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27
這是古對今拓展閱讀,是優秀的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學習目標:
1. 知識目標:正確認讀本課“圓、嚴、寒、酷、暑、涼、晨、細、朝、霞、夕、楊”等12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古、涼、細、夕、李、語、香”等7個生字。
2.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 .情感目標:感受語言的對仗美,培養收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學習重點: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學習難點:了解課文內容,感受語言的對仗美。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6古對今》,請同學們和我一起書寫課題。師板書課題并口述目標:
2.回憶《對韻歌》,理解“對”含義。
二、比賽讀文(第一次“先學后教”)
第一場比賽:比誰字音讀得準
1.老師范讀,學生仔細聽清字音。同學們聽得很認真,現在,自己趕緊試讀一遍,有不會讀的字詞畫上符號。
2.自己練習讀,還有不認識的字問同桌。
3.同桌朗讀比賽,比誰讀得字音準,句子流利,聲音響亮。
4.指名輪讀。
5.課文讀得字音真準!老師加大難度來考你們了,生字寶寶能不能難住你?
6.認識偏旁“酉”。
7.口頭擴詞練習。
8.去掉音節找剛讀錯的人再次讀。
三、流利讀文(第二次“先學后教”)
時間到,想讀的請舉手,找誰呢?都想啊!這樣吧:我們小組賽讀吧?
1.生自由練讀(2分鐘)
2.男、女賽讀
3.齊讀課文
四、比賽寫字(第三次“先學后教”)
1.師出示會寫字,學生觀察。
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生字,注意它的筆順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壓線筆,并自己書空一遍它的筆順。
2.生說筆順——齊書空。
3.生說提醒的地方。
4.生描紅并練寫。
①寫最不好的兩名學生上臺臨摹。②指名上臺糾正。
③師適時引導總結。④生再練寫。
五、課堂練習
寫生字并組詞。
六、板書設計:
6、古對今
園嚴寒酷暑涼晨細朝霞夕楊
第二課時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 6古對今》,請跟老師口述目標:
二、了解“對子”(第一次“先學后教)
1.數一數課文一共有幾節?標上序號。
2.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首對子歌的內容與什么有關?交流反饋。
4.引導學生了解“對子”含義。
對子又叫對聯,是我國獨有的語言表現形式,有獨特的祖國文字的魅力。
三、背誦課文(第二次“先學后教”)
1.快速連讀,練習背誦。
2.抽背展示,并讓背誦的孩子交流自己快速背誦的方法,其他孩子借鑒學習。
3.加入動作,自由輕聲背誦課文。
四、課堂練習
1.背誦課文。
2.完成課后的《讀一讀,記一記》。
夕陽 嚴寒 朝霞 古今 酷暑 和風細雨 鳥語花香
五、拓展延伸
課后收集自己家中的春聯,讀一讀,背一背。
板書設計:
6、古對今
和風細雨
古對今 鶯歌燕舞 快樂無限
鳥語花香
教學目標:
《古對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1、會認“圓”“嚴”等12個生字,會寫“涼”“夕”“細”“語”四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激發對“對子”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會認會寫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激發對“對子”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對韻歌》導入
1、理解“對”字
教師出示上學期所學課文《對韻歌》,同學們拍手誦讀。
師:這是一首“對韻歌”,這里的“對”是什么意思?(相對,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詞都能用上“對”,如“黑對白”、柳綠對桃紅)
2、師介紹中華特色文化——對子。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古對今》這篇課文里就有許多對子,同學們想不想一起去看看?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教師范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聽清字音。
2、教師領讀課文,學生跟讀。
3、自由讀課文。
要求:
(1)大聲朗讀,圈畫出“二線格”的生字。
(2)對于不會讀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自己解決不了的,請教老師或同桌。
(3)全班齊讀課文
4、學習生字詞
教師出示圖片,引出本課“二線格”的生字
(1)讀準字音:
a.全班齊讀、小老師帶讀等多種方式讀生字。
b.學生提醒要注意的讀音。
(2)識記字形
學生采用“加一加”“編故事”“猜謎語”等方式識記字形。
(3)“桃花朵朵開”游戲鞏固生字。
(4)把生字送回詞語朗讀、去拼音朗讀詞語
5、齊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
教師用圖片依次引出“夕”“涼”“細”“語”四個字
1.請學生分別說出四個字的結構。
2.找出壓線筆和需要注意的筆畫。
3.教師范寫,學生觀察。
4.教師再次范寫,學生書空。
5.學生練寫,教師巡回指導。
6.展示部分作品,師生共同評議。
7.修改。
8.為生字組詞。
四、課堂小結。
1.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畫、讀對韻歌、對照認識 “圓、嚴”等12個生字;會寫“古、涼”等7個字。正確讀寫本課的重點詞語。
2.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引導學生想象對韻歌中描繪的畫面,體會文章所蘊含的自然美。
1.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識記字形,理解重點詞語。
2.引導學生體會文中所蘊含的自然美。
2課時
第1課時
1.同學們知道對子是什么嗎?有沒有誰對過對子呢?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來學習一篇有意思的文章《古對今》。(板書:古對今)。
2.齊讀課文題目。
1.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并在課文中標出生字新詞。
2.指導學生認讀詞語。
3.指導學生識記生字。
(1)出示生字,自主識字。
(2)指導學生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 點撥:注意區分平舌音、翹舌音、前鼻韻母、后鼻韻母。
(3)全班交流。說說自己記住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記住的。
4.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讀音。
1.指導學生自由讀課文。
2.引導學生整體感悟課文,思考:讀了課文,你有什么發現?
3.指導生生對讀。
4.組織同桌間玩拍手對對子游戲。
5.引導學生齊讀全文。
1.出示生字“古、涼、細、夕、李、語、香”,指導學生觀察漢字,說說自己有什么發現。
2.重點指導學生學習書寫“細”和“語”。
(1)自主觀察,注意結構。
(2)教師提示重點筆畫,范寫。 細: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田”的第一筆豎寫在豎中線上。
(3)指導學生描紅,練寫。
(4)展示學生書寫的字,評議。
第2課時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齊讀。
2.聽寫詞語,同桌互相檢查,糾正。
1.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導同桌互讀。指名讀。配樂讀。
3.指導學生理解課文,體會自然美。
課文第1節,從廣闊的時空拉近到四季的輪回,有 一種氣勢之美;第2節,寫四季的物候,風雨陽光,陰晴霜雪,是一種自然之美;第3節,是春天里生機勃勃的動物、植物,是一種生命之美。
4.指導學生練習背誦。
1.指導再讀課文。
2.指導學生分組自編對子。
3.交流反饋。
1.指導學生同桌之間交流搜集到的對子。
2.展示自己編的對子,并進行評議。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形式多樣的讀,培養學生的語感,通過拓展練習,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提高了課堂的實效性。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圓、嚴、寒”等生字,正確、規范地書寫“古、涼、細”等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語言的對仗美,培養收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背誦課文。
難點:了解課文內容,感受語言的對仗美。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激趣導入
1.啟發談話。同學們喜歡對對子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組對子歌。
2.展示圖片。(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景物的圖片,說說畫面的景色。讓我們一起走進鶯歌燕舞、鳥語花香的大自然。
二、讀文識字,發現規律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2.指名請學生讀課文,看誰讀得正確、流利。
3.老師與學生合作讀。(老師讀前半句,學生讀后半句)
4.通過讀課文,你們發現了什么?
學生甲:文中的字和詞都是一對一對的。
學生乙:文中的詞語都是描寫大自然的。
老師:下面我們就來認識這些對子和詞語。
5.出示生字、新詞卡片。
(1)借助拼音讀準確。
1.將下列漢字的音節補充完整。
y圓 ǔ暑 l涼
ch晨āo朝x霞2.加一加,認生字。
纟+田=
冫+京=(2)讓學生說說想用什么方法記住字形。
①加一加識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識字:纟+田→細冫+京→涼讠+吾→語
(3)猜字游戲。讠+吾=
木+子=
禾+日=
三、學習第1節對子
1.出示圖片,讓學生對比圖片,說出圖片內容,教師隨機引入課文。
(1)古人與今人對比圖(古今)。
(2)銅錢(外圓內方)。
(3)四季對比圖(嚴寒,酷暑,春暖,秋涼)。
同學們說得非常好,下面我們來學習第1節對子。
2.課件出示第1節對子,指名學生朗讀。
3.結合第一、二幅圖片,讓兩名學生合作讀出課文中的對子。
4.結合第三幅圖片,四個同學合作讀對子。
5.教師點撥:了解大自然四季變化的特點。(可結合識字1《春夏秋冬》所學)
寫出下列漢字的反義詞。
今--()
圓--()
暖--()
四、學習第2節對子
1.指名讀第2節。
2.出示圖片,對應認識字詞。
3.播放日出、日落動畫視頻,理解“晨-暮”“朝-夕”兩對反義詞。
4.理解詞語:和風細雨。
(1)引導學生想象:春天已經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陽春三月,沐浴在陽光下,春風拂面,這春風跟冬風有什么不一樣?
(2)引導學生回想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的區別,出示圖片分別展示。
4.寫出帶有“雨”字頭的字。
5.我會說。
和風對,朝霞對。
五、學習第3節對子
1.自由讀第3節,引導思考:“桃”“李”“柳”“楊”分別指的是什么?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它們的區別。
2.齊讀最后一句,引導學生發現成語,再指名朗讀。(相機出示:鶯歌燕舞、鳥語花香。)
3.播放視頻,強化感悟“鳥語花香”。
4.組織學生為插圖配成語。
6.一字組多詞。
香()
()
()語()
()
()
7.“李”可以作為姓氏,你還知道哪些姓氏?
六、整體回顧,感悟課文
1.學生領讀、個別讀、齊讀課文。
2.引導學生邊讀邊悟:課文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3.啟發思考:當你看見眼前的景物時,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對子的精妙。
我會說。
桃對,
柳對。
鶯歌對,
鳥語對。
七、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7個生字,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字形特點。
2.教師邊范寫邊強調書寫要點。
3.組織學生描紅、臨寫。
4.組織全班展示。
填一填。
(1)“夕”是結構,共畫。
(2)“李”的第五筆是,可以組詞為。
[教學板書]
古對今古圓嚴寒春暖
今方酷暑秋涼晨雪和風朝霞
暮霜細雨夕陽桃柳鶯歌鳥語
李楊燕舞花香
[教學反思]
本課是以對對子的形式出現的識字課,因此,本節課的學習要讓孩子們在誦讀對子的過程中,感知對子的語言形式,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對子和收集對子的興趣。經過一節課的學習,學生們感受到了對對子就是把字數相同、內容相關聯的詞對起來。這節課學生們收集來了很多對子,一起交流,達到了預先設計的教學目標,引起了教學共振的效應,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