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1
這是認識線段教學反思簡短,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認識線段教學反思簡短第 1 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操作活動和觀察線段的過程,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征,會數線段的條數并會畫線段。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思考、探究的意識和能力,并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樂于學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感受生活里的數學事實。
教學重點:
認識線段的特征。
教學難點:
線段表象的建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線繩、直尺或其他可畫線段的工具、長方形紙等。
教學過程:
一、認識線段
(一)、感受線段的直
1、(課件出示鳥巢圖)小朋友們,這是什么?
是啊,這是鳥巢,今年暑假,在這里隆重的舉行了奧運會。看!100米的賽場上,運動員們爭分奪秒、奮力拼搏。
2、(課件出示跑道圖)這是100米跑道,這兩條分道線有什么不一樣呢?
是啊,這條是直的。(板書:直)
3、(課件出示毛線圖)那你們看,這條毛線的形狀是怎樣的呢?你能想個辦法讓這條毛線變直嗎?請小朋友們拿起桌上的毛線試一試。(指名前)你是怎樣讓它變直的呢?
4、(課件出示拉線圖)是啊,我們捏住線的兩段,把它拉緊了,線就直了。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線段。(板書課題:認識線段)讀兩遍。
(二)、感受線段的兩個端點
1、(演示)我想請位小朋友來摸一摸這條線段是從哪兒到哪兒?(指名摸)老師兩手捏的這個地方是線的哪兒?線的兩頭也叫兩端,(出示端點)在數學上把它們叫做端點。(板書:端點)讀兩遍。那線段有幾個端點呢?(板書:2個)
(三)、認識線段的示意圖
(課件出示線段圖)線段可以用這樣的圖形來表示。(師畫線段圖)用兩個短短的豎線表示兩個端點、直的。這兩個端點有時侯也可以用兩個小圓點表示。
(四)、小結線段的特征
1、(演示)指一指,這條線段的端點在哪里?(生指)(出示)那這樣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嗎?說說你的理由,好嗎?(演示:換根長)那這樣呢?(演示:)那這樣呢?為什么?
2、那線段該是什么樣子的呢?是啊,線段必須是直的,有兩個端點。(板書)小朋友們記住它的樣子了嗎?
(五)練習:
(出示想想做做1)那下面這些圖形中哪些是線段?(生答)
師:為什么說這幾個是線段呢?
(六)舉例說明生活中的線段
1、(出示尺)這是什么?你能在這上面找一找,找到我們剛學的線段嗎?(指名)
是啊,尺的每條邊都可以看成線段。那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物體的邊也可以看成線段?(生說說)
2、線段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課件出示圖片)如:門框的邊、樓梯臺階的邊、屋檐的邊、護欄的欄桿、橋的牽拉繩等等,這些都可以看成線段。
(七)圖形中的線段
師:在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圖形,它們的身上也藏著線段,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數一數。(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二、折線段,認識線段有長有短
1、(出示長方形紙)這是什么圖形?它有幾條線段?哪4條?(生指)除了這四條外,你能用它再創造出一條線段嗎?(可以討論討論)
2、展示:(指名前)你能折出一條比它長的嗎?比它短的呢?比豎折更長的呢?
指出:線段是有長有短的。(板書:有長有短)
三、畫線段
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不僅會數線段,還能創造線段,說明線段已經成了大家的好朋友,你能把這位好朋友畫下來?拿出本子試著畫一畫。邊畫邊思考:
①哪些工具可以畫線段?
②畫線段時要注意些什么?
展示:他畫的怎么樣?能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畫的嗎?你有沒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呢?
你們是用什么畫的?還有哪些工具可以畫線段?是啊,只要邊是直的都可以畫線段。
四、組織練習
1、出示想想做做3
師:給你兩點,你能把兩點連成一條線段嗎?書上49頁想想做做第3題。
師:連接兩點可以畫幾條線段?
2、出示想想做做4
師:給你三點呢?連接每兩點可以畫幾條線段?書上49頁想想做做第4題。(展示)是這樣嗎?我們一起再來看一下。(演示)
師:是什么圖形?
3、出示想想做做5
師:給你四個點呢?先猜一猜?再畫一畫,看看能畫出多少條線段?(展示)
師:我們在畫的時侯,怎樣畫就能畫全了、不遺漏?課件演示有順序的畫。
五.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知道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六、拼圖形
師:小朋友們,你們可別小看這線段,它可以組成許多美麗的圖案,請看:(課件出示)
師:課后請小朋友們也動手畫一畫,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線段創造出更多、更美的圖案,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
認識線段教學反思簡短第 2 篇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操作活動和觀察線段的過程,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征,會數線段的條數并會畫線段。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思考、探究的意識和能力,并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樂于學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感受生活里的數學事實。
教學重點:
認識線段的特征。
教學難點:
線段表象的建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毛線、直尺或其他可畫線段的工具、長方形紙、正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要介紹以為新朋友給大家認識,想見見它嗎?
生:想
師:要見到它,可不容易,除非你能猜對老師的謎語。
課件出示謎語:一條條一根根,編制衣服少不了。有時直來有時彎,縫縫補補要用著
生:毛線
師:真是猜謎高手!現在請小朋友們拿出自己準備的毛線,像老師這樣將它自然的放在課桌上。觀察一下,它是什么形狀?
生:彎的
師:說的沒錯。你能像辦法讓它變直嗎?同桌討論一下,然后把變直的毛線舉起來
生動手操作
師:小朋友們做得真棒!說一說,你是怎么做的?
生:用手拉
師:一只手可以么?
生:不可以(說說理由)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的比老師還周到,真好!你們知道嗎,剛才新朋友已經悄悄的和我們見過面了。像這樣,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
揭示課題:今天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線段。
設計意圖:謎語導入,符合低年級小朋友的年齡特征,用這種學生喜歡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孩子們的積極性,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二、感知線段
師:線段可以用表示
仔細觀察這條線段,你覺得它有什么特征?
生:直直的,有兩個小豎線
師: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這兩個小豎線也有自己的名字呢,它們叫做線段的端點。“端點”的“端”是什么偏旁?
生:“立”字旁
師:對了,端點就像兩個小人兒立在線段的兩端。讀一讀
生讀
師:線段有幾個端點?
生:兩個
師:誰能把線段的特征連起來說一說
生:線段是直直的,有兩個端點
師:說的好極了(掌聲),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一想,線段是什么樣子?
生想
師:線段可調皮了,一眨眼就躲到圖形的隊伍當中去了,你能找到它嗎?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
生判斷哪些圖形是線段,并說說理由
師:第2個和第4個有什么不一樣?
生:一個是橫著的,一個是豎著的
師:總結:雖然他們的位置不同,但是他們都是直直的,有兩個端點,都是線段。
豎著放,是線段嗎?
生:是
設計意圖:借助毛線讓學生初步感知線段,具有可操作性和直觀性;借助形象直觀的毛線,讓學生感受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一切材料都可以成為學習的資源。
三、找線段
師:小朋友們的眼睛可真亮,這么快就把線段找出來了。其實,線段是我們最要好的朋友。我們周圍物體上直直的邊都可以看成線段。你能到我們的教室里找一找線段嗎?找到后和同桌說一說線段的端點在哪里
生找線段并交流
師:誰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找到的線段
生匯報自己找到的線段
師:我們每天用的數學書,它的封面上也有線段呢
生找并指一指
師:數一數有幾條線段?
生:4條
師:瞧,這4條線段圍成了什么圖形?(隱去書的封面)
生:長方形(四邊形)
師:孩子們想一想,我們以前學過的多邊形,哪些是由線段圍成的?
生:三角形正方形五邊形六邊形~~~
師:小朋友的反應真快。那么圓是由線段圍成的嗎?
生:不是,因為它是彎的
師:說的真棒!那你知道下面的多邊形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嗎?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四、做線段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線段,找到了線段,大家想不想自己動手做一做線段呢?利用自己身邊的材料(長方形紙正方形紙)做一做,和同桌討論交流一下
生動手操作
師:誰愿意到前面展示一下自己做得線段
生展示
師:他做的和老師做的一模一樣
課件展示:把紙折一折,折痕也可以看成線段
師:現在請同桌兩人比一比,看誰折出的線段長,誰折出的線段短
生比一比展示
師:比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怎樣比才公平?
生:把線段的一端對齊
師:從剛才的比較之中,我們可以知道:線段有長有短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畫一條線段呢?
課件展示畫線段
生畫線段并展示
設計意圖:通過找線段、做線段、畫線段一系列操作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通過討論交流展示,促進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探索,豐富數學活動的經驗。
五、鞏固練習
師:小朋友們學的真快!老師忍不住要考考大家了,有沒有信心接受老師的挑戰?
第一關,想想做做第3題
生讀題連線
師:連接這兩點,還能連出其他的線段嗎?
生:不能
師:連接兩點,只能畫出1條線段
第二關:想想做做第4題
師:能連成幾條線段?圍成的是什么圖形?
生:3條線段圍成了三角形
第三關:想想做做第5題
生連線展示
師:4個點,連接每兩點,連出了幾條線段?
生:4條
師:有不同想法嗎?
生:6條
師:當點比較多的時候,我們怎么做才能使連出的線段不遺漏,不重復呢?需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連
課件演示連線過程
設計意圖:利用低年級學生愛玩愛比賽的特點,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想學、樂學、會學,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
六、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促使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掌握,培養學生抓住學習的重點,自己整理知識的能力。
拓展練習
猜猜圖中有幾條線段?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線段是直直的、有兩個端點的這兩個特征
認識線段教學反思簡短第 3 篇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經歷操作活動和觀察線段的過程,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征,會數線段的條數并會畫線段。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思考、探究的意識和能力,并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樂于學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感受生活里的數學事實。
教學重點:認識線段的特征,能用刻度尺畫和量出指定線段的長度。
教學難點:線段表象的建立,會分辨線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1、師:請小朋友每人拿出課前準備的細線,同桌相互比比兩根線的長短。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交流結果。
2、師:現在請小朋友來介紹介紹你們是怎樣比的?
生:我是先把細線的一端對齊,然后把線拉直,再看另一端。
教師板書:拉直;一端對齊。
師述:我們把這根細線拉直以后,就可以看成是一根線段。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認識線段。
(1)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條線段。
端點端點
(2)教師說明:一根線段有長有短,說明線段是有一定長度的。當一根線段單獨在一起的時候,為了表示它有兩個端點,而且不變形,我們在畫的時候要給它裝上兩個標志(在端點處畫一短豎),用這個特殊標志來表示它就是線段。
2、尋找線段。
(1)師:請小朋友拿出課前準備的長方形紙,放平在桌子上。
師述:像長方形紙的四條邊就可以看作線段,尺子的邊也可以看作是線段。
(2)師:小朋友觀察一下,在我們周圍還有哪些也可以看作是線段?(觀察、考慮兩分鐘)
(要求:要說完整話。比如:什么的邊緣是線段。)
生1:黑板的邊可以看作線段。
生2:窗戶的邊可以看作線段。
生3:課程表的框邊也可以看作線段??(以上的回答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完整的。)
3、折線段。
(1)師:現在老師把這張長方形紙對折,然后展開,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看到中間有條線段。
師:對了,中間的這條折痕我們就可以看作線段。
(2)師: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長方形紙折折,看看怎樣折折痕最長?怎樣折折痕就比剛才老師折的短?
學生動手操作。
交流自己的折法,總結對角折時折痕最長。
4、畫線段。
教師示范,學生模仿。
師:誰來介紹一下線段有哪些特點?
生1:線段是直的。
生2:線段還有兩個端點。
生3:畫線段時還要裝上兩個特殊標志。
三、方法應用及課堂檢測。
1、判斷線段。
師述:只要符合(1)直,(2)有兩個端點和兩個特殊標志,這兩個條件的就是線段,和它的位置是沒有關系的。
2、下面的圖形各由幾條線段圍成?
3、用直尺把下面的兩點連成一條線段。
小結:連接兩點可以畫一條直線。
4、下面有三個點,連接每兩點畫一條線段。
小結:連接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可以畫三條線段。
5、下面有四個點,連接每兩點可以畫幾條線段?
小結:連接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四點,可以畫六條線段。
四、梳理知識,總結升華。
師:小朋友,今天你學到了什么?
五、作業布置。
課本第7頁練習一的第7、8、9題。
認識線段教學反思簡短第 4 篇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直觀認識線段,知道它的特征。
(二)使學生能辨認線段,初步學會畫線段。
(三)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空間的想象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線段的特征。
教學準備:
人手一根毛線、一張長方形紙、一把直尺、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想認識它嗎?它的名字就叫“線段”。
(板書課題:認識線段)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1、你覺得線段是怎樣的?(生:直直的;一段一段的;彎曲的……)
2、能不能想辦法變出一條線段?
生嘗試。
師(出示準備好的毛線):把毛線拉得直就出現一條線段。
請一生上來摸一摸。演示:這直的一段叫線段。
3、同桌合作:一個拉,另一個指出這條線段在哪里。
請兩生演示。
一生想辦法拉出線段,另一生指出:兩手之間的距離就是線段。
演示,問:垂下來的這一段是不是線段?為什么?
4、小結:線段是直直的。(板書:直直的)
(2)認識端點
1、兩頭粘上去的叫做線段的什么?(端點)(師把毛線拉直粘在黑板上)
2、一條線段有幾個端點?(兩個)(板書:有兩個端點)
(3)總結概念
現在,小朋友認識線段了嗎?線段是怎樣的?
讓生記線段: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把線段印在自己的腦子里。
(4)找線段
其實,在我們身邊,有許多物體的邊都是線段。小朋友找找看,看誰的小眼睛最亮?生:課桌邊、黑板邊……(讓生用手感知)
(5)折線段
1、指出白紙中哪些邊是線段?
2、在白紙中折出一條線段。(折痕)
3、再折比剛才短一點的線段。
4、在這張紙中折出最長的線段。(擺擂臺,讓擂主說出理由和折的方法)
(6)小結
通過剛才的拉、折、指,你認識線段了嗎?
(7)畫線段
1、生自由畫在白紙上,然后反饋評價。
2、指定條件畫。
A、畫一條3厘米長的線段。
說說你是怎樣畫的?(師演示方法:用0刻度尺示畫出3厘米長的線段)
B、畫一條比3厘米長1厘米的線段。
反饋:要求非常準確。(進行認真做事的思想教育)
3、小結:線段有長有短。(板書)
(三)鞏固
1、找一找,下面那些是線段?(小黑板出示)
2、數一數,下面的圖形是有幾條線段組成的。
3、過任意兩點,能連起幾條線段?
3點能連幾條線段?
4點呢,每兩點連起來,共有幾條線段?(生思考,動筆畫。)
4點位置方向有不同。
思考:
4、比較:看看哪條線段長?
演示:一樣長。(生活中經常用到這樣的數學知識。如:穿豎條衣服的人看上去瘦一些,穿橫條衣服的人看上去胖一些等)
(四)總結
這節課,小朋友有哪些收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