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PPT課件這個PPT共25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學前教育的產生和發展,我國學前教育概述等,歡迎點擊下載。對學前教育的
認識和理解
第二章 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 第一節 學前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一、學前教育的含義
第二章 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 第一節 學前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一、學前教育的含義
學前教育是以零歲到入學前的兒童為對象的教育
廣義學前教育指一切能對學前兒童發展產生影響的教育活動。
狹義學前教育是指由專門的學前教育機構實施的, 根據社會的要求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和需要, 對學前兒童實施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 使之能夠在體、智、德、美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活動的總和。
第二章 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 第一節 學前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二、學前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1. 學前教育的產生
教育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 并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
第二章 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 第一節 學前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二、學前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2. 學前教育的發展
( 1 ) 原始社會時期的幼兒教育基本特征:
◎兒童公有、兒童公育,即性質是公共的。
◎原始部落的老人是原始社會兒童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擔者
◎教育水平是原始的,教育還未從生產中分化出來,目的不明確,主要是維持個體,保持種族。
◎原始社會兒童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多方面的,是兒童與日后將要進行的生產、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
◎原始社會兒童的教育手段是口耳相傳,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教育的方法。
第二章 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 第一節 學前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二、學前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 2 ) 古代社會的學前教育
古代沒有嚴格的按年齡分期 與知識深淺劃階段的學校教育體系,只有小學 與大學的劃分,小學沒有統一的教育體系,只有民間自辦的小學或宮廷辦的宮廷小學,對兒童 入學年齡的規定不一。多數教育是在家完成。
宮廷兒童教育的核心就是對未來帝王的教育,所培養的君主合格與否,會影響到國家的命運,因為中國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決定國君的權力至高無上。從太子、王子幼小時起就加教誨,設置保傅之職,目的就是為他們自幼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說到底,宮廷兒童教育是為了維護皇姓家族的統治地位和權利,但這個特殊的帝王家庭,對太子、王子教育的好壞,又往往要影響國家的安危,國民的生計,一個有良好道德和文化水準的帝王,總會利國利民。所以,宮廷兒童教育,盡管它也是一種特殊的家庭教育,它卻具有國家的意義。
第二章 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 第一節 學前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二、學前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 3 ) 近代社會的學前教育
與古代教育相比, 近代教育不僅要培養統治者, 還要快速、大量地培養有文化、懂技術的勞動者。因此, 教育的內容與形式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產生了專門的學前教育機構。
第二章 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 第一節 學前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二、學前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 4 ) 現代社會學前教育發展的特點
確立了學前教育在終身教育中的地位;
學前教育理論得到長足的發展;
學前教育法律、法規日益健全;
學前教育機構類型多樣化;
重視學前教育與家庭和社區教育的聯系。
三、學前教育思想的發展(四個代表人物)
1.盧梭的自然主義學前教育思想
盧梭——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和教育思想
家。認為“教育應該回到自然,適應自然(“自
然”指兒童的天性)” 、“兒童有他們特有的思想、
看法和感情……”、因此,他要求教育者最好做
一個“導師”,而不是“教師”。
第二章 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 第一節 學前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三、學前教育思想的發展
3. 蒙臺梭利的學前教育思想
蒙臺梭利——意大利著名的兒童教育家。她最初的職業是精神科的醫生,負責研究和治療身心有缺陷的孩子和精神病患兒等特殊兒童,并創造了一套教育訓練方法。后因受盧梭和福祿貝爾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影響,對她原有的教育方式進行改良,通過對3-6歲的幼兒各種感官教育訓練,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感覺教育在蒙臺梭利教育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她認為學前兒童正處于感覺發展的敏感期, 如果不讓兒童進行充分的感覺活動, 使其感覺能力得到發展, 長大以后不僅難以彌補,而且還會使其整個精神的發展受到損害。
第二章 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 第一節 學前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三、學前教育思想的發展
4. 陳鶴琴的教育思想
陳鶴琴——浙江上虞人,畢業于清華大學,后赴美留學,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碩士學位;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幼兒教育實驗中心———南京鼓樓幼稚園及幼兒教育師資培養體系。
第二章 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 第二節 我國學前教育概述
一、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簡況
1. 封建社會
在近代社會以前, 我國的學前教育基本上是在家庭中完成的。
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湖北武昌建立湖北武昌幼稚園(后改名為蒙養院)中國第一個學前教育機構
第二章 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 第二節 我國學前教育概述
一、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簡況
2. 近代社會
辛亥革命后, 我國進入到半
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學前
教育也呈現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特有的特點。當時, 幼稚園絕大部分是為有錢人服務的。為適應戰爭和生產、生活的需要, 解放區出現了許多各種類型的托幼機構。有專門招收烈士子女的保育院, 有招收干部子女的托兒所等。在教育理念上, 保教工作者提出了“一切為了孩子,一切為了前線” 的口號。
第二章 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 第二節 我國學前教育概述
一、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簡況
3. 新中國成立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 恢復和建立了各級學前教育組織機構, 頒布和制定了一系列關于學前教育的指導性文件和法律法規, 如《幼兒園教育綱要》等。
第二章 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 第二節 我國學前教育概述
一、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簡況
3. 新中國成立后
學前教育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與此同時, 新時期的幼教工作者還改變了以往只注重保育和教育兒童, 不注重教育科研的傾向, 大力加強了學前教育科學研究工作, 使學前教育走上了科學化、規范化的軌道。
第二章 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 第二節 我國學前教育概述
二、我國學前教育的性質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試行, 以下簡稱《綱要》) 在總則的第二條里明確指出了我國學前教育的性質, 即: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
第二章 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 第二節 我國學前教育概述
三、我國學前教育的任務
1. 托兒所的任務
發展0-3歲嬰兒的基本動作,進行適當的體格鍛煉,增強抵抗力,控制傳染病,降低常見病發病率,維護嬰兒的健康,促進身心發展;
培養正確的衛生習慣,如飲食、睡眠、盥洗、衣著等;
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和初步運用口頭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發展智力,豐富其感性經驗,初步培養其對周圍事物積極探索的興趣;
初步進行友愛、禮貌、誠實、勇敢等品德教育,培養其活潑開朗的性格;
以嬰兒能接受的方式進行初步的藝術熏陶,萌發幼兒感受美的情趣。
第二章 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 第二節 我國學前教育概述
三、我國學前教育的任務
2. 幼兒園的任務
1. 我國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
2. “雙重任務”是我國學前教育機構的一大特色:幼兒園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幼兒園同時為家長參加工作、學習提供便利條件。
因此,“一切為了孩子,方便、服務于每一位家長”是學前教育工作者應盡的職責。
第二章 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 第二節 我國學前教育概述
四、新時期我國學前教育的目標
1.學前教育目標制定的依據
(1)教育目的
《教育法》規定,我國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和需要。
第二章 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 第二節 我國學前教育概述
四、新時期我國學前教育的目標
2.學前教育目標的內容
1)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2)發展幼兒智力,培養正確運用感官和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進對環境的認識,培養有益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培養初步的動手能力。 3)萌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愛科學的情感,培養誠實、自信、好問、友愛、勇敢、愛護公物、克服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行為和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4)培養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
第二章 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 第二節 我國學前教育概述
五、新時期我國學前教育的原則
1. 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和合法權利的原則
2. 促進兒童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原則
3. 堅持正面教育的原則
(1)當孩子出現某些行為時,保育員應該及時對行為好的方面進行表揚和鼓勵,使之得到強化;
(2)多運用榜樣、正面引導等方式與兒童交往,避免使用挖苦、諷刺、說反話等消極的教育方法;
(3)當孩子出現某些行為問題時,要耐心細致的幫助其分析問題的原因和后果,幫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給孩子改正錯誤的機會。
第二章 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 第二節 我國學前教育概述
五、新時期我國學前教育的原則
4. 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的原則(有差別的教育)
5. 整體性的原則
6. 游戲性的原則
7. 保教合一的原則
第二章練習題
1、學前教育是( )的基礎。
A、基礎教育 B、學校教育 C、小學教育 D、社會教育
2、( )在蒙臺梭利教育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A、整個教學法 B、兒童中心論 C、五指活動 D、感覺教育
3、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是:( ),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A、配合幼兒游戲 B、幫助家工照顧孩子
C、經濟利益 D、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
第二章練習題
4、實行保育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同時為幼兒家長安心參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便利條件是( )
A、幼兒園的任務 B、幼兒園的教育任務
C、托兒所的任務 D、托兒所的教育任務
5、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織部分,是我國( )的奠基階段。
A、學校教育 B、終身教育
C、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 D、全國教育
6、( )反對壓抑人性,讀死書、死讀書的舊教育,提出了“活教育”的理論。
A、蒙臺梭利 B、福祿貝爾 C、歐文 D、陳鶴琴
第二章練習題
1、( )在20世紀50年代,我國的學前幼教工作者改變了以往了以往只注重保育和教育幼兒,不注重教育科研的傾向。
2、( )托兒所的保教工作應該貫徹“以保為主,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結合”的思想。
3、( )在近代社會以前,我國有學前兒童大都在家庭和日常生活中接受啟蒙教育,學前教育長期處于自然的狀態,發展十分緩慢。
4、( )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5、( )不管按哪種分法,每個幼兒園都應該把國家制定的幼兒園教育目標層層分解,逐步具體化,最終把目標落實在兒童的發展上。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