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7
這是工作中如何抓住細節(jié),是優(yōu)秀的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工作中如何抓住細節(jié)第 1 篇
教學目標
能夠掌握基本的人物細節(jié)描寫技巧;
能夠將人物細節(jié)描寫運用到作文中。
教學重點
1.人物細節(jié)描寫的類型和技巧;
2.人物細節(jié)描寫在作文中的運用。
教學難點
在作文中恰當使用細節(jié)描寫反應人物精神世界。
教學內容
名人的話
你是在看,而我是在觀察,這之間有很明顯的差別。---------福爾摩斯
名人的事
莫泊桑初學寫作的時候,就拜老作家福樓拜為師。有一次他去拜訪福樓拜,福樓拜熱情地接待了他。莫泊桑說:“我想了幾個故事,講給你聽——”“好的。”福樓拜點頭說。當莫泊桑講完了他自以為十分生動的故事以后,等待著福樓拜發(fā)表意見。福樓拜想了想,搖了搖頭,然后建議說:“我不主張寫這些故事。我希望你騎上馬,到外邊去跑一圈,一兩個鐘頭之后,回來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記下來。”“好吧。”莫泊桑用這個辦法鍛煉自己的觀察能力,一年以后,果然有了很大的長進。
你知道為什么福樓拜要莫泊桑去做這件事嗎
后來,莫泊桑又將自己的作品十分虔誠地送給福樓拜,請這位前輩指教。福樓拜很快讀完了這些作品,他讀得很認真。然后,對莫泊桑說: “當你從一個坐在他自己店門前的雜貨商跟前走過,從一個吸著煙斗的守門人跟前走過,從一個馬車站門前走過時,請你給我描繪一下這個雜貨商和這個守門人,他們的姿態(tài),他們整個的身體外貌,要用畫家那樣的手腕傳達出他們全部的精神狀態(tài),使我不至于把他們和任何別的雜貨商人、任何別的守門人混同起來。還請你只用一句話就讓我知道馬車站有一匹馬和它前前后后五十來匹是不同的,這需要長久地堅持。”
福樓拜又說:“我們無論描寫什么事物,要說明它,只有一個名詞;要賦予它運動,只有一個動詞;要區(qū)別它的性質,只有一個形容詞。我們必須不斷地推敲,直到獲得這個名詞、動詞、形容詞為止。不能老是滿足于差不多,不能逃避困難,用類似的語句去敷衍了事。”這就是世界文學史上聞名的所謂“一語說”的來源。
寫作成功的訣竅——細節(jié)描寫
堅持不懈、體察入微、精心提煉和準確使用語言,是寫作成功的訣竅。
一、什么是人物細節(jié)描寫?
人物細節(jié)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某個人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jié),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或場面描寫之中,為文章的主題思想與人物形象服務。
二、人物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
1、刻畫人物性格;
2、深化主題;
3、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
4、渲染氣氛、暗示社會環(huán)境。
三、寫好細節(jié)的方法步驟:
第一步:發(fā)現細節(jié)。(細致觀察)
第二步:選擇細節(jié)。(緊扣主題)
第三步:描寫細節(jié)。(放大放慢)
四、如何進行人物細節(jié)描寫呢?
在關鍵處駐足,“慢”說細微之處。
方法一:細化動作,延長過程 (動作)
例1: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鳥。
那天他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例2:我能感覺到媽媽在看我。
眼睛看著我,我分明地感覺她的目光在我的頭發(fā)上撫摸,媽媽好長時間沒有愛撫我的頭發(fā)了,她在回憶那逝去的歲月嗎?媽媽的目光撫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覺地轉動了幾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兒時她那雙溫柔的手,輕輕地按摩著我的眼瞼,我知道她在讓我好好睡眠。媽媽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臉頰上,似乎在找尋著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她自己影子,又似乎在欣賞著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賞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藝術品。
方法二:細察神韻,善用修辭 (神態(tài))
例1: 擬人
眼睛愣愣地看著我,那是什么樣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縷晨曦對嬌花的撫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風對碧水的溫柔,那是夏日晚霞對嫩柳的輝映,那是秋夜月光對修竹的依戀,那是冬日里的朝陽與小草的交談!
例2: 比喻
爸爸氣極了,一把把我從床上拖起來,我的眼淚就流出來了。爸爸左看右看,結果從桌上抄起雞毛撣子倒轉來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掄,就發(fā)出咻咻的聲音,我挨打了!爸爸把我從床頭打到床角,從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聲混合著我的哭聲。我哭號,躲避,最后還是冒著大雨上學去了。我是一只狼狽的小狗,被宋媽抱上了洋車——第一次花錢坐車去。
方法三:細寫外貌,抓住特征(外貌)
例:我看見一個小姑娘,年齡不大,長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① “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個“瘦法”?③穿得有多“差”?
——我看見一個小姑娘,只有八九歲光景,瘦瘦的蒼白的臉,凍得發(fā)紫的嘴唇,頭發(fā)很短,穿一身很破舊的衣褲,光腳穿一雙草鞋。
方法四:細膩心理,具體可感(心理)
進行心理描寫應注意掌握以下三個原則:
第一,應寫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必然產生的心理活動。如上課沒有認真聽講的同學在老師選擇同學起來回答問題時就會祈禱不要叫到自己。
第二,要防止濫用心理活動。在關鍵的情節(jié)、動作、表情出現時的心理描寫才更能體現人物的精神世界。
第三,要注意人物細微的感情波瀾和復雜的心理變化過程。例如高爾基的《母親》最后一章所寫尼洛夫娜發(fā)現暗探時一剎那的動搖、害怕,以及內心沖突,直到堅定、沉著。
常用的簡單心理描寫方法有兩種:
內心獨白:
例: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彌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聽錄音機,不看電視,不打游戲機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著打游戲機,考試前一天還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個小時的電視。老師啊,發(fā)發(fā)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課一定好好聽講,千萬別讓我不及格啊!”
幻覺描寫:
例:我好象看見滿試卷鮮紅的叉組成一張巨大的網向卷來,使我不得動彈,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師滿面的怒容,仿佛聽到了父母悲傷的嘆息聲和旁人的嘲笑聲。
方法五:細構語言,真準活簡
一、語言描寫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例:
一次在清華食堂吃飯,對面坐了兩個女生,聽到一位對另一位說:“我還沒吃飽,想再吃一點。”另一位說:“想吃什么,我去買。”前一女生說:“就是那種扇形銳角餅,你幫我再買兩塊!” 我暗想:清華的女生確實不一樣,我們平時只是稱那種餅為三角餅。這樣的女人不敢娶,要不結婚以后叫老公吃飯,喂,那個不規(guī)則多面體,過來!
清華的教授更牛,我有一次去校醫(yī)院看眼睛,就聽見前面一個教授在跟醫(yī)生描述癥狀:“呃......恩......就是那個物體跟它的像不能重疊在一起......”他們大眼瞪小眼了許久,大夫阿姨突然頓悟了:“您是說看東西有重影吧!?”
還有一位醫(yī)生阿姨,有一次她去買菜,對賣肉的大師傅說:“師傅,來一個豬腎。”搞得師傅一頭霧水,沒有理她。
這時旁邊過來一個人說:“這個腰子我要了。”
于是,肉攤上剩下的唯一一只豬腰子,被人買走了。
阿姨郁悶不已。
有一次,獻血,某同學和醫(yī)生的一段對話:
大夫:“同學,請把胳膊彎一下。”
同學:“彎曲角度是多少?”
大夫:“同學,請把手一握一放。”
同學:“頻率是多少?”
二、語言的描寫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
“同志,你踩了我的腳。”
“我知道,你剛才不也踩了我的腳?”
“我也沒看見。”
“那現在請你把腳挪開。”
“往哪兒挪?”
“你總不能把你的腳一直放在我的腳上吧。”
“你也可以把你的另一只腳放在別人腳上呀。”
我實在忍無可忍,一用勁把腳抽出來。
三、人物的語言力求簡潔,以極簡潔語言反映人物心態(tài),揭示主題。
例:
“爹”
“恩”
“學費”
“”
“爹,今天是限期的最后一天了,老師說再不交學費就停我的學。”
委屈的淚水,在女孩怯生生卻充滿靈氣的眼眶里盤旋。她蒼白的臉上寫滿了祈求與惶惑。 “沒說過嗎,你老子沒錢!”
“爹,求您了”
淚水,伴著哀求,終于滑落,一滴滴溶進了腳下那片嘆息著的土地。
“”
“媽”
女孩哽咽著轉過頭,將殘存的一絲希望投向門檻上的女人.可母親也終于絕望了,徹徹底底,完完全全地絕望了.她無動于衷地坐著,呆滯的目光還是一動不動地望著遠方,好象周圍的一切都與她無關.
你還記得中央電視臺那個《媽媽洗腳》的公益廣告嗎?選取使你最感動的瞬間或片段,以“孝”為主題,寫一段細節(jié)描寫吧。
工作中如何抓住細節(jié)第 2 篇本次教學以習作片段《劉老師的茶杯》導入,通過對習作范例的深入品讀,引導學生認識到成功的習作往往都是從生活中的細節(jié)人手的。繼而結合繪本故事《我的爸爸叫焦尼》的講述,通過具體的情節(jié)再現,引導學生在觀察、品讀、感受、體驗、模仿表達、反思評議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感受細節(jié)、捕捉細節(jié)、再現細節(jié),從而認識到“關注細節(jié)”的一般方法要領,并能在今后的生活與學習中自覺地關注細節(jié)。
一、品讀片段,走近老師
1.師:教學的過程也就是師生互相了解的過程。今天這堂課,從了解老師開始。(課件出示學生習作片段《劉老師的茶杯》,要求學生快速瀏覽。)
劉老師的辦公桌上放著一只很大的玻璃茶杯,里面泡著紅紅的果子、白白的片子,茶水被映得透亮透亮的。
有時候,他還會把這個大茶杯帶到教室里來。每當同學們寫作業(yè)的時候,他就會悄悄擰開杯蓋兒,喝上幾口,然后很享受地出一口長氣,再把杯蓋兒擰上。
(指名朗讀該片段)
師:通過這個片段,你對劉老師有了哪些了解?
2.鼓勵學生一句一句細細地讀,看看這兩段話中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好詞好句。
3.師:如果要你來給這個片段打分,你會打多少分?
4.師:想想看,這位同學的作文寫得這么好,他有什么秘訣?(抓住細小的事情來寫。板書:細節(jié)。)
二、品讀故事,關注細節(jié)
師:生活中隱藏著許多看似平常卻又十分寶貴的細節(jié),但這些細節(jié)往往不容易被我們發(fā)現。也許是太過平常了,也許是司空見慣了,它們便悄悄地從我們的身邊溜掉了。于是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眼前一片茫然,無從下手。于是,老師常說我們的作文“假大空”,或是記“流水賬”。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則精彩的故事:《我的爸爸叫焦尼》。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故事的細節(jié),品讀故事中的精彩。要求:靜心傾聽、仔細發(fā)現、用心感受。
(隨著畫面的逐一呈現展開教學步驟,教師對故事的敘述穿插其間。)
1.想知道“我”和爸爸的名字嗎?
師讀:“我的名字叫狄姆,爸爸叫焦尼。”
2.這個人是誰?
師:一起讀——“啊,爸爸!”
3.猜猜看,他們兩個人見了面,首先做了什么?
“爸爸奔了過來,一把就把我給抱了起來。”
師:看著原文,告訴老師,爸爸是怎樣把“我”抱起來的?
師:可別小看了這個“一把”,它可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細節(jié)。這樣的細節(jié),體現為一種看似平常的細小的“動作”。(板書:動作)讓我們一起讀好這句話一“一把就把我給抱了起來。”
4.爸爸怎么會想到要給“我”買熱狗的呢?
“我剛一停下,爸爸就叫道:‘給我兩份熱狗!…
師:從剛一停下爸爸就給“我”買熱狗,你體會到了什么?
師:讀書的時候,稍不留神,細節(jié)就從我們的眼皮底下溜掉了。
5.“我”在跟售貨員阿姨說些什么呢?
“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
師:你會向一個陌生人介紹自己的爸爸嗎?
師:小孩子真有趣,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有個爸爸似的。
師:如果說前面的細節(jié)是通過動作體現的,那么這樣的天真有趣是通過什么來體現的?(板書:話語)
6.看看這幅畫面(電影院里)。你能感受到他們此刻的心情嗎?用心看,你一定會發(fā)現,這愉快的心情,其實是通過一些吸引人的細節(jié)表現出來的。(鼓勵學生談談自己發(fā)現的細節(jié))
師:再來看看作者是用怎樣的細節(jié)來表現的。
“電影院里雖然黑黑的,但非常暖和,舒服極了。
爸爸在不時地發(fā)笑。因為他的喉頭在顫抖,所以我知道。”
師:“我”的'眼睛明明是盯著前面的電影的,怎么會知道爸爸在笑呢?
師:細節(jié)的捕捉就是這樣的,要善于發(fā)現,而發(fā)現可不光是要用眼情的。(板書:發(fā)現)
7.誰來讀讀小狄姆向店員哥哥說的話?
“‘唔,今天我和爸爸在一起,他叫焦尼!’我把胸脯挺得直直的。”
師:這是小家伙第二次向別人介紹他的爸爸。
師:借助后面的提示語,你會讀得更好。誰來試試?
師:挺著胸脯說話,這也是細節(jié)。這樣的細節(jié)體現為一種“神情”。(板書:“神情”)
師:從小狄姆說話時的這種“神情”,你能感受到什么?(自豪)
師:一起來讀讀。
師:看,細節(jié)就是在這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
8.試寫細節(jié):父子共進午餐。
師:從畫面的內容看,父子二人的這頓飯吃得怎樣?
師:這是一幅溫馨的畫面,里面藏著精彩的細節(jié)。下面就讓我們每位同學也來嘗試著當一下作者:借助對畫面中一兩處細節(jié)的描寫,把父子二人的愉快心情表現出來。話不要多,只兩三句話就可以了。
(教師巡視,選擇有代表性的習作片段進行講評。)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在原文中又是怎樣表達的。
“啤酒在咕嚕咕嚕地冒泡。
爸爸吃得千干凈凈。啤酒也全都喝光了。”
師:這幾句話里并沒有出現“愉快”“開心”這樣的字眼,難道是作者寫錯了嗎?
9.猜猜看,小狄姆會喊些什么?
“我爸爸要付錢啦!”
師:誰來讀讀?
10.猜猜看,小狄姆會想些什么?
“我把書放在膝蓋上,想開了。
現在幾點了呢?要是時間能停下來就好了。
電車要是不開就好了。”
師:讓我們一起讀讀看。(師朗讀,生輕聲跟著讀。)
師:這也是細節(jié)描寫。不過這樣的細節(jié)不是說出來的,它只放在心里,需要用心去感受。(板書:感受)
11.小狄姆跟庫妮娜說了些什么?
“今天,我是和爸爸一起來的。”
師:相似的話語這可是第三次出現了。注意,這看似重復的話語卻透露出了父子之間的真情,這也是一種細節(jié)描寫,值得我們在今后的閱讀中用心去關注。
12.看看咖啡館里的這幅畫面。
“爸爸為了讓我看清貨架上的東西,把我抱了起來。付錢的時候,也緊緊地抱著我。”
師:注意,爸爸抱了“我”幾次?兩次?上當了,其實爸爸一直抱著“我”。關注細節(jié),不可以粗心大意。
13.這是小狄姆在送爸爸去車站的路上。在這里,小狄姆有一處特別的發(fā)現,是什么?
“在往車站走的路上,我一直都握著爸爸的手。
爸爸的手好大,都能把我的手包住。
爸爸的手真大呀!”
師:爸爸的手好大呀!這么大的手,握起來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師:好的細節(jié)描寫并不是要把什么都寫滿的,留下一點空間讓人們去想象也不錯。
三、回顧生活,品味細節(jié)
師:故事就讀到這里。在我們的生活中,肯定也曾有過類似的溫馨細節(jié)。這溫馨的感覺也許是來自爸爸的一個眼神,也許是來自媽媽夾過來的菜,也許是來自老師的一句安慰,也許是來自同學遞過來的一塊橡皮……讓我們展開回憶,把這些細節(jié)重新拾回,選擇一個寫下來。注意:細節(jié)描寫不在于話語的多少,通常兩三句就能取得很好的表達效果。
(生練習。師巡視,選擇其中有代表性的習作作講評。)
四、關注細節(jié),品讀生活
師:其實,這則故事還沒有講完,細節(jié)還在延續(xù)。(簡述:“爸爸的大聲介紹”“揮手告別”“爸爸的手漸漸小了下去”……)
師:讀書也好,觀察生活也好,我們都要善于細心發(fā)現,用心感受,這樣我們就不會錯過那一處處精彩的細節(jié)。
如果我們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夠真正做到“關注細節(jié),品讀生活”,那我們一定都能寫出一篇篇精彩的作文來。
附:板書
細節(jié)(發(fā)現)動作、“神情”、話語、感受……
工作中如何抓住細節(jié)第 3 篇教學重點:細節(jié)描寫解讀。
教學難點:細節(jié)描寫實踐。
教學方式:利用幻燈片,解讀細節(jié)描寫,達到直觀理解目的。通過講練結合的形式,讓學生掌握如何進行細節(jié)描寫。
教學課時:1課時
一、導入:
二、具體講解:
研究人物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學習如何用細節(jié)描寫表現人物的個性。
幻燈片1:標題:畫龍點睛在細節(jié)
1、通過下面兩段話的比較,讓學生認識到描寫與細節(jié)描寫的差別:細節(jié)描寫是具體描繪。
幻燈片2:描寫一個美女的容貌:
她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美勝昭君,艷如西施。
她是個美貌的、藍眼睛的少女,長著一頭光滑的、金色的長發(fā)。她那愉快的面孔在蒼茫的暮色里發(fā)出光彩。她的身姿非常柔弱,甚至一陣微風也能把它吹起,猶如一粒花種隨風飄去。
總結: 第二段才是真正的細節(jié)描寫,因為它具體地描寫了這個女人的眼睛、頭發(fā)、面色、身姿。一切描寫都具有形象性,但是,只有具體形象的描寫,才是細節(jié)描寫。
幻燈片3:人物的細節(jié)描寫就是指對作品中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心理等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細微事實所作的具體、深入的描寫。
2、幻燈片4:討論過程:學生討論為主,教師點撥為輔。
具體研究人物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以及如何用細節(jié)描寫來展現人物個性。
幻燈片5:外貌細節(jié)描寫: “老栓只是忙。要是他的兒子……”駝背五少爺話還未完,突然闖進了一個滿臉橫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著紐扣,用很寬的玄色腰帶,胡亂捆在腰間。 ——魯迅《藥》
幻燈片6:語言細節(jié)描寫:
“得啦,孩子,你給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過這是你把欠我的還了我:咱們兩訖了。這才叫做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我祝福你!你是一個賢德的姑娘,孝順爸爸的姑娘,你現在愛做什么都可以。”
“明兒見,克羅旭,”他望著駭呆了的公證員說,“請你招呼法院書記官預備一份拋棄文書,麻煩你給照顧一下。”
下一天中午時分,聲明書簽了字,歐也妮自動地拋棄了財產。
——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
幻燈片7:動作細節(jié)描寫:
他把碗高高地平端著,水紋絲不動。他看著碗邊兒,回報了棋步,就把碗緩緩湊到嘴邊兒。這時下一個局號又報了棋步,他把嘴定在碗邊兒,半晌,回報了棋步,才咽一口水下去,“咕”的一聲兒,聲音大得可怕,眼里有了淚花。他把碗遞過來,眼睛望望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東西在里面游動,苦甜苦甜的。嘴角兒緩緩流下一滴水,把下巴和脖子上的土沖開一道溝兒。 ——阿城《棋王》
幻燈片8:心理、神態(tài)細節(jié)描寫:
一路上看看野景,倒也容易走過;眼看離家不遠,忽然想到這次出門,連本搭利,幾乎全部搞光,馬上要見老婆,交不出帳,少不得又要受氣,得想個主意對付她。怎么說呢?就說輸掉了;不對,自己從不賭。就說吃掉了;不對,自己從不死吃。就說被扒掉了;不對,自己不當心,照樣挨罵。就說做好事救濟了別人;不對,自己都要別人救濟。就說送給一個大姑娘了;不對,老婆要犯疑…那怎么辦?
陳奐生自問自答,左思右想,總是不妥。忽然心里一亮,拍著大腿,高興地叫道:“有了。”他想到此趟上城,有此一番動人的經歷,這五塊錢花得值透。他總算有點自豪的東西可以講講了。 ————《陳奐生上城》高曉聲
總結:通過分析和概括,得出這樣的結論:細節(jié)描寫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人物個性中起到重要作用。我們在進行描寫的時候要仔細思考,抓住最有代表性的細節(jié),巧妙運用修辭手法,生動細膩的'去描繪。
幻燈片9:細節(jié)描寫不真實
“站這兒干嘛,快回屋去 !今天風大,別著涼了。我這就給你做魚湯,你在家好好待著。一會我要出海打漁了,估計回來有點晚。”
“今天風大就不要出海了,爸!”聽到父親的話,我眼睛濕潤了。
“不要緊……”父親埋著頭說。
總結:細節(jié)失真,海水是咸的,刀濺上它會生銹,這樣描寫因為不真實讓父愛大打折扣。只有真實的生活細節(jié),才會使文章散發(fā)濃郁的生活氣息,使人讀來如飲醇酒,如品香茶,余味無窮。我們在進行細節(jié)描寫時,要注意觀察生活,尊重客觀實際,不憑空臆造。
細節(jié)描寫:1、生動性(精心錘煉詞語,巧妙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格)
2、典型性(最能表現人物形象的細微之處,如一舉手,一投足,一句話,一個眼神 )
3、真實性(符合生活情理)
3、課堂練習:
幻燈片11:運用細節(jié)描寫來完成下面兩道題目(300字左右)
⑴老師講課時的形象
⑵一個“饑腸轆轆”的人物形象
總結:一篇好的作文絕不是高高在云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文,而應該是富有生活細節(jié)。一舉手,一投足,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閃光的細節(jié),勝過許多累贅的敘述,成功的細節(jié)描寫能讓你的文章細膩深刻、含蓄生動、極富真實感和表現力。
3、課后練習:
幻燈片11請以“擦肩而過”為題寫一篇記敘文,文章中要有細節(jié)描寫。
工作中如何抓住細節(jié)第 4 篇教學目標:
1、明確細節(jié)描寫的內涵,學習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并學會運用。
2、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積累人生體驗,做生活有心人。
教學重點:
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及運用
教學難點:
通過細節(jié)描寫再現生活體驗
一、故事導入:這是發(fā)生在一個犯人同母親之間的故事。探監(jiān)的日子,一位來自貧困山區(qū)的老母親,經過乘坐驢車、汽車和火車的輾轉,探望服刑的兒子。在探監(jiān)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親給兒子掏出用白布包著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經炒熟,老母親全嗑好了。沒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頭。
服刑的兒子接過這堆葵花子肉,手開始發(fā)抖。母親亦無言語,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兒子,賣掉了雞蛋和小豬崽,還要節(jié)省許多開支才湊足路費。來前,在白天的勞碌后,晚上在煤油燈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著它們像小山一樣一點點增多,卻沒有一粒舍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許多夜晚。
服刑的兒子垂著頭。作為身強力壯的小伙子,正是奉養(yǎng)母親的時候,他卻不能。在所有探監(jiān)人當中,他母親衣著是最襤褸的。母親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萬語。兒子“撲通”給母親跪下,他懺悔了。看到這兒,我的眼睛濕潤了,大家也被感動了吧?那么,大家深受感動的是故事中的哪一幅畫面呢?感動的原因是什么呢?(生談)
二、點擊細節(jié)
是啊,大家都被其中的一幅幅小的畫面感動著!這一幅幅小的畫面就是細節(jié)啊!同學們,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細節(jié)”嗎?
(生談)細節(jié)描寫就是抓住細小事物,一個動作、一種表情、一個特點,用形象、生動的語言進行放大。它歸根到底是為塑造人物形象服務的,細節(jié)描寫越生動,人物形象越鮮明。
巴爾扎克曾經說過:當一切的結局都已準備就緒,一切情節(jié)都已經過加工,這時,再前進一步,唯有細節(jié)組成作品的價值。請同學們回憶,在我們學過的課文或自己曾經讀過的文章中,有哪些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細節(jié)描寫呢?
(生談)(多媒體課件展示課文片段)
1、……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
2、其他孩子一個接一個地向上爬,朝著一塊離崖頂還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狹小巖石架進發(fā)。我落在最后,全身顫抖,冷汗直冒,也跟著他們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我終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驚肉跳,盡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邊緣移動,我看在眼里,嚇得幾乎暈倒。
(請學生齊讀課文片段,點明出處,并說出該語段是從哪些方面進行細致刻畫的,有何表達效果。)
三、感悟細節(jié)
投影展示一組圖片,請學生認真觀看。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熟悉而溫馨的畫面,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生談)
同學們,都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了對這些感人瞬間的真切感受,正因為它們都是生活中的真實的細節(jié),所以才有如此打動人心的力量!那么,怎么樣在記敘文中,描述類似的細節(jié)呢?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一篇文章,來共同探討描寫細節(jié)的常見方法。
四、品析細節(jié)
請學生拿出課前發(fā)下的材料,閱讀分析文章《牽著母親過馬路》。
牽著母親過馬路
星期六偕妻兒回家,年近花甲的母親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買點好菜招待我們,怎么勸也不行。
母親說:“你們別攔我了,你們回來,媽煮頓大餐請你們,不是受累,是歡喜呀!”我便說:“我陪您去吧!”母親樂呵呵地說:“好!好!你去,你說買啥,媽就買啥。”
母親年齡大了,雙腿顯得很不靈便,走路怎么也快不起來。她提著菜籃,挨著我邊走邊談些家務事。“樹老根多,人老話多。”母親這把年紀了,自然愛絮絮叨叨,別人不愿聽,兒女們不能不聽,哪怕裝也要裝出忠實聽眾的樣子才行。
穿過馬路就是菜市場了。母親突然停下來,把菜籃挎在臂彎里,騰出右手,向我伸來……一剎那間,我的心震顫起來。這是多么熟悉的動作呀!
上小學時,我每天都要穿過一條馬路才能到學校。母親擔心我的安危,總是要送我過馬路才折身趕去上班。橫穿馬路時,她總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掌心,牽著走過馬路,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囑:“有車就別過馬路。”“過馬路要和別人一起過。”
二十多年過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長成一雙男子漢的大手,昔日年輕母親的細嫩軟手,已成為一雙枯干節(jié)深的粗手,但她牽手的動作依然如此嫻熟。她一生吃了許多苦,受了許多罪,這些都被她像掠頭發(fā)一樣一一掠開,但對兒女關愛的情腸卻永遠也掠不去。而她的兒子,卻對她日漸淡漠,即使一月半載回來看她,也是出于一種義務,只為了不讓別人指責自己不知孝順、忘恩負義,不只缺乏誠意,更帶著私心。
我沒有把手遞過去,而是伸出一只手從母親臂彎里取下籃子,提在手上,另一手則伸出來輕輕握住她的手,對她說:“小時候,每逢過馬路都是你牽我,今天過馬路,讓我牽你吧!”母親的眼里閃過驚喜,笑容蕩漾開。
“媽!你腿腳不靈便,車多人擠,過馬路千萬要左右看清楚,別跟車子搶時間。家里有什么難事,不管多忙,我們都會回來的。我是您一泡尿一泡屎養(yǎng)起來的兒子呀,你還客氣什么?”
母親便背過頭揩淚。
牽著母親的手過馬路,心里有幾許感激,幾許心疼,幾許愛意,還有幾許感嘆。
(師生共同朗讀短文,感悟細節(jié),探討方法。師朗讀前半部分,請一生朗讀后半部分)
文中哪些細節(jié)讓你印象深刻?請找具體語句,簡要分析。(生談)
歸納:恰當的運用描寫方法、巧用凝煉的詞語、妙用各種修辭”
下面我們就運用恰當的方法,將我們生活中有過的生活體驗細致的刻畫出來。
三、還原細節(jié)(投影顯示練筆要求。)下面這些經歷和體驗,大家都曾有過,但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這是個人獨特的體驗,把當時的這種感覺具體描繪出來,那也將是非常引人入勝的細節(jié)描寫,而且獨特,令人耳目一新。
1、他生氣了
2、這道題我一時做不出來
3、晚上,獨自在家好害怕
(學生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個,進行細節(jié)刻畫,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小結:這堂課我們學習了細節(jié)描寫的常見方法,同學們也運用了這些方法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經歷和體驗細致入微地刻畫出來了。“一言一動之微,一沙一石之細”(朱自清)我希望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同學們能掌握在文章中運用細節(jié)來表現主題的方法,學會以小見大,以情感人。也希望同學們的寫作之路越走越寬闊!
幼兒園學習網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