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學前教育發展的現狀及思考PPT課件這個PPT共33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世界學前教育的發展狀況,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現狀,對我市發展學前教育的幾點思考等,歡迎點擊下載。學前教育發展的現狀及思考
一、世界學前教育的發展狀況
19世紀中葉以前,學前教育的任務更多的是私人的事情,往后來,慢慢變成了國家的職責。
進入20世紀,尤其是二戰以后,世界各國充分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將學前教育發展提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很多國家明確將學前教育納入公共服務體系。
一、世界學前教育的發展狀況
一、世界學前教育的發展狀況
——2010年9月在莫斯科召開了首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幼兒保育和教育大會。大會的主題是:構筑國家財富。
“通過滿足所有幼兒的權利,以及培育他們的潛能,為其創造福祉,我們就是在積累國家財富。”
一、世界學前教育的發展狀況
教育是消除貧困的“最佳保證”,早期教育在解決不平等方面極為重要,是“從出發點開始創造公平的環境”。
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
在開幕式上的講話(9.27)
一、世界學前教育的發展狀況
目前,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水平已達到了較高的程度。通過立法對經費投入、幼兒免費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強制性規定,公立學前機構就讀幼兒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國家。
學前教育公共投入經費占GDP百分比的比較(2005)
學前教育公共投入占教育經費的比例
新中國學前教育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1.明確了學前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951年,政務院在《關于改革學制的決定》中規定:“幼兒教育是我國學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幼兒教育的機構是幼兒園,招收3足歲到7足歲的幼兒,使他們的身心在入小學前獲得健全的發育。”
2.形成了政府、單位、集體為主的多渠道投入體制和辦園體制。
1955年《國務院關于工礦、企業自辦中小學和幼兒園的決定》中提出:鼓勵工礦、企業獨立或聯辦中小學、幼兒園,列入地方教育事業規劃。由此奠定了幾十年計劃經濟體制下,學前教育以單位供給制為主要特征的投入體制,呈現出多渠道投資、人員多頭管理,業務上由教育部門統一管理的格局。
十年動亂中,我國的教育體系遭受重創,學前教育發展處于停滯狀態。
1.確立了教育部門主管、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管理體制。
1987年:國務院召開了全國幼兒教育工作會議。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教委等九個部門 《關于明確幼兒教育事業領導管理職責分工的請示的通知》(國辦發[1987]69號),確定教育部門是幼兒教育的主管部門,規定了教育、衛生、計劃、財政、勞動人事、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等部門的職能分工,明確了“地方負責、分級管理”和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原則。
2.完善了多元主體辦園、多渠道投入的辦園體制
1988年:《關于加強幼兒教育工作的意見》(國辦發〔1988〕38號),再次強調:“幼兒教育既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具有福利事業的性質,必須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除地方政府舉辦幼兒園外,主要依靠部門、單位集體和個人等方面的力量發展幼教事業”。同時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兩個增長”的精神,妥善安排幼兒教育所需經費。
經過多年不同渠道的投入和積累,基本形成了這樣的辦園格局:
長期穩定投入積累起來的由政府辦、事業單位辦、國有大中型企業辦的優質幼兒教育資源;
立足自我發展,由中小企業、街道創辦的幼兒園;
長期依托農村中小學和集體經濟發展起來的農村學前教育。
3.制訂了一系列學前教育的法規和規章制度
國家層面:《幼兒園管理條例》、《幼兒園工作規程(試行)》等;
地方層面: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地方性幼兒教育法規和規章制度,包括規范幼兒園的辦園標準、審批登記、編制標準、人員資質、衛生保健、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等。
1993年以來,學前教育曲折發展歷程:
1996年以前的快速發展期;
1997——2001年的下滑期;
2002年以后回升發展期;
2008年以來的發展最好期。
2008年以后,國家相繼出臺相關文件:
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年11月,《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2011年12月,《關于規范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 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的通知》
2012年2月,《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
2012年3月出臺《學前教育發展督導評估辦法》
目前正在起草和修訂的法律法規還有:
《幼兒園工作規程》(修訂版)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關于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
《幼兒園教師配備標準》
《學前教育法》
“十二五”期間,國家投資500億元,地方配套1000億元,新建、改擴建幼兒園9萬個。
在這個大背景下,各地都制定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和措施,強化了政府責任,加大了財政投入,擴大了辦園規模,學前教育普及程度和保教質量得到了迅速提高。
廣東佛山、江蘇鎮江、上海松江、北京大興等地三年毛入園率都已達到98%以上。
浙江杭州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建立以公共財務為支撐的學前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所轄區、縣學前教育經費占教育事業費分別為8%和5%;地方教育費附加20%用于學前教育;市本級和區、縣分別按土地出讓金0.5%計提,用于農村學前教育基礎設施建設。
山東諸城市結合新農村建設,將1257個行政村整合為208個農村社區,并全部建設了高標準幼兒園,很好地解決了農村幼兒就近入近的問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