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4-26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大班社會活動世界各地的朋友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設計背景,活動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知道世界上有不同的人種,住在地球上的人們是一家,感受不同的民族文化,并有繼續了解的興趣,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社會活動課,快來看看世界各地的朋友教案吧。
活動設計背景
一天,我帶我們班的孩子在草坪上玩,突然一個其他學校的黑人外教從外面經過,有個小朋友大聲喊道“快看!那個人好黑哦!好像鬼哦!”大家都圍了過去,爭先恐后地看、、、“他是非洲來的,黑不溜秋的,真難看!”我聽到有小朋友在議論,黑人老師和藹的笑了笑離開了。我覺得我們班的孩子從各種渠道可能基本知道他是非洲人,但對世界上其他人種太缺乏了解,嘰嘰喳喳地討論太沒有禮貌,我覺得他們都是大班的孩子了,有必要清楚知道世界上的三大人種,要讓他們了解大家雖然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但都是同一個地球上的好朋友,要相互幫助,相互尊重。
所以,我準備了一堂地理知識廣泛的社會課《世界各地的朋友》,想給孩子呈現一個更廣闊的世界。地理知識對大班的孩子來說枯燥、深奧,得提陳出新的想出新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孩子掌握。在我們園長的提點下,我決定用旅行游戲的方式來上課,孩子是最喜歡游玩的,旅行中的所見所聞是孩子記憶最深刻的,這樣的教學方式可能讓孩子收獲良多。
活動目標
1、知道世界上有不同的人種,住在地球上的人們是一家。
2、感受不同的民族文化,并有繼續了解的興趣。
3、讓孩子了解亞非歐三大洲的不同生活習性。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孩子了解亞非歐三大洲的生活習性,感受不同的民族文化。
難點:如何讓課堂生動活潑,讓孩子掌握活動目標。
活動準備
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多的知識,我上網收集了很多關于亞非歐三大洲的圖片和音樂舞蹈視頻。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旅行嗎?”
幼:“喜歡”
師:“今天,小朋友們要跟著導游老師,一起乘坐一輛特殊的火車去環球旅行。小旅客們,請拿好行李檢票上車,因為我們乘坐的是特殊的火車,車速會比較快,請系好你的安全帶。”
嗚···轟隆 轟隆···
2、旅行游戲中,初步了解美洲(北美、南美)南極洲和大洋洲。
① 小旅客們,今天我們到達的第一站是北美洲,這是一個多湖的大陸,氣候復雜多樣,礦物資源豐富,是一個工業發達的地區。請大家看一下地圖上的北美洲是什么顏色的?(淺綠帶白色)因為北美洲靠近地球最北最寒冷的北冰洋,所以會很寒冷,居住的人也比較少。
② 緊接著,我們來到了臨近北美洲的南美洲,這是一個多瀑布、濕潤多雨的大陸,氣候干燥,是一個工業和農業都交發達的地區。而它由于在赤道上,比較暖,居住的人也比北美洲的人多。
現在我們一般統稱北美洲和南美洲為美洲,所以它們是挨在一起、相親相愛的兄弟。
③ 小旅客們,請坐好了,我們來到了地球的最南端—南極洲。這里長期都被冰雪覆蓋,非常寒冷,我們趕緊穿上羽絨服,戴上帽子和手套,保護好自己,以免感冒。因為這里太冷了,根本就沒有人居住,所以地圖上顯示的是淺粉色。而這里卻有小旅客們很喜歡的動物——企鵝和海豹。我們一起給它們打個招呼吧!
④ 我們渡過了太平洋,來到了大洋洲。它擁有很多島嶼,氣候比較異常,是世界上最小、人口最少的一個洲。
3、重點了解非洲、歐洲、亞洲三個大洲。
① (背景音樂:非洲鼓點)小旅客們,請坐好了!我們現在渡過了印度洋,來到了世界上最熱的一個洲—非洲。我們趕緊換上涼快的夏裝,因為它剛好在赤道上,處于熱帶地區,常年接受猛烈的陽光,所以這里的人皮膚都被曬成黑色,而地圖上呈現的是淡紫色。
放映非洲人圖片,幼兒觀察他們的穿著和膚色(黑種人)。
放映非洲景點圖片,介紹非洲著名的景點:撒哈拉沙漠、金字塔、獅身人面像。
放映非洲人生活習性的圖片,介紹非洲人大部分是原始部落,他們是直接用手抓食,主要吃玉米磨成粉后做的食物和雞肉、羊肉、牛肉居多。
播放非洲代表性舞蹈視頻:阿拉伯風格舞和肚皮舞。介紹非洲的文化: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只要一同到鼓點和樂曲就會扭動身體,表演起來,我們稱它為“一個熱情奔放的歌舞之鄉”。
你看,熱情的人們正在邀請我們,一起舞蹈吧!
②(背景音樂:意大利歌劇) 我們現在離開非洲,經過地中海,來到了人口密度最大的一個洲—歐洲。這里以平原為主,氣候溫和,適合牧草生長,所以地圖上顯示出淺桔色。
放映歐洲人的圖片,觀察他們的穿著和膚色(白種人)。
放映歐洲景點圖片,介紹歐洲的著名景點:法國的凱旋門、瑞士的阿爾卑斯山。
放映歐洲人生活習性圖片,介紹歐洲人非常注重禮儀,熱情有禮貌,用餐時會使用刀叉,右刀左叉。主要吃牛羊肉制品、奶制品和新鮮的蔬菜水果。
播放歐洲代表性舞蹈視頻:愛爾蘭舞蹈(踢踏舞)、芭蕾舞。介紹歐洲的文化:比較崇尚宗教信仰,喜歡到教堂里去祈禱參拜。
我們一起來學學這個有趣又有節奏的踢踏舞吧!
③ (背景音樂:亞洲雄風)離開歐洲,我們來到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一個洲,也是擁有人口最多的一個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自然資源豐富。地圖上顯示的是綠色。
“有誰知道亞洲地圖里這個桃紅色的地方是哪里啊?”
“原來我們中國是屬于亞洲的。”
放映亞洲人的圖片,觀察他們的穿著和膚色(黃種人)。
放映亞洲景點圖片,介紹亞洲的著名景點:北京的長城、天安門、世界上最高的山—喜馬拉雅山。
放映亞洲人生活習性的圖片,介紹亞洲人會使用筷子、勺子,以米飯、面食為主,配上水果、蔬菜、豆類、奶制品等。
播放亞洲代表性舞蹈視頻:民族舞(秧歌)、朝鮮舞。介紹亞洲的文化:崇尚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喜歡到寺廟念經拜佛。
我們隨著音樂在我們美麗的國土上盡情舞蹈吧!
4、討論小結。
小旅客們,我們的環球旅行就要結束了!今天我們知道了世界上不止住著我們黃皮膚的人,還住著黑皮膚和白皮膚的人,大家都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但我們都是生活在地球這個大家庭里,應該相互尊重、相互幫助。
今天,跟著導游老師玩得開不開心啊?以后有機會我們再一起去旅行,現在就請大家打開安全帶,拿好行李回家吧!再見!
教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圖片、音樂、視頻不能同時播放,整個過程我又要講解又要隨時轉換,花費的時間太多,而前面簡介美洲、南極洲的時候我說得太多,浪費了很多時間,后面時間不夠用時,我在總結時過于簡單,沒有結在點上。而孩子可以很快的區分出我們黃種人和黑種人、白種人穿著、外貌、膚色的相同與不同,這一點是比較讓我欣慰的;孩子們是掌握了第一個活動目標。整堂課,我講解的內容太多,讓孩子發言的時間太少,而且,一直以來我上課時的引導語言都有過多的“是不是?好不好”死板的提問讓孩子很被動呆板地回答。我上課時一直注意這個問題,也在思考怎樣去解決我在上課時的這種錯誤引導,孩子親自參與表達的內容可能比我死板灌輸的內容更容易牢記。課堂上的互動氣氛還可以,孩子們對我這種旅行游戲的上課方式還比較有興趣,但沒有達到我預想的效果,可能是與我錯誤的提問方式有關。我必須多聽課多學習,去看看別人是怎么引導孩子積極發言。
課后,老師們對我的課還是比較認可,只是覺得本節課的重點應該在讓孩子區分黑白黃三個人種的外貌特征,這點我忽略了。然后就是介紹民族文化時內容太花哨,孩子在觀看舞蹈視頻時興趣正濃就馬上換內容,不能有效地控制孩子的情緒。我如果再上一次這節課,我想我會把主動權交給孩子,盡量讓孩子觀察后表達,自己只是起一個提點的作用;每個洲只介紹一個舞蹈,給孩子時間自主活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