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7
這是等式的性質板書,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知識與技能】
理解等式的兩條性質
【過程與方法】
會熟練利用等式的性質
【情感態度】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況的思維能力。初步體驗類比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和應用等式的性質
【教學難點】
利用等式的性質進行簡單的變換
一、情境導入,初步認識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元一次方程,我們把只有一個未知數,且未知數的次數是1,等式兩邊都是整式的叫做是一元一次方程。
2.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放松一下,一起來玩一個游戲。
3.首先認識一下天平和等式,讓學生觀察天平和等式,對比天平和等式,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觀察得到:天平左右兩邊質量相等,等式兩邊相等。
教師總結:可以把天平的軸看作等號。等號兩邊可以看作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則等號成立就可看作是天平保持兩邊平衡.
游戲開始。
天平兩邊同時加入相同質量的砝碼,讓學生觀察天平的變化。
天平兩邊同時拿去相同質量的砝碼,讓學生觀察天平的變化。
合作探究
從上面這個游戲可以得出天平具有什么樣的性質,類比于等式又具有什么樣的性質。
游戲繼續,天平左右兩邊各放一個球和一個圓柱天平處于平衡。
此時m球=m柱。
在左邊加入五個球,要使天平平衡,那么天平右邊要加入五個圓柱。
6m球=6m柱
此時學生觀察得出
看一道例題
鞏固練習
例二
練習
課堂小結
。
[全文已結束,注意以上僅為全文的文字預覽,不包含圖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等式的基本性質1
1、具體情境,感受天平平衡
我利用多媒體依次展示天平圖的各個操作。讓學生通過觀察,用語言來描述發現,與同桌交流。這樣由具體演示到抽象概括,使學生記憶深刻,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
2、總結抽象,認識規律
通過上面的觀察,讓學生分組討論:如何用算式表示實驗結果?學生交流后,教師進行課件演示。
然后學生抽象概括出:等式兩邊同時加上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教師指出這是等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性質。板書:等式的基性質
本節課,讓學生經歷一種從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過程,體驗變化是怎樣產生的',怎樣從打破平衡,又怎樣達到新的平衡。從而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提出假設,驗證規律
我接著提問:如果天平兩邊減去相同的質量,天平會有什么變化?
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教師課件演示。你又發現了什么規律?怎樣用等式描述?得出等式兩邊同時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并且由以上兩條規律得出: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4、再次設疑,深入驗證
如果在天平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不同的質量,天平會有什么變化?
學生經過思考得出:等式的兩邊加上或減去的必須是同一個數,才能使等式成立。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實踐認識,再到實踐認識的過程。
學習等式的性質2
教師再用課件展示天平圖,學生通過觀察,歸納得出: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數不能為0),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基本性質2的推導在性質1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探究,運用知識的遷移得出,這樣培養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一)匯報導學解疑釋難
等式的性質:
(1)若a=b,則a±c=b±c
(2)若a=b,則ac=bc,
注意:
(1)等式兩邊都要參加運算,且是同一種運算。
(2)等式兩邊加或減,乘或除以的數一定是同一個數或同一個式子。
(3)等式兩邊不能都除以0,即0不能作除數或分母。
在這個環節中把等式的兩個性質展示出來,我特別提到了三個注意:因為這是在等式性質解方程中容易出錯的地方,就是希望同學們認真細心,正確利用性質解題。
四、當堂訓練達標測評
我在練習中設計了三道題,從簡單的填空到判斷變形對錯,到最后的解方程,方程的四道題也是有簡單到復雜,總之練習題的設計,低起點,小臺階,循序漸進,符合學生接受知識的特點,是那些平時不舉手的同學也積極參與,竟然問題也答得很好。從這些方面培養了學生的靈活性,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滿足感。
小結:
用簡單的知識結構圖小結等式的性質
作業設計:
PPT投影出課本第83頁習題3.1第4題。
教學內容:
蘇教版教科書第1~2頁的內容。
教學目的:
⑴在具體的情景中,讓學生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初步會用列方程解決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⑵在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將情景問題抽象等式規律的過程,積累將現實問題數學化的經驗,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價值,發展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⑶學生在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等習慣,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明確探究的目標。
⑴出示天平圖,增加感性認識。
出示天平圖。
讓學生說說對天平的認識;
⑵明確探究的目標。
教師總結,引導學生們明確探究的話題——等式中存在的規律;出示圖片情境。
二、自主探究規律。
⑴自主看圖填空。
學生自主完成第3頁的看圖填空。
⑵同桌交流。
交流填寫的內容,辨析答案的'正確性;交流發現的規律;引導學生理解規律。
⑶舉例驗證發現規律的正確性。
班級舉例;同桌舉例驗證。
⑷適當推理。
由等式的性質——“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這是等式的性質。”進行適當的推理。
希望推理出“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這是等式的性質。”
三、規律的引用。
⑴出示方程,引發學生的求未知數的興趣。
出示上節課學生列出的部分方程x+50=150和2x=200,談話:你知道x表示多少,介紹你的想法。
⑵引用規律解方程。
在學生的介紹中,張揚用等式解方程的數學根據。
⑶規范解方程的格式。
x+50=150
解:x+50-50=150-50
x=100
⑷學習驗證答案的方法。
方法:代入法。
格式:把x=100代入原方程,100+50=150,x=100是正確的。
⑸練一練。
解方程x-30=80。
⑹全課小結,完成作業。
小結:解方程,求方程中未知數的值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作業:第4頁練一練1~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在天平游戲中,讓學生發現天平平衡的規律,從中悟出等式的性質并學會運用。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天平游戲活動,發現規律,探索新知。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游戲活動中,感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數學運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什么叫方程?生回答,PPT出示,師標注重點詞。
2、判斷一下幾道題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并說明理由。
3、今天我們學習有關方程的新知識——等式的性質。
二、知識新授
(一)學習“等式的性質1”
1、出示天平實物,簡介天平。
2、老師在天平右邊放入一件物品,取名為x 。
老師在天平左邊放入一件物品,取名為y。放了兩個所以是2y。
讓學生看清x、y,師板書x、2y。
現在天平左右兩邊保持平衡,說明左右兩邊物體的質量是什么樣的?
生回答:現在天平左右兩邊保持平衡,說明左右兩邊物體的質量相等。
師:現在我在天平右邊放入20g砝碼,天平怎么樣了?
要想使天平左右平衡,應該怎么辦?哪位同學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生擺砝碼)誰能有式子表示?師板書x+20=2y+20。
3、我在左邊放入30g砝碼,如何讓天平平衡?
(生擺砝碼),用式子怎么表示?x+50=2y+50。(注意50的由來。)
4、現在我請一位同學幫老師拿走左邊或右邊任意一個小砝碼,天平又不平衡了,怎么辦?誰來解決?(學生再來拿砝碼),用式子怎樣表示?同時板書。你們還可以怎樣去掉砝碼,而天平還可以保持平衡,(一個學生操作),誰能用式子來表示?(生板書)
5、讓生觀察黑板上的板書,你發現了什么?
導出“等式的性質1”(師注意用上肢體動作)
PPT出示“等式的性質1”,自由讀,男生讀,女生讀,齊讀,填空讀。
(二)學習“等式的性質2”
1、我們學習過四則運算,知道有加法,減法,還有?(生說乘、除法)
2、老師想讓同學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根據“加減法等式的性質”推理出“乘除法等式的性質”,請每組的組長拿出學具。
(師利用PPT,先讓學生看一下如何擺放,通過讓生觀察,知道一個文具盒的重量等于兩個墨水瓶的重量。)
3、現在請組內分工,兩人分別擺一擺,注意要體現出“擴大”和“縮小”的概念,另外兩人請根據所擺的過程列式,然后,全組合力試著寫出“乘除法等式的性質”,哪組完成了就請以標準的坐姿示意我,現在開始。(師走到組內交流必要時師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給學生,尤其是除法這部分)。
4、匯報交流
(1)哪組想跟大家交流?
(2)一組到黑板前,一個擺過程,一個解說,解說后一個列式,最后一個說性質。
(3)他們說的是乘法(除法)等式的性質,哪組有不同的擺法和想法?(過程同2)
5、剛才老師發現其他組也是類似的擺法及列式,誰能完整地說出“乘、除法等式的性質”,指名說,(要其他兩組說,兩名即可)
6、A如果學生說得很完美,就PPT出示:“等式的性質2”,感謝同學們幫助我解決了這個難題。
B如果落了“除數不能為0”,師簡單引導“除數不能為0”。
三、鞏固練習
同學們真厲害,讓我們趁熱打鐵,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決幾道題,有信心嗎?
1、判斷哪個式子是正確的,哪個式子又是錯誤的,指出錯誤并改正。
2、小考官:一位同學上黑板寫出一個方程,并將等號左邊在原來基礎上加以變換,看哪位同學能將等式右邊寫出來,使等式仍成立。
3、小伙伴:已知2x=3y,找8位同學每人拿一張卡片,看哪兩張卡片上的式子是相等的,那哪兩個人就是好朋友。找到后要依次說為什么這兩個式子相等。
四、總結
1、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等式的性質)
2、等式有什么性質?
3、希望在今后的學習中,大家能正確使用“等式的性質”完美地解決相應的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下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