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20
這是部編二下雷雨教學設計,是優(yōu)秀的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學習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聲音表現(xiàn)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嘩嘩嘩的聲音)學生猜。它有可能是雨的聲音,雨的聲音都有哪些種呢?什么樣的雨才會是這樣的聲音呢?
二、識字
1、初讀生字:
自由地讀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問問周圍的同學。
2、識記生字:
出示生字,讓學生觀察這些字的特點,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識字。如,用動作記壓、垂;用聯(lián)想法記亂。聯(lián)系自己觀察的情景,想象狂風中的小樹亂擺的樣子從而記住亂字;用換偏傍識字法記虹。
3、鞏固識字:
⑴ 聯(lián)系文中的詞語、句子鞏固識字。如:
壓:壓下來。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
亂:亂擺。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垂:垂下來。一只蜘蛛從網(wǎng)上垂下來,逃走了。
虹:彩虹。一條彩虹掛在天空。
?、?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和閱讀實踐鞏固識字。
三、寫字指導
1、我的發(fā)現(xiàn):
?、?讀音:垂、沉、陣、蟬、蜘、蛛都是翹舌音,彩是平舌音。
?、?同偏旁:虹、蟬、蜘、蛛四個字都有蟲字旁,蜘的蟲字旁最瘦。
?、?壓、逃、越都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
?、?垂字中間寬,上下兩頭窄。
2、我能寫好:
請學生先把每個字臨寫一個,對照總結(jié)之后,再臨寫一個,爭取第二個比第一寫得好。
3、示范講解:
彩字右邊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筆處要在一條垂線上,第二撇起筆處在橫中線上。蟲字旁的扁口上寬下窄;蜘字中的蟲字旁要寫得瘦長。垂字上邊的撇要寫得短而平,下面的橫逐漸加長,最后一橫又要縮短。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展示課文第一幅插圖,引導學生說說看到和聽到了什么?
二、朗讀感悟
1、比較課文插圖,激發(fā)初讀興趣:
出示課文的兩幅插圖,比較兩幅圖有什么不一樣,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圖中的不同景象。
圖1:天空烏云密布、電閃雷鳴;空中狂風怒吼、大雨嘩嘩、樹枝亂擺;小朋友關(guān)上窗戶觀賞雨景。
圖2:藍天白云、彩虹高掛、空氣清新、樹木新綠,小朋友驚喜若狂。
2、同桌互讀互評,培養(yǎng)合作精神:
如果你的同桌讀得比你好,請你向他學習;如果你的同桌哪里讀錯了,或者哪里沒有你讀得好,請你讀給他聽。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接受別人的意見,從而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3、默讀課文,想象圖景:
邊讀邊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整體感悟課文的意境。
4、選讀積累,研讀交流:
朗讀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勾畫描寫這些景象的詞句,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歸類整理詞語。
從以上的詞語中,你體會到雷雨前后有什么特點?把你的體會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小組研讀,讀后交流朗讀體會。
5、匯報交流,欣賞評價:
小組表演讀喜歡的那一部分,其余同學聽讀欣賞,品評讀得好的詞句。如:
?、?壓字用得好,讀得也好,我感覺到烏云來勢很兇猛。
?、?掛字用得好,讀得也好,我感覺到彩虹像一條五顏六色的綢帶掛在空中,它十分美麗。
⑶ 垂字用得好,讀得也好,我感覺到風特別大,蜘蛛特別害怕。
?、?坐字用得好,讀得也好,我能感覺到蜘蛛的悠閑和愉快。
6、再讀課文,把你的體會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三、積累運用
1、詞語串串燒:
越來越亮 越下越大 越( )越( )
一動不動 一聲不響 一( )不( )
2、你一言我一語:
?、?雷聲小了,(雨聲也小了)。
⑵ 池塘里的水滿了,(青蛙也叫起來了)。
?、?( )了,( )也( )了。
3、完成課后讀讀抄抄練習。
四、實踐活動
1、創(chuàng)造情境,以我為你廣播為話題,進行口語交際。學氣象員向市民廣播天氣預報。市民可以通過打電話向氣象臺咨詢不明白的問題。
2、課外留心觀察天氣的變化,寫一篇日記。
【板書設計】
雷雨前:壓 亂擺
雷雨中:看不清
雷雨后:掛 坐 叫
教學目標:
1.認識劇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及所反映的社會生活的本質(zhì)。
2.了解戲劇結(jié)構(gòu)的基本特點及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初步掌握戲劇鑒賞的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掌握紛繁復雜的戲劇沖突,欣賞異彩紛呈的戲劇語言。
教學難點:認識周樸園思想性格的復雜性。
教學設想:作為戲劇欣賞單元的第一課,可先給學生介紹〈〈雷雨〉〉的梗概,通過反復閱讀或分角色朗讀,弄清節(jié)選部分的主要劇情,進而把握其中的主要矛盾沖突,理解人物語言所表現(xiàn)的人物性格。用二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我們已看過根據(jù)曹禺原作改編的電影《雷雨》。今天,我們一起來讀讀原作,看看在30年代作家為我們勾勒的醞釀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沉悶空氣里的一場即將到來的社會大變動的雷雨畫卷。
二、簡介曹禺及〈〈雷雨〉〉
1、曹禺(1910——1996),原名萬家寶,我國杰出的劇作家,當代語言藝術(shù)大師。1933年在〈〈文學季刊〉〉上發(fā)表處女作〈〈雷雨〉〉,一舉成名。此后又接連創(chuàng)作了〈〈日出〉〉(1935)、〈〈原野〉〉(1937),從而奠定了在中國戲劇界的大師地位。1940年創(chuàng)作了《北京人》,并把巴金的同名小說《家》成功地改編為話劇,從而進入了創(chuàng)作生涯的又一高峰。解放后,長期擔任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院長,這一時期主要創(chuàng)作了歷史劇《膽劍篇》(1961)和《王昭君》(1978)。
2、本文以“雷雨”為題的含義
《雷雨》寫的是一個封建資產(chǎn)階級大家庭的矛盾,這些矛盾的醞釀,激化,在一個“天氣更阻沉、更郁熱,低沉潮濕的空氣,使人異常煩躁”的下午趨向高潮,最終這個罪惡的大家庭崩潰了。這一切都是在雷電交加的狂風暴雨之夜進行的,整個故事的背景、情節(jié)都和雷雨有關(guān)。同時,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訴人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沉悶的空氣里,一場大雷雨即將到來。這就深刻地反映了醞釀著一場大變動的中國社會的現(xiàn)實。
三、簡單介紹戲劇的有關(guān)知識
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臺藝術(shù)。我們這里講的戲劇實際上是劇本,它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戲劇離不開戲劇沖突,它表現(xiàn)在人物性格的沖突上,具體表現(xiàn)為一系列的動作。
戲劇語言包括人物語言 (即臺詞) 和舞臺說明。
按照不同的標準,戲劇可以分為不同種類:
按藝術(shù)形式和表現(xiàn)手法分為話劇 ( 如《雷雨》 ) 、歌劇 ( 如《白毛女》 ) 、舞劇 ( 如《絲路花雨》 ) ;
按劇情繁簡和結(jié)構(gòu)分為獨幕劇、多幕劇 ( 如《雷雨》 ) ;
按題材所反映的時代分為歷史劇 ( 如《屈原》 ) 、現(xiàn)代劇 ( 如《雷雨》 ) ;
按矛盾沖突的性質(zhì)分為悲劇 ( 如《屈原》 ) 、喜劇 ( 如《威尼斯商人》 ) 、正劇 ( 如《白毛女》 )
四、 本文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
本文可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寫三十年后周樸園和侍萍再次相見。這一部分又以侍萍說明自己的身份為界,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主要寫他們過去的矛盾。侍萍以敘述別人故事的口吻,訴說自己的悲慘遭遇,揭露周樸園的冷酷;第二層寫他們現(xiàn)在的矛盾,通過周樸園認出待萍后態(tài)度的變化和侍萍的表現(xiàn),暴露周樸園的偽善面目。
第二部分寫周樸園與魯大海父子、侍萍與周萍母子會面,通過周樸園和魯大海的激烈沖突,提露周樸園貪婪、冷酷的本性,反映了工人階級的覺醒和反抗斗爭。
五、本文的矛盾沖突
沖突是戲劇的主要特點之一。課文中出現(xiàn)的四個人之間有交叉的多重矛盾;
( 1 ) 以周樸園為代表的資本家與以魯侍萍為代表的下層勞動人民之間的矛盾沖突。這是根本利益的沖突。
( 2 ) 周樸園同魯大海 —— 父與子的矛盾沖突。
( 3 ) 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的矛盾沖突。根本利益的沖突。
( 4 ) 魯大海與周萍 —— 兄弟之間的矛盾沖突。
( 5 ) 魯侍萍與周萍 —— 母與子的矛盾沖突。
( 6 ) 資本家的冷酷、虛偽、自私和下層勞動婦女的善良、正直、堅韌兩種思想性格的對立沖突。根本性質(zhì)的沖突。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品味戲劇語言,把握人物心理與個性
教學方法:發(fā)現(xiàn)探究、討論點撥、朗讀品味
一、導入:
《雷雨》的成功,可以說首先就是語言上的成功。(投影:“錢谷融語”。全體齊讀:)
“我確實太喜歡曹禺劇本中的語言了,每次讀曹禺先生的劇本,總有一種既親切又新鮮的感覺,他那色彩明麗而又精練生動的語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guī)нM一個奇妙的藝術(shù)世界,給予我無限的喜悅。”——錢谷融
曹禺先生的劇作,正是以其精致的語言,塑造了鮮活的人物形象,從而創(chuàng)造了無比美妙的藝術(shù)境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經(jīng)由一個個具體的語言場景,來把握周樸園這個人物形象。
二、品讀
本環(huán)節(jié)主要由學生從文本中尋找、發(fā)現(xiàn)、討論、分析、概括周樸園的性格,教師點撥歸納。
重點研讀段落舉例:(分角色朗讀)
周樸園不覺地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樸 (忽然嚴厲地)你來干什么?
魯 不是我要來的。
樸 誰指使你來的?
魯 (悲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
樸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還是找到這兒來了。
小結(jié):剛才的討論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周樸園的內(nèi)心世界極為復雜,在他身上,這種多情與絕情、溫情與冷酷、人情味與銅臭味,時時交織在一起。難怪曹禺先生會這樣說:“周樸園也是一個人,不能認為資本家就沒有人性。為了錢,故意淹死兩千多個小工,這是他的人性;愛他所愛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溫暖,這也是他的人性。”所以人藝著名演員鄭榕也很有感慨地說:“要完全認清周樸園這個人物復雜的、多層次的內(nèi)心世界,把握周樸園的復雜性格,是有著相當?shù)碾y度的。”但不論如何,要把握人物內(nèi)心,理解戲劇的矛盾沖突,應從語言入手,且要重視對關(guān)鍵臺詞和關(guān)鍵舞臺說明的分析。
三、練習
四、作業(yè):品味戲劇語言,以“我眼中的×××”為題,寫一篇隨筆。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讓學生在自主誦讀、創(chuàng)情想象中感受課文的意境。
3、能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說話能力。
4、在體會文章意境時,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開闊視野,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教學難點]
1、讓學生在創(chuàng)情想象中感受課文的意境。
2、能感受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變化的特征。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板書:雨)你見過什么樣的雨?
2、學生自由回答自己在生活中見到的雨的樣子,教師相機總結(jié)學生的回答。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欣賞夏季里雷雨的壯麗景色。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播放影像,情境體驗
1、播放雷雨前、中、后的影像,讓孩子們認真觀看。(師認真觀察孩子們在觀看時的表情)
2、總結(jié)孩子們剛才看影像時的感受,讓學生說說剛才看到了什么?學生自由匯報。
3、師根據(jù)孩子敘說,相機板書: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把課文讀通順、讀準確。
2、同桌互讀互評。(媒體出示評價標準:能認真讀書,得;能認真讀書,讀得準確,得;能認真讀書,讀得準確流利得。)
3、獲一顆星和兩顆星的小朋友齊讀課文,爭取得三顆星。
四、創(chuàng)情想象,體會意境
(一)、重點體會雷雨中的景象
1、(出示課文插圖1),讓學生認真觀察,體會雨中天氣變化的特征。
2、學生自由匯報,師引導學生有順序地觀察圖畫和說話。
3、文中的小作者是怎樣來寫的呢?你能從課文中找出來讀一讀吧。
4、學生匯報朗讀。
5、雨下得可真大?。⌒∽髡呤窃鯓痈嬖V我們的?
6、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相機出示課文中描寫的句子。
?。?)“嘩,嘩,嘩,大雨下起來了。”
生分別模仿閃電聲、雷聲大雨的.嘩嘩聲,感受下大雨時的情景。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樹哇,房子呀,都看不清了。”
A、進行朗讀指導:師先范讀,告訴學生讀書方法:邊讀邊想象,學生比賽讀,齊讀。
B、引導學生想象:假如這時你在校園里、公園里、大街上,你會看到什么?
課件出示:雨越下越大。站在望去,。
C、學生同桌之間進行討論,自由匯報。
(3)體會重點詞“漸漸地”
A、比較句子,體會用上“漸漸地”的好處。
B、運用換詞法來體會,再讓學生用“漸漸地”說話練習。
3、讓我們也來瞧瞧雷雨中的景象吧。(播放雷雨時的影像)
4、瞧!大家都看得入神了。喜歡這場雷雨的小朋友一起來讀讀這幾句話吧!
?。ǘ┳x欣賞雷雨前、雷雨后的景色
1、雷雨前的天氣有什么變化和雷雨后的美麗景色小作者是怎樣告訴我們的呢?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來,劃一劃,讀一讀,再把你的發(fā)現(xiàn)說給大家聽聽。(課件出示讀書要求)
2、檢查學生讀書結(jié)果:師準備描寫景物特征的詞語卡片,讓學生上臺粘貼在相應的位置。
3、把你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師根據(jù)學生的反饋相機出示相應的句子,創(chuàng)情想象,感受天氣特征和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1)“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要點:A、引導學生比賽讀,邊讀邊想象,感受雷雨前緊張、沉悶的氣氛。
B、知識拓展:你還知道哪些現(xiàn)象告訴我們要下雨了呢?
?。?)“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一只蜘蛛從網(wǎng)上垂下來,逃走了。”
要點:A、標出表示動作的詞,利用課件演示感受動靜的變化。
B、運用換詞法讓學生理解“垂”意思。
C、引導學生男女生、個人競讀,感受緊張的氣氛。
(3)當學生說到雷雨后的美麗景色時:
A、引導學生將自己喜歡的理由說出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表演等)表達出來。(準備課外知識鏈接:彩虹的形成)
B、讓生閉上眼睛,師配樂朗讀,感受雷雨過后大自然的美麗。
C、睜開眼睛吧,(課件出示雨過天晴后大自然的美麗景色)把你心中的想法說給大家聽聽。
?。ㄈ┪闹械男∽髡呦蛭覀冋故玖诉@樣美麗、神奇的大自然景色,讓我們再來美美地讀讀課文吧。(學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拓展說話,創(chuàng)造思維
1、在大自然,除了有夏天這樣迅猛的雷雨天氣外,你還知道一些什么樣的天氣呢?能說給大家聽聽嗎?
2、請學生說各自熟悉的天氣情況。
3、課件播放一組天氣情況的圖片或影片。
4、學生一邊欣賞,教師一邊引導:小朋友們,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成為小小天氣觀察員,把自己見到的、聽到的在下次我們班舉行“小小氣象播音員”的比賽中告訴大家的!
5、課件出示:“小小氣象播音員”的比賽通知。
[板書設計]
雷雨前:(學生張貼卡片——描寫天氣變化的短句)
18雷雨雷雨中:嘩嘩嘩越下越大漸漸地小了
雷雨后:(學生張貼卡片——描寫雨后美麗景色的短句)
【教材分析】
本課為高一語文新課標人教版必修四第一單元戲劇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屬于現(xiàn)代戲劇。在中國文學史上,《雷雨》可稱為中國現(xiàn)當代戲劇的扛鼎之作。而本文又位居單元篇目中重中之重,故以開放的思維、以現(xiàn)代教育模式學習本文,可使學生了解戲劇常識,解讀名家名劇,初步涉入戲劇瑰麗之門。
【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中時沒有接觸過話劇,所以在學習時應該在課下先給學生們提供話劇的知識,讓他們做好充分的預讀準備,以便在一課時的教學中能快速分析把握人物形象,感悟戲劇主旨。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分析周樸園的人物形象特點,從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揣摩人物語言,歸納人物性格,理解其性格的復雜性,培養(yǎng)文學評論的思辨能力和寫作能力。
過程與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朗讀 分組討論設問 點撥評價效果
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通過分析戲劇人物形象培養(yǎng)學生對人的生存境遇的
關(guān)注,對人的理解,能夠以平等的姿態(tài)進入戲劇人物或他人的內(nèi)心世界。
【教學重點】
從創(chuàng)設情境中分析討論歸納出周樸園這一形象的特點。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構(gòu)建對戲劇語言的個性化解讀,討論理解周樸園性格的復雜性。
【教學方法】朗讀、設問、點撥、討論、評價。
【教具安排】powerpoint課件 課前發(fā)下閱讀補充資料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測預習
1、教師活動:投影展示問題,并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
(1)、什么是戲劇和戲劇文學?
(2)、什么是戲劇三要素?
(3)、戲劇情節(jié)分為幾部分?
2、預設學生行為:學生積極踴躍作答。
3、設計目的:喚醒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挖掘潛能,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和對戲劇知識的了解程度。
二、導入新課
1、教師活動:播放視頻資料《雷雨》結(jié)局片斷,引出導語,上世紀三十年代,年僅23歲的曹禺先生在清華讀書時創(chuàng)作的四幕劇《雷雨》,為我們留下了這么一個悲劇結(jié)局:一個雷雨之夜,三個愛恨交織,有著美好未來的年輕人同時踏上了生命的不歸路。這出悲劇是和一個人分不開的,它就是劇中的主角——周樸園。
2、預設學生行為:學生思維情感轉(zhuǎn)化到悲劇的制造者——《雷雨》的主角周樸園身上。
3、設計目的: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創(chuàng)設氛圍。
三、初步感知人物
1、教師活動:出示周樸園有關(guān)圖片,選取3、4位學生談初讀《雷雨》時對周樸園的印象,總結(jié)肯定同學們眼中的周樸園顯然都不同,告訴同學們其實周樸園在文學界也是倍受爭議的人物,和同學們一起來探究:周樸園究竟是怎樣一個人?(投影)
2、預設學生行為:學生結(jié)合圖片談初讀《雷雨》時對周樸園的印象。
3、設計目的:進一步檢查預習情況,了解學生對周樸園的認知水平,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提供鑒賞人物的第一視角
1、教師活動:投影展示黑格爾的名言。“在戲劇中,能把個人的性格、思
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現(xiàn)出來的是語言,戲劇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過語言才能實現(xiàn)。”————黑格爾《美學》
2、預設學生行為:學生讀黑格爾名言,了解“抓住了人物的語言,等于抓
住了人物的靈魂”的硬道理。
3、設計目的:通過黑格爾的名言旨在告訴學生對一個劇本而言,語言是分
析人物形象的第一要素,為下面情境一的分析討論奠定理論基礎(chǔ),提供方法論。
五、創(chuàng)設情境一
1、教師活動:
(1)投影展示情境一,讓學生通過課文節(jié)選的第一場戲——周樸園與魯侍萍相認中的語言入手,來把握周樸園的復雜個性。
樸:沉思無錫?嗯,無錫忽而你在無錫是什么時候?
魯:光緒二十年,離現(xiàn)在有三十多年了。
樸:哦,三十年前你在無錫?
魯: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時候我記得我們還沒有用洋火呢。
樸: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遠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歲的時候。那時候我還在無錫呢。
魯:老爺是那個地方的.人?
樸:嗯,沉吟無錫是個好地方。
魯:哦,好地方。
(2)預設問題,分組討論:體驗“我們”在表意上的作用?通過貫穿全戲
的時間概念“三十年前”(讓學生找出第一場戲中“三十年前”共出現(xiàn)12次)來深入了解周、魯兩人特殊的關(guān)系。
(3)投影展示曹禺在序幕中明確寫出的人物關(guān)系表。
周樸園--某煤礦公司董事長,五十五歲。
周繁漪--其妻,三十五歲。
周萍--其前妻魯侍萍生子,年二十八。
周沖--繁漪生子,年十七。
魯貴--周宅仆人,年四十八。
魯侍萍--其前妻,某校女傭,年四十七。
魯大海--侍萍與前夫周樸園之子,煤礦工人,年二十七。
魯四鳳--魯貴與侍萍之女,年十八,周家使女。
(4)預設問題,分組討論:從這表中你能看出什么奧妙嗎?那作者為什么
反復強調(diào)30年前,難道是作者記錯了嗎?
2、預設學生行為:閱讀情境一兩人的對話,找出對話中反復出現(xiàn)的關(guān)鍵詞“三十年前”,結(jié)合老師提供的人物關(guān)系表的閱讀資料,運用教師介紹的方法分組討論分析周樸園的形象,對周樸園和魯侍萍的感情糾葛有個整體把握。
3、設計目的:使學生能通過提取關(guān)鍵詞語“三十年前”對周樸園和魯侍萍的感情糾葛有個整體把握,并培養(yǎng)學生從表格圖形中獲取主要信息的讀表能力。
六、提供鑒賞人物的第二視角
1、教師活動:
(1)、投影展示佛洛伊德的格言,凡是你不想記憶的東西,你總是會忘記的。——(奧地利)弗洛伊德
(2)提示學生可用心理學分析法來說明周、魯確實存在過真實的愛情。他們對話中反復出現(xiàn)的是“三十年前”這個時間概念,并不是作者記錯了,而是更逼真了人物的心理。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作者語言的高超。
2、預設學生行為:在明確周、魯有過刻骨銘心的愛情時,學生自然明了“無錫為什么是個好地方”的“好”是有著特定內(nèi)涵的,從而對兩人的感情糾葛及周樸園多情的一面有更深的把握,佩服作者語言的高超。
3、設計目的:使學生感悟周、魯愛情的刻骨銘心,沉浸在對美好愛情的憧憬中,分析周樸園多情的一面。
七、創(chuàng)設情境二
1、教師活動:
(1)、發(fā)問:可是,這段甜蜜的愛情沒能維持多久,因為后來發(fā)生了一件事而導致兩人分手,是什么事呢?
(2)、投影展示情境二,和學生共同回顧魯侍萍的一段話。
魯:哭?哼,我的眼淚早哭干了,我沒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經(jīng)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過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個兒子才三天,你為了要趕緊娶那位有錢有門第的小姐,你們逼著我冒著大雪出去,要我離開你們周家的門。
(3)、請一位女生讀這段話,男生點評,教師指導。教師事先把兩個你們改成你,讓學生找出課文與老師給的文字的不同,讓學生體驗“你們”與“你”在表情達意上的不同感受,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體會魯侍萍復雜的心情。
2、預設學生行為:女生讀,男生評,氣氛很熱烈。學生找出了“你們”和“你”的變化,體驗二者在表情達意上的不用感受,體會魯侍萍復雜的心情。
3、設計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作品語言的感悟能力。
八、提供鑒賞人物的第三視角
1、教師活動:
(1)投影展示曹禺創(chuàng)作雷雨的相關(guān)材料:“魯侍萍被周家趕走,周樸園是不情愿的,但在“父母之命、媒約之言”不可違的時代,他又是沒有辦法阻止的。何況在趕走之前,周家始終未讓他與魯侍萍見上一面。” ——曹禺《雷雨》創(chuàng)作回顧
(2)教師點撥:故事發(fā)生在30年前,即文中的“光緒20年1894年”,在清末封建社會里,青年男女自由戀愛是不被傳統(tǒng)認可的。再看周樸園30年前的處境,他也不過20多歲的小伙子,在上面還有老頭子、老太太、大家庭,他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所以,“你們”一詞傳遞出來當時拋棄魯?shù)牟恢皇侵?,更主要的是封建大家庭?/p>
2、預設學生行為:對周樸園這一角色產(chǎn)生同情的同時能感受到封建社會對男女青年愛情的迫害,并對此產(chǎn)生強烈的不滿。
3、設計目的:通過點撥,使學生們了解在清末封建社會里,青年男女自由戀愛是不被傳統(tǒng)認可的,而且周樸園那時年輕,沒有掌握自己命運的能力,感受周樸園角色的無奈。
九、創(chuàng)設情境三
1、教師活動:
(1)發(fā)問:“何況在趕走之前,周家始終未讓他與魯侍萍見上一面。”作者的補充很重要,那么,當周樸園后來得知侍萍被趕走,有沒有行動呢?
(2)投影展示情境三周樸園的幾段話。
周樸園:你靜一靜。把腦子放清醒點。你不要以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為一個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會忘了么?你看這些家具都是你從前頂喜歡的東西,多少年我總是留著,為著紀念你。
周樸園: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總記得。一切都照著你是正式嫁過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為生萍兒,受了病,總要關(guān)窗戶,這些習慣我都保留著,為的是不忘你,禰補我的罪過。
(3)、預設問題,分組討論:這兩段話你認為周樸園對侍萍的懷念是真實的嗎?
(4)對學生討論給以肯定評價,明確周樸園的懷念確實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不能因動機的自私而否定周樸園對侍萍的懷念真實性。
2、預設學生行為:學生熱烈討論,辯論的很激烈。
3、設計目的:使學生通過討論明白“周樸園的懷念確實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不能因動機的自私而否定周樸園對侍萍的懷念真實性”。
十、創(chuàng)設情境四
1、教師活動:
(1)、發(fā)問:此時,大家眼里看到的是一個愛得深、痛得切的、是一個“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的周樸園。不過,隨在劇情的發(fā)展,周樸園的形象又是怎么變得復雜起來的呢?
(2)投影展示情境四周樸園和魯侍萍的一段對話。
周樸園不覺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樸:忽然嚴厲地你來干什么?
魯:不是我要來的。
樸:誰指使你來的?
魯:悲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
樸: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還是找到這兒來了。
(3)請學生分角色朗讀,讓學生互相點評。
2、預設學生行為:學生分角色朗讀,互相點評。
3、設計目的:培養(yǎng)學生分角色朗讀的能力,分析感悟語言的能力。
十一、提供鑒賞人物的第四視角
1、教師活動:
(1)、投影展示揣摩人物語言的方法: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品讀、抓住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詞句、探究舞臺說明、借助心理學分析法。
(2)、請學生根據(jù)上述方法討論情境四中周樸園大變臉的原因,反映了人物當時怎樣的心理?
(3)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并作出評價,給以鼓勵,明確此時的周樸園靈魂已被物質(zhì)利益占據(jù)了統(tǒng)治地位,原先對侍萍的情感已被自私、殘酷取代。雖然周的語言對侍萍而言是巨大的傷害,但是非常符合周的身份和心理特征的。如果周和魯相認、抱頭痛哭,那是有違人性發(fā)展的,是不可想象的。
2、預設學生行為:學生組成6人小組討論,派代表發(fā)言交流。
3、設計目的:通過討論使學生對周樸園的身份和心理特征有更深刻的理解。
十二、創(chuàng)設情境五
1、教師活動:
(1)發(fā)問:當周樸園弄明白魯侍萍這次的出現(xiàn)純粹是邂逅相遇,他又是怎么表現(xiàn)的?
(2)投影展示情境五周樸園和魯侍萍的一段對話。
周樸園:那么,我們就這樣解決了。我叫他下來,你看一看他,以后魯家的人永遠不許再到周家來。
魯侍萍:好,我希望這一生不要再見你。
周樸園:(由衣內(nèi)取出皮夾的支票,簽好)很好,這是一張五千塊錢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彌補我一點罪過。
魯侍萍接過支票,把它撕了。
周樸園 :侍萍。
魯侍萍 :我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錢就算得清的。
(3)教師設問:“那么,我們就這樣解決了”,請同學聯(lián)系上下文來說明周樸園究竟是怎樣解決和魯侍萍的恩怨?
(4)教師問:通過解決的方式,你對眼前的周樸園有什么看法?(同學討論后達成共識)
(5)教師又問:“五千塊錢的支票”對周、魯而言,是一個什么概念?
(6)投影展示兩段話,提供給學生參考資料:“魯大海:對仆人你們這些混帳東西,放開我。我要說,你故意淹死了二千二百個小工,每一個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塊錢!姓周的,你發(fā)的是絕子絕孫的昧心財!你現(xiàn)在還--”和“魯貴對四鳳:洶洶地講臉呢,又學ni媽的那點窮骨頭,你看她!跑他媽的八百里外,女學堂里當老媽:為著一月八塊錢,兩年才回一趟家。這叫本分,還念過書呢;簡直是沒出息。”
(7)教師點撥:根據(jù)這兩句話,我們可以得出兩組數(shù)據(jù):就周樸園賺的一次昧心財來看,五千塊錢的支票等于總收入的七百五十七分之一;就魯侍萍一月八塊錢而言,五千塊錢的支票等于她五十二年的收入。兩者比較后,你能對周樸園有什么新的認識?
2、預設學生行為:同學分組討論后達成共識。
3、設計目的:使學生進一步看清楚周樸園資本家的丑惡嘴臉,把握人物形象的另一面。
十三、提供鑒賞人物的第五視角
1、教師活動:肯定學生在上一環(huán)節(jié)的討論之精彩,對周樸園形象小結(jié),投影展示作者眼中的周樸園:“周樸園也是一個人,不能認為資本家就沒有人性。為了錢,故意淹死兩千二百個小工,這是他的人性。愛他所愛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溫暖,這也是他的人性。”——曹禺
2、預設學生行為:學生閱讀,了解了作者塑造周樸園這一人物形象的觀點,和自己的觀點進行比較。
3、設計目的:總結(jié)同學們對周樸園這一角色的認識成果,肯定他們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特點的做法,讓學生對周樸園形象的復雜性有更深層面的把握,對時代造成的悲劇有更深的理解。
十四、課堂小結(jié)
1、教師活動: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對戲劇語言的揣摩,初步了解人物復雜個性,感受了《雷雨》的魅力。一個周樸園就令人捉摸不透,更何況其他人物呢?總之,《雷雨》是一部內(nèi)涵豐富、有點說不清的偉大杰作,因為它寫出了人性的復雜性和豐富性。希望同學們能運用今天所學的方法去閱讀《雷雨》全劇,細細揣摩人物語言,讀出一個屬于你心中較完整的周樸園或其他人物。
2、預設學生行為:學生用心聽教師總結(jié)。
3、設計目的: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有總結(jié)性的把握,對自己本節(jié)課的表現(xiàn)能做出一個自我評價;同時引出課下作業(yè),激發(fā)他們課下討論的欲望。
十五、布置作業(yè)
1、教師活動:投影展示作業(yè)題。
(1)、用本節(jié)課所用方法分析侍萍和大海的形象。
(2)、《雷雨》是在高潮(四鳳觸電身亡,周萍開槍自殺)中收場的。作者曾為此劇寫過尾聲:十年后周公館改為教會醫(yī)院,里面住著兩位發(fā)了瘋的老婦——侍萍和繁漪。一天,孤獨的周樸園去看望她們,但什么話也沒說。請你按自己的設想另寫一個尾聲。
2、預設學生行為: 學生課下通過結(jié)組討論完成第一作業(yè),并把第二作業(yè)以書面形式上交批閱。
3、設計目的: 檢測學生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否落實,核查掌握效果,同時培養(yǎng)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的能力,激發(fā)他們學習下面戲劇的興趣。
【板書設計】
雷雨
人物形象: 周樸園
多情種:愛得深、痛的切、不由己、很無奈
性格特征:
資本家:虛偽自私、殘酷無情、冷血拜金、老謀深算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學生課下對戲劇知識的預習很充分,在課上能按照教師提供的解讀分析人物形象的視角,積極熱烈的討論,并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各抒己見,言之成理,對周樸園這一角色的概括和把握也相對準確,互相合作探究,互評互判,協(xié)作意識比較強。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基本操作順暢,與學生的配合也相對默契,但是內(nèi)容設置上有些超
量,未來還可以在魯侍萍和周樸園的愛情上進一步探究質(zhì)疑,把一課時變成兩課時,舉辦一個小型表演劇,讓同學們自編自導,在演完之后,再組織個小型辯論,深入探究人物靈魂,切身感受戲劇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特有魅力。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