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學前兒童感知覺的發展的PPT課件這個PPT共25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感知覺的概念,學前兒童感知發展的趨勢,兒童觸覺的發生,口腔的觸覺,手的觸覺探索,學前兒童視覺的發展等,歡迎點擊下載。一、感知覺的概念
感覺: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
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的整體(或綜合)的反映。
(三)感覺與知覺的關系
區別:感覺是對個別屬性的反映,知覺是對整體(事物全貌)
的反映。
聯系:
1、都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反映。
2、感覺是知覺的基礎,沒有感覺就沒有知覺。
3、人總是以知覺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感覺成為知覺
的組成部分存在于知覺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覺。
一、學前兒童感知發展的趨勢
(一)感知的分化日益細致
(二)感知過程趨向組合和協調
(三)感知過程概括化和系統化
(四)感知過程的主動性不斷加強
(五)感知過程的效率不斷提高
二、學前兒童感知發展的主要階段
(一)原始的感知階段
(二)從知覺的概括向思維的概括過渡階段
(三)掌握感知標準和觀察方法階段
學前兒童觸覺的發展
觸覺是學前兒童認識世界的重要手段。
觸覺是膚覺和運動覺的聯合。
一、兒童觸覺的發生
兒童從出生時起就有觸覺反應,天生的無條件反射,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抓握反射等等,都可以說是觸覺的表現。
新生兒最初的無條件反射
?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
接觸兒童的嘴唇,就引起吸吮動作。吸吮反射是最強的反射之一,當新生兒開始吸吮時,其他活動都會被抑制。
?強直性頸反射(tonic neck reflex)
當新生兒躺著時,把他的頭轉向左側或右側,就會伸出與頭轉向一致的那個手,而把相反方向的手臂和腿蜷曲起來,仿佛擺出擊劍者的姿勢。實際上,這是嬰兒吃奶最好的姿勢。這個反射越在生后兩至三個月消失。
?巴賓斯基反射(babinski reflex)
輕輕地抓或刺激兒童的腳心時,就引起腳趾向上張開的動作。以后(約在8、9個月時)這個反射就逐漸消失了。
?抓握反射(grasping reflex)又叫達爾文反射
物體接觸手掌時就握住不放,甚至可以懸掛起來。大約到第二個月時,這個反射就消失了。
?摩羅反射(moro reflex)又叫驚跳反射
當新生兒突然失去支持或受到大聲刺激時常常表現為驚恐狀態,如雙臂伸開,又迅速收回胸前,緊握拳頭等,這個反射約在出生后四個月消失。
?游泳反射 (swimming reflex)
托住新生兒的腹部,他就會做出像游泳樣的動作。這種反射可能也是種系發生過程中遺傳下來的,與個體在母體內的液態環境有關。這種反射約在生后6個月以后消失。
二、口腔的觸覺
對物體的觸覺探索最初是通過口腔的活動進行的手的觸覺探索。
通過口腔的觸覺探索可以進行學習。
整個人生第一年,嬰兒的口腔觸覺都是一種探索手段。
問題
“小朋友的手有四兩糖”,為什么幼兒總是喜歡咬手指等物品呢?
擴展知識:口唇期(弗洛伊德)
三、手的觸覺探索
(一)手的本能性觸覺反應
(二)視觸的協調
(三)聽覺和觸覺的協調: 嬰兒期也已經出現聽覺和觸覺的協調。
學前兒童視覺的發展
一、視敏度的發展
視敏度是指精確地辨別細致物體或遠距離物體的能力,也就是發覺對象在體積和形狀上最小差異的能力。即一般所謂視力。
整個學前期,兒童的視力不斷增長。1-2歲兒童的視力為0.5到0.6,3歲時視力達到1.0,4-5歲后視力趨于穩定。
二、顏色視覺的發展
(一)顏色視覺的出現
顏色視覺是指區別顏色細微差異的能力,也稱辨色力。
4-8月表現出喜歡亮度大,而不喜歡暗色;喜歡光波長的“溫暖色”,不喜歡“冷淡色”。
(二)幼兒顏色視覺的發展
幼兒期,兒童區別顏色細微差異的能力繼續發展。
幼兒顏色視覺的發展,更主要在于顏色視覺與掌握顏色名稱的聯系。
紅、白、黑、黃、綠、藍、橙、紫
學前兒童聽覺的發展
一、兒童聽覺的發生
(一)胎兒的聽覺反應
(二)新生兒聽覺的發生
(三)聽覺發生的指標
大動作反應、機體內部變化、 “習慣化”與“去習慣化”
二、兒童聽覺和視覺的協調活動
三、幼兒聽覺的發展
在掌握語言、接觸音樂環境的過程中,學前兒童的聽覺不斷發展。
兒童聽覺的個別差異很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