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9-13
這是將相和備課,是優(yōu)秀的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課時目標:
1、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愛國思想。
2、運用抓住人物言行研究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
3、有感情地朗讀人物語言描寫,通過朗讀感悟,初步體會和為貴的道理。
教學重點:
重點感受藺相如勇敢機智、顧全大局的性格特征。初步感受廉頗居功自傲、知錯就改的性格特征。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整體感知
1、揭題:這節(jié)課咱們繼續(xù)我們的歷史文化之旅,請大家齊讀課題。
2、交流:我們已經(jīng)預(yù)習了課文,老師想知道在這次歷史之旅中,你“遇”到過哪些人,“碰”到了哪些事,對課文有了哪些簡單了解。(板書:藺相如廉頗)
3、小結(jié):課文圍繞“藺相如”、“廉頗”這兩個人物,通過“完璧歸趙”“澠池會見”和“負荊請罪”這三個小故事,記敘了將相由“不和”到“和”的經(jīng)歷。
二、切入,直擊沖突處
1、文中有個句子讓我們感覺到了將相的不和,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把這個句子找出來。
2、出示句子:“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
3、自由讀句子,你讀出了什么?
4、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指導(dǎo)朗讀。(引導(dǎo)學生感受廉頗的氣量狹小、居功自傲、耿直爽快、英勇無敵的多維形象)
5、在老將廉頗看來,藺相如的官職做的比他大,就靠著一張嘴。對此你有什么看法?(板書:嘴?)
6、我們就來看看藺相如的這張“嘴”,看看這張“嘴”有何特別之處?
三、品讀,感受藺相如
(一)研讀“完璧歸趙”,感受“無我”
1、默讀文章第一部分,畫出“完璧歸趙”中這張“嘴”說了什么,是怎樣說的,讀了之后想想你有了怎樣的感受。
2、交流,找出藺相如說的話。(其中有個轉(zhuǎn)述句,要學生試著改為藺相如直接說的話。)
3、比讀一、三句:
出示句子:
藺相如想了一會兒,說:“我愿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那時秦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
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F(xiàn)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
⑴對比著讀一讀藺相如說的這兩句話,你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矛盾的地方嗎?(藺相如先對趙王信誓旦旦地承諾“一定把璧送回來”,現(xiàn)在卻對秦王說“腦袋和璧就一塊撞碎在這柱子上”,這是怎么回事?)
?、?ldquo;理直氣壯”什么意思?他為什么敢“理直氣壯”地威脅秦王?(引導(dǎo)學生感知藺相如有敏銳的洞察力,他看出秦王沒有以城換璧的誠意和十分喜愛和氏璧,體會藺相如的機智,持璧在手,底氣充足。)他不理直氣壯行嗎?
?、悄阌X得藺相如這個人怎么樣?
?、戎笇?dǎo)朗讀。你來“威脅”秦王試試看。
4、比讀二、四句:出示句子: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藺相如說和氏璧是無價之寶,要舉行個隆重的典禮,他才肯交出來。
?、盼覀冊賮韺Ρ戎x一讀藺相如說的這兩句話,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平涣?。(引導(dǎo)學生認識藺相如都是在騙秦王。)
⑶藺相如為什么要騙秦王呢?你讀出了什么?
⑷指導(dǎo)朗讀?,F(xiàn)在,我就是秦王,和氏璧在我手中,誰能從我這騙去?
5、品讀第五句:
出示句子:
藺相如進宮見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說:“和氏璧已經(jīng)送回趙國去了,您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決不失信。不然,您殺了我也沒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
?、抛x一讀,你又讀出了什么?
⑵“大大方方”怎樣理解?
⑶當藺相如“大大方方”地說完這番話,等待他的很可能是什么?為什么?
⑷面對強大而不講理的秦王,面對很可能到來的死亡,藺相如為什么能做到“大大方方”呢?(引導(dǎo)學生體會,已經(jīng)完成了趙王交給的任務(wù),不辱使命的藺相如此刻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蓙碓蹅円黄鸱怕曌x一讀,讀著讀著,立在你心中,站在你眼前的是怎樣的一個人?
6、討論:藺相如把生死都置之度外,他為的是什么?
7、小結(jié):為了保住國家的.利益,藺相如能夠忘卻個人的生死,讓我們記住,藺相如這個為了國家利益而“無我”的人(板書:無我)
?。ǘ┭凶x“澠池會見”,感受“無畏”
1、接下來,我們品讀“澠池會見”中的那張“嘴”,請大家自由讀文章第二部分,看看這時站在你眼前的又是一個怎樣的藺相如?
2、交流:這時站在我們眼前的又是一個怎樣的藺相如?你是從哪讀出來的?
3、出示句子:藺相如說:“您現(xiàn)在離我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yīng),我就跟您拼了!”
4、你從哪里感受到藺相如的勇敢無畏?
5、指導(dǎo)朗讀?,F(xiàn)在你就是機智勇敢的藺相如,你來逼逼不可一世的秦王。
6、思考:藺相如為什么再次把生死置之度外,用命去逼秦王擊缶?
7、師述:為了維護國家的尊嚴,藺相如能夠不顧個人的安危,讓我們記住,藺相如這個為了維護國家的尊嚴而“無畏”的人(板書:無畏)
8、齊讀。讓我們一起勇敢地逼逼秦王。
?。ㄈ┭凶x“負荊請罪”,感受“無私”
1、仔細讀讀“負荊請罪”中的這張“嘴”,從藺相如的話語中你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2、出示句子: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呀!”
3、“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把這個句子換個說法。
4、敢騙秦王、敢逼秦王的藺相如為什么要避著不如秦王厲害的廉頗呢?他到底怕什么?(引導(dǎo)學生認識“將相不和,趙國危矣”)
5、他時刻想到的是什么?
6、指導(dǎo)朗讀。
7、師述:為了保持國家的安定,藺相如時刻想到的是趙國、趙國,讓我們記住,藺相如這個為了保護國家的安定而“無私”的人吧。
8、我們再來看看廉頗的話,藺相如真的“就靠一張嘴”嗎?從這張嘴的背后你又讀出了什么?
9、師述:藺相如靠的那僅僅是一張嘴啊,他是以他的生命做代價去騙秦王,去逼秦王。盡管他沒有出入刀光劍影的戰(zhàn)場。但他用他的唇槍舌劍,他靠他的“無我”“無畏”“無私”為趙國保住了利益,維護了尊嚴,保持了安定!
四、回歸,感受廉頗
1、讀了“負荊請罪”這個故事,你對廉頗有了新的認識嗎?(板書:知錯就改)
2、“負荊請罪”什么意思?這里有個細節(jié)“脫下戰(zhàn)袍”,“戰(zhàn)袍”對將軍意味著什么?廉頗為什么要脫下這身象征著榮譽、身份和地位的戰(zhàn)袍?
3、廉頗為什么“負荊請罪”?(引導(dǎo)學生感受廉頗的愛國)
五、總結(jié),體會和為貴
1、因為愛國,戰(zhàn)功赫赫的廉頗將軍能負荊請罪,也因為愛國,勇敢機智的藺相如雖不怕秦王,卻處處避著廉將軍。因為他們知道,和則萬事興,和則國家強,和為貴啊?。ò鍟簮蹏?/p>
2、齊讀最后一句話。從此以后,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xié)力保衛(wèi)趙國。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過程中感受藺相如的機智勇敢、大局和大將軍廉頗顧全大局、知錯認錯等優(yōu)秀品質(zhì)。
2、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間的聯(lián)系3、認讀“璧、藺”等生字,會寫“趙、拒”等生字。
學習重難點:
了解“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的主要內(nèi)容,感受人物形象。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質(zhì)疑
1、出示課題。理解:“和”,就是和好。
2、質(zhì)疑激趣。看到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將”是誰?“相”是誰?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他們?yōu)槭裁春秃茫?/p>
二、初讀感知理清層次
1、簡介歷史背景。
2、檢查預(yù)習,質(zhì)疑問難。
3、速讀課文,思考:
?。?)本文講了幾個小故事?找出每個故事的起止,并用一個合適的小標題概括每個小故事的內(nèi)容。
?。?)討論交流:
本文講了三個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1—10)完璧歸趙。
第二個故事(11—15)澠池之會。
第三個故事(16—18)負荊請罪。
(3)明晰每個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三、深入研讀
1、你覺得廉頗和藺相如由和轉(zhuǎn)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課文中的那句話告訴了我們答案。
“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同學們請想一想,藺相如從一介布衣升為上卿,可謂平步青云,廉頗對此很不服氣,那么,他是怎么說的?”課件出示:“我廉頗功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來臺!”
?。?)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從廉頗的話中能讀懂些什么?(廉頗內(nèi)心的不滿和嫉妒……)
?。?)男生讀,指名讀
?。?)指導(dǎo)有感情地朗讀。
2、質(zhì)疑你是否也認為藺相如沒有什么能耐?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藺相如并不僅僅靠一張嘴,他是有能耐的。
3、學生自主研讀課文4、討論、交流、匯報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導(dǎo)入
1、說說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藺相如并不僅僅靠一張嘴,他是有能耐的。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指導(dǎo)。
3、讓我們跟隨藺相如一起來到秦國,親眼見證他的非凡才能吧
二、繼續(xù)研討
1、一起走進故事“完璧歸趙”課件出示:(1)“藺相如看這種情形,知道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就上前一步說:‘大王,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說著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①自由讀這段話,從中你發(fā)現(xiàn)了藺相如有那些過人之處?從哪里看出來的?預(yù)設(shè):“……我指給您看”難道和氏璧上真的有毛病嗎?藺相如為什么這么說?(這是有謀的表現(xiàn))“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他真的要裝撞嗎?(這是有勇的表現(xiàn))
?、隗w會藺相如在說這些話時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藺相如說的話。
2、在“澠池之會”上,藺相如又有哪些出色表現(xiàn),趙王就封他為上卿?課件出示:“藺相如一看秦王這樣侮辱趙王,生氣極了……藺相如也叫人記下來,所在澠池上,秦王為趙王擊缶。”
?、僮x讀這段話,想象當時的情境。
②從這里可以看出藺相如的什么特點?預(yù)設(shè):“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秦王被逼得沒法,只好為趙王擊缶。”──不畏權(quán)勢
二、角色體驗
1、導(dǎo)入:有一天,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錯誤,于是有了動人的“負荊請罪”這一幕。
2、學生齊讀:“他脫下戰(zhàn)袍,背上荊條,親自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老師想讓兩位同學來表演一下。
3、角色表演三、總結(jié)提升廉頗負荊請罪一直被后人傳為美談,如果當時圍觀的百姓看到了這動人的一幕,他們會說些什么?這件事傳到趙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們可能會說些什么?廉頗的屬下或藺相如的屬下看到大將軍廉頗負荊請罪,又有何感想?今天的你看到了這動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人相處的點點滴滴,又想說什么?請你任意選擇一個角色說一說。自由準備──同桌互說──指名說。同學們,一位功勛卓著,叱咤風云的老將軍,他能夠脫下戰(zhàn)袍,露著脊背,赤著腳,背上荊條,跪在相府門前認錯,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氣魄啊!所以,有句俗語叫:宰相肚里能撐船,將軍背上能插荊。三、課后延伸
1、學完了課文,請你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你喜歡哪個人物,為什么?
2、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去閱讀有關(guān)的書籍,了解一下后來秦國滅了六國,趙國也包括在內(nèi)。那么趙國后來怎么也逃脫不了被滅亡的命運呢?
設(shè)計理念
《將相和》一文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組成。從故事中我們可知,兩人物既有個性,又有共性。個性品質(zhì):藺相如的機智勇敢、臨危不懼、顧全大局等,廉頗的知錯就改等。共性品質(zhì):他們都以國家利益為重,愛國。個性的品質(zhì)學生容易把握,共性品質(zhì)學生把握還是有一定難度。為此,我把豐滿人物形象作為本課教學的最終目標,摒棄對課文內(nèi)容、故事情節(jié)的繁瑣分析,將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讀、悟、演,去豐滿人物形象,領(lǐng)悟人物的個性品質(zhì)和共性品質(zhì)。這一過程充分體現(xiàn)語文學習的趣味性、主體參與性和創(chuàng)造性原則。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0個生字,能正確的讀寫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的愛國思想和他們各自的美好品質(zhì)。
4、領(lǐng)悟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nèi)在連系。
教學重點:
有感情朗讀,體會人物的美好品質(zhì),受到思想教育。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將相不和的原因。
教學課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新課
(板書課題)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的這一課,雖然只有三個字,卻包含了兩個人物,三個小故事。你們能從標題中看出是哪兩個人物嗎?(學生自由發(fā)言)那么將相各指誰?和又是什么意思呢?讓我們讀文去看看吧!
二、自讀自悟,了解故事內(nèi)容
(1)出示閱讀提示:
1、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試給文中的三個小故事加一個小標題,想想三個故事之間的聯(lián)系。
3、提出你感興趣的問題或不懂得問題準備組內(nèi)討論。
?。?)學生自讀課文,在文中作標注。
三、交流自學情況
?。?)檢查讀文,糾詞正音。
(2)交流三個小故事所加小標題: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
?。?)學生現(xiàn)在小組內(nèi)交流提出的不懂的問題,初步解決一部分問題,留出有價值的問題和難以解決的問題,班內(nèi)交流。
?。?)教師同學生共同分類歸納重點問題:
1、完璧歸趙
秦王沒有得到和氏璧怎么會心甘情愿的讓藺相如回國?
2、澠池之會
藺相如為什么逼秦王擊缶?
秦王擊缶后為什么不敢拿趙王怎么樣?
3、負荊請罪
藺相如為什么要避讓廉頗?
廉頗至藺相如門上請罪時為什么要脫下戰(zhàn)袍,背上荊條?
四、布置作業(yè)
要求學生精讀課文,勾畫重點問題答案,為下一節(jié)課的匯報做準備。
第二課時
一、導(dǎo)入
這節(jié)課讓我們再一次走進廉頗和藺相如,讓我們感知古人的機智和風度。
二、再一次出示重點問題提示:
引導(dǎo):你最喜歡文中的哪個小故事?練習多讀讀,自由結(jié)組,解決故事中的問題。
三、圍繞你喜歡故事中的哪個人物,說說為什么?這一話題,交流討論并指導(dǎo)朗讀。
?。?)藺相如:機智勇敢。熱愛祖國。胸懷寬廣。顧全大局。
(2)廉頗:英勇善戰(zhàn)。熱愛祖國。知錯就改。
?。?)要求學生想全理由,組織好語言。
?。?)指導(dǎo)學生朗讀藺相如和廉頗的相關(guān)語句。
重點語句:
1、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的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
2、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呀!
四、總結(jié)
《將相和》中,藺相如和廉頗使兩個同樣熠熠生輝的人物,他們的故事流芳千古,傳為佳話,讓他們身上的這種優(yōu)秀品質(zhì)在我們的身上發(fā)揚光大吧!
第三課時
一、出示掛圖負荊請罪,觀察想想:廉頗到藺府負荊請罪會怎么說,怎么做呢?藺相如又會如何做和說呢?
1、學生自己練習說一說。
2、把負荊請罪的結(jié)尾補充豐滿,寫一個片斷。
3、讀習作,師生評議。
二、編排課本?。?/p>
1、選擇一個小故事,試演。
2、師生品評
三、布置作業(yè)
1、抄寫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選做)有條件的學生看看表現(xiàn)將相和內(nèi)容的戲曲的錄像、錄音。
本課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線索,通過《完璧歸趙》《澠池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經(jīng)過,寫了將相之間由和到不和再到和的經(jīng)過;贊揚了藺相如的機智勇敢、以國家利益為重也贊揚了廉頗的勇于改過的精神,贊頌了他們的愛國思想。課文人文思想豐富,作者刻畫的人物形象生動,是對學生進行閱讀訓(xùn)練,學習寫法的好范例。
關(guān)于教學目標
本課篇幅較長,內(nèi)容豐富。本著簡簡單單教學的原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shè)計出于如下考慮:
1、理解詞語:理屈詞窮、絕口不提、理直氣壯、允諾、完璧歸趙、無價之寶的意思。在學習中積累詞語是語文學習的必須,為了有效地達成積累的目標,這節(jié)課選擇這些詞語來作為重點理解的對象是由于它們是常用詞,也是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關(guān)鍵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第一、二個故事。理解《完璧歸趙》《澠池會》的內(nèi)容體會主人公機智勇敢和愛國思想。
3、讀是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最有較手段和途徑。對于本文的人物表現(xiàn),也只有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才能真正體會其機智勇敢、愛國思想。
4、課文由三個故事組成,這樣課文就顯得長,要在一個課內(nèi)完成對三個故事的學習有一定的難度,也由于這三個故事中,前兩個是第三個故事的因,這兩個故事有一定的統(tǒng)一性,所以這節(jié)課安排學習《完璧歸趙》《澠池會》。
5、學習抓住人物動作、語言表現(xiàn)人物的方法。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要讓學生中學習中學讀學寫。本文是寫人文章,展現(xiàn)人物的品質(zhì)突出,是學生學習寫人的好例子,所以學習目標中設(shè)置了學習抓住人物動作、語言表現(xiàn)人物的方法。以完成閱讀教學的使命。
關(guān)于教學重難點
1、重點:閱讀教學從讀入手,以讀解文,學習本文也不能例外。文中主人公的優(yōu)秀品質(zhì)是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有利內(nèi)容,所以本課設(shè)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完璧歸趙》《澠池會》的內(nèi)容,體會藺相如的機智勇敢和愛國思想為教學重點。
2、難點:秦王叫趙王鼓瑟并記錄下來,這是對趙王本人的也是對整個趙國的侮辱,關(guān)于這一點,表面看起來沒有什么,學生一下子可能不能明白。
關(guān)于教學策略
1、本課文長容量大,為避免繁瑣教學,面面具到,這節(jié)課圍繞主人公的活動為中心,通過對主人公的動作、語言的描寫內(nèi)容進行讀、思,去理解內(nèi)容,體會人物思想。
2、讀在語文教學中是目地,是手段,是途徑。本節(jié)課以讀為主,引導(dǎo)學生在讀中理解、體會。在這里有學生的默讀、個人朗讀、集體齊讀;有理解性的悟讀,有表達性的展讀。
3、引導(dǎo)學生學會提問。提問可以幫學生更好讀書,學會提問也是學習課文的方法之一。在這節(jié)課里,分別在兩個故事的學習中讓學生提問,再引導(dǎo)學生討論,從而進一步理解課文,感受人物思想。
4、學習寫法。語文教學的最終目地是讓學生會讀會寫,從文中學寫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wù)之一。這節(jié)課的寫法學習是潛化在從動作、語言這兩方面體會人物思想的過程中的。
關(guān)于板書設(shè)計
1、為體現(xiàn)簡約,本課的板書設(shè)計以詞語面貌出現(xiàn),內(nèi)容包括課題、事件、人物、思想,文章的寫法及相關(guān)的符號。
2、板書的內(nèi)容展示了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要領(lǐng)悟的人物思想,要學習的寫作方法,這些都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3、板書中的符號提示了各部分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直觀明了。
總之,板面設(shè)計簡潔、直觀、內(nèi)容豐富。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