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衛生學消化系統PPT課件這個PPT共27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消化系統概述,學前兒童消化系統的特點,學前兒童消化系統的保育要點等,歡迎點擊下載。消化系統
一、消化系統概述
二、學前兒童消化系統的特點
三、學前兒童消化系統的保育要點
一、消化系統概述
(一)概念
消化:是指食物通過消化管的運動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為可吸收成分的過程。
吸收:經消化的食物成分通過消化管壁進入到血液循環的過程。
(二)消化作用:
問題:消化作用有哪兩種類型?
1.物理性消化作用:經過牙齒的咀嚼和胃腸的蠕動,將食物磨碎攪拌并與消化液混合,稱為物理性消化作用。
2.化學性消化作用:通過消化液中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分解成可吸收的物質,稱為化學性消化作用。
(三)消化系統的組成
消化系統是由消化管和消化腺兩部分組成的。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肛門等。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胸腺、肝臟和胰腺等。
二、學前兒童消化系統的特點
(一)口腔
1.什么時候長牙?
第一組為乳牙。乳牙在嬰兒出生后6個月—8個月開始萌出。
第二組為恒牙。兒童在6歲—7歲時乳牙開始脫落,恒牙開始萌出。恒牙全部出齊約在18—25歲。
2.乳牙有什么作用?
(1)咀嚼食物,幫助消化。
(2)影響孩子的音容笑貌。
(3)有助于正常發音,使孩子口齒伶俐。
(4)對恒牙的順利萌出有重要作用。
(5)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成長。
(二)食道
幼兒食道比成人明顯短而且狹窄,粘膜薄嫩,管壁較薄,彈性組織發育較差,所以很容易損傷。
(三)胃
1.幼兒胃的特點
(1)幼兒胃粘膜柔軟且富有血管,胃壁較薄,彈性組織及神經組織發育較差,胃的蠕動能力較弱。
(2)胃酸濃度低,消化能力差。
(3)胃的容量小。
孩子的胃有多大?
思考:
嬰兒為什么容易漾奶?
(四)腸(小腸、大腸)
1、幼兒腸的特點
幼兒腸管相對比成人較長,腸道肌肉組織和彈力纖維均未發育完善,腸的蠕動能力比成人弱,但是腸粘膜發育良好,吸收能力比成人強。
2、 “腸套疊”
腸套疊是急癥。一段腸子套進另一段里,松不開扣了,就是腸套疊。
第二章 學前兒童生理解剖特點及保育要點
三、幼兒消化腺的發育
(一)唾液腺
1.特點:兒童出生時唾液腺發育欠佳,分泌唾液較少,故粘膜干燥,易于受損。至生后3個月時唾液分泌才明顯增加,內含唾液淀粉酶及大量粘液素,其分泌隨年齡增大而增多,功能也逐漸完善。
2.嬰兒為什么愛流口水?
(二)胰腺
嬰幼兒的胰腺富有血管和結締組織,實質細胞較少,分化不完全,但是具有成人所有的消化酶。
(三)肝臟
1.肝臟相對比成人大。
2.肝糖元貯存量少。
3.對脂肪的消化能力差,解毒能力差
三、學前兒童消化系統的保育要點
1.牙齒的保護
定期檢查牙齒,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早晚刷牙,飯后漱口,進餐后3分鐘食物殘渣和細菌就有產酸作用,腐蝕牙齒,及時漱口,正確的刷牙方法。
注意冷熱食物對牙齒的影響,不咬過硬的食物
討論:如何預防牙齒排列不整齊?
2.合理的飲食制度:定時定點定量,細嚼慢咽,不暴飲暴食,注意吃零食的時間
3.注意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4.飯前飯后不做劇烈運動
5.讓孩子有個愉快的情緒進餐
6.培養定時排便的習慣 習慣性便秘已成為一種慢性疾病,預防成為重要的措施,主動多吃蔬果,多喝水,多運動。
課外拓展
甲肝之禍,常從口入
在冬季的火鍋選料中,海鮮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若不注意食品安全,食用含有甲肝病毒的海鮮,就容易引起甲肝疾病。發生此類情況,用“禍從口入”來形容一點兒也不為過。
甲肝病毒不易消滅
甲肝主要通過飲食、腸道傳播。研究發現,甲肝病毒在海鮮產品中能存活3個月左右,如蝦類、牡蠣、毛蚶、蟹類等生物借濾水進行呼吸。甲肝病毒極易進入海鮮肝臟,長期蓄積其體內。更為可怕的是,甲肝病毒即使在100℃的環境下,也要4至5分鐘才能被消滅。
一旦吃了含有甲肝病毒的海鮮就極易引起甲肝的發生。
甲肝表現
甲型病毒性肝炎臨床上表現為急性起病,有畏寒、發熱、食欲減退、惡心、疲乏、肝腫大及肝功 能異常。
部分病例出現黃疸,無癥狀感染病例較常見,一般不轉為慢性和病原攜帶狀態。
甲肝治療
一旦患有甲肝應立即以休息為主;
避免飲酒、勞累以及使用損害肝臟的藥物;
多食容易消化、富于營養的食物和新鮮蔬菜、水果等;
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服藥。
冬季甲肝預防
首先,注重個人飲食衛生,餐前便后洗手。
其次,在進食海鮮前,應加熱至100℃且時間為5分鐘左右。
此外,進行主動免疫措施,接種甲肝疫苗。
泌尿系統
一、泌尿系統概述
二、學前兒童泌尿系統的特點
三、學前兒童泌尿系統的保育要點
一、泌尿系統概述
泌尿系統包括:
腎臟 —— 泌尿
輸尿管 —— 輸尿
膀胱 —— 貯尿
尿道 —— 排尿
二、幼兒泌尿系統的特點
1.幼兒腎臟功能差,腎臟排泄代謝廢物的能力不如成人
2.幼兒尿道短,易感染(上行性泌尿道感染 )
3.幼兒膀胱小,貯尿機能差,排尿次數多且控制力差
三、學前兒童泌尿系統的保育要點
1、供給充足的水份
2、養成學前兒童定時排尿的習慣
3、注意會陰部的清潔衛生,預防尿路感染
4、一歲以后不穿開襠褲
課外拓展
急性腎炎:這種病的主要表現是浮腫、血尿、高血壓。浮腫最早是面部,尤其眼瞼浮腫最明顯。血尿是指尿呈濃茶色或洗肉水樣。高血壓指血壓波動在120—150/80—110毫米汞柱之間(120—150為收縮壓,80—110為舒張壓)或更高。
治療:
急性腎炎無特效治療,但可自愈。
首先應絕對臥床休息。約2周急性期過后可下地活動,2個月左右可上幼兒園,但在3~6個月內不能進行體育活動及體力勞動。
飲食要少鹽,待水腫、高血壓消失后恢復正常飲食,水腫期間飲水稍受限制,應鼓勵孩子多吃水果和新鮮蔬菜等富含維生素食品。
在急性期2周內注射青霉素,徹底清除體內潛在感染灶,以免腎炎復發。
利尿劑在非常嚴重水腫、少尿情況下不用,因利尿后由于鹽類同時喪失,導致水、電解質平衡紊亂。
預防:主要是預防前驅感染。
發病前1~4周有前驅病,前驅病包括猩紅熱、化膿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和皮膚膿皰疹。
治療要徹底,以免細菌潛伏下來,持續釋放抗原造成腎臟損害。腎炎患兒遇感冒病情加重,因此要加強護理,防治感冒。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