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10
這是文具的家主要內容是什么,是優秀的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生字詞的認讀和識記是一年級孩子學習的重點。
先給大家分享這一課會認的生字詞有。
文 wén 文字 文化 文具
次 cì 每次 一次 主次不分
找 zhǎo 找人 找不著 尋找
平píng平安 平臺 平靜
辦 bàn開辦 辦公室 辦法“辦”這個身子要注意和“為”,要區分開。辦()為()辦的筆順:橫折鉤、撇、點、點
讓ràng讓路 禮讓 讓開
包bāo書包 背包 包辦
要求會認的生字有。
新xīn年 具jù體 丟diū失 哪(nǎ)里每(měi)天 她tā們 一些xiē 仔zǐ細檢jiǎn查chá 所suǒ以認識并掌握斤字旁。孩子在認讀生字詞的時候,盡量讓孩子學會擴詞,可以不用寫,口頭組詞就可以了。
這節課要積累一個多音字。
轉zhuàn(轉動)
zhuǎn(轉學)
其次是這一課的近義詞和反義詞積累。老師會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積累。
近義詞積累。
仔細認真 知道知曉了解
反義詞積累:
仔細馬虎
最后課文內容分析。
課文講的是貝貝總是丟文具 后來在媽媽的啟發下,貝貝給文具找到家。從此之后,貝貝再也不丟玩具了,逐漸養成了愛護文具的好習慣。這篇課文具有很強的引導作用,引導孩子們學會自己整理學習用品 ,養成愛護文具的好習慣。
在這篇課文中引導孩子認識標點符號:冒號和引號。了解冒號和引號的作用。一年上冊老師引導孩子認識了一些逗號、句號、問號等常見的標點符號。在孩子們造句中,寫話中可能就會出現對話部分,引導孩子學會使用冒號和引號的。對于程度好的孩子可以做適當的要求。冒號和引號的正確使用,對一年級孩子來說是個難點內容,在今后的學習中老師還會反復講。
在這篇課文中出現了aabb式的疊詞,例如:“平平安安”要引導學學生不僅學會積累,還要并鼓勵孩子在造句中或是看圖寫話中運用疊詞。語文積累的詞匯、生字詞、好詞佳句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如果不會運用那么語文就是失敗的。
教學目標
1、認識“具、次、丟、哪、新、每、平、她、些、仔、檢、查、所”13個二類字,會寫“文、次、找、平、辦、讓、包”7個生字;能自主積累詞語,認識“斤字旁”。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逐步養成愛護學習用具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1. 認識13個二類字,會寫7生字。
2.。了解課文內容,逐步養成愛護學習用具的好習慣。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小朋友的文具盒里都擺著鉛筆、橡皮,能說說他們有什么用嗎?
2、教師歸納:鉛筆、橡皮、尺子等文具,能幫我們做這么多事情,真是我們學習上的好伙伴。(出示撿到的玩具)可是這些小伙伴卻被他們的小主人弄丟了,它們很傷心,讓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們找個家吧!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
2、師范讀課文,生認真聽記自己不認識的字。
三、學習生字,精讀課文。
1、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2、教師領讀生字并擴詞。
3、齊讀生字—開火車認讀生字—“火眼金睛”游戲。
4、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
5、送字寶寶回家。 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在文中畫出生字,并讀一讀。
6、讀后交流,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7、組織討論:怎樣做才能不丟東西呢? 交流匯報,教師總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開火車讀生字卡。
2、指名分段讀課文。評議。
二、自主積累詞語。
1、在《文具的家》里你學到了哪些詞語?
2、你能選一個說一句話嗎?
三、寫字指導。
1、(出示7個要寫的字)說說寫時要注意什么?
2、教師邊指導邊示范。具:里邊是三橫。丟:先寫一撇,再寫一個去字。皮:第一筆是橫鉤。已,區分“己”和“已”。
四、口語交際訓練。
(一)想象訓練。
1、創設情境,在講臺上擺放著被遺棄的鉛筆、橡皮、尺子,它們碰到了一起,猜猜它們會說些什么?
2、“失物招領”會。把自己遺失的文具領回家。
(二)說說你書包里有哪些小伙伴,你是怎樣疼愛它們的?
教學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能正確朗讀課文。
2.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課文內容,知道要養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激發養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愿望。
3. 認識偏旁斤字旁,能正確認讀“具”等13個生字新詞,正確讀記由“新、平、些”分別組成的12個詞語。
4. 能正確讀寫“文”等7個字,注意部件和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書寫要求和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做。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朗讀課文。
2.能正確認讀“具”等13個生字新詞,正確讀記由“新、平、些”分別組成12個詞語,正確讀寫“文”等7個字。
教學難點:
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課文內容,知道要養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激發養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愿望。
教學準備:
教師:“具”等13個會認讀字字卡,“文”等7個會寫字的田字格字卡;課文圖畫PPT,課后練習PPT。
學生:每人一套“具”等13個會認讀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激趣導入,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導語:同學們,我們在上一個單元,了解了夏日里一個頑皮可愛的小孩偷采蓮蓬的事,欣賞了夏日荷塘的美景,知道了夏日下雨前的一些物象,感受了夏夜小動物互幫互助的美好感情,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夏日。今天,我們要學習新的一個單元的課文,它們又會讓我們了解到什么,感受什么呢?請看老師板書這個單元的第1篇課文題目。
1.老師板書題目:15 文具的家(“具”注音)
2.出示任務:自己借助拼音讀準題目。
3.反饋指導:指名讀題目;訂正后全班齊讀課題。
4.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過渡語:同學們,你們知道文具有些什么嗎?(預設:鉛筆、橡皮、尺子……)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的家。文具的家是什么呢?通過文具的家,課文給我們講了個怎樣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些什么呢?我們學習了這課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確通順了,圖文結合了解課文意思,就能知道了。
二、學習朗讀課文,學習會認的字
(一)嘗試朗讀課文,學習會認的字。
1.出示任務:
(1)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拼讀一下字上的音節,看看自己能不能將課文朗讀下來。
(2)讀完課文后,在課文里把會認讀的字圈畫出來,然后借助拼音把這些字寶寶讀準。
(3)在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2.反饋指導:
(1)訂正會認的字的圈畫和自然段標序號情況。
(2)出示會認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讀(學習速度中等的2—3個學生)相機指導。
(3)自由拼讀、全班齊拼讀。
(4)指名拼讀(學習較慢的學生)相機指導。
3.復習會寫字中已經會認讀的字的讀音。
導語:我們新交了一些生字寶寶朋友,可不要忘記了一些原來的生字寶寶朋友哦。
PPT出示會寫的字中已經會認讀的字:語文 找到 辦法 好讓
(1)出示任務:自由讀讀這些字詞,注意讀準字音。
(2)反饋指導:指名讀,相機正音。齊讀。
(3)小結:這些紅色字體的字,就是以前已經會認讀的字寶寶,我們學習完課文,就要求能正確書寫了。
(二)讀準課文學習
1.導語:會認讀的字寶寶我們都讀準了,那么,將會認讀的字寶寶放回到課文中,你能把它們都讀準嗎?
出示任務: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注意讀準會認讀的字寶寶的讀音。
2.反饋指導:
(1)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提示其他學生集中精神注意聽,在讀錯的會認讀的字下面點上圓點。
(2)指名朗讀后,學生就讀錯的會認讀的字評議和糾正,小結后自由讀或齊讀該自然段。
(三)會認讀的字音難字學習,能讀準課文
1.導語:(小結讀準課文活動情況后)請同桌互相檢查是不是真的能讀準課文。讀的同學要注意讀準會認讀的字的讀音。聽的同學要精神集中注意聽,同桌讀錯了會認讀的字的讀音,就在下面做個記號;同桌讀完后,幫助他糾正。
出示任務:同位互讀課文,注意讀準會認讀的字;如果同桌讀錯了,在他讀完后幫助糾正。
2.反饋指導:
提問:您幫助同桌糾正了哪個字的讀音?或:同桌幫助你糾正了哪個字的讀音?(歸類指導,如,提出并讀準“次”后,全找出平舌音的一起學習。)
預設:翹舌音:查;后鼻韻母的:平;平舌音:次、仔、所。
正音后,單字開火車檢查、鞏固(直呼)。
3.讀準課文練習。
(1)出示任務:自由朗讀課文,在讀準音的基礎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
(2)學生自由練習。
(3)反饋指導。以會認的字音準和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為標準師生評議。
4.小結:朗讀課文我們首先就要做到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這才叫做把課文讀準了。
(四)讀通順課文學習和繼續學習會認讀的字
1.導語:剛才我們讀準了會認讀的字的讀音,讀準了課文,接下來我們學習把課文讀通順,繼續學習會認讀的字。
出示任務:朗讀課文,在讀準課文的基礎上,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注意句子中間的停頓,讀完后給會認讀的字找朋友(提示:連在一起讀的就是它們的好朋友,用橫線在它們的下面畫出來)。
2.反饋指導:
(1)反饋訂正畫詞情況,相機強調“連在一起讀的才是好朋友”。
(2)PPT示課文詞語,會認讀的字注音,直呼讀字讀詞,方式如:“具、具、具,文具的具”。齊讀,自由讀。
3.“具、次、丟、新、每、平、些、檢、查、所”口頭組詞。
(1)(貼出會認讀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務: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些字在生活中,它們會和哪個字寶寶組成詞語的呢?同桌說一說。
(2)反饋指導:
①逐一反饋,學生組詞正確的,就以字卡為中心板書成詞語;如學生用同音字組詞的,則把這個詞語板書在副板書位置,以示區別和糾正。
②將學生組的詞語帶讀一、兩遍。
(3)小結:同學們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詞語,其實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我們可以通過生活認識很多字,知道很多詞語的。
4.學習讀通順課文。
(1)導語:通過課文的詞語和我們組的詞語,我們了解了會認讀的字的意思,在這個基礎上有信心把課文讀好嗎?我們讀課文的時候,要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注意句子中間詞語間的停頓,不要把會認讀的字寶寶好朋友拆散了。
出示任務: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做到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注意句子中間的停頓。
(2)反饋指導:
通過分自然段個別指名讀檢查,注意指導讀好下面句子的停頓:
鉛筆,只用了一次,不知丟到哪里去了。
橡皮,只用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著了。
貝貝一回到家,就向媽媽要新的鉛筆、新的橡皮。
你要想想辦法,讓你的鉛筆、橡皮和轉筆刀,也有自己的家呀。
貝貝想起來了,她書包里的文具盒,就是這些文具的家。
從此,每天放學的時候,貝貝都要仔細檢查。鉛筆呀,橡皮呀,轉筆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已經回家了。
(3)自由朗讀、齊讀全文。
5.總結(該環節的學習狀況及相關知識點:1.頓號、逗號、句號、冒號的停頓;2.以短語為單位讀好句子中間的停頓。)。
(五)認識偏旁斤字旁。
1.導語: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不少偏旁,也知道偏旁表示一定范圍的意義,能幫助我們學習生字。今天,我們又要學習新的偏旁,請同學們在雙橫線會認讀的字里找一找,我們要通過哪些字學習什么新偏旁?
2.反饋指導:
新(“親”“斤”)斤字旁
3.小結講解:同學們找得真準確!“新”字的斤字旁。“斤字旁”取義的字,大多與斧頭有關。如“新”字,本義是用斧頭砍柴,后來才引申為新舊的新;又如“斬斷”的“斬”字,就是用斧頭砍頭的意思,“斷”本義是用斧頭割斷,截開。
4.PPT示,齊讀一遍:
“新”字——“斤”,斤字旁
5.小結:今天我們又交了一個偏旁新朋友:斤字旁。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們表示一定范圍的意義,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更多的字寶寶,可以幫助我們牢記字寶寶。
(六)會認讀的字認字的初步評價
1.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2.游戲認字。(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
三、圖文結合,品讀語句,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主題
導語:我們學習了會認讀的字,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了,下面我們結合課文的圖畫,學習課文了,讓我們齊讀課題。
(一)釋題
提問:我們讀了課文,知道課題《文具的家》里的“家”指的是什么嗎?(預設:這個“家”指的是文具盒)你們是從課文中的哪句話知道的?(預設:句子:貝貝想起來了,……這些文具的家)
小結:圍繞著“文具的家”發生了什么故事呢?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又可以得到什么啟示呢?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吧。
(二)圖文結合,了解課文內容
1.結合圖一,了解課文內容。
(1)看圖說話。(PPT示圖畫一)
出示任務1:仔細觀察圖畫,想一想:圖上畫的是誰的家?書桌上怎么樣?
個體觀察思考后,班級交流匯報。
(2)反饋指導。
預設:
問題1:圖上畫的是貝貝的家。(注: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回答、說話要求相同,不再注明。)
問題2:書桌上亂七八糟地放著書本、練習本和書包。
(3)繼續看圖說話,出示任務2:仔細觀察圖畫,想一想:書桌上亂七八糟的,說明貝貝做了什么?她現在在做什么呢?
個體觀察后同位交流,班級交流匯報。
(4)反饋指導。
預設:
問題1:書桌上亂七八糟的,說明貝貝剛才找文具。
問題2:貝貝現在在與媽媽說話。
(5)圖文結合,了解內容。
出示任務:自由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的哪些自然段寫了這幅圖的意思的?在序號上打“√”。你是根據哪句話判斷的?用橫線畫出來。
(6)反饋指導。(交流匯報句子時,指導感情朗讀句子。)
預設:
第1、2、3自然段。
句子:
鉛筆,只用了一次,不知丟到哪兒去了。
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擦,就找不著了。
貝貝眨著一雙大眼睛,對媽媽說:“我也不知道。”
追問:第1、2自然段說明了貝貝怎么樣?(預設:說明了貝貝天天丟東西。)
(7)感情朗讀第1、2、3自然段。
①出示任務:自由朗讀第1、2、3自然段,注意讀好問句和答句。
個體練習后,班級交流匯報。
②反饋指導。
重點反饋指導問句和答句。
(8)小結:我們通過圖文結合,讀懂了句子和自然段的意思了。故事開頭講了貝貝老是丟文具,還不知道原因是什么。那么,故事會怎樣發展呢?我們接著學習。
2.結合圖二,了解課文內容。
(1)(PPT示圖畫二)出示任務:觀察圖畫,讀讀課文,想一想:圖畫畫的是課文中的哪些自然段?說說判斷的理由。
個體學習后同桌交流,班級交流匯報。
(2)反饋指導。(在說說判斷的理由過程中穿插感情朗讀指導。)
預設:
第4、5自然段。
理由1:圖畫畫的是媽媽撫摸著貝貝的頭跟貝貝說話。第4自然段說的是媽媽跟貝貝說話。
理由2:圖畫中的房子不是真的房子。這提示的是媽媽說讓貝貝給文具找房子。
過渡語:同學們真會觀察、讀書和思考!通過圖畫和讀書,讀懂了第4自然段的意思。那么,貝貝給文具找到了家嗎?
(3)提問:貝貝給文具找到了家嗎?你是根據哪句話知道的?
(4)反饋指導。
預設
問題1:貝貝給文具找到了家了。
問題2:句子:貝貝想起來了,她書包里的文具盒,就是這些文具的家。
追問:文具的家是什么呀?(預設:文具的家就是文具盒。)
(5)小結:我們通過圖文結合,讀懂了第4、5自然段,知道了貝貝在媽媽的幫助下知道了要給文具找個家——文具盒。從此,貝貝還會不見文具嗎?
(三)想象圖畫,了解課文內容,感悟主題。(采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進行。)
1.出示任務:朗讀課文第6自然段,想象一下,根據這個自然段的意思,你會畫一幅怎樣的圖畫?
個體讀書思考,同桌交流會畫一幅怎樣的圖畫,最后班級交流匯報。
2.反饋指導。根據學生交流匯報小結,然后PPT出示想象圖畫。
3.導語:通過讀書想象圖畫,同學們讀懂了第6 自然段的意思。那你們猜一猜,從此,貝貝還會不見文具嗎?你是根據哪些詞語猜出來的呢?
出示任務:朗讀第6自然段,想一想:從此,貝貝還會不見文具嗎?你是根據哪些詞語猜出來的,用小圓圈點出來。
4.反饋指導。
預設:貝貝不會不見文具了。詞語:仔細檢查,是不是都回家了。
5.感悟主題。
(1)導語:通過貝貝這個小故事,你知道我們小學生在學習上要養成一個什么樣的良好習慣呢?
出示任務:通過貝貝這個小故事,你知道我們小學生在學習上要養成一個什么樣的良好習慣?用句子“通過貝貝這個小故事,我知道……”說一說。
(2)反饋指導。
預設:通過貝貝這個小故事,我知道了要養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
(四)總結:
同學們,真會讀書!通過圖文結合、聯系生活實際,不但了解了詞句的意思和課文的意思,讀懂了故事,知道了要養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很多,比如,一看二寫三對照四改正的良好寫字習慣,養成了,就會讓學習更順利;養成了就會讓學習成績更好。
四、會認讀的字認字的評價
(一)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二)游戲認字(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關注學習慢的學生。)
五、完成課后練習“讀一讀,記一記”
1.導語:同學們,課文我們學習完了,讓我們再接再厲繼續完成課后的“讀一讀,記一記”的練習。(翻開課本P84)
火車頭的字就是我們這一課會認的字中的三個,車廂是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你們能不能通過讀一讀,把這些詞語都記下來嗎?
出示任務:讀一讀,把詞語記下來。
個體練習。
同桌互練:一人不按順序讀字,另一人背讀詞語。
2.反饋指導,
班級匯報,指名檢查(關注學習較慢的學生)。
3.小結:組詞是我們學習生字的一個有效的方法,我們在學習會認讀的字的時候就運用了這個方法,它不但能幫助我們記住生字的字形,還可以幫助我們積累詞語,幫助我們在生活中識字。
六、寫字指導
(一)字形教學。
1.PPT示會寫的字,讀一遍。
2.同桌互相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然后班級交流。(學生說記字方法中說到的字詞,板書在副板書位置,以方便對照記認會寫字的細部。)
3.根據結構給這些會寫的字分類。左右結構:次、找、讓;獨體字:文、平、辦;半包圍結構:包。
(二)指導書寫。
1. 指導書寫“文”“平”“辦”的書寫。
(1)指名說說筆畫筆順,訂正后全體一起書空說筆畫筆順。
(2)觀察并說說“文”“平”“辦”各筆畫起止位置。
(3)范寫“文”“平”“辦”,分別提示各筆畫起止。
(4)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2.指導書寫“次”“找”“讓”。
(1)觀察并說說“次”“找”“讓”各部件的占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和筆順。
(2)范寫“次”“找”“讓”。分別提示:左窄右寬。“次”字,矮在“欠”中間,“欠”的第一撇接近“冫”的提,第二撇穿插到提下方;“找”字左右基本等高,第四筆斜橫在提手旁的橫、提中間起筆,第六筆撇穿插到提的下方,斜鉤要舒展;“讓”字左右基本等高,右邊“上”最后一橫,創插到言字旁下方。
(3)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3. 指導“包”的書寫。
(1)觀察并說說“包”各部件的占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
(2)范寫“包”。分別提示:“包”字橫折鉤的折要稍微靠里,豎彎鉤在撇的尾部起筆,注意封口和舒展。
(3)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七、總結(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
八、寫字練習
作業設計:
一、朗讀課文。
二、背記“讀一讀,記一記”的詞語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