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幼兒園一日活動PPT課件這個PPT共87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幼兒園課程,規范幼兒園一日活動的背景及意義,一日活動,生活活動,教學活動,區域活動,戶外活動等,歡迎點擊下載。去幼兒園小學化 提高一日帶班質量
幼兒園一日活動主要包括:
幼兒園一日活動主要包括:
表格式(一)
表格式(二)
圖片式
圖片式
圖文式(第十頁)
基本原則:
(一)關注計劃性、整體性、操作性、趣味性,注重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各環節銜接自然、有序、有趣、高效,優化一日活動效益。
(二)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將游戲貫穿于一日活動之中,最大限度地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富有個性的發展。
(三)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減少高控制、整齊劃一的集體活動,給幼兒更多自由選擇的機會和自主活動的空間。關注個別差異,引導和支持每個幼兒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
(四)始終將幼兒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護放在首位,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定期開展安全預防演練活動,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
規范要點
主題部分
一日活動具體環節
基本要求
(一) 生活活動
生活活動“七部曲”
幼兒園的生活活動是具體的,甚至是瑣碎的,主要涵蓋入園、盥洗、餐點、如廁、喝水、進餐、午睡、離園等六項內容,需要教師不斷地提醒、引導和幫助,付出更多的耐心、愛心和恒心,逐步增強幼兒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
入園環節
討論:入園活動的具體內容?
幼兒可以獲得哪些方面的發展?
每個崗位人員的任務?
盥 洗
教師:
1.指導幼兒用正確的方法洗手、洗臉、漱口和梳頭,鼓勵幼兒自主整理儀表
2.教育幼兒餐前、便后及時盥洗,節約用水
保育員:
1.協助教師指導幼兒用正確的方法洗手、洗臉、漱口和梳頭
2.保持盥洗區(洗手池、水龍頭、毛巾、肥皂等)的清潔及地面的干燥
幼兒:
1.學習用正確的方法洗手、洗臉、漱口和梳頭,保持儀表整潔
2.逐步養成及時盥洗、節約用水等良好習慣
餐點
教師:
1.營造輕松溫馨的進餐氛圍,指導或幫助幼兒掌握取餐、進餐的基本技能,獨立完成進餐。準確掌握幼兒的進餐量,對生病、偏食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和幫助。
2.逐步培養幼兒細嚼慢咽、不挑飯菜、安靜進餐、餐后及時盥洗等健康文明的良好習慣。
3.進餐完畢后,組織幼兒進行安靜有序的活動,避免劇烈的、興奮性的活動。
如廁
教師:
指導幼兒學習、掌握如廁自理的基本方法,培養幼兒有便意及時如廁、便后及時洗手、沖刷廁所等良好的衛生習慣。
保育員:
1.保持廁所內空氣清新、地面干燥及便池的潔凈。定期對便池、地面、拖把等物品進行消毒。
2.及時指導、幫助如廁時有需要的幼兒。
喝水
教師:
1、保證幼兒一日生活中足量飲水,逐步培養幼兒有序喝水、主動喝水、適量喝水、科學喝水的意識及良好習慣。
2、為幼兒準備溫度適宜的白開水,提醒幼兒根據季節、個體差異、身體狀況等適量飲水。
3、保持飲水桶、水杯的消毒清潔和飲水區地面的清潔、干燥。
幼兒:
懂得喝水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喜歡喝白開水。積極培育幼兒有序、主動、適量、科學喝水、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
午睡
教 師:
1.對幼兒進行午檢,檢查幼兒是否帶有危險物品,組織幼兒安靜進入寢室,指導幼兒有序脫衣、疊放整齊并放到指定位置。
2.隨時巡視,全面掌握幼兒的睡眠情況,觀察幼兒面色、體溫,及時為幼兒蓋好被子,糾正幼兒不良睡眠習慣。關注個別差異,發現異常妥善處理。
3.指導與幫助幼兒掌握起床穿衣、整理床鋪等一系列常規要求。
生活環節危險源辨識
保溫桶 溫度
飯菜 燙傷
午睡 疾病
……
1.關注幼兒飲水情況,保證足夠飲水量。
2.允許幼兒隨時如廁,提醒幼兒及時大小便。
3.按照正確的方法洗手,指導幼兒有序盥洗。4.少盛多添,指導幼兒吃飽、吃好(慢、洗、先喝、晚、少;饅頭噎;挑食)
5.午睡時及時巡視,糾正幼兒不良睡姿,注意環境的動態變化。(睡醒小坐)
6.各環節轉換時及時清點人數,做好值班記錄和交接班記錄。
7.主班教師與配班人員相互配合,及時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8.關注幼兒的情緒及心理,及時反應,正確處理。
安全保育小貼士
1.關注每一個幼兒進餐、睡眠等情況。
2.遇到突發事情要冷靜處理。
3.盥洗、如廁等一日活動各環節,要確認無遺漏幼兒,方可進行下一環節的活動。
4.各種習慣與其文明行為需要家園合力。
5.保教結合,挖掘生活環節的價值,注重幼兒的自主管理,自主生活的習慣和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活動:基本要求
1.教學活動應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遵循生活性、游戲性、整合性的原則,體現規范與自主、集體與個別、動與靜的結合,注重與環境的有效互動,營造豐富、寬松、適宜的教學氛圍。
2.教師應充分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注重幼兒積極、專注、勇于探究和嘗試等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
3.教師應提供充足的活動材料,引導幼兒自主探究、自主學習,讓幼兒在玩中學、操作中學、感知中學,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4.教師應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精心預設課程,關注幼兒獲得新經驗的過程。善于發現教育契機,及時調整和生成教學活動,滿足幼兒的學習興趣和需要。
5.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熟悉教學內容,合理使用教具學具,靈活組織教學活動。關注個體差異,因人施教,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和提高。
教學活動 : 活動準備
教師:
1.根據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及身心發展需要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制定活動計劃。教學目標要具體、明確,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2.分析教材,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提前備寫活動方案。文字材料能夠背誦,音樂曲目、示范動作要熟練準確。
3.教具、學具等要準備充分。
4.引導幼兒嘗試多種途徑收集信息和材料,豐富相關經驗。
教學活動 : 活動準備
保育員:
1.確保室內環境整潔,光線充足,空氣新鮮。
2.協助教師做好活動前的準備工作。
3.提醒、幫助幼兒做好喝水、如廁等準備
幼兒:
1.與教師、家長共同通過查閱資料、觀察體驗等多種途徑收集相關材料。
2.及時如廁、洗手、喝水等,做好活動前的準備。
3.對即將開展的活動充滿期待,有濃厚興趣。
活動過程
保育員:
1.積極有效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隨時關注幼兒的個別行為,對不遵守活動規則的幼兒輕聲提醒,對如廁的幼兒跟隨至衛生間。
2.教學活動期間保持安靜,不隨意走動,不打斷教學活動。
幼兒:
1.與教師、家長共同通過查閱資料、觀察體驗等多種途徑收集相關材料。
2.及時如廁、洗手、喝水等,做好活動前的準備。
3.對即將開展的活動充滿期待,有濃厚興趣。
教學活動有哪些形式?
集體教學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更是一線教師的一項基本技能。集體教學有“三做好”:
“做好活動準備”是前提,
“做好活動組織”是重點,
“做好活動反思”是關鍵。
實現“三做好”,有助于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三)區域活動
區域活動:
主要是指在室內開展的幼兒自由、
自主、自發的活動,包括游戲活動和自主
學習活動。區域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是幼兒個性化學習與發展的重要途徑。
區域活動過程
教師:
1.采用多種方式組織幼兒進行區域活動計劃交流,推介新區域、新材料。
2.注重幼兒的自主性,引導幼兒自主選擇區域,自主進行活動。
3.注重幼兒活動情況的觀察記錄,并進行適時、適宜、適度地指導,推進活動的持續和深入。
4.在幼兒進行區域活動時,教師均應在場,并進行合理分工與協作。
區域活動過程
保育員:
配合教師組織幼兒活動,關注幼兒的安全,協助教師處理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幼兒:
1.能自主選擇區域、活動材料、玩法等,提升活動的自主性。
2.愿與同伴共同游戲,學習合作與分享,遇到問題愿意想辦法共同解決。
3.能遵守區域活動規則,逐步養成良好的活動常規。中大班幼兒能參與活動規則的制定,逐步提升遵守規則的能力。
反思調整
教師:
1.活動結束后,指導幼兒收拾、整理活動材料。
2.適時組織幼兒進行交流分享,提升幼兒的活動經驗,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3.根據幼兒活動情況及時調整活動區域,補充活動材料。
4.根據觀察記錄,分析幼兒發展,反思指導策略。
(四) 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三及時”
活動前及時“準備”
活動中及時“關注”
活動后及時“整理”
早操\間操
教師:
1.根據季節合理安排早操時間、內容和形式,選擇適宜的音樂,編排科學合理,富有童趣。
2.精神飽滿,示范動作準確、熟練、到位,語言簡練,口令規范。
3.指導幼兒自主創編動作,不強求動作的整齊劃一。
4.面向全體幼兒,隨時觀察幼兒情緒、動作等,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保育員:
1.以飽滿的熱情配合教師組織早操,并進行個別化指導。
2.與幼兒一起做操,動作規范協調。
幼兒:
1.喜歡參與早操活動,精神飽滿,專注投入。
2.能遵守早操規則,會聽信號、口令,動作熟練到位。
戶外游戲
教 師:
1.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投放沙水玩具、建構材料、表演道具等游戲材料,種類豐富、數量充足、拿取方便、更換及時,滿足幼兒開展游戲的需要
2.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選擇適宜時機,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與幫助。關注幼兒對材料的使用情況,做好必要的觀察記錄和反思調整
3.游戲結束后,指導幼兒收拾整理場地和材料,進行簡單的分享與交流
戶外游戲
保育員:
1.提前做好材料準備和場地安全檢查
2.活動前提醒幼兒喝水、如廁等,指導幼兒著裝輕便舒適
3.配合教師關注幼兒的游戲狀態及安全
4.游戲結束,配合教師指導幼兒收拾整理場地和材料
集體與自主體育活動
保育員:
1. 了解活動目標及內容,提前做好場地安全檢查及器械準備
2.活動前關注幼兒喝水、如廁、整理著裝,準備好毛巾、紙巾、驅蚊水等物品,做好保育工作
3.配合教師關注幼兒的活動狀態及運動量,確保幼兒安全。提醒幼兒適時增減衣物、擦汗及飲水,照顧體弱幼兒
4.活動結束后,配合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收拾整理場地和器械
5.指導幼兒做好活動后的整理工作,如洗手、如廁、更換衣物等
戶外活動組織要點:
1.對活動的基本流程和空間范圍,有充分的規劃與預想,做好突發事件發生的預防與處理準備。
2.活動前及活動后,做好幼兒、場地、器械及材料的準備和整理。(三清——滑梯事故的啟示)
3.隨時關注幼兒活動的過程與現場,既要關注活動整體狀況,又要針對個體差異,給予適宜的指導和幫助。(貼心小毛巾)
4.確保所有幼兒在視線內,及時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5.保證幼兒戶外活動時間,每天不少于2小時。
安全與保育小貼士
1.幼兒服飾與安全(不穿帶繩的衣服)
2.運動器械與安全
3.運動中的受傷要酌情處理
摔跤蹭破皮,需涂消毒藥水
活動時不小心撞包,需敷冰袋
高處摔下,不移動
誰是我們的合作伙伴?
我們的各種活動所需材料哪里來?(老師、幼兒園......
還有?
你要得到誰的幫助?
你要得到誰的認可?
巧妙的給家長布置親子作業!
謝謝各位老師聆聽!
祝愿各位在今后的工作中都能得心應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