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0-18
這是菩薩蠻教案其二,是優秀的語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把握韋莊疏朗秀美、明白曉暢(“顯而疏”)的語言特點。
2、體會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藝術效果。
3、理解花間詞直抒胸臆,卻又盤旋郁結的抒情方式。
4、了解這首詞贊美*南,同時借對*南的贊美和斷然勸留的口吻,突出*南的好處,也反襯游子不能返鄉的苦衷之意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花間詞直抒胸臆,卻又盤旋郁結的抒情方式,鑒賞這首詩似直而紆的表達藝術。
2、了解這首詞贊美*南,同時借對*南的贊美和斷然勸留的口吻,突出*南的好處,也反襯游子不能返鄉的苦衷之意的思想。
3、熟讀背誦這首詩,簡要了解韋莊。
自主學習
1、作者信息
韋莊(836年~910年),字端己,五代前蜀詩人、詞人,長安杜陵(今陜西西安東南)人,為中唐著名詩人韋應物四世孫。孤貧力學,才敏過人。廣明元年四十五歲,在長安應舉,正值黃巢*攻入長安,遂陷于戰亂,與弟妹失散,自己困于長安三年。后離長安,來到洛陽,因洛陽也不安靖,于是攜家遷至*南避難。避居*南十年,五*歲時又回到長安,一心想要應試,以伸展其治國平天下的懷抱。五十九歲時中進士,六十二歲被李洵聘為書記,同至西川,由此結識了西川節度使王建。六十六歲時,應王建之聘入川為掌書記。天佑四年,朱溫篡唐,王建據蜀稱帝,是為前蜀。七十二歲的韋莊被任為宰相,開國制度均出其手。七十五歲卒于成都花林坊。
他的詩都很著名,詩極富畫意,詞尤工。韋莊的詩集名《浣花集》,其詞與溫庭筠齊名,號稱“溫韋”,為“花間派”的代表作家。
多媒體顯示介紹文字及圖片:
韋莊,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書郎,左補闕等職。后入蜀,為王建掌書記。王氏建立前蜀,他做過宰相。終于蜀。與溫庭筠同為“花間”重要詞人,二人齊名,號稱“溫韋”。長安的長篇敘事詩《秦婦吟》,影響極大,被稱為“秦婦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2、花間派:
后蜀趙崇祚收錄了溫庭筠、韋莊等*位詞人的作品共五百首詞,編成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文人詞總集,取名《花間集》,后人將這*位詞人的作品稱為“花間詞”?;ㄩg詞的題材,十之*為花間月下男女之情,還有極少部分是詠史征戍、行旅寫景。風格以辭意婉約,香軟浮艷為主。
3、寫作背景:
這首詞是詩人早年浪游*南時所作。韋莊浪游*南時,共寫了五首以《菩薩蠻》為題的詞。這五首詞的內容、情意、風格相近。這是其中的第二首。
合作探究
一、導入:
初中時我們曾學過白居易的《憶*南》,請同學背誦這首詞。(*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花紅勝火,春來*水綠如藍。能不憶*南?)
這是白居易贊美*南的詩句,今天我們來學習韋莊的一篇贊美*南的詞作《菩薩蠻》。
二、感知詩歌:
1、指定學生誦讀詩歌:
2、教師評點,并指導誦讀技巧:
這首每兩句換一次韻,且平仄重復回環,有復疊之美。誦讀時平聲音應拖長,稍做停頓;遇仄聲時則應急促一些。
3、全班齊讀:
三、詩句賞析
1.“人人盡說*南好,游人只合*南老”
這兩句意思:人人都說*南好,確實如此,到*南來作客的人應該在這兒住上一輩子。
小結:這兩句抒情。韋莊是北方人,在中原一片戰亂中來到了*南,而在*南韋莊只是一個游人客子,卻想在*南終老,這里既沉郁委婉地表達了有家不能歸的苦衷,也由衷地表達了詞人對*南水鄉的依戀之情。
2.“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這兩句意思是:*南春水澄澈,比藍天更藍碧,在這碧于天的*水上,臥在畫船之中聽那瀟瀟雨聲,這種生活比起中原的戰亂,是何等的閑適自在啊。
小結:這兩句寫景。描繪了*南水鄉的美麗風景和*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3.“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這兩句的意思是:在爐邊賣酒的少女像像月亮一樣美麗,手腕潔白得像凝滿了霜雪。
小結:這兩句寫人,贊美了*南窈窕美麗的女子。
4.“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須:必定。斷腸:形容非常傷心。其意思是:年輕人未老時還是不要回鄉,若是回鄉一定會使你傷心斷腸。
小結:
這最后兩句是抒情,抒發了想回故鄉勒欲歸不得的盤旋郁結的苦衷。
這抒情體現了花間詞特點,雖直抒胸臆,卻又婉轉含蓄,饒有韻致。說“莫還鄉”實則正由于想到了還鄉。他沒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囑口吻的“莫”字,表現出了一種極深婉而沉痛的情意,你想還鄉,而現在沒有老,不能還鄉,表現了對故鄉欲歸不得的盤旋郁結的苦衷。后面說“還鄉須斷腸”,這正是別人之所以敢跟你說“游人只合*南老”的理由,因為你回到那彌漫著戰亂烽火的故鄉,只會有斷腸的悲哀。講到這里再回頭看“人人盡說*南好,游人只合*南老”,就會明白陳廷焯為什么贊美韋莊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郁”了。
四、全詩主旨意境
這首詞描寫了*南水鄉的風光美和人物美,既表現了詩人對*南水鄉的依戀之情,也抒發了詩人飄泊難歸的愁苦之感。
五、藝術特點
在謀篇布局上,上片開首兩句與下片結尾兩句抒情,中間四句寫景、寫人。全詞寫得情真意切,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具體特點是:
1.語言疏朗秀美、明白曉暢。
2.抒情直抒胸臆,卻又婉轉含蓄(陳廷焯:“似直而紆,似達而郁”)
3.寫景寫人純用白描,卻又清新明麗。
菩薩蠻
趙令畤①
春風試手先梅蕊,頩②姿冷艷明沙水。不受眾芳知,端須月與期。
清香閑自遠,先向釵頭見。雪后燕③瑤池,人間第一枝。
【注】①作者與蘇東坡極友善,東坡為愛其才,曾薦其于朝。東坡因政爭遭貶謫時,作者亦受牽累。②頩:pīng,光潤美好的樣子。③燕,同“宴”。
(1)結合詞句分析,詞中如何體現梅花是“人間第一枝”?(3分)
(2)詞中表現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情感?(4分)
閱讀*:
10。(1)①開得最早,春風最先吹出了梅花的嫩蕊,女子們最先把梅花與釵飾*在頭上;②格調最高,梅花如瑤池仙子般高潔,眾花都無法與之相比,只有月亮才配與梅花相伴。(開得最早,格調最高,各1分,結合詩句分析1分)(2)詞人通過描寫梅花的先春而開的冷艷幽姿,(1分)表現出詞人對梅花的高潔品質的喜愛之情,(1分)也借贊美梅花,表達了自己雖然遭遇挫折,但仍然要保持清高孤傲,卓然不群的品質的襟懷。(2分)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兕I會韋莊詞“顯而疏”的藝術特色;了解全詞上闋由情而景,下闋由景而情結構的藝術效果;品味其中白描式的語言。
?、诹私膺@首詞贊美江南,同時借對江南的贊美和斷然勸留的口吻,突出江南的好處,也反襯游子不能返鄉的苦衷之意的思想。
?、勰軌蛲ㄟ^對溫庭筠、韋莊詞的比較鑒賞,了解花間詞的藝術風格以及兩人詞的不同風格特色。 ④背誦。
2、過程與方法
熟讀成誦,把握詞人思想前后矛盾的變化,揭示詞作的深層意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味詞人飽經離亂、輾轉漂泊之苦。
〖學習重點〗
1、了解本詞情景巧妙結合的表達技巧,把握詞中景中情、情中景。
2、背誦。
〖學習難點〗
感受詞人思歸而不能歸的深層原因,美景背后的離亂之苦。
〖學習課時〗
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說到江南,也許我們眼前會浮現“玉人吹蕭的二十四橋明月夜”,也許會遙望“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西子湖”,也許會傾聽“舊時堂前的小橋流水”。如果是畫中的江南,那么也只有水墨畫才能畫盡它的文采風流。那么文人筆下的江南又是怎么美麗的風景呢?江南好,小橋流水;江南好,笙歌管弦;江南好,文人風流;江南好,杏花煙雨。所以會“人人盡說江南好”,思江南,憶江南,望江南。不知身處江南的游子又有怎樣的感受?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韋莊的《菩薩蠻》去感受感受!
二、知人論世
1、作者信息
韋莊(836年~910年),字端己,五代前蜀詩人、詞人,長安杜陵(今陜西西安東南)人,為中唐著名詩人韋應物四世孫。孤貧力學,才敏過人。廣明元年四十五歲,在長安應舉,正值黃巢軍攻入長安,遂陷于戰亂,與弟妹失散,自己困于長安三年。后離長安,來到洛陽,因洛陽也不安靖,于是攜家遷至江南避難。避居江南十年,五十八歲時又回到長安,一心想要應試,以伸展其治國平天下的懷抱。五十九歲時中進士,六十二歲被李洵聘為書記,同至西川,由此結識了西川節度使王建。六十六歲時,應王建之聘入川為掌書記。天佑四年,朱溫篡唐,王建據蜀稱帝,是為前蜀。七十二歲的韋莊被任為宰相,開國制度均出其手。七十五歲卒于成都花林坊。
他的詩都很著名,詩極富畫意,詞尤工。韋莊的詩集名《浣花集》,其詞與溫庭筠齊名,號稱“溫韋”,為“花間派”的代表作家。
多媒體顯示介紹文字及圖片:
韋莊,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書郎,左補闕等職。后入蜀,為王建掌書記。王氏建立前蜀,他做過宰相。終于蜀。與溫庭筠同為“花間”重要詞人,二人齊名,號稱“溫韋”。長安的長篇敘事詩《秦婦吟》,影響極大,被稱為“秦婦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2、背景信息
學生參看P35注釋①。
三、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配樂,多媒體上出現江南景色之畫面)。
讀前點撥:在預習過程中,同學們你們是用什么樣的語氣語調來讀的?能不能用那種雄渾慷慨,很有氣勢地去讀?應該平緩地、委婉地、抒情地去讀。
2、學生齊讀
學生讀前談自己的感受:我在朗誦這首詞時,又一次體味到了這首詞中滲透出來的美感。請同學們齊誦這首詞,看看是不是由朗讀而體味到了美。請注意語音語調,平緩委婉抒情地朗讀。
3、對照注釋翻譯。
凡是到過江南的人都說江南的風光無限美好,離家遠游的人只愿跟著江南一起蒼老。春天的江水清澈澄碧勝過春天,這時躺在畫船之中細聽雨聲悠然入眠。
在壚邊賣酒的少女像一輪明月,潔白的雙腕像凝滿霜雪。年輕人未老時還是不要回鄉,若是回鄉一定會使你傷心斷腸。
四、緣景明情
1、自由朗讀,并討論:本詞是贊美江南好,那么整首詞中體現了江南好的那幾個方面? 明確:下面四句是對江南好的細寫
春水碧于天——風景美
(學生回顧一下有關寫江南美麗風景的詩詞:《憶江南》、《江南春》、《飲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小池》),簡單點評一下后再讀補充的詩句,明確江南的風景確實是非常美麗,可以說江南的煙花細雨、白墻黑瓦、垂柳畫舫、幽深雨巷等獨特風物構成了江南獨特的風景。
畫船聽雨眠——生活美
江南還有什么別樣的生活情趣嗎?(如果學生答不出,可以例舉一下郁達夫的《江南的冬景》中的有關內容,北國的冬天:圍爐煮茗,地爐暖坑過著一中蟄居生活,進行簡單的對比。同時明確還有哪些詩句寫到了江南的這些獨特的生活場景,例如皇甫松的《夢江南》: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橋邊;梁元帝的《采蓮賦》,這里設計投影后讓學生齊讀;張志和的《漁歌子》等)。最后可以總結一下江南比較有特色的生活情景:春季里綠堤聞春曉、夏日里荷鄉深處弄蓮子、秋來飲酒賞月,冬來踏雪尋梅。
壚邊人似月——人物美(出示投影)
江南的山,江南的水,江南的文化,孕育了獨特的江南美女。江南女子的美不僅在于外貌,眉清目秀,嬌小玲瓏,更美在性格,美在修養,她們的美由內而外,與眾不同。江南女子美在溫柔含蓄,美在婉約多情,美在細心體貼,江南女子是水做的,天生就是詩,就是畫,是曲,更是酒。可能學生會提到秦淮八艷、西施等。
教師小結:江南風景美、生活美、人物美。“春水碧于天”是寫“風景美”。江南水的碧綠,比天色的碧藍更美。“畫船聽雨眠”是寫“生活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臥在畫船之中聽那瀟瀟雨聲,這種生活和中原的戰亂比較起來,是何等的閑適自在啊。“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是寫“人物美”。江南酒壚賣酒的女子光彩照人,賣酒時攘袖舉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
2、作者將一幅秀美、恬靜、安適、充滿情意的江南美景呈現在我們眼前。同學們,你們能不能發揮想象力,用比喻、擬人等方法,用你們美的觸覺將一幅“江南春景圖”來點染一下。
學生思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江南之美。
參考示例:
?、偃苏f美麗女性的骨肉是水做的,若真如此,那么我想,必是江南的春水造就了美麗女性風情萬種的骨肉。因為只有江南的春水,才會那么迷人,碧綠得比藍天還要嫵媚;只有江南的春水,才會那么醉心,清新得比白云還要柔情。柔情似水,水似柔情,在春日的閑暇里,與二三知心文友租一只畫舫,在溫柔的江南煙波里,任意西東。江南不缺春雨的瀟瀟,在品酒論詩之余,相互枕藉舟中,靜聆江南絲雨無數雙纖手輕叩船篷的柔情蜜意。銷魂,當此際,當睡意悄然襲來,江南春眠夢亦芳…… ②是在這樣朦朧溫暖的光暈中,似彎小月牙兒般的身影款款行來,霜雪皓腕捧上江南的米酒。客官請用。客官醉了?哎呀客官,你為何凝視著人家再也不放?
怎么能放手?酒未至,人已醉。明明是歷盡了滄海,怎當她低回里秋波一轉。求也求不到的因緣,天上人間,竟然、竟然也能叫人遇上?
?、巯胂筮b遠的從前
想象遙遠的從前
我自日暮的蒼山走來
你從楊柳衰頹的津渡登岸
晚來天欲雪
你我俱在當壚的皓腕前
卸落一路的風塵
江湖的素昧平生
擋不住紅泥小爐
燉著的一壺琥珀色的
柔情暖意
四海之內皆兄弟
雪地中,隔牖風吹竹
卻吹不斷室內樽前
古樸真純的萍聚雅意
那段古老的歲月
人心不施鉛華粉黛
本色真誠的面容
最容易一見如故
不像多年之后的今時雨雪
將孤獨投向人群
人群報我以陌生和冷漠
熱鬧的人群
烘不干一顆潮濕的心
遙遠的從前
雪花盛開的時日
即便遠走天涯
總懷揣溫熱的懷念和向往
【教學目標】
通過對溫庭筠的鑒賞,初步了解花間詞的藝術風格。
準確把握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教學重點、難點】
感悟唐五代詞在情感基調、藝術風格、審美趣味等方面發生的變化。 深入理解女主人公的內心情感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分析法。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布置預習,學生收集關于這首詞的作者和寫作背景的相關資料。)
(一)新課導入:以畫入詩,明確畫是用線條和色彩來塑造形象,而我們詩詞是以文字來塑造形象。
幻燈片展示圖畫:柳宗元《江雪》
師:欣賞這幅畫,同學們有沒有聯想到我們曾經學過的一首詩呢?
生:……
師:你們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應該能抓住畫中的人物)
師:同學們很聰明,畫是用線條和色彩塑造形象,而我們的詩詞是以文字來塑造形象。二者之間有沒有某種聯系呢?這個問題咱們暫時擱置,今天我們新學一首溫庭筠的《菩薩蠻》,看看這首詞中又塑造了什么形象。
(二)初讀課文,析形象
師:咱們先來讀一讀這首詞。
生:誦讀課文,進入詩詞境界
師:讀完這首詞,說說這首詞寫什么呀?
生:(各抒己見,七嘴八舌)女人、美女、女人起床梳妝……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回文本抓字詞)
師:噢……原來這首詞是刻畫了一個人物形象,而且還是個女子形象,同學們還知道了詞中寫到這個女子起床梳妝打扮的全過程。那這個女子有什么特征呢?來,咱們再來讀一讀,同學們再關注得深入一點。
生:齊讀課文。
師:再讀課文之后,說說該女子形象有什么典型特征?
生:美、慵懶……
師:何以見得?(指導學生回到詞中去找一些刻畫人物最具表現力的詞。)
生:……
師:(幻燈片展示關鍵字詞)
重疊:(相同的東西)一層層堆疊。
明滅:時隱時現,忽明忽暗。
(引入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用“顰”字來加深對“重疊”和“明滅”的`理解。)
度:飛越,這里是紛披、散落之意。(這里形容頭發蓬亂,絲絲裊裊,
半掩著面容,呈飛飄之狀。)
懶:慵懶。
遲:動作遲緩。
師:師(總結歸納):同學們,經過剛剛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這些用得精妙的字詞在詞性上都有規律可循。比如他們大都是些什么詞?
生:動詞、形容詞。
師:很好!剛才品讀的經驗告訴我們,分析詩詞的形象、理解詩詞的思想內容、把握詩詞的主題情感,要重點關注詩句中的那些能夠傳情達意的動詞和形容詞。
換而言之,把握住詩句中的精妙的動詞和形容詞,將有助于更為深刻的理解作品的主題情感。
(四)三讀課文,悟情感
師:比如,三、四句寫主人公起床后的行動:懶洋洋地打扮,慢吞吞地梳洗。同學們帶著詞中主人公的情感,反復的誦讀三、四句,找出最能體現主人公情感的兩個字。
生:大聲誦讀,應該較容易的尋找到。
“懶”字和“遲”字,其詞人雖無一字寫情,卻句句含情,言有盡卻意無窮,這就需要我們在鑒賞時能夠充分調動想象和聯想的能力,竭力去體會其中豐富的意蘊。同學們試想想,自古女子都愛美,詞中主人公卻懶得打扮,這“懶”和“遲”透露了她怎樣的心情呢?(該形象傳遞出怎樣的情感?)
生:(惆悵、郁悶、抑郁)
師:如此絕世美人為何惆悵?
?、偕铋|寂寞。“女為悅己者容”
②青春易逝。“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本句化用唐五代崔護的《題都城南莊》的詩句: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花似人面,人面似花。花固然美,但有道是“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人面固然美,但紅顏易老,青春難駐,只怕跟花兒一樣,易開易落啊!
?、凼⒛戟毺?。“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詞人沒有精工刻畫女子穿衣的動作,而是把視角停留在了女子身上“羅襦”的圖案上,為何?有道是“只羨鴛鴦不羨仙”。
師:由此可見,對于刻畫人物形象的詩詞來說,那些能夠傳情達意的關鍵詞起著多么重要的作用,它們才是詩歌的靈魂所在。
師:同學們剛剛分析得很深入,很到位。那請諸位不妨再想想,溫庭筠一大老爺們,怎就如此了解女兒心思呢?而且刻畫的還是個極美卻極惆悵的女子?
生:……
師:同學們鑒賞詩詞不要忘了其根本——“詩言志”,所有的詩詞無論塑造什么形象,最終都是借以表達詩人自己的情感、志向。我們分析詩歌的形象,不僅要分析詞人刻畫的主人公形象,更要深入理解詞人自己這個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始終記住言為心聲,詩山詞海,聲聲傳情。那么剛剛那個問題,同學們可否結合詩人生平和這首詞的寫作背景來談談你的認識呢?
生:……
師:詞人表達了:對這種女性慵懶之美的贊賞,對青春年華虛度的感傷和惋惜,對自己抑郁不得志的苦悶。別忘了“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
(五)朗誦全詞,練表達:
經過剛才一番探討,相信同學們對這首詞又有了新的理解。下面,回到上課初擱置的那個問題。畫是用線條和色彩塑造形象,而詩詞是以文字塑造形象,二者之間有無關聯呢?后人評價王維的詩“詩中有畫”,其實每一首詩都應該是一幅畫,讀者讀詩時,浮現在腦海中的那副畫。請同學們在此基礎上,展開充分的聯想和想象,用心里最美的語言,描寫這幅情景交融的人物畫面,尤其要注意重點將剛才我們分析過的最精妙的字詞突顯出來。
生:創作,選取兩三個同學來展示。
師:評價(對學生創作中,表現出重點字詞,突出主題情感的地方要重點評)。
(六)課外拓展:
賞析溫庭筠的《望江南》,并分析詞中哪些詞用得精妙?詞中刻畫了一個怎樣的主人公形象?
望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