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語言教育PPT課件這個PPT共75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幼兒語言發展與語言教育,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觀,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目標等,歡迎點擊下載。幼兒園語言教育
討論交流:
語言從何而來?
大腦皮層的功能分區
學前兒童語言的獲得理論
后天環境論
先天決定論
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論
在您的幼兒園,一般是如何進行幼兒語言教育的?
您認為什么是幼兒園語言教育?
第一章 幼兒語言發展與語言教育
第一節 幼兒語言發展與全面發展的關系
一、幼兒語言發展與認知發展
1、加深和鞏固幼兒初步形成的概念
2、知道并參與認知加工過程
3、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人腦的進化史
“語言能夠加深和鞏固幼兒初步形成的概念”,表現在:
(1)借助詞來命名,即用詞表示事物的名稱、形態、習性等;
(2)借助語言發現事物之間的異同點;
(3)借助語言獲得新的概念。
“語言能夠指導并參與認知加工過程”體現在:
(1)語言的產生和發展豐富了幼兒認知的范圍;
(2)語言的概括和調節作用使幼兒的認知加工逐步具有隨意性和自覺性;
(3)語言的指代意義和中介作用使幼兒逐步豐富了間接經驗,語言直接參與和促進了理解、判斷和推理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語言能夠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體現在:
(1)幼兒的語言發展直接導致某些自造概念的出現。
(2)幼兒的語言發展使幼兒創造性的運用語言成為可能。
二、幼兒語言發展與社會性發展
1、提高社會交往能力
2、促進幼兒道德發展
第二節 幼兒語言發展的過程
學習目標:
理解掌握語言發展期幼兒語言發展的規律。
理解語用技能。
了解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發展。
嬰幼兒語言獲得的規律
1歲前:前語言期
9個月-2歲:理解語言的關鍵期
2-4歲:表達語言發展的關鍵期
3-4歲:語音發展的飛躍期
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
幼兒由于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發音器官和聽覺器官的調節、控制能力相對較差,所以他們有些音發得還不夠準確和清晰。此時是他們語音發展的關鍵期。這時的幼兒已經能聽懂日常生活用語,會向別人表達自己基本的想法和要求,只是語句不夠完整,有時會出現時斷時續的現象。他們對詞義的理解比較表面化和具體化。
一、前語言發展
兒童的前語言階段,是一個語音核心敏感期,圍繞語音,兒童發展三個方面的能力: 1.前語言感知能力的發展(辨音能力的發展) 辨音水平(0—4個月)→辨調水平(4—10個月)→辨義水平(10—18個月)
2.前語言發音能力的發展
單音發聲階段(0—4個月)→音節發聲階段
(4—10個月)→前語詞發聲階段(10—18個月)
3.前語言交際能力的發展 產生交際傾向(0—4個月)→學習交際“規則”(4—10個月)→擴展交際功能(10—18個月)
二、語言發展
1.語言形式的獲得
(1)語音的發展 學前兒童的語音發展可以從語音的辨別、發音能力的發展和語言意識的產生3個方面來考察。 A、語音辨別能力的發展。一般而言,這一時期兒童語音辨別主要表現在對母語音位的區別性特征的獲得方面。
B、發音能力的發展。兒童正確發音一般比準確辨別音位要困難,發音能力的發展也晚于辨音能力的發展。有研究表明,漢語兒童到4歲時,基本掌握母語的全部語音。 C、語音意識的產生。語音意識是指兒童自覺地辨別發音是否正確,自覺地模仿正確發音,并自覺地糾正錯誤的發音的一種能力。這種語音意識主要表現在:能評價別人發音的特點,指出和糾正別人的發音錯誤;能夠有意識并自覺調節自己的發音。2~3歲兒童開始出現語音意識。
(2)語法的獲得——主要考察兒童句子的獲得與發展
兒童語法結構的獲得大致呈以下的規律: A、從混沌一體到逐步分化(如:“媽媽”一詞可能表示要母親做什么事情,也可能表達情感); B、從不完整到逐步完整,從松散到逐步嚴謹; C、由壓縮、呆板到逐步擴展和靈活
2.語言內容即語義的獲得
兒童語義的發展是指兒童對詞、句子和語段3個語言結構層次在理解上的發展和獲得。兒童語義的獲得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根據當前的語境和已有的經驗猜測語詞的意思,最初的猜測通常是不全面或不正確的。
②對語義的理解經歷理解詞或句子所表達的基本語義關系,理解語言的實用意義和理解句子的各個語詞的含義等幾個階段。兒童獲得詞義要比獲得語音、語法更加復雜,可以說,對詞義的獲得貫穿人的一生。
3、語用技能的獲得
語用技能是指運用恰當的、社會可接受的言語表達方式去適應不同的情境,以達到一定的目的的語言交際能力。
主要表現為兒童如何運用適當的語言形式表達自己的交往傾向,如何運用適當的策略開展與他人的交談,如何根據不同情境的需要運用適當的方法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學前兒童的語用技能可以從語言操作能力、對交際外在環境的感知能力和心理預備能力三個方面來進行考察。
第二章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觀
一、完整語言教育觀
完整語言:即聽、說、讀、寫四方面緊密結合和協調發展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目標、內容、活動過程應該是完整真實的、形式多樣的
二、整合教育觀
整合語言教育觀念是指把兒童語言學習看成一個整合的系統,充分意識到兒童語言發展與其他智能、情感等方面發展是整合一體的關系
語言教育目標、內容、方式的整合
(三)活動教育觀: 是指以活動的形式來組織學前兒童語言教育過程,幫助學前兒童學習語言
1 、提供學前兒童充分操作語言的機會
2 、通過多種形式的操作,促進兒童語言的 發展
3 、注意發揮學前兒童在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和教師在活動中的主導作用
幼兒園語言教育——目標
主要問題
幼兒園語言領域課程的總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對其總目標描述:
提高幼兒語言交往的積極性、發展語言能力。
具體目標
1)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3)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5)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即傾聽、表述、欣賞文學作品、早期閱讀
傾聽能力
傾聽能力的年齡班目標
表述能力
表述能力的年齡班目標
欣賞文學作品能力
欣賞文學作品能力的年齡班目標
早期閱讀能力
早期閱讀能力的年齡班目標
制訂教育活動目標的原則
幾個關鍵問題
3.2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內容
確定幼兒園語言教育內容的依據
1、依據語言教育的目標
2、依據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
3、依據兒童語言發展的特點
3、依據兒童新舊語言經驗的特點
二
1、專門的語言教育內容
談話
講述
文學作品學習活動
早期閱讀
2、滲透的語言教育內容
日常生活
人家交往
游戲活動
學習活動
專門的語言教育內容與滲透的語言教育內容的不同特點
1、
專門的語言教育內容 是根據既定的語言教育目標,通過有計劃地安排和組織幼兒系列學習語言教育活動來呈現的。
滲透的語言教育內容 就是充分利用幼兒的各種生活和學習經驗,在真實的生活情景中為幼兒提供更加廣泛的、多種多樣的學習語言的機會。
2、
專門的語言教育內容 應綜合體現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在組織時要把握讓幼兒積極活動、促進幼兒語言發展、自由與規范相統一、示范與練習相結合的原則。
滲透的語言教育內容強調為幼兒提供一個寬松的語言學習情景;關注幼兒語言學習過程,而較少強調幼兒語言學習的結果;幼兒使用語言的自由度大;更能體現語言教育的個別化是其對幼兒語言發展的特殊價值。
3、
專門的語言教育內容 是必要的,這是因為專門的語言教育活動和內容為幼兒提供一種比較正式的語言交際環境,使幼兒在教師的直接指導和參與下進行比較系統的語言學習,以獲得滿足其全面發展的最基本的語言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
滲透的語言教育內容的核心,是促進幼兒與教師、同伴之間的有效語言交流。(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滲透的語言教育內容更具有其特殊價值和重要性)
3.2 幼兒園語言教育——內容
語音
語義(詞匯)
語法(口語表達)
語用(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和說明類文本)
3.3 幼兒園語言教育——途徑和方法
幼兒語言教育的關鍵在于創設適合幼兒發展特點的、自然、真實、有趣的語言環境。
包括能夠激發幼兒經驗和引發幼兒談論興趣的物質環境,也包括使他們有話想說、敢說、能說和會說的交往情景。
1. 日常生活和游戲中的語言交往
——滲透在生活活動之中
2. 其他領域教育活動中的隨機語言教育
——與其他領域活動相互滲透
3. 專門的語言教育活動
——口語交往、文學語言和書面語言運用等能力的專門培養
《指南》:具有書面表達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娃娃家的工作記錄(中小班)
墻飾(大班)
區域材料
《指南》:具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
故事創編
故事改編
家園共育——我最喜歡的睡前故事
《指南》:愿意講話并能清楚地表達
《指南》: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其他與漢字有關的關鍵經驗
量詞的學習
熟悉漢字的結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