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學前兒童玩教具制作PPT課件這個PPT共18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學前兒童玩教具的特征及發展歷程,學前兒童手工玩教具制作的基本要求等,歡迎點擊下載。學前兒童玩教具制作
第一章:概述
第一節 學前兒童玩教具的特征及發展歷程
一、什么是玩教具
玩,是學前兒童生活中的主要內容,而學前兒童大多數游戲都離不開玩具,玩具是學前兒童的親密伙伴, 學前兒童在玩玩具過程中認識世界、培養能力,所以對于學前兒童來說,玩具既是教具,教具有時亦是玩具。
在學前兒童教育活動中,玩教具指學前兒童在游戲和學習活動中使用的玩具、教具。它是借助一定的物質材料,如布、塑料、木材、金屬、紙張等等,依據一定的設計要求,通過工業化生產或手工制作而完成的,可視的平面、立體或可活動的集游戲、娛樂、競賽、教育功能于一身的,適合于不同年齡、層次、智力類型需要的開發智力、鍛煉體魄、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游戲娛樂工具。
三、玩教具的發展歷史
(一)中國民間玩具
學前兒童玩教具的歷史與人類文明一樣久遠。無論在埃及、希臘,還是在中國或羅馬,都出土了不少歷代的玩具。考證所發現的史前遺物,證實了距今約6000~10000年就已出現了原始玩具。中國玩具史則更為悠久,相傳風箏起源的雛形“木鳶(用竹木制成的鳥)”和中國民間至今流行的一種“巧環”玩具的前身玉連環,都出現在戰國時期。可是長期以來,往往被人看作小玩意而不加注意。在中國民間,玩具俗稱“耍雜”、“耍貨”,專做玩耍娛樂之用,是以娛樂的方式向社會滲透和傳播民俗文化意識的精神活動。民間玩具作為中國民間工藝美術的一種獨特藝術形式,也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深受吉祥文化的影響,從而以其鮮明的娛樂性、趣味性和祈求性充實著百姓的生活。許多民間玩具誕生于民俗之中,與民間習俗、日常生活分不開的,有的給人精神上的啟迪,益智而富有情趣,美化和充實了生活;有的給人精神上的寄托、拜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情操和精神,有關它的歷史,文字史料極少,然而傳世和出土的實物史料,證實了我國民間玩具源遠流長,分布地域廣闊,花色品種繁多,制作材料龐雜、功能多樣,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富有創造性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智慧才能。然而,長期以來,玩具在中國并沒有成為一種規范的行業,有些民間玩具已面臨失傳的危險,我們應珍惜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并有傳承和發展的義務。
古往今來,滄海桑田,無論在什么情況下,玩具作為一種寓教于樂的工具,與人類,特別是與學前兒童的成長和發展始終保持著緊密的聯系和不可分割的友誼。它豐富了學前兒童的文化生活,擴大了學前兒童的視野,促進了學前兒童智力的開發和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玩教具的分類
幼兒園的玩教具可分為自制玩教具和工業成品玩教具。自制玩教具可分為成人制作的玩教具和學前兒童在教師指導下制作的玩教具。
從制作材料的不同對玩教具進行分類,可分為紙玩教具、木玩教具、竹玩教具、泥玩教具等。
從玩教具的功能上分,可分為認知益智類,角色游戲類、體育操作類等,認知益智類玩教具包括括拼圖、棋子、計算器、樂器、美工制作等,主要功能是幫助學前兒童認知世界,開發智力;角色游戲類玩教具指學前兒童在進行一些模仿社會活動游戲時需要的道具,例如角色表演中的頭飾、面具,布娃娃,過家家游戲中的聽診器、小推車等;體育操作類玩教具以培養學前兒童身體協調能力為主要功能,如沙包、沙袋、飛環、紙球等。
中國民間玩具欣賞
(二)現代商業玩具
現代玩具工業的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二戰后,由于塑料的出現,塑料玩具代替了木制玩具。70 年代,電子玩具的出現已成為玩具的發展潮流。為吸引兒童的愛好和興趣,玩具工業家千方百計地不斷更新其品種。80年代末,日本玩具商搶先推出托架玩具,行銷一時。現在,美國、日本和丹麥等幾家世界大型玩具生產商從傳統產品中脫穎而出,轉產電子游戲,為應對多媒體的挑戰,搶占市場,這些公司又捷足先登,研發智能玩具。目前,現代商業玩具的發展趨勢是:
1.由過去單純的娛樂型玩具向智力型玩具發展
當前社會上獨生子女多,許多家長、幼兒園都有條件給孩子買玩具。過去買的玩具多為發條小雞、小鴨等。可現在多購買智力型,如磁性畫板、各類積木等,這勢必推動玩具向智力型方向發展。
2.由過去手擰的發條玩具、手推的慣性玩具向遙控電動玩具發展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高科技玩具,如光控玩具、電子計算機、電動模型等,將越來越受到歡迎。尤其是遙控類的坦克、游艇、飛機等等。
3.由過去室內玩具向室外玩具轉移
過去玩具多為小型,并以室內玩耍為主。如今市場上的玩具,如呼啦圈、飛蝶、蹦蹦球等都從室內轉到了室外玩耍。
4.由過去單個玩具向系列玩具發展
由于教育研究的深入,玩具教育功能的開發,玩具將由單一化向系列化過渡。由傳統的一具一玩,變為一具多玩,一系列玩具完成一個整體的系統的教育任務。如動物認知系列、建筑認知系列、生活認知系列。
第二節 學前兒童手工玩教具制作的基本要求
自制玩教具是指利用紙、布、針、線等各種不同的物質材料,通過、縫、折、剪等手段,自己動手制作平面或立體造型的一種手工制作活動。
多年以前,玩具大部分是自制的。但隨著玩具生產的普及,玩具品種的增多,制作也越來越精致、細膩,加上各種各類電動玩具的出現,現在已很少人自制玩教具了。許多家長、幼兒園不惜金錢買回玩具給孩子玩,以為這是智力投資,是值得的。其實,商品玩具都易產生負效應。它往往能束縛學前兒童的創造力,壓抑學前兒童動手動腦能力,影響學前兒童的智力發展。例如機械玩具、電動玩具,無需多動腦筋和花費任何心血,僅僅讓孩子學會“按動電鈕”的動作就可以了。這對于激發孩子的聰明才智無多大的幫助。倘若教師和家長巧妙地引導孩子自己動腦筋設計玩具,哪怕是最簡單的紙折玩具、自制布娃娃,雖然土一點,制作的玩具并不美觀悅目,但孩子自己動手制作的玩具,其效果大不相同。這樣不僅使孩子的智慧得到發揮,而且會使孩子養成熱愛自己的勞動、珍惜玩具等諸多好習慣,會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產生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一、自制手工玩教具的意義
兒童玩教具的價值并不在于價格的高低和材料的貴賤,重要的是具有早期教育、開發智力的作用。玩具是學前兒童生活的親密伴侶,它以鮮艷的色彩和惹人喜愛的造型刺激學前兒童的感官,引起他們的注意,激發好奇心。學前兒童通過看、做、玩來認識事物,積極觀察、思考事物。學前兒童在自制玩教具之前,總是要通過視覺觀察所要制作的事物,諸如形狀、結構、空間位置等,使之在頭腦中留下清晰的印象,然后憑著記憶和想象去動手表現。美國萊特兄弟在《我們是怎樣發明飛機的》一書中說:“我們對飛機最早發生興趣是在兒童時代開始的。父親曾給我們帶回一個玩具,用橡皮筋做動力,可使它放飛空中,我們仿制了幾個,都能成功地飛起來……”一個小小的橡皮筋木制玩具,在萊特史弟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人類需要飛向天空的強烈愿望,從而促使他們用畢生精力從事人類壯麗的航空事業。由此可見,學前兒童通過自制、擺弄玩具,不僅可以了解生活,認識社會,而且能夠激發求知欲和動手動腦進行創造活動的興趣。
1.自制玩教具能培養學前兒童的想象力
學前兒童的想象是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的,自制玩教具的材料為學前兒童提供了想象的物質基礎,學前兒童在教師的啟發下,把玩具材料與生活經驗聯系起來,創造出各種各樣的形象。如大班學前兒童在利用廢物制作“上天旅行記”時,教師事先給他們講了許多有關的故事,看了許多圖書。有一名學前兒童制作一枚“火箭”。他用一小張掛歷紙卷成一個圓錐體,然后把它插在一個較大的塑料飲料瓶上,雙手合力的拍,“火箭”發射上天了。
普拉斯普曾做過一些實驗,其中就包括了玩具與學前兒童想象之間關系的實驗。他以玩具為變量,比較兩種結構不同的玩具對學前兒童的游戲的影響。結果表明,結構簡單的游戲材料,如積木、泥、簡單的娃娃,比完全逼真的玩具更能激發學前兒童的想象。因為這些簡單的玩具可以有多種用途,留有很大的想象余地,不易使學前兒童感到厭倦。而結構性強的玩具則有功能的局限,留給學前兒童想象的余地較小,而自制玩教具為學前兒童創造了自己能夠掌握的想象世界。
2.自制玩教具能促進學前兒童手部肌肉的發展
隨著時代的前進,未來社會向我們提出新的要求,那是培養大批手腦并用的人才,因此,實際操作能力是目前學前兒童智力發展的主要方面。嬰學前兒童時期是“用手來捕捉世界的時期”。他們對用手進行操作的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的許多知識技能也只有在自己的操作活動中才能夠形成,所以我們要從小給學前兒童提供各種動手操作的機會,而自制玩教具正是為學前兒童實際操作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利的時機。
學前兒童在自制玩教具過程中,總是用眼觀察,動腦思考,用雙手活動,為了掌握造型活動所必須必需的各種技能,教育者就要訓練他們一些專門動作,并使這些動作盡可能做得準確,有一定方向、力度,逐步穩健和協調,促進其手部小肌肉群發育、手指和手腕配合一致,增強學前兒童雙手的靈巧性。如指偶是用小瓶、乒乓球、厚紙等材料經過繪畫、剪貼、裝飾而成的。雖然制作過程簡單,卻使學前兒童雙手活動能力得到了鍛煉,使學前兒童逐漸掌握了操作的技能。另外,在操作指偶的過程中,學前兒童能夠隨心所欲地讓指尖上的偶像表演各種動作,大大地激發了他們動手操作的積極性。有人對歷史上的優秀發明家、創造家們進行調查時,發現這些人不僅具有較好的智力,而且具有較高的操作技能,這些操作技能是小時候就打下基礎的。
3.自制玩教具能培養學前兒童的審美能力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美是孩子的精神需要,而審美能力是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通過實際欣賞和動手操作逐步形成的。
自制玩教具以其鮮明生動的形象,美的色彩、聲音和造型吸引和感染學前兒童,激發他們的情感和愛好,擴大學前兒童的認識,發展學前兒童初步的美感。如大班學前兒童制作的“樹上的小掛鐘”,就是用各種廢舊的可樂瓶、冰淇淋盒、塑料瓶蓋等制作成的,造型非常優美,體現出學前兒童已具有一定的審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學前兒童往往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興奮和喜悅,從而也增強了制作的信心和興趣。
4.自制玩教具能促進學前兒童身體健康
學前兒童的身體發展是在活動中實現的,在活動中,學前兒童利用玩具可增強體質,發展體力,使全身動作協調統一,促進學前兒童生長發育。教育家夸美紐斯在論述玩具的作用時曾說:“有了這些東西,他們可以常常自己作游戲,因此,身體賴以健康,精神因之活潑,身體各部位也因之而靈活……”可見,玩具可滿足學前兒童活動的需要,提高學前兒童的積極性,促進身心健康。自制玩教具與購買的玩具相比,作用更為獨特。比如,可以根據教育教學的要求和學前兒童的實際情況,就地取材,制作一些富有童趣的玩具,引導學前兒童參加活動。如鞍山市礦山公司第一幼兒園,在活動場上安裝了用汽車輪胎制作的大型體育玩具“瞭望塔”與“攀登架”。這種大型自制玩教具經濟、實用,安全性能好,可以發展學前兒童的鉆、爬、攀登等基礎動作,培養他們勇敢的精神。還有一種“拉皮板”玩具,是一塊木板上釘上橫堅排列成行的釘子,用橡皮筋在上面造型,可以拉出很多美麗的圖案。這種玩具,對發展學前兒童手的小肌肉群的功能和雙手的協調性,對于手與腦,手與各種感官之間的協調功能都有很大的益處。諸如類的玩具,幼兒園很需要,但市場上卻買不到。因此,我們說自制玩教具對鍛煉學前兒童的身體,有很大的適應性。
5.自制玩教具能有效利用身邊的資源,節能環保。
自制玩教具材料簡易,限制性小,可有效利用身邊的廢舊物、自然材料等,既節約能源,又減少污染,因地制宜,節能環保。
6.自制玩教具能傳承和發展傳統民間手工藝
民間玩具具有構思巧妙,就地取材的特點,是自制玩教具創作的源泉。通過自制玩教具活動,使一些面臨失傳的民間玩具得以挖掘和再現,吸取民間玩具的精髓,古為今用,發展民間手工藝。
綜上所述,從發展的角度講,我們提倡正確引導孩子自己動腦設計玩具,自己動手制作玩具,以鍛煉學前兒童身體,啟迪智慧,培養團結友愛、熱愛勞動的優良品德,激發學前兒童對美的追求,促進學前兒童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二、手工制作玩教具的基本原則
1.保證安全、衛生。學前兒童年齡小,缺乏生活經驗,因此,學前兒童的玩具應絕對安全、無毒、不易破碎、無尖銳棱角,便于清洗消毒。一般可選擇下列材料來制作玩教具,如布頭、木頭邊角料、紙、塑料、竹子、稻草、麥桿、絲瓜筋、貝殼、瓜果、狗尾巴草、泥沙等。加以變化,創造出更多生動有趣,豐富多彩的玩教具。
2.教育性、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結合。自制玩教具的教育應具有促進不同年齡學前兒童身心的全面發展,啟迪學前兒童智力,有助于教學活動的功能。配合教學活動的教具除講究形象逼真、色彩鮮艷外,也應符合科學原則,有助于學前兒童認識事物,掌握正確的概念和知識,同時,還應重點突出,一物多用,如計算器就應當符合教學的要求,不宜裝飾物過多,以免分散學前兒童的注意力。自制玩教具的藝術性是指在有教育性和科學性的前提下,使玩教具的形象生動,色彩鮮明、幽默略帶夸張,這樣才能激發學前兒童對美的追求,讓他們想玩、愛玩、百玩不厭。
3.自制性和可玩性。要多利用廢舊材料來制作,所制作的玩具,力求簡單,操作方便,避免因細節繁瑣造成制作上的困難,比如紙漿玩具利用的是廢紙和漿糊,價值低廉,制作方便,可以廣泛使用。玩具是給孩子玩的,那種只能擺設、過于精致的玩具一般價值不大,教師學會因制作時花費的時間多、容易壞而舍不得給孩子玩。這樣,許多好看但不耐玩的玩具就常鎖在玩具柜里,成了“看具”,失去了玩具的作用,制作這類玩具就沒有多大必要了。用廢舊材料制成的、制作和使用都方便的玩具應當大力提倡。
4. 創新性。自制玩教具,不是完全模仿民間或現代工業玩具,創新性是自制玩教具最可貴的品質,一個紙盒、一片樹葉,可以做出不同的玩具,并產生不同的玩法,這是一個創造性的活動,也是培養學前兒童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途徑。例如用廢舊紙杯做玩具,把紙杯塞上黑塑料袋,作魚尾巴,前端插上曲別針,作釣魚玩具;還可以穿上松緊帶,做成學前兒童拉力器;紙杯里裝上豆粒,裝飾成音樂沙鈴,還可以做成玩偶,飛環等。
三、手工制作玩教具的基本規律
手工制作玩教具的過程,需要若干個各具特點又互相聯系的工作環節構成,但其環節的數量及順序,因人因事而異,或簡易或復雜,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一般意義上講,手工制作玩教具大體包括以下環節:
1.構思,又稱為立意或意匠,主要指在頭腦中通過想象和思維,對作品的材料、造型、結構、色彩、裝飾、功能等因素,以及學前兒童活動過程中的外部制約條件,進行全面的計劃與思考。這是一種形象思維的過程。
2.設計,只把構思形成初步的設計圖,使構思更加明晰化,包括對作品各部分的比例、各部分的結構,制定出可行的設計方案。設計在實踐制作中可以作為獨立環節,也可能采用腹稿的形式和構思、制作融合在一起。
3.選材,選材是保證順利實現構思和設計的重要前提條件。選材有“因意選材”“因材施藝”兩個原則。“因意選材”強調對材料的選擇和利用。“因材施藝”說明了材料可以啟迪和影響構思和設計,例如廢棄物的利用多是采用這種方法。
4.制作,是運用工藝技術手段去完成制品的施工階段。制作方法根據材料特點合理使用。例如剪貼、編織、印染、雕刻、捏塑、粘合、插接等,適合于不同質地的材料,具有不同的造型特色和效果。玩教具的制作工藝不追求復雜,但應遵循科學性和安全性原則,例如一些木、竹類玩教具,制作粗糙,則易劃傷學前兒童,所以制作工藝應精細、牢固,使玩教具耐用耐玩,在學前兒童游戲、活動中便于操作。
5.裝飾,通過涂繪、粘貼等手法對玩教具進行美化裝飾,增強玩教具的視覺美感,使其不僅具備使用功能,而且具備審美功能。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