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概述簡潔版PPT課件這個PPT共X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PPT的教學目標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描述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2-3個方面(子領域)。每個方面(子領域)由學習與發展目標和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3-6歲兒童學習 與發展指南
指南制定的背景
指南制定的背景
背景3: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遍及全球”項目的契機
指南制定的過程
二、《指南》的制定過程
《指南》的科學性
效度具體指的是《指南》準確反應中國3-6歲兒童的發展目標的程度。
為確保《指南》的科學性和實用性,指南研制專家組先后對《指南》進行了內容效度檢驗和年齡效度檢驗,根據檢驗結果對指南進行多次修改,對修改后的指南又再次進行了效度檢驗,為《指南》的定稿提供了充分的科學依據。
關于內容效度檢驗 (06、12—07、3)
內容效度檢驗的地區:黑龍江、江蘇、云南和四川,每個地區選取一個有代表性的縣或縣級市。
調查對象主要是三個群體:
專家群體:包括兒童發展、教育領域的研究者和省市級幼兒教育教研員,在全國范圍內抽樣,每個領域選取30名專家,共計228人次。
教師群體:包括園長和一線教師。每個縣30名園長和教師,城鄉各半,共120人。
家長群體:調研對象為4歲、5歲和6歲左右孩子家長,具有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所在地區與教師群體相同。每年齡組兒童的家長各10人,城鄉各半,共120人。
結果表明指南初稿具有較好的內容效度,同時也對指南的部分內容和結構進行了修改。
關于年齡效度檢驗 (07、4 —07、10)
目的是確定指南的各年齡段的目標部分是否準確與合理,以保證各領域的指標對該年齡段幼兒的期望適宜。
評價指標的年齡效度依據主要是各個年齡段目標通過的百分比(40%-60%)。
全國6個省分層抽樣,抽取3600名幼兒及其主要監護者作為測試對象。
結果表明指南的大部分目標具有較好的年齡效度,對部分目標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修改。
4年多來,在對全國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狀況進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通過在全國幼教界、家長中多次地征求意見,通過和全世界幾十個發展中國家相互學習與借鑒,通過獲得國際一流專家持續的技術性支持,《指南》的制定工作基本完成。
關于《指南》文本
三、關于《指南》文本
(一)《指南》的名稱
1、為什么叫“指南”而不叫“標準”
2、為什么叫“學習與發展指南”
3、怎么理解3-6歲兒童的學習
“指南”,如字面所示即指向南方的意思。基于此,“指南”一詞被引申為“指導”、“導向”,比喻“辨別正確方向的依據”(辭海)。
“標準”
一般被定義為衡量事物的依據或準則;可供同類事物比較核對的事物;榜樣、規范等。
“指南”與“標準”兩概念的內涵區別,給用“指南”或“標準”命名的事物會帶來完全不同的本質屬性。
基于對我國幼兒教育現狀與問題的認真分析,同時也充分考慮到我國公眾的文化心理和思維習慣(絕對與盲目)等,本文件決定不采用“標準”一詞命名,而慎重地使用了《指南》這一名稱,以突出與強調其“指引”、“導向”的功能。
2、為什么叫“學習與發展指南”
“學習”與“發展”的關系
一般認為學習是主體通過與環境相互作用導致能力或傾向相對穩定變化的過程;
發展是個體整體的有序的變化,表現為數量、質量和結構的變化。
“所謂發展,當指認知結構的建構,也就是廣義的學習。”
2、為什么叫“學習與發展指南”
《指南》既引導幼兒的學習,也同時引導幼兒通過學習所要達到的發展的結果。這樣,《指南》成為幼兒學習與發展共同的目標導向。
3、怎么理解3--6歲兒童的學習
《指南》既然是指導學習的,怎么很多內容都不是“學習”呢?
“常喝白開水,不貪喝飲料。”
“能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扣鈕扣。”
“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戲。”
——確立廣義的幼兒學習觀。
《指南》以為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協調發展為核心,通過提出3-6歲各年齡段兒童學習與發展目標和相應的教育建議,幫助幼兒園教師和家長 * 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 * 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 * 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指南》“說明”第二條
從《指南》的“說明”看《指南》的定位
1.導向——《指南》的性質
2.導什么向——《指南》的目標
3.怎么導——《指南》的目標體系與教育建議
《指南》是什么
《指南》是引導我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方向的指導性文件。
《指南》以一整套比較科學、明確、具體的目標與教育建議,來體現國家對我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的方向的引導與質量的要求,反映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水平的合理期望。
(三)指南的結構與內容
1.“說明”
《指南》制定的背景
《指南》的目標、功能
《指南》的內容結構
《指南》的實施原則
《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描述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2-3個方面(子領域)。每個方面(子領域)由學習與發展目標和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
每條目標下有若干“各年齡段典型表現”。
每一條學習目標配有相應的教育建議。
(1)《指南》采用五領域架構主要原因
基于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的需要。健康、 社會、語言、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既是幼兒最基本最重要的學習內容領域,也是幼兒發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
與《綱要》一致的幼兒學習內容的五領域結構有利于教師實踐中的操作。
參照了其它國家,特別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經驗。
(2)《指南》與《綱要》
現在實施《指南》,不需要再貫徹《綱要》了。
《指南》與《綱要》在對象、層次、內容、功能等方面是不同的,不能相互替代。
《指南》就是《綱要》的細化。
不宜把《指南》簡單地看作是《綱要》的細化。
《指南》的實施將推進《綱要》更加深入地貫徹落實。二者將共同促進我國幼教的科學發展。
1.正確理解《指南》的目標
(1)目標是《指南》導向最主要的方式
(2)目標是教育價值與理念的指引
(3)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達到什么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具體方向。
2.正確理解《指南》的 “各年齡段典型表現”
《指南》目標下的“各年齡段典型表現”
選擇了某一年齡階段幼兒在目標方面的比較常見的、易被觀察到的、一般性表現,是大多數幼兒可能表現出來的比較重要的、甚至是具有關鍵意義的若干表現,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一年齡階段幼兒群體大致的發展趨勢、發展水平、發展速度或行為特點。
《指南》目標下的 “各年齡段典型表現”的功能
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達到什么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具體方向。
——《指南》“說明”第三條
觀察、了解幼兒的參照,幫助教師與家長了解和把握幼兒在目標方面的發展狀況。
如果幼兒行為特點或能力表現與《指南》不完全一致,不能簡單地輕率地對幼兒發展的好壞下判斷。應進一步細致地觀察幼兒的表現,深入地了解其特點,看看是否有其他個性化表現。如果幼兒有自己的特點,即使《指南》中沒有列出,也應當尊重“個別差異”,給予肯定與重視。
3.《指南》目標與 “各年齡段典型表現”的關系
(五)實施《指南》的原則
《指南》“說明”明確指出:
1.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
2.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
3.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
4.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
幼兒的發展是一個整體,要注重學習與發展各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而不應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
——《指南》“說明”
2.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
幼兒的發展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同時也表現出一定的階段性特征。
每個幼兒在沿著相似進程發展的過程中,各自的發展速度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指南》所呈現的發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
——《指南》“說明”
幼兒是通過日復一日的發展與積累,逐步達到下一階段的目標的。這一發展過程是由不斷的量變和質變組成的。連續的量變積累構成了質變。不同階段之間是通過長時間“量”的逐漸積累而被連接起來的。
幼兒的發展是一個非勻速、非線性的過程。
基于此,必須耐心地為幼兒創造一個可以讓他們從容地從量變到質變的環境。“量變”過程決不可壓縮,否則得不到真正的“質變”,即使得到也一定是畸形的。
實施《指南》時,切忌在幼兒之間作盲目的簡單的攀比。
重要的是了解每一個幼兒發展的現狀、特點、問題、原因,努力地為不同幼兒的發展創造有針對性的環境或條件,幫助他們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向更高的水平發展。
3. 理解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
——《指南》“說明”
幼兒學習的特點
做中學(直接經驗)
玩中學 (游戲)
生活中學(生活)
4. 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
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等良好學習品質。
——《指南》“說明”
不存在一種脫離具體學習領域的抽象的孤立的學習品質。學習品質是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各領域的具體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
學習品質不作為獨立的領域,而滲透于各領域之中,避免重復,也避免孤立地訓練。
在“遍及全球”項目中,若干發展中國家的兒童學習標準中都列出了“學習品質”領域。尤其強調的是好奇、主動、堅持、注意、反思、解釋、想象、創造等內容。
美國華盛頓州 《兒童早期學習與發展基準》中的“學習品質”
好奇心與興趣
堅持性與注意力
創造力與發明
反思與解釋
(六)指南各領域的核心價值
健康領域
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它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
對《指南》社會領域的學習與發展目標及其在各年齡階段的表現進行分析發現,其內容大致包括:交往態度和交往技能;對自我和對他人的認知、態度和行為;對群體、群體生活及我群關系的感受、態度和行為幾方面。其核心價值在于逐步引導幼兒學會共同生活,建立和諧的社會(包括人際)關系,形成良好的社會性/個性品質。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