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語言教育目標和內容PPT課件這個PPT共55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幼兒語言教育的目標,幼兒語言教育的內容等,歡迎點擊下載。第一節 幼兒語言教育的目標
幼兒園語言教育目標
幼兒園語言教育目標是幼兒園總目標在語言教育領域的具體化。
一、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目標的結構
一、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目標的結構
回顧:教育目標可以如何劃分?
(一)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目標的層次結構
1.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總目標
2.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年齡階段目標
3.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目標
1.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總目標
幼兒園語言教育總目標是幼兒園語言教育任務的總和,即幼兒園三年語言教育指出了幼兒園語言教育所期望的最終結果。
幼兒園語言教育總目標確立的依據:
(1)社會發展的要求;
(2)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及需求;“最近發展區”
(3)語言學科特性。
幼兒園語言教育總目標—終期目標
第一層次的目標。
《綱要》——語言
1.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3.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5.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幼兒園語言教育總目標解析
語言運用環境的創設:《綱要》、《指南》
傾聽習慣的養成:懂得、樂于、善于傾聽
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文學作品的學習
前閱讀與前書寫的興趣和能力發展
提供普通話的語言環境
2.幼兒語言教育年齡階段目標
第二個層次的語言教育目標是年齡階段目標即幼兒某一年齡階段(班)的教育目標。
“螺旋上升”原則
幼兒語言教育各年齡階段目標
例 如
幼兒傾聽行為的培養,建立以下幾種傾聽技能:
(1)有意識傾聽,能夠集中注意地傾聽;
(2)辨析性傾聽,能夠分辨聽到的不同內容;
(3)理解性傾聽,能夠掌握聽到的主要內容, 能夠連接上下文的意思。
在不同年齡,其具體目標要求是有一定差異的:有意識傾聽(小班),辨析性傾聽(中班),理解性傾聽(大班)。
上述案例表明,每一年齡階段的具體目標都建立在上一階段語言發展的基礎上,同時又高于幼兒現有發展水平。
3.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目標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具體活動目標一般由教師自己制定,它是指在某一具體的教育活動中要達到的目的,更具備操作性。
具體活動目標與語言教育的總目標、年齡目標是一致的,是總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的最終分解和具體化。
自主閱讀P21~24 2min
教師在制定具體教育活動目標時應注意:
1.目標表述要體現層次結構
2.目標表述要立足于幼兒的角度
3.目標表述要明確、詳細
4.目標表述要具體、有針對性
1.目標表述要體現層次結構
幼兒語言教育的活動目標,要與幼兒語言教育總目標以及語言教育年齡段目標保持一致。
幼兒語言教育活動目標的層次結構中應體現認知領域、情感和態度領域、能力和技能領域三方面內容。
Q:請大家思考并分析下述案例中的目標。
案例:某教師在中班談話活動《我喜歡的圖書》中,設計的活動目標是:
1、樂意在集體面前說話,樂于與同伴介紹自己最喜歡的圖書;
2、在交談中體驗圖書帶來的快樂,激發愛書的情感。
1、樂意在集體面前說話,會用“我喜歡···因為···”的句型介紹自己最喜歡的圖書;
2、認真傾聽別人談話,積極與同伴談論圖書;
3、在交談中體驗圖書帶來的快樂,激發愛書的情感。
2.目標表述要立足于幼兒的角度
教學目標的兩種表述方法
1、教育目標:從教師教育的角度提出的目標。(把教師作為主體)
例如:“使幼兒…知識”、“教會幼兒…技能”、“培養幼兒…能力(習慣)
2、學習目標:從幼兒學習的角度提出的目標。(把幼兒作為主體)
例如:“能夠… …”“學會… …”“懂得… …”
主張活動目標的表述應立足于幼兒的角度,而非指向教師,也就是說從幼兒角度出發,設計幼兒要發展到什么程度,而不是教師要教什么、做什么!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小班早期閱讀活動《鼠寶寶做客》中,設計的活動目標:
1.聽聽看看,了解鼠寶寶上奶奶家做客的情節,并能用語言表達;
2.引導幼兒體驗奶奶愛寶寶、寶寶愛奶奶的情感;
3.掌握人均交往中的基本禮貌用語,具有初步的交際能力。
——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驗奶奶愛寶寶、寶寶愛奶奶的情感
3.目標表述要明確、詳細
在活動目標的表述中,要明確而詳細地說明是談話目標,還是講述目標,或是早期閱讀的目標。
案例
小班早閱活動《三只小豬上幼兒園》,設計的活動目標是:
1.引導幼兒學習從前往后一頁一頁翻閱圖書的方法,初步理解畫面的內容;
2.能仔細觀察畫面中小豬的情緒變化,學說禮貌用語;
3.能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上幼兒園的經歷。
4.目標表述要具體、有針對性
活動目標要能體現該活動的特質,是具體的,便于檢測的,而不是每個語言活動都能套用的、空洞虛假的。
案例:
中班故事教學活動“好心的小蛇”有一個目標是“仔細觀察并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的能力。”
該目標缺乏對該具體活動的針對性,把“仔細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合并在一起而顯得生硬。基于該教育活動的實際過程,可以表述為“仔細觀察圖片,并能根據畫面信息較為完整的表述出畫面呈現的情節。”
(二)幼兒語言教育目標的分類結構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目標的分類結構 ,是指教育目標的組合構成。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目標分為 傾聽、表述、欣賞文學作品和早期閱讀 四個主要部分。
1.傾聽行為培養
學前階段兒童傾聽行為的培養,著重點應放在對漢語語音語調的感知和對語義內容的理解上。
從幼兒0~6、7歲 , 通過教育逐步幫助他們建立起幾種傾聽技能:
①有意識傾聽;
②辨析性傾聽;
③理解性傾聽。
2.表述行為培養
學前階段,兒童表述行為能力發展的重點主要在于學習正確恰當的口語表達.
3.欣賞文學作品行為的培養
喜歡欣賞文學作品,能夠較好地理解學習文學作品,初步感知不同類型文學作品的特點和構成,是學前兒童語言學習的重要方面,也是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目標之一。
4.早期閱讀行為的培養
早期閱讀行為的培養主要在于激發學前兒童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早期閱讀的有關技能。
(一)幼兒語言教育終期目標的具體內容
二、學前幼兒語言教育目標的內容分析
實踐操作:
P29—設計具體活動目標
分組討論并回答1-2題
第二節 幼兒語言教育的內容
一、選擇幼兒語言教育內容的原則
(一)依據幼兒語言教育的目標
(二)依據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
(三)依據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
(四)依據幼兒新舊語言經驗間的內在聯系
二、幼兒語言教育的主要內容
(一)
學
說
普
通
話
(二)詞匯教育
(三)口語交際訓練
談話(個別交談、集體交談)
講 述
(四)早 期 閱 讀
(五)欣賞文學作品
兒歌
排排坐,
吃果果,
你一個,
我一個,
弟弟睡著了,
給他留一個。
制定語言教學活動目標中常見的一些問題和原因
1、目標零亂不扼要
2、目標過高不可攀
3、目標設計缺成分
4、目標缺失,目的不明
5、目標籠統不可測
6、目標表述角色倒置
【案例1】語言教學閱讀活動“家”的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感知理解詩歌“家”的含義,學習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朗誦詩歌,能展開合理想象,學會模仿編詩,學會自編動作,體會成功感。
⑵過程與方法:根據圖夾文詩歌的表現形式,嘗試借助圖片用書面的形式仿編詩歌,并認識漢字“家”。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孩子從“小家”到“大家”的感悟,體會、聯系生活經歷,初步感知“家”的概念、意義和作用,滲透愛動物、愛自然、愛祖國的教育。
1、目標零亂不扼要
分析:
案例中這位教師確定的課時教學目標可以說既全面又具體,但細細分析又覺得瑣碎繁雜、主次不分、面面俱到,似乎有“人為割裂肢解”之嫌疑。教師果真依此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極有可能導致教學活動的淺嘗輒止、無序零亂,效果只會“欲速則不達”。
【案例2】(小班)語言教學閱讀活動“追呀追” 的教學目標
⑴通過觀察圖畫,感受故事的幽默,喜歡閱讀。
⑵學會觀察圖畫的重點,找出一幅圖的主要信息,理解故事的情節和含義。
⑶學習和掌握句型“我來幫你……”。
⑷能有感情的朗讀讀本,學習作品中的主要對話。
2、目標過高不可攀
分析: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顯然超越了幼兒的語言認知發展規律,有些拔苗助長的意愿,不符合綱要精神。如,“能有感情地朗讀讀本”這個目標,顯然提得要求過高,這樣做的結果是增大了教學容量,增加了幼兒的學習負擔。
【案例3】語言教學閱讀活動“秋天的色彩”的教學目標
⑴看圖感知秋天的主要特征,學習用“金燦燦”、“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等詞語描述畫面的主要內容。
⑵能根據自己已有經驗,用繪畫和講述的形式體現秋天的色彩和主要特征。
⑶積極參與講述,能耐心傾聽同伴的講述,逐步形成良好的習慣。
3、目標設計缺成分
分析:
案例中教師確定的教學目標的不足在于沒有指明幼兒感知秋天色彩的的途徑,對采用什么方法“讓幼兒知道秋天的美麗”缺乏明確的表述,采用什么方法讓幼兒比較秋天色彩的美沒有明示。這樣做,容易導致教師實施教學活動的隨意性。
【案例4】語言教學閱讀活動“秋天的色彩”的教學目標
⑴看圖感知秋天的主要特征,學習用“金燦燦”、“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等詞語描述畫面的主要內容。
⑵能根據自己已有經驗,用繪畫和講述的形式體現秋天的色彩和主要特征。
⑶積極參與講述,能耐心傾聽同伴的講述,逐步形成良好的習慣。
4、目標缺失,目的不明
分析:
案例中教師確定的教學目標缺失了情感目標。從教師制定的目標可以看出教師是先選材,后有教學目標的。同時也可以看出,教師通過文本內容要給予幼兒什么情感的目的不明,即價值趨向不明。沒有揣摩透作者的寫作意圖
【案例5】語言教學講述活動“我喜歡的區域角”的教學目標
⑴能感受與別人溝通的樂趣,積極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⑵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自由選擇,積極參與活動。
⑶培養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學習與他人合作精神”。
5、目標籠統不可測
分析:
這個目標的制定只引用了語言教學的總目標,宏觀地制定了一節課的目標。對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區分不清。目標層次混淆,簡直是“清涼油”,哪次活動,哪個年齡段都適用。
【案例6】語言教學講述活動“我喜歡的區域角”的教學目標
⑴能感受與別人溝通的樂趣,積極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⑵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自由選擇,積極參與活動。
⑶培養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學習與他人合作精神。
6、目標表述角色倒置
分析:
這次活動目標⑶培養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學習與他人合作精神。體現的是教師的主體作用,行為動詞的主體是教師,而不是幼兒,本末倒置,不明確目標表述的方法。
復習回顧:
教師如何設計具體的教育活動目標?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