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12
這是口語交際父母的職業,是優秀的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愿意用簡短的語句介紹自己的父親,能向同伴介紹父親的職業。
2、幼兒萌發了解不同行業的愿望,知道部分行業的職業特點。
3、理解父親工作的辛苦,樂意大膽表達對父親的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懂得感恩的良好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準備:事先請幼兒觀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的職業。
家長準備:身穿工作服,自帶職業工具。
教師準備:
1、選定王澤宇、王瑜玲、谷子奇的爸爸為我們的目標對象,一方面他們有著繁忙的.工作,孩子都交給祖輩帶,另一方面他們的工作(軍人、醫生、IT經理)是孩子非常感興趣,喜歡的職業。
2、為家長準備展現技能的舞臺,提供環境。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出談話話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爸爸,每個人的爸爸都不一樣。今天我們請小朋友來說說你的爸爸是什么樣子的?他的職業是什么?”
2、引導幼兒圍繞“我的爸爸”自由交談。
3、聽聽爸爸的故事。
——今天,我們這里來了三位爸爸,這些爸爸可厲害啦!你們知道他們是干什么的嗎?
——教師邊請出角色形象“爸爸”,邊講述有關爸爸的故事。
——你現在知道這個爸爸是干什么的了嗎?你是怎么聽出來的?
4、三位爸爸老師向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工作,并耐心解答小朋友提出的問題。
5、小組活動:幼兒自選爸爸老師作為模仿對象,進行游戲,在游戲中了解部分行業的職業特點。
6、我發現啊你們爸爸的本領都很大的,每天上班很辛苦的,那你愛不愛他啊?你為爸爸做過什么事來表現你很愛他的呢?你可以和周圍的朋友商量一下可以為爸爸做些什么事讓爸爸高興。(抱抱、親親、給爸爸倒水,捶背等)。
7、一起為爸爸唱歌《我的好爸爸》。
延伸活動:
1、“爸爸調查表”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爸爸調查表。比一比誰的爸爸本領最大。
2、我的爸爸本領大:爸爸的本領、爸爸還會干什么、爸爸的衣服、爸爸的習慣、爸爸和我等等。
小百科:爸爸,對父親的一種稱呼,多用于口語。與多數人的印象不同,該詞起源甚早,成書于三國魏明帝太和年間的《廣雅》中《釋親》篇已有云:“爸,父也。”
活動目標:
1.了解*工作的特點、工作態度,理解*工作的意義。
2.有尊重父母職業的情感。
活動重點:
了解*工作的特點、工作態度。
活動難點:
理解*工作的意義。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在家向幼兒介紹自己的工作特點或帶他(她)參觀工作現場。
2.收集家長的獎章、獎杯、榮譽*書。
活動過程:
1.出示小朋友生病、頭發臟亂的圖片,與幼兒一起討論:"誰會幫助小朋友?""平時我們遇到過什么困難?是誰幫助了我們?""你的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
2.讓小朋友簡要介紹自己爸爸、媽媽的姓名、工作單位、職業。
3.讓小朋友談談自己的爸爸、媽媽是怎樣*苦工作、生活的。
(1)讓小朋友回憶爸爸、媽媽在班上是怎樣工作的(把自己觀察到的情況說一說)。
(2)爸爸媽媽在家里是怎樣做家務的。
(3)啟發小朋友講述一件與爸爸媽媽有關的一件事情。
4.教師將收集來的榮譽*書、獎杯、獎狀先后介紹給全體小朋友,讓小朋友了解它們的來歷,激發小朋友熱愛自己爸爸、媽媽的情感。
5.教師小結:
讓小朋友較深刻地認識別,每一位爸爸、媽媽除了做家務,照顧自己的小寶寶以外,他們還都有自己的工作,他們的工作是很*苦的,不能遲到,不能早退。同時他們的工作能給人們帶來很大的方便和快樂。
6.伴著音樂,讓小朋友領取自己爸爸、媽媽的獎狀或獎杯等,增強孩子的自豪感。
活動延伸:
講述活動,夸夸自己的爸爸、媽媽。
活動反思:
每個小朋友都有爸爸媽媽,他們的工作也都不一樣。不管是什么樣的工作都對人們的生產生活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在活動之前,我就請班上的小朋友回家之后了解一下爸爸媽媽的工作,以及工作的特點等。但是這一方面的成果并不是很明顯,在活動中,只有幾個孩子對爸爸媽媽的工作很了解,并講出了爸爸媽媽工作的意義。如:陳星舟小朋友說她的媽媽是小學里的老師,每天都要跟大哥哥、大姐姐上課,教他們認字、學本領,讓他們以后能做對社會有用的人。陳思宇告訴大家,她的爸爸是一名醫生,每天都給來醫院的病人看病,給病人開*、掛水,讓病人趕快恢復健康,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在介紹的時候,小朋友們對爸爸媽媽的工作充滿了崇敬之情,但是由于有的小朋友之前的經驗準備不足,因此在介紹的時候只有知道的小朋友在自豪的跟大家講,其他的小朋友就只能在一旁聽著。
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對大人工作的意義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活動結束時我讓孩子們回家后繼續把未完成的作業完成了,并把爸爸媽媽的工作向大家做一個介紹,把我們這節活動中沒有做到的彌補一下。
活動目的:
1.了解生活中的勞動者,感知它們的勞動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培養尊敬勞動者,愛惜勞動成果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要求幼兒訪問父母,了解父母的工作情況。
2.知道"五一"國際勞動節的由來。
活動步驟:
1.出示父母的照片,介紹父母及父母的工作情況,啟發幼兒關注父母的工作。
1)教師簡要介紹自己父母或家人的工作情況。
2)啟發幼兒說說自己父母是怎樣工作的。
2.結合課本第8頁,指導幼兒閱讀并思考:
1)畫面上有許多叔叔、阿姨、它們是干什么工作的?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2)叔叔、阿姨的工作,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方便?
3)你還知道哪些勞動者?
3.組織幼兒討論:如果沒有叔叔、阿姨們的勞動,我們的生活將是怎樣的?
4..介紹"五一"國際勞動節。
5.啟發幼兒圍繞"如何為叔叔、阿姨、爸爸、媽媽祝賀節日"談談自己的想法。
6.組織幼兒組成不同的活動小組,如:做賀卡小組、排練節目小組等,為叔叔、阿姨、爸爸、媽媽祝賀節日做準備。
活動建議:啟發幼兒沖廢舊的報紙、圖書上剪下喜歡勞動者得畫片,貼在課本上,說說他們勞動的特點。
活動目的:
1.了解生活中的勞動者,感知它們的勞動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培養尊敬勞動者,愛惜勞動成果的情感。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要求幼兒訪問父母,了解父母的工作情況。
2.知道"五一"國際勞動節的由來。
活動步驟:
1.出示父母的照片,介紹父母及父母的工作情況,啟發幼兒關注父母的工作。
1)教師簡要介紹自己父母或家人的工作情況。
2)啟發幼兒說說自己父母是怎樣工作的。
2.結合課本第8頁,指導幼兒閱讀并思考:
1)畫面上有許多叔叔、阿姨、它們是干什么工作的?;.教.案來自:快思老.師教.案網;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2)叔叔、阿姨的工作,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方便?
3)你還知道哪些勞動者?
3.組織幼兒討論:如果沒有叔叔、阿姨們的勞動,我們的生活將是怎樣的?
4..介紹"五一"國際勞動節。
5.啟發幼兒圍繞"如何為叔叔、阿姨、爸爸、媽媽祝賀節日"談談自己的想法。
6.組織幼兒組成不同的活動小組,如:做賀卡小組、排練節目小組等,為叔叔、阿姨、爸爸、媽媽祝賀節日做準備。
活動建議:
啟發幼兒沖廢舊的報紙、圖書上剪下喜歡勞動者得畫片,貼在課本上,說說他們勞動的特點。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