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溝通技術與方法PPT課件這個PPT共33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溝通類型及管道,認識體驗,溝通的語言,溝通技術等,歡迎點擊下載。溝通的技術與方法
牛奶灑了以后
3歲羅伯特想喝牛奶了,他打開冰箱,抓住一只牛奶瓶,由于奶瓶太滑,掉在地板上,牛奶灑了一地。羅伯特闖禍了。媽媽聞聲走進廚房,看見一片狼藉, ……
幾分鐘之后,媽媽說:“羅伯特,事情弄得一團糟時,最終你必須清理好,讓一切恢復正常,這灑了的牛奶你怎么才能清理干凈呀?我們可以用海綿吸,可以用毛巾擦,也可以用拖把拖,你喜歡哪一種方法呢?”羅伯特選擇了海綿,他高興地和媽媽一道把灑在地上的牛奶清理干凈了。
媽媽又說:“剛才羅伯特用兩只小手拿好一只大牛奶瓶失敗了,我們不如到后院去,把瓶子裝滿水,看看你能不能找到一種方法拿好瓶子而不掉下來。”羅伯特很愿意嘗試,他們來到院中,小男孩很快就學會了用兩只手拿住瓶子上端就不容易掉落。這是一堂多么完美的課呀!
你看待問題的方式是什么?
問題取向——資源取向
發展陽性賦義
如果你看到的都像惡魔,那么你就天天生活在地獄;相反,如果你眼中孩子的都像天使,那么你就天天生活在天堂!
溝通類型及管道
良好型
(1)平等的溝通(彼此傾聽,不擔心害怕)
(2)合一的溝通 (考慮對方,也不委屈自己)
(3)開放的溝通 (存同求異)
不良型
(1)阻斷交錯型
(2)平行型
認識體驗
對話1:
甲:“告訴你,我的辦法最好。你就是不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乙:“你有病,上次聽你的怎么樣?還能聽你嗎?”
甲:“上次是上次,這次你不聽我,一定后悔!”
對話2:
甲:“今天我在市場門口看到小學同學,我好高興!”
乙:“哦,我今天在街邊看見有人賣蝸牛,好大,我想給孩子們買個看看,可買的人太多了。”
說
聽
看
摸
溝通的語言
有聲語言
行為語言
心理語言
心靈語言
溝通技術
活動:
我說你畫
溝通第一步 ——尊重
溝通要素
表達
專注與聆聽
澄清
師幼溝通——同理心
1.“感受”的同理心
老師一:“哦!你摔到了,怎么摔的啊,怎么這么不小心呀!”
老師二:“哦!你摔到了,哎呀!沒有傷到什么,還好!下次要多注意一下才好,不要用跑的,慢慢走,知道嗎?”
老師三:“哦!你摔到了,小事嘛!,別哭,要勇敢,深呼吸一下就不疼了!恩!你好勇敢呀!”
老師四:“哦!來。老師看看!(老師用手哄摸小孩的頭,并蹲下來查看摔到的地方),有一點擦破皮,看樣子很痛啊!(老師用受輕輕撫破皮的地方),去保健室看看醫生好嗎?”
師幼溝通——同理心
2.“經驗”的同理心
帆帆,你看書被你撕壞了,它多疼呀,而且,別的小朋友想看也看不到了,帆帆最乖了,不撕書了好好看書好嗎 ?
正確理解:老師應該原諒她們的這種“破壞行為”。
師幼溝通——同理心
3.“角色”的同理心
師幼溝通——同理心
4.“想法”的同理心
師幼溝通——同理心
5.“行為”的同理心
要做真實的我
幼兒老師是誰?
授業、傳道、解惑的人
能回答孩子提出問題的人
很有學問的人
做孩子模范的人
不可在孩子面前有不良的行為舉止出現的人,例如,大笑、坐沒坐姿,站沒站姿;
有權威,讓孩子信服的人;
老師所說的話,孩子一定要聽,否則日后就壓不住學生;
有真實的感受要隱藏,以免孩子家長瞧不起;
要愛、關心、照顧孩子在幼兒園的一切。
它只是一個角色,而不是自己。不能真誠與真實的做自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要做真實的我
能夠將真實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受的及所想望的與他人真誠的分享,不要掩飾,沒有委屈,也沒有強迫,有的只是真誠與開放。
不是“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不要有任何顧忌”
而是“責任、期待和要求”
練習
1.觀察自己對自己及他人的期待是什么?是否妨礙了做真實的我。
2.當我言不及意,言不由衷的時候,是什么狀況?為什么?
3.每天半個小時的時間練習在“同理”“尊重”他人的情況下,來分享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受。
4.邀請另一個人來與自己對談、練習
和各位老師共創幸福人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