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7
這是昆蟲備忘錄教學反思成功與不足,是優秀的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昆蟲備忘錄教學反思成功與不足第 1 篇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看、聽、做了解幾種昆蟲的外形及特征。
2、使幼兒清楚的分辨出哪些是益蟲哪些是害蟲。
3、拓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哪些昆蟲可以分為益蟲和害蟲,哪些是在土里生活的昆蟲。能按照昆蟲的分類找到自己的小組。
活動準備
1、 帶掛鉤的昆蟲彩色卡片(每種昆蟲制作4份)。2、代表各種小昆蟲的背景音樂。3、大掛圖和大樹模型。4、擺放昆蟲卡片的小盒子。
活動過程
一: 逐一播放代表昆蟲的背景音樂,引起讓孩子猜一猜是哪種小昆蟲的興趣。(蚊子、蜻蜓、蜜蜂、蝴蝶、蚯蚓、
七星瓢蟲、螞蟻、蒼蠅、蝗蟲、螳螂、蟋蟀、知了、枯葉蝶、蒼蠅、蟑螂…..、有些昆蟲沒有背景音樂,教師可以演示一下)
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小客人,小朋友們想認識他們嗎?幼:想 這第一位小客人說:“我要考考大班的小朋友,
我出了一個謎語一個讓你們猜,你們猜對了我就出來和你們玩兒,好嗎?幼:好。 謎語:有個醫生真古怪,打針反而
把人害,不要他來他偏來,專門來盯人的血。你們猜猜他是誰呀?幼:蚊子 出示蚊子圖片及對應的字卡。
師:小朋友你們看看蚊子長什么樣子?有什么特點?它喜歡干什么?它都在什么時間出來?它是怎么飛的?
你們怕不怕它?為什么?
二:準備的昆蟲都猜出來后 ,進行昆蟲分類討論,引導幼兒思維拓展,進行語言交流。
師:小朋友都選一個昆蟲拿好,我們大家一起按照益蟲和害蟲來分成兩個小組,好嗎?看看小朋友們都知道自己的昆蟲該站到哪邊的隊伍里去。
師:小朋友們,昆蟲大分類,分好了嗎?讓我們一起看一看有沒有站錯隊伍的“小昆蟲”。
師:啊!哪位小朋友把螳螂分到害蟲的隊伍里了?是誰把蝗蟲分到益蟲的隊伍里了?讓我們分析一下它們應該站到哪個隊里?
三:合作探討,讓幼兒了解哪些昆蟲是在天上飛的大樹上的,哪些昆蟲是在土里的和地上的?
引導幼兒將自己拿到的昆蟲再分成幾個小組,分組將昆蟲安排到樹上、樹下、地上。
在天上飛的有:蝴蝶、蜜蜂、蜻蜓、
在樹上的有:知了、蒼蠅、枯葉蝶
在地上土里的有:蚯蚓,螞蟻、蟋蟀、螳螂
四: 四: 讓幼兒扮演昆蟲回到大自然去。
活動結束:師:昆蟲想請小朋友到森林去做客,你們愿意嗎?幼:愿意
但是呀,小昆蟲有一個小小的要求,他想讓你們扮成他們的樣子飛到大森林去玩好嗎?
昆蟲備忘錄教學反思成功與不足第 2 篇活動目標:
1、了解蝴蝶、蜻蜓、蜜蜂等昆蟲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慣,了解昆蟲與人們的關系。
2、通過猜謎、觀察以及傾聽活動,了解昆蟲的有關知識,理解昆蟲的保護色。
3、對昆蟲產生興趣,知道要愛護益蟲。
4、引發幼兒學習昆蟲的興趣。
5、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展示儀一臺。
2、昆蟲掛圖一張。
3、捕捉到的昆蟲,或者是昆蟲標本若干。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昆蟲的活動主題。
——教師念蜜蜂的謎語兒歌,提問:這是什么動物?
——教師念蜻蜓的謎語兒歌,提問:這是什么動物?
——讓幼兒猜謎語,引起幼兒對昆蟲的關注。
二、出示昆蟲,或用實物展示儀放大昆蟲標本,感知昆蟲主要特征,激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叫什么名字?
——教師:他是什么樣子的?頭上有什么?身體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對翅膀和腳?
——教師: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地方?愛吃什么嗎?
三、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啟發幼兒按照“動物名稱——身體特征——生活習性”講述。
——幼兒自主閱讀畫面,啟發幼兒說說:畫面上有哪些昆蟲?他們都有什么?
——教師:他們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他們哪些地方是相同的?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嗎?
—— 教師小結:畫面上的這些蟲子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昆蟲”。昆蟲的身體分成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觸角、嘴和眼睛;胸部長著三對腳,背上一般長著兩對翅膀;腹部一節一節的,兩側還有氣孔,是呼吸用的。有的昆蟲,例如:七星瓢蟲,有一對翅膀變硬了,還有一些昆蟲只有一對翅膀,例如:蚊子。
四、出示掛圖,找一找藏在畫中的昆蟲。
——教師:今天有許多小昆蟲來和我們捉迷藏游戲,他們就藏在這幅畫里面,請大家找一找,有哪些昆蟲?他們藏在哪里?
——教師: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嗎?你是一下子就發現昆蟲的?還是仔細看才發現的?為什么仔細看才能發現?他們身上的顏色與周圍的顏色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五、介紹幾種關于昆蟲自我保護的知識,認識保護色。
——教師介紹昆蟲利用保護色自我保護的常識,讓幼兒了解昆蟲會變顏色保護自己,這種變色白虎自己的辦法,叫保護色。
——介紹幾種常見的昆蟲保護色。
1、身體顏色與周圍環境顏色相同的昆蟲,如:螳螂、枯葉蝶;
2、身體顏色隨著周圍環境顏色而變化的昆蟲,如:蝗蟲;
3、身體顏色鮮艷,警告對方自己有毒,不要傷害自己,如:瓢蟲。
——教師擴展幼兒思路:你還知道哪些昆蟲會利用保護色白虎自己的?
六、初步感知益蟲和害蟲。
——教師:在昆蟲的大家庭里,對我們人類來說,哪些是益蟲哪些是害蟲?
——教師:你知道蝴蝶是益蟲還是害蟲呢?為什么?(蝴蝶在幼蟲時有愛吃嫩菜等危害,但在變成蝴蝶后有傳播花粉和觀賞的益處。
——引導幼兒討論:我們應該怎么對待昆蟲?
使幼兒知道:我們要注意環境衛生,不亂倒垃圾,不隨地大小便,不讓臟水聚集是害蟲無法無法生存,同時,我們也要保護益蟲,不隨意捕殺和殺死益蟲。
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幼兒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蟲的美,認識了常見的昆蟲,知道了昆蟲的本領,了解了昆蟲的生長環境,體驗到了制作昆蟲標本的樂趣,他們具有保護益蟲、消滅害蟲的意識,在活動中不僅體驗到了活動的樂趣,而且增長了知識,各個領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從幼兒興趣出發,結合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滿足了幼兒發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但是,在活動中也有個別環節由于知識性強而導致部分幼兒難于理解。如何把幼兒掌握知識的環節游戲化,更好激發幼兒的興趣,將是下一個主題中應探索的課題。
昆蟲備忘錄教學反思成功與不足第 3 篇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習性。
2.喜歡探究昆蟲的秘密,發展比較觀察的能力。
3.了解昆蟲的生活習性與人們的關系,知道要愛護益蟲。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準備
1.捕捉蟋蟀、螳螂各5-6只,分別放于5-6個透明玻璃瓶內,用紗布封住瓶口。
2.記錄表、記錄筆5-6套。
3.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發幼兒對昆蟲的興趣
(1)教師分別說出蟋蟀、螳螂的謎面,請幼兒猜猜是什么,猜對后出示裝有蟋蟀、螳螂的玻璃瓶,引發幼兒觀察的興趣。
(2)請幼兒自由觀察蟋蟀、螳螂,滿足好奇心。
2.分組觀察記錄,比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征的異同
(1)教師交代觀察要求:4-5名幼兒分為一組,一起觀察蟋蟀和螳螂。看一看它們身上都長了什么?是什么樣子的.?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請一位幼兒把大家的發現在記錄表里圈記出來。
(2)幼兒分組進行自由觀察和交流。教師加入幼兒的觀察,一起交流發現,解答幼兒的疑問,重點指導幼兒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比較兩只昆蟲的異同。
(3)展示觀察記錄,分享觀察收獲。請幼兒根據觀察記錄,說一說在蟋蟀和螳螂身上的發現。教師對幼兒的介紹進行提升總結,提出昆蟲的概念和特征。
提問:蟋蟀和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稱是什么?
小結:蟋蟀、螳螂的身上有六條腿,兩對翅膀都會飛,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昆蟲。
3.引導幼兒討論、交流,了解蟋蟀、螳螂的生活習性
小結: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叢里,能吃掉蒼蠅、蚊子、蝗蟲等多種害蟲,是我們的好朋友。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叢或磚塊的下面,喜歡夜里出來活動,喜歡“打架”,能發出好聽的叫聲,吃各種作物、樹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蟲。
4.閱讀幼兒學習資源,拓展幼兒關于昆蟲的經驗
活動延伸
1.將蟋蟀、螳螂放在自然角,帶領幼兒飼養并繼續觀察,一段時間后帶領幼兒進行放生活動。
2.結合有關昆蟲的視頻,或帶領幼兒到戶外尋找螞蟻、蟋蟀等昆蟲,觀察它們的活動,了解其生活習性,增進幼兒對昆蟲的認知。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昆蟲備忘錄教學反思成功與不足第 4 篇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昆蟲的名稱和外形特征。
2、對認識昆蟲產生興趣。
3、知道常見昆蟲的生活習性和特點。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昆蟲圖片、字卡活動重點:
知道幾種常見昆蟲的名稱和外形特征。
活動難點:
了解常見昆蟲的生活習性和特點。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天)那春天有什么呢?"當幼兒說到昆蟲時,教師導入活動主題。
二、游戲:"猜猜它是誰"。
1、教師遮擋圖片的一部分,:蝴蝶圖只露出翅膀,蜻蜓圖只露出翅膀,螳螂圖只露出腳,螢火蟲只露出熒光,瓢蟲圖只露出圓點圖案,蜜蜂只露出尾部。
2、"小朋友,請你猜猜他們是誰?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3、露出全部圖片,請幼兒說出圖片中昆蟲的'正確名稱。
三、昆蟲長什么樣子?
1、出示圖片,分別講解"飛舞的花朵"(蝴蝶)、"空中小飛龍"(蜻蜓)、"勤勞的使者"(蜜蜂)、"草叢中的殺手"(螳螂)、"提著燈籠的甲蟲"(螢火蟲)、"蚜蟲殺手"(瓢蟲)。
2、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幾種生物,看看他們有什么共同點特點?
3、出示字卡"頭""胸""腹""足""翅",請幼兒認讀,請幼兒找這些生物的頭、胸、腹在哪里,數一數他們有幾對足,幾對翅膀,幫助幼兒了解,他們的身體有頭、胸、腹組成,都有3對足,2對翅。
4、你們知道這些小動物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嗎?"昆蟲"的名稱。
四、我認識的昆蟲朋友1、除了這些昆蟲是生物外,你還知道哪些屬于昆蟲?它長什么樣子?
2、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昆蟲圖片,引導幼兒認識常見昆蟲的名稱。
五、游戲"我來做,你來猜"。
請幼兒任意選擇一張昆蟲的圖片,記住它是什么,然后用語言對這種昆蟲進行描述,但不許說出昆蟲的名稱。請其他幼兒根據該幼兒的描述猜測是哪種昆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