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訪培訓PPT課件這個PPT共31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PPT的教學目標理解家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家訪的原則和策略。 幼兒教師如何做家訪
——Jerry
理解家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掌握家訪的原則和策略
一、家訪的重要性
二、 二、哪些情況下需要家訪?
分組討論
二、哪幾種情況需要家訪
1、新生入園之前的家訪:一般選擇幼兒入園之前進行
2、幼兒發生突發事件(生病、糾紛)時的家訪:便于家園及時溝通,共同解決幼兒面對的突發事件;同時讓家長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專業幫助。這是家長對教師建立信任感的重要時刻。
3、幼兒發展變化時的家訪:能讓家長感受到教師日常工作的用心程度,幫助家長共同關注幼兒的發展變化。(普訪)
三、家訪前的工作(分組討論)
三、家訪前的工作
1、了解手頭上已有的幼兒和家長資料:這是幼兒教師第一時間了解班級幼兒和家長的時候,這有助于家訪中讓家長及時接納教師。
2、和家長預約家訪時間:第一次盡量時間充裕一些,以免影響后面的家訪時間。
3、了解、熟悉家訪的路線:以便合理安排班級家訪,節約路途中的時間,準時進行每一個幼兒的家訪。
4、搭班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比如,需了解的方面、要告知的事項等,可以事先分工,以便搭班教師都有機會和幼兒、家長交流,使家長、幼兒對兩位教師都留下深刻印象。
5、物質的準備:筆、家訪表、鞋套、給幼兒準備的禮物(手工、玩具、書籍等)
6、家訪提綱,針對新生、老生提問的范疇
四、家訪進行時問哪些問題?(分組討論)
四、家訪進行時
1、核對幼兒和家長的基本信息資料(幼兒身體狀況,有無過敏史及原因等)
2、交流聯系方式和工具
3、熟悉幼兒的接送人員
4、了解幼兒基本的生活情況、發展情況
5、觀察幼兒的玩具、書籍、碟片等
6、介紹班級教師情況(2人以上同行)
7、介紹班級情況以及幼兒發展水平
8、提醒家長需注意或者準備的事項
五、家訪后的記錄、整理和思考
1、記錄便捷的家訪路線
2、整理家長的要求和家長的基本教育想法
3、有針對性地提出自己的建議
4、整理每位幼兒入園后需觀察、注意的方面
新生家訪
家長 :我的孩子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第一次離開我們,孩子難免會有焦慮、不安,我們自己也會有關于孩子未來集體生活的諸多疑慮。幼兒園的生活是什么樣的?孩子會不會適應?老師會不會喜歡我的孩子?如何讓我們家長對幼兒園和老師放心呢?
1、兩位老師同行,儀表得體、大方自信,給人一種值得信任的感覺(化淡妝、帶鞋套)
2、分工明確,班主任按提綱和家長進行溝通,配教老師和幼兒熟絡感情(入園登記表、家訪表、接送卡、新生入園一封信、小禮物、幼兒的圖標和學號提前準備)
3、針對不同年齡段家長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解答和引導(小班:情緒、身體;中班:習慣和性格形成;大班:幼小銜接等)
4、家長配合事宜的說明:要求越細、家長就會做得越好。
家訪表
(一)新生入園:家訪提綱有哪些?
1. 孩子的乳名、英文名是什么?
2. 孩子平時喜歡吃什么?玩什么?對什么事情比較感興趣?
3. 孩子在家的作息時間是怎樣的?幼兒園的作息安排介紹。
4. 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何?(穿脫衣服鞋子、大小便、喝水吃飯等)
5.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如何?(表達自己意愿、禮貌用語、簡單講述)
6. 孩子的動作發展能力如何?(走、跑、跳、平衡等,結合健康領域對家長進行專業引導)
7. 孩子的性格特點(內向型、外向型)
8. 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如何?
9. 家中哪位成員教養孩子比較多?
10.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是怎樣的?
11.孩子身體素質如何?是否有過敏的食物?幼兒園服藥制度介紹。
12.幼兒接送制度及請假制度介紹。
13.班級成員分工介紹,電話號碼、微信的交流。
(二)新生家訪時的溝通原則
原則一:要傾聽。
在新生家訪時要注意傾聽家長的心聲,用真誠的心相互溝通。傾聽家長對孩子情況的介紹,傾聽家長的擔憂,傾聽家長發表自己的教育見解等。家長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不妨為家長創造“訴說自己的心思”的機會,接納家長的意見,共同走好家園溝通的第一步。
原則二:要記錄。
因為新生家訪時,時間安排較為集中,信息量也會比較大,這對教師的記憶力是很大的考驗。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教師應準備好筆和記錄本。
原則三:要微笑。
家訪時教師具有“雙重身份”,既是孩子的老師,同時也是家長的朋友,應時刻保持柔和的目光、親切的微笑。由于是初次見面,為了消除彼此之間的陌生感,可先圍繞一些家長感興趣的話題展開交流。然后,再以關心、委婉的語氣愉快地與家長進一步深入地探討,如幼兒園每天將會開展哪些活動,孩子該怎樣獨立進餐、如廁等等,如果能再發揮點幽默和風趣,說些老師和孩子之間有趣的故事,則能使氣氛更加融洽、和諧和輕松。孩子和家長看到這樣的老師一定會產生好感,并建立起初步的信任。
(三)、新生家訪如何給孩子留下個“好印象”?
新生家訪是孩子們與教師的第一次見面??蓜e小看這“第一印象”, 它可能瞬間讓你變成一位“天使”,讓孩子喜歡上你,開學后和你“和諧相 處”;它也可能瞬間讓你“淪落”為一個“可怕的人”,孩子看到你就莫名 害怕,開學后天天哭鬧,家長也會不放心。那如何讓孩子盡快喜歡上你,給 他們留下個“好印象”呢?
(1)在家訪過程中,老師可以用牽牽小手、抱一抱、摸摸頭等親密的身 體接觸,讓孩子對老師產生親密感;也可以陪孩子一起玩他們喜愛的玩具, 進入他們的世界;還可以聊他們喜歡的話題,如流行的動畫片、好吃的食物 等,縮短彼此的距離。
(2)共做一個游戲、共看一本書。家訪過程中,老師結合新生家庭已有 的資源條件,組織開展簡單的游戲,如“猜猜藏在哪里”、“金鎖、銀鎖”, 或者和孩子一起看一本他喜歡的書等,都能有效拉近孩子和老師的距離。
(3)贈送一件禮物。家訪時,教師先向孩子贈送自己親手制作的一份 精美、可愛的小禮物,可以消除教師和幼兒間的陌生感、距離感,讓幼兒從 一開始就接收到教師友好的信息,讓孩子喜歡上老師。
新生家訪還有兩種較為特殊的情況:插班生家訪和新任教師家訪
1. 插班生家訪
“插班生家訪”是教師對新加入或從其他園轉學而來的幼兒進行的家 訪。“插班生”除了與班級中其他幼兒同齡以外,在生活習慣、知識經驗、 社會交往等方面會有一定的差別,由于孩子進入一個新的環境,勢必會有適 應新環境的過程。這需要老師與家長配合,共同幫助孩子度過入園適應期, 因而“插班生”家訪也就必不可少了。
“插班生家訪”的過程可以參照新生家訪,但“插班生家訪”還有一些 需要教師特別專注的地方。針對“插班生”,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多詢問孩子 生活習慣及在以前幼兒園的生活、學習情況,詳細了解孩子的愛好、特長之 類的細節,對孩子的性格、特點做到心中有數。
插班生家訪”的好處表現在:
(1)通過“插班生家訪”,可以告知家長幼兒園的情況,如作息時間、 活動安排等,減輕家長和孩子的擔心??梢宰尯⒆尤雸@時帶上喜歡的玩具、 圖書,幫助孩子在進入新幼兒園后盡快找到屬于自己熟悉世界中的東西,消 除孩子的陌生感。
(2)通過“插班生家訪”,與教師親切接觸后,孩子能感受到教師對 自己的關注,對教師產生親近感,有助于孩子盡快適應新的幼兒園生活。
(3)通過“插班生家訪”,教師了解新生的具體情況,在開學進行介 紹時,突出該幼兒的優點,使其增強自信,能在集體中發揮優勢,更快融入 集體。
2. 新任教師家訪
“新任教師家訪”是指剛工作的新教師或班級中途更換教師,新任教 師的上門家訪。在日常工作中,會遇到因為教師個人原因(懷孕、生子、重 病、離職等)或幼兒園工作安排需要調動工作崗位而導致班級教師更換的情 況。對于新任教師,尤其是教師中途替換,無論對于幼兒還是家長都會有些 擔心或不適應,家長一般會擔心新任教師沒有經驗,或將前后任教師進行 比較。這就需要新任教師更加認真、細致地做好每一項銜接工作,以自己的 認真、積極、專業精神贏得孩子的喜歡和家長的信任。切忌簡單隨意、嚴肅 武斷,更不能貪圖方便不進行家訪。
“新任教師家訪”需要注意的是:
(1)新任教師應該通過網絡或者新生家訪對家長做一個簡單、明了的 自我介紹,表明自己的教育觀念、教育孩子的經驗和成果等,縮短家長和新 任教師之間的距離,建立初步的信任。如果是班級中途更換教師,應該事先 說明原因,避免家長不必要的猜測。
(2)新任教師接班前,要與前任教師認真做好交接工作,向班級另一 位教師詳細了解幼兒和家長的情況,制定詳細的家訪計劃,再親自上門了解 班級中孩子們的身體情況、生活行為習慣、興趣愛好、個性特點等。
(3)針對班級中個別“特殊”幼兒,和家長要做好細致的工作,制定 有針對性的家訪計劃,取得家長的理解和認可,為今后順利開展工作奠定良 好基礎。
個別幼兒家訪
個別幼兒家訪
個別家訪
(一)性格內向、不合群的幼兒
針對這類孩子,教師應提醒家長注意孩子的日常表現。一方面,要求家長在家耐心、正面地引導,鼓勵孩子表達表現、建立起自信。另一方面,教師在幼兒園里經常與幼兒主動交談,引導和鼓勵其他小朋友經常和他說說話,多和他做好朋友。同時也可以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讓這類孩子去完成,促使他們主動與人交往,幫助這些孩子盡快融入集體。
個別家訪
(二)生活自理能力弱的幼兒
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常常發現家長,尤其是祖輩在家十分溺愛孩子,代替孩子做了他們力所能及的事,致使孩子在幼兒園中的自理能力非常薄弱。對于這些孩子,需要通過家訪取得所有家庭成員的配合,得到所有家庭成員的支持,讓他們理解家園教育工作一致的重要性。從洗手、穿脫衣服、系鞋帶、收放玩具等細節方面著手,在家中進行教育培養,使孩子逐步具備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
個別家訪
(三)攻擊性行為強的或有其他過激行為幼兒
通過觀察發現,有些孩子會把“我媽媽說的,誰要招惹你,你就打他”之類的話掛在嘴邊,反觀這些孩子平時的表現,在班級中經常與其他孩子發生爭執,甚至大打出手。有這些言行的孩子通常會影響班級正常的教育秩序,引發一些安全隱患,導致班級中其他孩子和家長的反感,因此,這樣的孩子更需要教師進行個別家訪,仔細了解家庭教育的情況,查找原因,與家長耐心溝通,向家長宣傳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其目的并不是責備家長,而是共同幫助孩子學習正確、合理的表達方式和交往辦法,贏得大家的歡迎。
個別家訪
(四)突然發生變化的幼兒
在日常工作中,如果發現孩子最近發生明顯變化,教師要引起關注。如:十分外向的孩子變得內向或心事重重,原先十分乖巧的孩子變得易怒、情緒不穩等。這些表面現象的背后一定有一個引發變化的誘因。教師通過家訪,深入了解情況,有助于找到原因,找到癥結所在,在第一時間化解矛盾,促進兒童身心健康成長。
個別家訪
(五)需要特別關心的幼兒
這種訪問是因人因事進行的不定期的家訪。如:對生病的孩子前去探望、給單親家庭的孩子送去節日問候、發生了特別事件后的及時家訪等。“面向全體,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原則,而針對個別幼兒的家訪,把工作做深做細,則是幼兒教育工作“愛心、細心、真心”的最好詮釋。
家訪結束后的整理工作
1. 整理家訪記錄,形成家訪小結
根據幼兒在家的表現,結合家訪中了解掌握的資料,對幼兒進行分析評估,提出適宜的、個性化的教育措施,并把這些資料作為制定“班級計劃”、“個案追蹤”等計劃的重要依據。這有助于教師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2. 延續溝通渠道,開放交流平臺
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開設班級網絡或飛信群、QQ 群、微信群等,開辟“家長論壇”、“新生入園你問我答”等針對新生入園的版面,架設一座便捷、通暢且響應及時的溝通橋梁。
注意事項
家長如果不愿意教師上門家訪一般會有特殊原因,教師需要留心觀察 或者友好地向家長了解原因。如果是家庭的個別原因應該以尊重、保密、不另眼看待孩子為原則;如果是因為家長不信任教師,如擔心教師上門收紅包 等就應該及時打消家長顧慮,以自身為榜樣宣傳、示范教師良好的師德形象。
注意:如果家訪時有家長要贈送禮物,一定不能接受,應該友好而堅決地拒絕,感謝家長的同時向家長說明教師的師德要求和幼兒園的規章制度, 避免家長的誤解,以保證今后工作的順利開展。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