圖片能發現的結論。
師生互動:請學生給出觀察結論: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出正面評價,并把學生觀察結論板書。
注:在探索問題解決的方法活動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想像能力,鼓勵學生進行深入探究。
思考課后思考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教師給以必要的指導,然后得出合理的解釋。
5、點、線、面、體與幾何圖形關系。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122頁內容,總結出點、線、面、體與幾何圖形的關系。
三、課堂小結
1、本節課我們主要探究了幾何體的形成:由平面和曲成圍成一個幾何體。
2、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
3、體驗了在數學活動過程中小組合作的重要性。
四、作業布置
1、課本第125~126頁習題4。1第7~12、13、14題。
2、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課時作業設計
一、填空題。
1、人在雪地上走,他的腳印形成一條_______,這說明了______的數學原理。
2、體是由_______圍成的,面和面相交于_______,線和線相交于______。
3、點動成________,線動成______,面動成_______。
二、選擇題。
4、將三角形繞直線L旋轉一周,可以得到如下圖所示立體圖形的是( )。
A B C D
三、解答題。
5、如下圖中的棱柱、圓錐分別是由幾個面圍成的?它們是平面還是曲面。
6、如下圖,第二行的圖形繞虛線旋轉一周,便能形成第一行的某個幾何體,用線連一連。
答案:
一、1、直線 點動成線
2、面 線 點
3、線 面 體
二、4、B
三、5、棱柱由五個面圍成,都是平面;圓錐由兩個面圍成,側面是曲面,底面是平面。
點線面體教學前學情分析第 4 篇眼花繚亂的造型,變化萬千的設計。看到了,驚嘆到了,然后...就沒有然后了。等到自己去設計構思的時候,依舊茫然。
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需要對知識進行歸納。歸納→分析→內化→運用,由此形成知識閉環。
今天我們主要給大家講解造型的歸納:變化萬千的造型,逃不過點、線、面、體四大類。下面開始本期的主要內容。
輸入標題
01. “點”型造型
1、概念
以點為型,點為造型構成的基本元素。
2、案例解析
“點線面體”,4種造型歸納解析_2
商業空間 (RIGI設計)▲
案例中,這是一個商業空間的門頭。
形式:由三角形為基本元素,看做是一個點,由中間向兩側發散式排列。
色彩:白色燈片,在白色的背景中,以燈光的形式呈現。
質感:金屬,白色的沖孔鋁板結合白色燈片,呈現出兩種不同層次的白。
3、“點”型造型-案例展示
“點線面體”,4種造型歸納解析_3
綠地中央公園售樓處設計 (集艾設計)▲
“點線面體”,4種造型歸納解析_4
上海辦公空間 (艾迪爾)▲
“點線面體”,4種造型歸納解析_5
牙科診所 (RIGI設計)▲
輸入標題
02. “線”型造型
1、概念
以線為型,線為造型構成的基本元素。
“點線面體”,4種造型歸納解析_6
竹編,就是生活中以線為型的典型案例。所以線型造型就在我們身邊。接下來,我們以實際項目案例來進行解析。
2、案例解析
“點線面體”,4種造型歸納解析_7
案例中,這是一個餐廳的隔斷的局部。
形式:由3層不同規格的線型網格,通過旋轉、重疊的變化,組合而成。
色彩:金黃色,搭配溫暖柔和的燈光,與餐廳的氛圍相契合。
質感:金屬,通過材料的質感,傳達空間氣質。
“點線面體”,4種造型歸納解析_8
3、“線”型造型-案例展示
“點線面體”,4種造型歸納解析_9
俄羅斯Nizhny Novgorod機場候機室▲
“點線面體”,4種造型歸納解析_10
北京·奇葩說創想實驗室 (hyperSity 工作室)▲
“點線面體”,4種造型歸納解析_11
美容SPA會所(元致設計)▲
“點線面體”,4種造型歸納解析_12
上海辦公空間(度向建筑)▲
“點線面體”,4種造型歸納解析_13
馬蜂窩辦公空間(袈藍建筑設計事務所)▲
“點線面體”,4種造型歸納解析_14
展廳(TOWOdesign堂晤設計)▲
輸入標題
03. “面”型造型
1、概念
以面為型,面為造型構成的基本元素。
“點線面體”,4種造型歸納解析_15
生活中,地面的鋪裝,就是面型造型的典型案例。
2、案例解析
“點線面體”,4種造型歸納解析_16
這是一個意境山水背景墻的案例。
形式:勾勒山巒起伏的形體,配合燈光,凸顯面與面之間的前后造型關系。
色彩:白色,與空間內墻面的整體關系相呼應,實現了協調統一。
質感:乳膠漆,樸素的材料,簡單的運用。在平淡中凸顯造型關系的表達,更顯空間氣質和內涵。
“點線面體”,4種造型歸納解析_17
“點線面體”,4種造型歸納解析_18
3、“面”型造型-案例展示
“點線面體”,4種造型歸納解析_19
梵高的花園(帝凱室內設計)▲
“點線面體”,4種造型歸納解析_20
售樓處 (IDEAL_YLH地產設計組)▲
“點線面體”,4種造型歸納解析_21
售樓中心(G-ART集艾設計)▲
輸入標題
04. “體”型造型
1、概念
以體為型,體塊為造型構成的基本元素。
2、案例解析
“點線面體”,4種造型歸納解析_22
餐飲空間案例(上瑞元筑設計)▲
對上圖餐飲空間案例的頂面進行分析。
形式:四面椎體為基本元素,多個不同規格的四面椎體組合為基本模塊,重復排列而成。
色彩:銀色,在質感統一的條件下,通過色彩的變化,突出表現頂面的效果。在協調統一中,求變化。
質感:金屬,空間中大面積運用,影響空間的整體氛圍,主導空間氣質。在燈光的運用下,豐富了造型關系和材料質感的層次變化。
3、“體”型造型-案例展示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