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1
這是一個接一個教學重點,是優秀的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個接一個教學重點第 1 篇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認讀本課“接、覺、再、做、各、種、樣、夢、伙、伴、卻、趣、這”等十三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過、各、種、樣、伙、伴、這”等七個生字。
2、能力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目標:體會孩子做事積極、樂觀的心態。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孩子做事積極、樂觀的心態。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認識“接、覺、再、做、各、種、樣、夢、伙、伴、卻、趣、這”13個生字,學會“過、各、種、樣、伙、伴、這”7個生字。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生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平時都喜歡做什么啊?
生:做游戲、看電視……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的文章。(板書課題:一個接一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配樂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想,孩子做了什么事情?
(踩影子、做夢、跳房子、上課)
2、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同時用曲線在文中標出生字詞。
(2)同桌交流,再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自讀、小組讀、分段讀。)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接、覺、再、做、各、種、樣、夢、伙、伴、卻、趣、這”指名讀。
(2)開火車讀,小組競賽讀,評出最佳認字小組。
2、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7個生字:“過、各、種、樣、伙、伴、這”,指名認讀、領讀。
(2)教師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學生書空。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堂總結
在這節課里,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一個接一個教學重點第 2 篇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孩子做事積極、樂觀的心態。
課前準備:
生字,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抽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生字。
2、聽寫生字。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指名分段朗讀。
二、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課文。
1、文章有幾個自然段?(四個)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前三段開始“正”字說明了什么?(孩子正高興著)
4、前三段的“唉”說明了什么?(孩子還不進行,卻要終止現在的行為,心理不高興。)
5、從“不過”兩個字,我們可以看出什么?(孩子非常積極、樂觀。)
6、閱讀最后一段,你從中可以看出孩子還具有什么樣的心性?(好奇心強)
三、總結全文。
學了這一課,你懂得了什么?
板書設計:
《一個接一個》
正——高興孩子積極、樂觀
一個接一個唉——難過好奇心強
不過——也不錯
課后反思:
由于本課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很接近,所以學生能很快的從中體會孩子的心情,同時和孩子實際相結合,更能教育孩子在今后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同時,在教學時我始終以讀為主,讓學生從帶著問題讀到讀通、讀順,讓學生充分朗讀,靜心品味,感受到字里行間的情感,讓他們感悟出孩子的情感變化。
一個接一個教學重點第 3 篇教學目標:
1.認識“接、覺”等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生活中的高興和不高興。
3.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
教學重點:認識“接、覺”等13個生字。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生活中的高興和不高興。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師生交談,引入新課
1.師生交談你每天都做過哪些事?
大家一塊討論討論。比如:吃飯、睡覺、做游戲……這些事情當中,哪些是你喜歡做的?哪些是你不喜歡做的?哪些是一開始喜歡,一會兒之后又不喜歡了?哪些事情是你一開始不喜歡,一會兒之后又喜歡了?
2.引入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詩,寫的就是我們小朋友的事情,詩的題目叫做《一個接一個》。聽老師讀一遍,說說小詩人這一天當中都是做了哪些事情?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出示帶音節的字:接覺再做各種樣夢伙伴卻趣這這些字剛才老師讀的時候你注意到了嗎?借助拼音,把它們讀出來吧。
(1)自由讀(2)個別讀(3)齊讀
(4)討論識字方法
2.出示去掉音節的字:接覺再做各種樣夢伙伴卻趣這
(1)開火車讀
(2)齊讀
3.出示詞語:月夜影子回家睡覺各種各樣起床學校伙伴開心上課鈴操場有趣快樂老師講故事
(1)自由讀
(2)指名讀
三、拓展練習
1.自讀課文,不會讀的字大家交流。
2.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課時
一、游戲導入
大家做一做《一個接一個》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學習第一小節。
(1)齊讀第一小節。
(2)師:這一小節里面,小作者在做什么事情?她喜歡做嗎?還要做什么事情?生:踩影子睡覺板書:踩影子睡覺多玩一會兒
(3)大家想一想,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覺的時候,我一開始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啊?從哪句話里面能夠看出來?學生體會“我好想多玩一會兒”,說一說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在家長的意見跟我們的想法不一樣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樣做的?體會“不過”的'用法:雖然小作者一開始不太高興,但是很快想到了,聽大人的話回家睡覺也有好處。
2.學習第二小節。
(1)自己讀第二小節。
(2)師:睡覺的過程中又發生了什么事情?“我”一開始是怎么想的?生:大人讓我起床上學,我想不上學
板書:不上學起床上學
3.學習第三小節。
(1)自由讀第三小節。
(2)指名讀第三小節。
(3)師:到了學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后又發生了什么?我是怎樣做的?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課鈴響了。
體會:“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樂很有趣的事情,聽老師講故事也是很快樂很有趣的事情。
(4)指導朗讀。
4.學習第四小節。
(1)齊讀第四小節。
(2)師:讀了這一小節你想說什么?如果小作者是在問你?你會怎樣回答?
三、再讀課文深化理解
1.學生自由朗讀全詩,體會詩中的意思。
2.默讀全詩,說說詩的題目中所說的“一個接一個”是指什么?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喜歡的事情。生:是指一個又一個大人給“我”的命令。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本來不喜歡的事情,后來都變成了“我”喜歡做的事情。
五、布置作業
1.朗讀全詩。
2.背誦全詩。
板書設計:
一個接一個
踩影子多玩一會兒
睡覺不上學
起床上學不上學
上課沒有上課鈴
一個接一個教學重點第 4 篇活動目標:
1.嘗試在繪本的情境中理解有序地排好隊,一個接一個的意思。
2.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會遵守游戲規則,學習一個接一個的排好隊,等待游戲。
活動準備:
繪本《排好隊,一個接一個》,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 情境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周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去一個地方玩,(PPT顯示“滑滑梯”)
師:你們玩過滑滑梯嗎?滑滑梯有什么好玩的?
師:哦,滑滑梯可好玩了,從上面搜——的一下就到了下面。
二.欣賞故事,理解故事情境
1.師:瞧,大森林里的小動物也喜歡玩滑滑梯,看,誰來了?
師:原來是只小河馬,大象滑梯真好玩,小河馬滑下去,嗖——師:下一個輪到誰?(小兔子)為什么?(小兔排在河馬的后面)排在隊伍最后面的動物是誰?小河馬滑下去后,站到隊伍的哪里了?
師:哦,原來剛玩好游戲,要排在隊伍的最后面。
2. 師:看,小動物們又在玩什么了?
師:幾個小動物要玩秋千?誰坐在秋千上?(小貓)
師:小熊說咯(小貓咪,我們約定好哦,數到10 ,(教案出自:幼兒園學習網教案網)就下來,換下面一個朋友玩)。學一學。從一數到十,小貓怎么做?
師:小貓排到隊伍的哪里了?它有沒有插隊?
師:(總結)對了,我們小朋友玩的時候也是,要注意一個接一個,如果你沒有排隊,那么其他小朋友就有可能玩不到
3.師:瞧,誰在開汽車?
師:嘟嘟——,開汽車真神氣。大家都想快點輪到自己開小汽車,他們怎么做的呢?
4.師:大家在排隊,猜猜它們要干什么?
師:原來上廁所也要——(排隊,一個接一個)。
三.拓展談話,遷移經驗。
師:我們為什么要排隊?(排隊不會擁擠,混亂,而且排隊很公平,大家都能玩到)
生活中,還有什么時候需要排隊?
四.創設情境,學小動物排隊。
師:寶貝們,瞧,我變成誰啦?(教師帶上兔子的頭飾)
我是兔媽媽,你們做我的寶寶吧!
師:(情境)兔寶寶們,今天天氣真好,趕快一個接一個排好隊,跟媽媽出去采蘑菇吧。(兔子舞的音樂響起)
師:哇,前面有一個好長的山洞,我們要一個接一個過山洞。
師:草地上長了好多的蘑菇,快幫媽媽采蘑菇吧。
師:恩,采了這么多蘑菇,天都快黑了,我們趕緊去買票回家吧。(引導幼兒一個接一個排隊買票)
師:好了嗎?那一個接一個跟媽媽回家咯!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