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程的基礎PPT課件這個PPT共30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幼兒園課程的心理學基礎,幼兒園課程的哲學基礎,幼兒園課程的社會學基礎等,歡迎點擊下載。幼兒園 課程的基礎
前言
幼兒園課程的三大基礎
第一節 幼兒園課程的心理學基礎
一、心理學流派與幼兒園課程
(一)認知心理學與幼兒園課程
(二)成熟理論與幼兒園課程
(三)精神分析理論與幼兒園課程
(四)行為主義理論與幼兒園課程
(一)認知心理學與幼兒園課程
1.皮亞杰理論與幼兒園課程
2.歷史-文化學派維果茨基的理論與幼兒園課程
3.認知心理學研究的新進展與幼兒園課程
1.皮亞杰理論與幼兒園課程(1/4)
(1)皮亞杰建構理論概述
認知的本質:
同化和順應的平衡。
認知發展的階段:
動作在認知發展中的作用:
知識(物理知識和邏輯數理知識)來源于動作。
1.皮亞杰理論與幼兒園課程(2/4)
(2)皮亞杰理論的啟示
啟示:
為兒童提供豐富的學習環境和機會,鼓勵兒童去思考、去推理和解決問題。
1.皮亞杰理論與幼兒園課程(3/4)
(3)皮亞杰理論的運用
皮亞杰對教師提出了三條相互關聯的建議:
為兒童提供實物,讓兒童自己動手去操作;
幫助兒童發展提出問題的技能;
應該懂得為什么運算對于兒童來說是困難的。
1.皮亞杰理論與幼兒園課程(4/4)
(4)皮亞杰理論的發展
社會建構主義:
關注社會交往對于兒童知識建構的價值和兒童認知發展的非獨立性。
重新思考皮亞杰理論的運用
2.維果茨基的理論與幼兒園課程(1/4)
(1)維果茨基理論概述
人所特有的被中介的心理機能不是從內部自發產生的,它們只能產生于人們的協同活動和人與人的交往之中;
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過程結構最初必須在人的外部活動中形成,隨后才有可能轉移到內部,成為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的結構。
2.維果茨基的理論與幼兒園課程(2/4)
波焦娃和萊翁(Bodrova,E. & Leong,D.J.) 將維果茨基學派理論的心理學和教育學原理歸納為以下4個方面:
①兒童建構知識。
②發展與社會背景不可分離。
③學習能引導發展。
④語言在心理發展中起關鍵作用。
2.維果茨基的理論與幼兒園課程(3/4)
(2)維果茨基理論的三個核心概念
最近發展區
鷹架教學
心理工具
2.維果茨基的理論與幼兒園課程(4/4)
(3)維果茨基理論對幼兒園課程的啟示
幼兒園課程應該既能適合兒童的發展,又能對兒童的認知具有挑戰性。
幼兒園課程應該能夠幫助兒童獲得智慧的和社會交往的技能,特別重要的是獲得語言的技能。
幼兒園課程應該能夠通過提供支持,對兒童的思維提出挑戰,并使兒童獲得成功。
幼兒園課程還應該為兒童提供文化工具。
3.認知心理學研究的新進展與幼兒園課程(1/2)
一些新的認知發展理論,如以理論為基礎的知識的理論、多元智能理論、領域特殊性理論等,對當今幼兒園課程中正在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3.認知心理學研究的新進展與幼兒園課程(2/2)
多元智能理論
(二)成熟理論與幼兒園課程
基本觀點:
人類發展過程主要由遺傳決定。
在幼兒園課程中的運用:
重視兒童學習的“準備狀態”;基于兒童的興趣和需要設計課程、創設環境。
(三)精神分析理論與幼兒園課程(1/2)
1.基本觀點
弗洛伊德的理論:
將人的心理分為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并提出人格結構說。
艾里克森的理論:
人生分成8個階段,人格發展的過程就是危機不斷解決、各階段不斷轉化的過程。
(三)精神分析理論與幼兒園課程(2/2)
2.在幼兒園課程中的運用
強調早期兒童人格培養,強調學齡前兒童心理健康重要性。
(四)行為主義理論與幼兒園課程
基本觀點:
刺激-反應、強化、練習 。
代表人物:
華生、斯金納。
在幼兒園課程中的運用:
對兒童學習任務的分析、確認兒童原有的知識水平、以小步遞進的方式施教復雜的學習任務以及運用強化的手段等。
二、心理學對幼兒園課程的影響
心理學為課程的編制提供了兒童心理發展的原因和規律,以及兒童的學習動機和學習過程等方面的有關信息,幼兒園課程的理論以及整個幼兒園課程的編制過程都與這些信息有關聯。
但是,心理學理論并不等于教育理論,把心理學理論當作幼兒園課程的唯一理論基礎,不僅在理論上是有局限性的,而且在實踐中也是難以行得通的。
第二節 幼兒園課程的哲學基礎
一、哲學流派與幼兒園課程
(一)經驗論和唯理論
(二)實用主義哲學
(一)經驗論和唯理論(1/2)
1.經驗論
代表人物:洛克
白板說(兒童的心靈就像白板,可以隨心所欲塑造)。
基本思想:
知識由后天的經驗產生。
對幼兒園課程的影響:
如蒙臺梭利課程。
(一)經驗論和唯理論(2/2)
2.唯理論
代表人物:
笛卡兒。
基本思想:
天賦觀念。
對幼兒園課程的影響:
如福祿貝爾課程。
(二)實用主義哲學
代表人物:杜威。
基本思想:
對幼兒園課程的影響:如方案教學、瑞吉歐。
二、哲學對幼兒園課程的影響
作為幼兒園課程的基礎之一,哲學為課程提供有關知識的來源、知識的性質、知識的類別、認識過程以及知識的價值取向等方面的理性認識,對于幼兒園課程的理論和實踐,特別是對幼兒園課程的價值取向的判斷、幼兒園課程設計模式的確定、幼兒園課程內容的組織和選擇等都會起到直接的指導作用。
第三節 幼兒園課程的社會學基礎
一、社會學與幼兒園課程的關系
二、勃朗芬布倫納的人類發展生態學理論(1/2)
二、勃朗芬布倫納的人類發展生態學理論(2/2)
對幼兒園課程的啟示:
不存在一種最好的能適應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中的所有兒童的教育方案;
各種不同教育方案能很好地適合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中的兒童。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